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養寶寶的過程中,很多寶寶都會有一個厭奶的過程。那么問題來了,三四個月的寶寶厭奶該怎么辦?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糾正厭奶? 那么糾正厭奶該怎么做呢?小編告訴各位媽媽請記住下面的“兩個基本點”:
1. 拉長喂奶間隔。 至少每三四個小時才嘗試一次喂奶,如果孩子不吃,那就連第二下都不要嘗試,立即把奶瓶拿走,或者把你可愛的乳房蓋上,一個小時之后再嘗試。
2. 不要喂“迷糊奶”。 有的媽媽說,怎么才算迷糊奶? 如果孩子想睡覺了,主動來尋找母乳或奶瓶,那就應該喂奶,因為這是孩子正常而自然的舉動。 如果孩子想睡的時候,沒有找奶,拍拍哄哄就睡了,那就不要喂奶,無論此時喂奶孩子是否愿意吃。有的媽媽說,這時候喂就能吃,我為啥不喂呢?你想想,孩子能吃進去就說明是餓了的,那么等他睡醒了,更清楚自己餓了的時候再喂,那不是一個鼓勵他因為餓而主動進食的好機會嗎?何況你此時喂奶,孩子慢慢的會形成只有睡覺時才吃奶的壞習慣,就像上面解釋過的那樣。 至于為了讓孩子吃奶,特意把孩子拍哄搖晃迷糊了來喂的做法,就更是不應該了。這簡直就是主動培養孩子不睡不吃奶。 總的來說,讓孩子感到饑餓,拉長喂奶間隔,不喂迷糊奶。把握住這“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糾正厭奶就走在了正確的路上。
如果碰到寶寶厭奶或者咬媽媽的乳頭,首先不要著急,可采取以下措施試試:
(一)不要隨意更換配方奶粉。寶寶已經習慣了所喝的奶粉口味,如果換了新品種,更容易引起寶寶反感而“絕食”。一般過了厭奶期,寶寶還是會喜歡原來這種配方奶粉的。
(二)不可強行喂奶。在孩子的不同發育階段,厭食的問題可能都會出現,這是正常現象。如果家長著急,不等孩子恢復食欲就強迫他進食,他就會有抵觸行為,會加劇孩子的厭食感。
(三)食物多樣化。寶寶產生厭奶,父母可在輔食的種類和顏色上下點功夫,提高孩子對食物的接受程度。
(四)提供營養足夠的替代品。暫時多吃其它蛋白質高同時富含鈣的食物替代品,如豆腐、芝麻、小魚干、骨頭湯等。
(五)給孩子一個安靜的進食環境,減少外界的吸引或刺激。
(六)觀察寶寶的生長。如果寶寶的成長曲線正常,且活動力一如往昔,無其它異常現象發生,如剛打完預防針、長牙期間、脹氣等,厭奶情形通常持續幾天后就會恢復正常,父母毋須過于擔憂。如果寶寶食欲仍然不振,且出現活動力變差的情形,則有必要察看是否有其它的生理疾病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