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奶水多又好怎么辦?很多產后媽媽擔心奶水不足的問題,想要產后奶水足該怎么辦呢?要知道對于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天然最完美的食物。
母乳是寶寶最珍貴的「液體黃金」,特別是免疫因子豐富的初乳,更是為初來乍到的寶寶提供了第一道保護傘。
很多新手媽媽甚至孕晚期的準媽媽,都有這樣的擔心:怎么才能在生完后順利「開奶」?怎樣「追奶」讓自己的乳汁更多?
有哪些好的建議。
關于追奶中的親喂和補充多元維生素,小編還有更多想說的。
不論「開奶」或「追奶」
堅持給寶寶親喂是最有效的辦法
我們的乳房泌乳的原理其實總結來說就是一句話:越吃越有。
乳頭接收到的吸吮刺激越多,傳遞到媽媽大腦中負責掌管「產奶」的部門——垂體前葉,便會釋放出更多的泌乳素,隨著血液循環(huán)作用于乳腺細胞,合成乳汁。
當軟綿綿的寶寶窩在懷里吃奶,媽媽便會很放松,也就更能刺激出奶陣,讓乳汁快速流出。
泌乳的過程是一系列復雜的神經反射、神經沖動,而不是我們簡單喝幾碗湯或者「發(fā)奶茶」就能改變的,而寶寶的親喂是最好的也是最自然的「開奶」或「追奶」方式。
吃奶也是個技術活,需要寶寶和媽媽的配合。
銜接乳房的姿勢很重要,一方面在于可以提高寶寶吃奶的效率,每次吃奶都能獲得足夠的奶水;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媽媽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比如乳頭破損、乳頭白泡、乳房疼痛或者乳腺炎等。
正確的哺乳姿勢有以下要點:
寶寶身體貼近媽媽,頭部留有足夠空間可以自由活動調整到舒適的位置;
吃奶時下嘴唇外翻,下巴抵在乳房上;
不僅只含住乳頭,將乳暈下方組織也共同含入,這樣才是深銜乳;
上下嘴角外翻成角 > 100°。
哺乳期需要合理補充
多元維生素和礦物質
媽媽的身體狀況良好,是充足乳汁的前提。
有了娃之后,每天忙于照顧寶寶的屎尿屁,往往會將自己的身體健康拋之腦后,一切孩子優(yōu)先。餓了胡亂扒拉幾口飯菜,加上嚴重的睡眠缺乏,長期的身心透支會擊垮媽媽的身體。
其實媽媽要有好的身體和情緒狀況,才能保證寶寶的口糧。所以在照顧好寶寶的同時,首先先照顧好我們自己的身體。
哺乳期還需要合理補充多元維生素和礦物質。
哺乳期媽媽對于一些營養(yǎng)素的需求增加,會大于非哺乳期的女性,比如蛋白質、維生素 A、C、E、B 族等。
如果媽媽在日常飲食中無法保證攝取充足全面的營養(yǎng),長期缺乏某些維生素會導致寶媽出現(xiàn)維生素缺乏的疾病;這樣一來,寶寶從母乳中也可能獲取不到足夠的維生素。
比如說,哺乳期合理補充鈣、維 D 等重要營養(yǎng)素對媽媽和寶寶都有好處。
美國醫(yī)學研究所推薦孕婦及哺乳期成人每天的鈣攝入量為 1000 毫克。
2015 年中國疾病預防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我國成年女性日常鈣攝入量滿足推薦量的只有 3.3%,看來補鈣這件事還真得是大多數(shù)女性需要做的。
對于哺乳期媽媽來說,鈣有助于保持骨骼強壯、降低孕期和哺乳期媽媽骨質疏松和骨折的風險。
維生素 D 可以有效地促進鈣的吸收,同時,孕媽體內有充足的鈣和維生素 D,也可以改善寶寶出生時的維生素 D 狀況以及預防寶寶佝僂病、骨軟化癥等情況。
在整個哺乳期,如果日常飲食無法保證攝取全面充足的營養(yǎng),可以服用針對哺乳期的復合維生素礦物質片來進行微量元素的補充,保持營養(yǎng)充分均衡,更好地進行最偉大的母乳「事業(y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