想孩子長得高、吐字清、不偏食,寶媽該怎么做?給寶寶添加輔食有哪些技巧?想要寶寶更聰明、長更高,寶寶的“第一口飯”:輔食,至關重要!它不僅關系到寶寶的營養吸收,與寶寶今后的過敏反應、食物咀嚼、味覺發育、語言發育、飲食偏好等方面也是息息相關,可遠不是填飽肚子那么簡單。
說到這里,可能有些家長未必贊同,只是吃飯而已,有那么夸張嗎?
您可千萬別不當回事,輔食加不好,寶寶的各種問題就會逐漸凸顯出來:
· 特別容易出現過敏!
· 寶寶消化不好,吃什么拉什么!
· 個子比同齡人要矮!
· 不太會咀嚼,給稍微大一點的食物就干嘔,或者直接囫圇吞下去!
. 只愛喝奶,不愛吃輔食!
· 與同月齡的寶寶相比,吐字不清,語言發育遲緩!
· 口味重,只喜歡喝飲料、吃甜食,無法接受白開水!
……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卻很難將寶寶的這些表現,與自己之前的輔食添加錯誤聯系到一起。比如:
· 孩子不愛吃輔食,只考慮是不是我做的飯菜不合寶寶胃口???
· 孩子吐字不清,只擔心孩子是不是語言神經發育有問題啊?
. 孩子長不高,只焦慮是不是因為我們父母個子矮、遺傳所致???
……
殊不知寶寶這些問題的存在,跟自己的輔食添加或多或少有脫不了的干系。北京兒童醫院保健中心的劉莉主任就曾指出:在她的臨床工作中,幾乎沒有一個家長能夠做到非常正確地來給孩子添加輔食,多多少少都會有問題。
哼哼,給娃吃輔食看著簡單,實踐起來套路深著呢!可不是你學會多少個菜譜、get一些零碎的知識就能搞定的。
輔食加得好,寶寶說話早?
為什么說吃輔食會影響寶寶的語言發育呢?因為寶寶在咀嚼輔食時,需要口腔內部、下頷、上下唇及舌頭都要充分配合運作才能完成。通過吃輔食時咀嚼的這個動作,會讓寶寶的口腔、舌頭、嘴唇得到很好的鍛煉,使面部肌肉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更好。而寶寶在學習吐字發音的時候,也是需要唇、舌、下顎、口腔肌肉的互相協調。所以,輔食添加與寶寶今后的語言功能息息相關。
寶寶吃奶時吸吮的能力是先天而來的,而吞咽和咀嚼的能力則是需要后天訓練的,沒有哪個寶寶是天生就會的。輔食添加為何要從泥糊狀食物過渡到半固體、再過渡到固體?就是給寶寶一個鍛煉學習的過程。
如果直接給寶寶添加大顆粒的食物,沒有經過從細到粗顆粒的過渡階段,這會造成寶寶咀嚼能力較差,而當你直接給他大塊食物時,孩子就不會咀嚼。長期缺少咀嚼訓練,就會對寶寶的語言發育造成影響。
曾經有一位媽媽跟袋鼠麻麻咨詢,男寶已經快4歲了,但是發音不清,像嘴里含著東西,甚至有時寶媽自己都聽不清他在說什么。
經過了解,袋鼠麻麻發現,這個寶寶在8、9個月時還在吃泥糊狀食物,到了一歲左右,就開始跟大人一起吃飯了,如果排除孩子其他方面的問題,這個孩子的發音不清,跟輔食添加沒有過渡期、孩子咀嚼肌訓練不到位有很大關系,從而對語言發育造成了不利影響。
所以,家長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定要嚴格按照輔食添加的原則來進行,不可盲目“跟著感覺走”!要了解:
1)什么時間或者寶寶什么表現,提示要加輔食了;
2)不同月齡,要添加什么性狀的輔食;
3)如何循序漸進增加輔食量,減少奶量?
輔食沒吃對,寶寶易過敏!
寶寶的過敏癥狀非常多,且有的明顯,有的隱匿。過敏反應明顯的寶寶,比如身上起紅疹、腹瀉,家長就非常重視;而有些過敏反應隱匿的寶寶,家長就對此不夠重視,甚至根本意識不到那是過敏。
比如睡眠障礙,睡覺時總是翻來翻去,甚至繞著床360度旋轉,再大的床他都要轉遍,一會兒睡這,一會兒睡那,睡得特別不踏實。這跟我們成年人肚子不舒服時,總在床上翻來覆去是一個道理。
還有一個典型癥狀,就是喜歡撅著小屁股睡覺。這是因為過敏反應導致孩子出現肚子疼、腹脹等不適感,而趴著睡的姿勢會讓他感覺舒服一些,這是孩子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動作。
再有就是會影響生長發育,表現為孩子長得慢,體重幾乎不長,身高增長也受影響。如果家長發現這種情況,也要警惕孩子是否有食物過敏。
那么,孩子為什么那么容易過敏呢?過敏跟輔食添加又有什么關系呢?
首先,過敏與寶寶的生理特點有很大的關系。
寶寶的腸壁細胞之間存在著空隙,大的食物顆粒就容易從空隙中偷偷潛入,從而被吸收進入血液。而這種情況在人體的免疫機制中,是不被允許的。大的食物顆粒一旦進入血液系統,就會被視為敵人入侵,人體啟動免疫細胞B細胞進行抵抗,導致出現過敏反應。
其實,成人的腸壁細胞之間也是有縫隙的,那為什么成年人就不容易發生過敏呢?主要是因為大人腸道縫隙已經被腸道細菌及其分泌的黏液所覆蓋,形成了一層保護膜,遮擋了腸道縫隙,大的顆粒就不容易進入血液。而寶寶腸道尚未發育成熟,再加上剛出生時腸道內是無菌環境,出生后,腸道菌群需要慢慢建立,這就無法使腸道表面形成保護膜,所以更容易過敏。
我們知道,食物在被吃進人體后,在咀嚼和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顆粒由大逐漸變小。小的顆粒是我們所需要的營養,會被人體所吸收利用,如蛋白質被水解成的氨基酸、脂肪被分解成的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被水解成的葡萄糖;而如果食物未被消化完全,大的顆粒一旦被直接吸收進入血液,就容易導致過敏。
所以,我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定要遵循寶寶的腸道發育規律,按順序添加輔食,要知道:
1)最先添加的輔食是什么?不同月齡添加什么輔食?
2)了解常見的、最易導致寶寶過敏的食物;
3)了解寶寶食物過敏的癥狀,以及食物過敏的應對方法
輔食胡亂吃,寶寶易偏食!
現在,為孩子吃飯發愁的家長真不少!幾個媽媽碰在一起,肯定少不了吐槽孩子的吃飯問題:
“我家孩子就是不愛吃飯!看見飯就發愁,硬塞到嘴里他就吐出來!”
“我家孩子頓頓飯離不開飲料,開白水一口不喝!”
“我家孩子都三歲多了,還是只愛喝奶粉,不愛吃輔食,怎么辦呢?”
……
各位媽媽們,在你吐槽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正是由于你的輔食添加錯誤,而導致出現了這樣的結果呢?
我們前面講過,一直吃過于細軟的食物,使得寶寶的舌頭攪拌和協助吞咽功能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很差,一旦吃硬度稍大一些的食物,如蔬菜、肉等,孩子就會出現吞咽困難,或出現嗆、噎,就食體驗不好,時間一長,寶寶就會本能地拒絕吃飯。
還有的家長,總覺得孩子的輔食沒滋味,喜歡給加點醬油或者鹽,殊不知這個時候的孩子味覺發育還不完善,我們成人覺得沒滋味,孩子卻并不是這種感覺。過早加入鹽等調味品,刺激孩子的味覺系統,就會導致孩子變得重口味,不愛吃原味的食物或喝白開水了,而且,還會給孩子健康造成一定的不利的影響,比如增加心臟的負荷,影響對鋅的攝入等等。
所以,孩子的輔食添加,我們還需要了解:
1)導致孩子不愛吃輔食、不愛喝水背后真的原因!
2)飲食的禁忌:什么該加,什么不該加!
3)學會合理的食物搭配,讓寶寶營養吸收更全面、長更高
寶寶輔食添加可是一門大學問,不僅關系到孩子當前的發育,對于今后的健康和成長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