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周圍的朋友焦慮自己孩子都學齡期了,還不肯單獨睡覺,并且感嘆美國人的孩子多么獨立,很小就能單獨睡覺。但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SF的調查,美國有大約24%的父母都或多或少讓孩子和他們一起睡覺,所以關于獨立睡覺這個問題大家都有,不是只有你遇到。
有人就說能不著急嘛,孩子連睡覺都不能自己睡,那如何獨立啊?其實我不認為獨立睡覺和獨立性到底有多大的關系。回顧人類歷史,在工業革命后,關于個人隱私和健康這個詞語出現后,父母和孩子才分開睡覺。孩子獨立睡覺一方面是讓大家能有更高的睡眠質量,更重要的是不讓孩子影響夫妻間的親密關系,良好的夫妻關系占家庭關系之首,然后才是親子關系。
那該如何讓孩子順利單獨睡覺呢?我認為原則是順其自然,尊重孩子的發育和需求,也尊重你和另一半的需求。可以先從分床不分房,過渡到孩子獨立睡覺。
什么時候可以考慮孩子分床和分房?
孩子從出生開始的最初三個月是和我一起睡的,但大人熟睡的時候會容易壓到孩子,所以如果有條件,可以考慮給孩子單獨準備一個小床,挨著大人的大床,這樣便于晚上照顧,不用你迷糊地跑到另外一個房間去處理。當然小孩有時候就喜歡到大床和爸爸媽媽挨著睡,這就要看你的態度了,如果你不介意,當然可以偶爾讓小家伙挨著你們睡,但需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有自己的床,大人有大人的床。
在孩子讀幼兒園期間,可以開始考慮讓孩子單獨睡在自己的房間里,也有更早的時間,得看各家小孩的個性和需求。這時大人需要思考,如果孩子習慣了住大人的臥室,這時要有她新的臥室了。
和孩子一起打造孩子的臥室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討論,例如,父母可以問孩子: 你希望自己的房間看起來是什么樣子的?或者你希望自己的房間里放哪些你喜歡的玩具?稍微花一點心思和時間和孩子一起來布置一下。例如她自己喜歡的畫作,照片,絨毛玩具,喜歡什么顏色和圖案的床單和被子、喜歡什么樣的枕頭(當然要在支持他們那個年齡健康發育的前提下)等等,孩子參與得越多,她就會越喜歡這個房間。當然就算這樣布置好了,孩子也不一定就準備好晚上去獨自睡覺了,那白天可以將這里設置為一個游戲玩耍的區域,讓她知道這里屬于她,她可以在里面自由地玩耍,并且還有掌控的感覺。
逐步放手到單獨入睡
我女兒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后,有天我就問她,你準備好晚上在你自己的房間睡覺了嗎?她說媽媽,你可以在我房間陪我一段時間嘛?我說,當然可以啊。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周,我每晚會陪她一起在小床上睡。然后接下來的一周,我就只是每晚陪她直到她睡著為之。有時晚上她也會哭鬧,但我或者先生會盡快地去她房間看看,安撫她,并告訴她爸爸媽媽就在隔壁,有任何的需要都可以叫我們。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她終于決定嘗試一個人入睡了,我記得那一天她抱著她的小毛(她很喜歡我的一條毛絨圍巾,把它裹成了一個小卷,她說挨著那個圍巾,就感覺媽媽陪在身邊一樣),然后我們互道晚安,我祝她夢到在冰激凌湖上劃著一艘巧克力船,她祝我夢到在彩虹滑梯上滑行。然后關燈。
為孩子的進步給予鼓勵
第一個夜晚平安度過,第二天一大早,我到她房間恭喜她又成長了,能自己睡覺了,并和她來一個大大的擁抱。她自己也挺高興的,感覺自己能做到了。這樣,就算是成功地協助孩子獨立睡覺了。當然孩子偶爾想和大人一起睡,我覺得只要大人覺得沒被打擾,完全可以,你們一起還可以躺著聊聊天,這種日子也不多了。
尊重孩子的需求,充分讓孩子參與進來,不急不躁,就能很好地做好這個過渡,你也來試試吧。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