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孩子以后,做媽媽的都會觀察寶寶的飲食以及排泄狀況,如果碰見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寶媽們都會很擔心,那么這是便秘還是攢肚呢?
什么是攢肚?
攢肚子的現象通常在寶寶滿月前后開始出現。大量新生兒的臨床數據表明,大約有一半左右的小寶寶會發生攢肚現象,特別是純母乳喂養的寶寶。滿月左右的寶寶消化功能不斷完善,母乳被吸收利用得更充分,剩余的食物殘渣變少,不足以刺激直腸排便,就會出現攢肚的現象。
有一點需要寶媽和姐妹們注意!
寶寶攢肚子一般不會在剛出生時就出現,因為新生兒進食頻繁,排便也頻繁,通常是吃了就拉,不會攢肚。所以剛出生的寶寶如果不拉大便,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便秘或者有其他疾病了。
怎么區別攢肚和便秘呢?
當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的時候,可以通過以下3個方面來判斷,寶寶到底是便秘還是攢肚子:
1、看發生時間
攢肚:大部分發生在寶寶1-6個月。
便秘:在哪個階段都可能發生。
2、看便便的形狀
區別攢肚子和便秘
攢肚:寶寶只是便便的次數減少,但便便的形狀依然是稀糊狀,因此寶寶排便時不費勁。
便秘:寶寶的便便比較干、硬,所以排便時會比較費勁,有時候能把臉憋紅。
3、看寶寶精神狀態
看寶寶的精神狀態
攢肚:寶寶的精神狀態、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現都如常。
便秘:寶寶可能會出現睡眠不穩、扭動身子,拉粑粑時哭鬧、煩躁不安等。
攢肚怎么辦?
如果確定寶寶存在大便干結等便秘的現象,媽媽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1、合理飲食
在寶寶喝完奶或吃完輔食后10分鐘左右,給他喂些溫水,不僅能預防便秘,還能清潔口腔。如果寶寶已經8個月以上了,可以多添加些蔬菜。
2、按摩法
給寶寶多按摩按摩
媽媽搓熱雙手掌心,將寶寶的腹部衣服撩起來,沿著寶寶的肚臍順時針輕輕按摩。因為寶寶的皮膚比較敏感,所以媽媽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手法輕柔。每天3次,每次15分鐘左右,最好是在兩餐之間按摩。
3、刺激促便
寶寶便便
用消毒棉簽沾食用油或嬰兒油,插進肛門1cm左右,輕輕旋轉一周,刺激寶寶的肛門,幫助排便。
但這個方法不要經常使用,以免寶寶形成排便依賴。另外,就是要小心點,不要把棉簽頭掉落進去。
寶寶便秘怎么辦?
1.母乳媽媽營養要均衡
如果母乳喂養的寶寶便秘,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母乳不足,這時媽媽就要多吃些催奶的食物,如豆腐鯽魚湯、豬腳黃豆湯等,或者為寶寶及時補充配方奶;
另一個原因是母乳中蛋白質含量過多,媽媽要保證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多喝水或粥,湯要適量,控制蛋白質的含量,寶寶的便秘情況就會馬上好轉。
2.適當多喝水
喝奶粉的寶寶比較容易引起便秘,因為奶粉含酪蛋白、鈣鹽較高,不易消化;并且添加了各種營養素,有些寶寶的腸胃不適應,引起便秘。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兩頓奶之間給寶寶適當喝些水緩解便秘,讓便便不那么干。
3.按摩腹部/肛門
媽媽把手掌放在嬰兒臍部,從左往右順時針按摩腹部20圈,促進腸胃蠕動,能夠改善寶寶便秘的情況。也可以按摩寶寶的肛門四周,引起生理反射,從而促進排便。
【適宜人群】
適宜于小兒因飲食不當、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部受寒等原因引起的腹瀉、便溏、腹痛等亞健康人群,促進健康。
4.食物輔助
嬰兒4~6個月以后可以增加輔食,多吃胡蘿卜泥,食用纖維素較多的芹菜、菠菜,在菜里加些麻油,能夠達到緩解便秘的效果。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