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服方:
1.黃芪30克,白芍 15克,桂枝12克,生姜、防風、獨活各9克,大棗5枚。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此方適用于氣血虧虛者。
2.黨參12克,云苓、附子、威靈仙、木香各15克,黃芪30克,細辛3克,桂枝、當歸、獨活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l劑。此方適用于脾胃虛弱者。
3.獨活、熟地、伸筋草各15克,寄生、秦艽、杜仲、牛膝各12克,防風、川芎、當歸各10克,細辛3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此方適用于肝腎虧損者。
4.上述三方均可隨癥加減。 10劑為1療程,用至癥狀消失為止?;颊呖稍谥嗅t指導下辨證加減。
外洗方:
1.蘿卜纓、荊芥、鴨跖草、桑枝、松節各100克,蒜桿、食鹽各50克。
2.加水5000毫升,煮沸30分鐘。
3.倒出藥液,熏洗患處,以身體微汗出為佳。每日1劑,早、晚各熏冼1次。熏洗后暫避風。
4.5日為1個療程,各療程間隔2日。氣血過虛或病程過長者需配合內服中藥。
-苡米粥
健脾祛濕,散風除濕。治風濕阻絡而一身盡痛,筋脈攣急,屈伸不利。
做法:
1.苡米仁150克,薄荷(另包)15克,荊芥(另包)15克,豆豉50克。
2.將荊芥、薄荷、蔥白、豆豉洗干凈后,放入干凈的鍋內,加水1500毫升,燒開后文火煮10分鐘。
3.濾汁去渣,將苡米仁入砂鍋內,加入藥液,煮至苡米仁裂開酥為度。
-食栗補腎方
健脾和胃,補腎強身,適用于寒濕痹腰腿疼痛者。
做法:
1.生栗子250克,豬腎一具,粳米250克,陳皮6克,花椒10粒,食鹽2克。
2.將板栗陰干去皮待用。豬腎洗凈,同豬腎、陳皮、花椒(布包)一起下入鍋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
3.置火上徐徐煨熬成粥,挑出陳皮,加入食言即成。分二三次食用。
-歸芪蒸雞
有益氣補血,散風除濕之功。適用于產后氣血虛痹。此方是當歸補血湯加入溫筋通脈之紹酒,辛散祛風濕及寒邪的蔥、姜和調料組合而成。
做法:
1.黃芪50克,當歸10克,嫩母雞半只,紹酒15克,味精1.5克,胡椒粉1.5克,食鹽1.5克,蔥、姜適量。
2.將當歸、黃芪裝入雞腹內,腹部向上放于盤或大碗內。
3.擺上蔥、姜注入清湯,加入鹽、紹酒、胡椒粉,放入籠屜內蒸熟,去蔥、姜,加入味精、調好味即成。
-附片羊肉湯
溫經壯陽,散寒止痛。適用于產后寒濕及陽虛痹。
做法:
1.羊肉500克,附片(布包)7.5克,生姜12.5克,蔥12.5克,胡椒1.5克,食鹽2.5克。
2.羊肉洗凈入沸水內,加姜、蔥各6克,綽至斷紅色,撈出切成約2.5 厘米方塊,入清水中浸去血水。
3.將附片裝入紗布袋內扎口,姜洗凈拍破,蔥纏成團待用。
4.將砂鍋內注入清水,置于火上,入蔥、姜、胡椒、羊肉、川附片即成。
1.產后注意保暖新媽媽無論是自己分娩還是剖宮產,生完寶寶后都流汗比較多,這個時候切忌避免被風直吹,最好的辦法就是自然降溫。如果是在晚上,還要注意新媽媽的保暖,防止夜里氣溫降低以后讓新媽媽受涼。
2.充分休息,注意營養新媽媽在分娩的時候消耗了很多體力,建議最好臥床休息24小時,保證產后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再下床活動。新媽媽在活動的時候避免用力過大,可以適量地活動一下身體,不要過度疲勞,坐月子期間禁止從事體力勞動,尤其是增加腹壓的活動,如久蹲或搬重物等。一般說來,新媽媽在產后不但要吃得有營養,還要合理搭配,營養平衡。
3.不要過度活動關節,保持良好情緒分娩前一點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后都會出現問題,因此產后2~3周內絕對不能過度活動關節。多休息,自然運動為好,運動后注意不要著涼,不能過度疲勞。保持心平氣和,情緒穩定,不宜生氣,不宜著急。最需注意的是最月子期間要絕對禁止性生活。
月子里得了病不要拖延,要抓緊時間治療,爭取在月子里治好,而不是指“再做一次月子才能治好”。媽媽在月子里得了病,由于正處于產褥期休養和哺乳嬰兒,再加上癥狀初起時大多較輕,媽媽往往不予充分重視,不及時求醫,在不經意間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等到病情嚴重了再治,治愈的難度自然就大了許多。及時治療才是關鍵。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