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否缺鈣和如何補鈣永遠是寶媽在養(yǎng)娃過程中永恒的話題,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惑:
孩子是否缺鈣?
怎么根據寶寶的表現(xiàn)來判斷如何補鈣和維生素D?
現(xiàn)在天氣漸暖,春天將至,光靠曬太陽補維生素D就夠了嗎?
今天陽媽來就幾個大家關心的幾個問題來一一說明,明確如何給寶寶合理補充鈣和維生素D。
一 鈣和維生素D為什么如此重要?
大家都了解,鈣是構成人體骨骼的基礎,對寶寶長高起了決定性作用。而維生素D參與了鈣的代謝,與骨骼形成密不可分。所以,鈣和維生素D二者缺一不可,共同為我們的骨健康保駕護航。
除了在骨骼方面的重要作用外,鈣和維生素D還有著以下重要生理功能:
1. 鈣離子:
維持肌肉、神經正常興奮性。
調節(jié)心臟搏動,保持心臟規(guī)律活動。
2.維生素D:
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抵抗感染。
控制人體的過敏反應和炎癥。
兒童肥胖、情緒低落或抑郁癥與維生素D缺乏也有密切關聯(lián)。
二 寶寶為什么需要補鈣和維生素D?
下面介紹一下孩子常見的、需要補鈣和維生素D的幾種情況:
1 鈣的需要量增多
根據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的推薦鈣攝入量,兒童鈣的每日適宜攝入量為:
0-6個月齡每日攝入量300mg;
7-12個月齡每日攝入量400mg;
12個月-3歲每日攝入量600mg;
4-6歲每日攝入量800mg;
7歲到青春期前每日攝入量1000mg;
青春期每日攝入量1200mg。
可見,隨著孩子的長大,鈣的需要量也逐漸增多。
母乳含鈣約為35mg/100mL,鈣的吸收率相對較高;
配方奶中含鈣約為50mg/100mL,鈣吸收率卻不如母乳中的高;配方奶鈣含量之所以高于母乳含量,其實也是為了彌補吸收率不足。
所以,對1歲以下的寶寶,不論是母乳喂養(yǎng)還是配方奶喂養(yǎng),只要吃夠奶量,一般不會發(fā)生缺鈣的情況。
但對于1歲以上寶寶、青春期的孩子以及一年中的春季來說,處在這些時期的孩子因為生長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對鈣的需要量相對較高,因此是鈣缺乏的高危人群。
2 飲食中鈣攝入量不足
我們日常膳食中奶和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某些綠色蔬菜都是鈣含量較高的食材。但如果隨著孩子長大,斷奶后缺不喝奶,挑食、偏食,可能會導致鈣缺乏。
3 戶外活動少、冬季(陽光不充足)是缺維生素D的高危因素我們都知道,曬太陽可以補鈣這句老話。準確的說,曬太陽可以補充維生素D,是因為陽光中紫外線照射皮膚可以合成維生素D,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進而達到補鈣的效果。所以孩子沒有戶外活動、冬季紫外線強度弱而維生素D合成少,可能導致鈣吸收不足。
三 怎么判斷我的寶寶缺鈣和維生素D?
1 兒童鈣缺乏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小寶寶易驚、多汗、哭鬧,大孩子腿疼、失眠等表現(xiàn)可能與鈣或維生素D缺乏有關,可以作為評估是否缺乏的參考。
2 嚴重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骨礦化障礙,出現(xiàn)佝僂病臨床表現(xiàn)。
所以,寶寶是否缺鈣要根據孩子的綜合癥狀來判斷,不必盲目補充。
家長應該了解:孩子每天喝奶,認真補充維生素D,及時添加輔食,保持飲食平衡就不可能出現(xiàn)攝入鈣不足的問題。
如果寶寶缺鈣,這可能意味著他的飲食結構出現(xiàn)重大問題,也可能是因為某些疾病或服藥影響鈣吸收,最可能的原因還是缺乏維生素D。
四 只吃含鈣高的食物能夠滿足孩子補鈣的需要嗎?
其實我們的日常飲食中一直在補鈣:像奶和奶制品、豆類和豆制品、海鮮類食物(如蝦皮)、雞蛋、某些綠色蔬菜等,都是“補鈣高手”。只要飲食當中全面均衡攝入,基本可以滿足身體對鈣的需求。
尤其牛奶,雖然它的含鈣量不是最高,但補鈣效率最高。以常見商品的牛奶為例:每盒約250g,約含鈣250mg;要達到這個鈣量,需要蝦皮25g,芝麻40g,顯然這些食物日常攝入量是有限的,不如喝奶。
當維生素D水平保持適宜時,青春期前兒童每日攝入500ml、青春期少年則需要每日攝入750ml牛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大致可滿足其快速生長對鈣的需要。
五 曬太陽就可以補充維生素D了嗎?
由于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較少,戶外活動多曬太陽成為獲得維生素D最簡便有效的措施。建議孩子平均戶外活動應在每天1~2小時,充分暴露皮膚。6個月以內小嬰兒為避免皮膚損傷不要直接陽光照射。
但僅曬太陽獲得的維生素D遠不能滿足人體需要的。因為影響曬太陽獲得維生素D的量的因素眾多:不同季節(jié)、氣候和地區(qū);接受陽光的皮膚面積不同;曬太陽的時間長短不一等。所以曬太陽的同時建議適量補充維生素D。
根據美國小兒科學會的指南:健康嬰兒、兒童、青少年,建議每天補充維生素D3為400IU。
對維生素D缺乏高危人群,維生素D攝入的推薦劑量見下表:
有關補充維生素D的詳細問題,請點擊陽媽文章:【維生素D】瞎補、亂補,當媽的,你還讓娃怎么活?
六 如何合理的選擇補鈣和維生素D產品?
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對鈣的吸收率逐漸降低,嬰兒期60%,兒童期40%,成人期20%-40%,老年人更低。所以兒童青少年是鈣積累的關鍵時期。此階段積累并儲蓄的越多,可供人以后消耗的就越多,并且可以減少中老年時期由于骨質疏松導致骨折的發(fā)生率。做好以下幾個方面,補充的鈣吸收更好:
1. 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
2. 同等量的鈣,分成多次服用鈣的吸收率最高
3. 不同類型的鈣劑效果有所區(qū)別:
碳酸鈣:是目前最好的鈣源,也是含鈣量最高的一種鈣源。它在胃酸中可溶解,具有良好的吸收率。現(xiàn)已成為劑型最多、應用最多的補鈣劑。
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由于此類鈣源中鈣的含量低,單純制劑越來越少,多與其它鈣鹽一起制成復方制劑應用,如多種鈣片、可口鈣片等。
活性鈣:是用高溫鍛燒、電解的方法將天然貝殼轉化而來,其鈣鹽主要為氯化鈣和氫氧化鈣。呈強堿性,胃腸道刺激大,有害重金屬比較難控制。
藥品名稱
鈣含量
補1000mg鈣需服用的劑量
碳酸鈣
40%
2.5g
氯化鈣
27%
3.7g
磷酸氫鈣
23%
4.3g
乳酸鈣
13%
7.7g
葡萄糖酸鈣
9%
11g
此表格引用自藥評中心
給孩子選擇補鈣產品時,家長要綜合考慮,選擇含鈣量高、溶解度大、生物利用度好、重金屬含量低的鈣劑;同時結合孩子喜歡的劑型、口味,綜合價格等因素,合理選擇補鈣產品。
對于補充維生素D,市面上除了單純的維生素D外,還有維生素AD復合產品, 對于有以下幾種情況的孩子建議補充維生素AD效果更好:
生長快速的孩子,尤其2歲以下嬰幼兒應補充維生素AD;
挑食、偏食的孩子,因維生素A來自肝臟、奶制品、雞蛋等動物性食物,所以膳食中缺乏動物性食物,僅僅依賴綠葉蔬菜或水果的孩子易患維生素A缺乏;
孩子患腹瀉、肝膽疾病時,維生素A吸收利用不足時建議補充。
七 幾種孩子 “缺鈣”表現(xiàn)的真?zhèn)?
孩子是否缺鈣是需要綜合評定的,不能只因為一種表現(xiàn)就判斷孩子一定“缺鈣”了。
寶寶肋骨外翻是缺鈣嗎?
大多數寶寶肋骨外翻是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正常現(xiàn)象,多見于6個月到兩歲的孩子,隨著孩子長大,身體及骨骼發(fā)育健全,這種“外翻”現(xiàn)象就會消失。所以,光憑借肋骨的外表現(xiàn)象是不能判斷是否缺鈣。
關于寶寶肋骨外翻與鈣的關系請點擊陽媽文章: 寶寶肋骨外翻是缺鈣嗎?
枕禿是缺鈣的表現(xiàn)嗎?
其實大多數寶寶都會出現(xiàn)枕禿,寶寶頭發(fā)也有生長周期,在特有時間段會出現(xiàn)脫落,這只是生理期的胎發(fā)脫落。再加上寶寶還小,還不會翻身,都是直躺著睡。等到寶寶隨著年齡的的增長,慢慢學會坐立翻身,躺著的時間就會減少,頭皮受壓迫的時間也會跟著減少,缺少的頭發(fā)自然而然就會長出。
因此,孩子頭發(fā)的多少和缺鈣沒有必然聯(lián)系。
比同齡孩子長得矮是缺鈣嗎?
孩子身高體重的變化,是要依靠各類均衡的營養(yǎng)搭配,和父母的基因也有關,不能單單說就是缺鈣。判斷孩子是否生長發(fā)育正常要基于百分位生長曲線,不僅要和同齡孩子比較,更要和自身比較,請參見陽媽文章:我家孩子長得低,長得瘦,到底為什么?
最后,對于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補鈣的重點應該是建立健康的飲食行為,飲食平衡。應該建議膳食來源的鈣優(yōu)于鈣補充劑(解釋:也就是說,吃飯和喝奶,都是在給寶寶補充鈣質,除非飲食攝取不足,才考慮額外鈣補充劑),不僅是因為膳食來源的鈣的生物利用度高,而且還主要是鼓勵終身健康的飲食習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