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孩子難道對鈣特別吸收無力? 自從小心心出生后,醫院、保健院開的鈣水、維生素D等大大小小一抽屜。一開始還按時按量給娃服用,后來自己直犯嘀咕,就這么地精心喂養真的會缺鈣嗎?難道真的啥癥狀都是缺鈣引起的嗎? 寶寶每天到底需要多少鈣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記載,0到6個月的寶寶每天最適宜攝入300毫克的鈣元素;到了寶寶6個月到1歲,每天最適宜攝入400毫克鈣元素;等到寶寶1到4歲時每天需要補充600毫克鈣。 母乳每一百毫升的含鈣量大概是34毫克,一歲以內的寶寶每天能從母乳中得到225-250毫克的鈣元素,再加上從其他食物的攝取,一般來說,不挑食的寶寶每天攝入的鈣是夠的。 寶寶缺鈣的可能表現 常容易混淆的是缺鈣和缺Vd,缺Vd容易造成佝僂病,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不是缺鈣性佝僂病。 佝僂病的主
媽咪愛有副作用嗎 媽咪愛含有兩種活菌,包括枯草桿菌、屎腸桿菌,可直接補充正常生理菌叢,抑制致病菌,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抑制腸源性毒素的產生和吸收,達到調整腸道內菌群失調的目的。 但是,長期吃媽咪愛也會有副作用的,不良反應還挺明顯的。如,枯草桿菌促進了有害厭氧菌的生長,有致病性,而且腸球菌還極易形成耐藥性。 如果你平時想給寶寶吃益生菌,可以買合生元的益生菌沖劑、粉或者咀嚼片都可以。沖劑可以幫助寶寶增強抵抗力,屬于保健品;粉和咀嚼片都是調節寶寶腸胃,促進營養吸收的,屬于食品類益生菌。反正,合生元的益生菌是可以長期吃的。 建議:當寶寶癥狀改善后,就要停用;否則寶寶過度依賴外界的調整,不利于自身功能的恢復。 媽咪愛的作用 1、 抵抗腸道有害菌。 食欲不振或厭食、消化不良、黃瘦、感染性腹瀉
“寶寶出牙遲,是不是缺鈣?” “寶寶最近不愛吃飯,這是缺鋅嗎?” “孩子最近脾氣大,沒事就愛哭鬧,會不會是缺鈣啊?” …… 當孩子出現這樣那樣各種“異常”問題時,都會一次次被媽媽們懷疑孩子是不是缺點啥?在你茫然的時候,也許會有各種“好心人"提醒你:去給孩子查下微量元素吧,有沒有缺東西一查就知道了。 你給孩子查過微量元素嗎?你身邊有人給孩子查過嗎?你帶孩子去醫院或者一些母嬰機構等場所時,被人建議過查微量元素嗎? @桐桐媽:寶寶1歲半了,走路還是不太穩,晚上睡眠也不好,有人說這可能是缺鈣,建議我去給寶寶做個微量元素檢測,但是聽說要在手指頭取血,就怕寶寶遭罪啊!好糾結! @靈靈媽:女兒3歲了,一直不愛吃飯,人也比較瘦,醫生說有可能是缺鋅,建議我給孩子查查微量元素。后來檢查結果顯示女兒并不缺
很多女性都很注重孕前營養,孕前吃什么好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很多的女性在孕前注重蛋白質和葉酸的補充,這當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除了這些外,一些微量元素的補充也是不能忽略的。 微量元素既是組成人體結構的重要成分,也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須的化學物質。目前國際公認人體必需的為8種,其中有3種微量元素與生育密切相關,但常常易被忽視,建議在懷孕前就需注意適量攝入。 1微量元素——鐵 育齡女性若月經失血量過多,或者膳食中鐵攝入不足,易發生體內鐵缺乏,出現缺鐵性貧血癥狀。妊娠期母體鐵需要量增加,此時缺鐵或貧血可能導致早產、孕期母體體重增長不足及新生兒低出生體重等異常。 營養專家建議,孕前應注意適當增加富含血紅素鐵的動物性食物和富含鐵元素的植物性食物的攝入量。 ?動物性食物 如肝臟、紅肉、全血等均是鐵的良好來源,
有一種說法叫做:補鈣是缺了才補。 沒錯,不缺鈣不需要吃鈣劑,但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從膳食中攝入。平時不注意等真正缺了再補,總是會晚的。 我們先來看看寶寶缺鈣會怎樣呢? 輕度缺鈣現象 1. 盜汗:睡覺、喝奶的汗多。 2. 易驚醒,易驚跳,睡眠不深不穩。 3. 白天常出現煩躁不安、好哭。 4. 枕禿(枕部脫發圈)。 5. 出牙遲或牙齒排列參差不齊。 6. 學步遲。 7. 經常出現抽筋現象。 8. 指甲灰白或有白斑。 大重度缺鈣 1. 佝僂病,甚至引起各種骨骼畸形:雞胸或漏斗胸、 O型腿或X型腿方顱、乒乓頭、手鐲或腳鐲、肋骨外翻等。 2. 肌張力低下、運動機能發育落后。 3. 大腦皮層功能異常、表情淡漠、語言發育遲緩。
按照化學元素在機體內的含量多少,通常將礦物質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類。常量元素是指體內含量大于體重0.01%的礦物質,如鈣、磷、鈉、鉀、硫、氯、鎂等,稱為常量元素;凡體內含量小于體重的0.01%的元素,如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稱為微量元素。 一、寶寶易缺乏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鈣、鐵、鋅,碘是嬰幼兒時期易缺乏的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1. 鈣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體內99%以上的鈣存在與骨骼和牙齒中,機體混溶鈣池中的鈣是維持多種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牛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鈣的最好來源;大豆及其制品也是鈣的良好來源;綠葉蔬菜和菜花也含較多的鈣;動物性食物中,貝類鈣的含量最高,其次魚類、蛋類,畜禽肉類含鈣量最低。 嬰幼兒需要多少鈣?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鈣的
如果您問新生兒科醫生最擅長什么,估計有一半的人會回答“營養”。這也不奇怪,能把一個幾百克的ELBWI嬰兒養到體重增加2-3倍出院,不是輕易能做到的。前面也提到過,大多數剛出生的早產兒其實沒有疾病,TA們只是不成熟需要發育而已,營養最為重要。 營養是每名新生兒科醫生早上查房給每個孩子都要計算的東西,估計除了營養師,沒人比我們算的更多,考慮的更多,更精細。成人輸液時,估計醫生直接開幾袋250-500ml的液體,但我們是按每毫升去計算的,因為嬰兒供應的營養所含的成分都要根據每日的需要量進行計算。對于ELBWI更是如此,更需要“量入為出”。 一般來說,每天需要計算的成分包括:水(單位為ml/kg)、氨基酸、脂肪、葡萄糖(單位為g/kg/d);還有每日的熱卡、靜脈營養的滲透壓和糖濃度(決定能否在不同的靜脈使用)。同時還需要定期計算體重的增長(一般每周計算一
總是有寶媽問這樣的問題: 聽說進口的氟補充劑挺好, 聽說我們中國人很缺氟, 聽說國外的寶寶都在補,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給寶寶補一些? 關于補不補的問題, 今天Tina和您說說, 看完后寶媽自然知道, 究竟需不需要補。 首先我們要知道: 【補充氟,這說法是怎么來的?】 1950年美國牙科醫生科克斯(Cox)通過5年的對照試驗,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飲水加氟確實可以顯著降低患齲齒的可能性。于是在1951年,美國公共衛生署開始準許向飲水中加氟。此后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也相繼采用此方法。 【補充氟,對寶寶有什么好處?】 氟化物主要的作用是保護寶寶的牙齒。因為氟離子可以與牙釉質羥磷灰石進行作用,產生更為難溶、抗酸能力更強的氟磷灰
你知道哪些孩子愛缺鋅嗎? 導致缺鋅的原因多是膳食不合理(如長期偏食、挑食,飲食品種過于單一,長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等)導致鋅攝入不足,或因患有疾病導致鋅消耗過多。 愛動出汗多?愛動是寶寶的天性,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寶寶每天隨汗液排出的鋅丟失量可達2~3毫克。 早產寶寶?7~12個月的嬰兒是鋅缺乏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早產、低出生體重等寶寶胎內鋅儲備不足,又需要追趕生長,較易出現鋅缺乏。 食欲差?食欲不振會給健康帶來很大隱患,鋅缺乏可能是原因之一。比食欲不振更嚴重的表現是食欲異常,比如吃泥土等。 經常生病?感染、發熱、消化道功能紊亂等疾病發生時鋅需要量增多,導致鋅相對不足。另外,腹瀉可影響鋅的吸收。 偏食、挑食?處于成長期的寶寶本身對鋅的需求量就大,若寶寶還存在挑食、偏食的情況,就很容易缺鋅。
我國歷史上曾有過長期缺衣少食的階段,因此營養缺乏的陰影籠罩了好幾代人。 即使到了生活水平較好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會對營養缺乏恐慌,尤其是一些家長總擔心自家寶寶營養缺乏,時不時想給孩子查查體內微量元素的水平。 可是,微量元素檢測真的那么有用嗎? 什么是微量元素? 一般來說,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稱為微量元素。 1990 年國際權威醫學機構重新界定了「微量元素」的范圍,并按其生物學的作用分成三類: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共 8 種,包括碘、 鋅、硒、銅、鉬、鉻、鈷、鐵。 人體可能必需的元素,共 5 種,包括錳、硅、硼、釩、鎳。 具有潛在的毒性,但在低劑量時可能具有人體必需功能的元素,共 7 種,包
市面上銷售的魚肝油屬于保健品而不是藥品,能促進鈣吸收的量是相對較少的,只適合一般人群補充營養。如果孩子缺鈣,需要咨詢醫生進行科學的補鈣,而不是迷信市面上的各種補鈣保健品。 【專家答疑】 最貴的魚肝油,為何治不了佝僂病? 很多家長都存有這樣的認識誤區,以為給小孩吃最貴的補鈣產品如魚肝油,孩子就不會缺鈣了。實際上,魚肝油是給一般人群保健用的,如果小孩真正缺鈣,吃那個根本不管用。 魚肝油的作用是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但市面上銷售的魚肝油就算價格再貴,也只是針對一般人群的保健品,而不是給缺鈣的患者服用的藥品。也就是說,魚肝油幫助補鈣的量是有限的,一般人群拿來當營養品進補沒問題,但如果本身就存在缺鈣現象,不能指望吃魚肝油就解決缺鈣的問題。 那是不是根本不需要吃魚肝油呢?也不盡然。寶寶降生后,按照育兒指南的建議給予含足夠鈣的
帶來洛洛去體檢的時候,兒保經常問要不要測微量元素,甚至如果不提前說不測繳費單直接就給開出來了。。。 微量元素檢測的不靠譜之前Vivi其實也發過相關的文章,今天再從另一個角度,給大家看看張思萊醫師的觀點。 我閨女2歲多,身體沒有什么問題,吃飯睡覺也很好,需要給孩子做微量元素測查嗎?怎樣才能知道孩子是否缺某種微量元素?目前,國際上對于微量元素的檢測并沒有一個準確、統一的標準。平時經常有家長就檢測的結果來問我如何處理。其實,目前所有檢測微量元素的方法所顯示的結果都不能真實地反映體內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實水平,必須要結合臨床表現的癥狀。 這些檢測的結果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標準, 也不能以此作為治療用藥的依據。 目前檢測微量元素主要是檢測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如鋅、鐵、銅,有的醫院還檢測鉛。同時, 因為一部分常量元素與孩子的健康密切相關,因此也在檢測范圍內, 例如鈣、鎂。
酸棗(每100克酸棗含900毫克維C) 酸棗(學名: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 F. Chow)又名棘、棘子、野棗、山棗、葛針等,原產中國華北,中南各省亦有分布。多野生,常為灌木,也有的為小喬木。樹勢較強。枝、葉、花的形態與普通棗相似,但枝條節間較短,托刺發達,除生長枝各節均具托刺外,結果枝托葉也成尖細的托刺。葉小而密生,果小、多圓或橢圓形、果皮厚、光滑、紫紅或紫褐色,內薄,味大多很酸,核圓或橢圓形,核面較光滑,內含種子1至2枚,種仁飽滿可作中藥。其適應性較普通棗強、花期很長,可為蜜源植物。[1] 果皮紅色或紫紅色,果肉較薄、疏松,味酸甜。 獼猴桃(每100克獼猴桃含420毫克維C) 獼猴桃,是中華獼猴桃栽培種水果的稱謂。也稱狐貍桃、獼猴梨、藤梨、羊桃
寶寶如何補碘 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 母乳中所含的營養已經開始漸漸不能滿足寶寶們身體所需營養了, 所以適當的為寶寶補碘是很有必要的, 鑒于寶寶的年齡還比較小所需要的碘元素也不是特別多, 所以一般建議是從飲食上進行調理。 寶寶補碘食譜 蝦皮紫菜蛋湯 準備食材:紫菜、雞蛋、蝦皮、香菜。 做法:將蝦皮洗凈, 紫菜用清水洗凈, 撕成小塊, 雞蛋磕入碗內打散, 香菜擇洗干凈, 切成小段;將炒鍋置火上放油燒熱, 放入蝦皮略炒一下添水燒沸后淋入雞蛋液, 然后依次放入紫菜、香菜、精鹽、蔥花即可。 海帶排骨湯 準備食材:豬排骨、海帶、蔥段、姜片、精鹽、黃酒、香油。 做法:將海帶浸泡后, 放籠屜內蒸約半小時, 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時, 徹底泡發后, 洗凈切塊;排骨
微量元素都是哪些主兒呢?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說起來也簡單,這8位:碘、鋅、硒、銅、鉬、鉻、鈷、鐵。 大家化學元素表都忘差不多了吧? 鐵: 是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細胞色素C和多種酶的主要成分,像血紅蛋白中的鐵,就占人體總鐵量的65%,參與的可是氧的運輸及組織氧化作用哦。 這么牛逼啊?趕緊滴吸收吸收, 鐵,不是想吸收就能吸收的——血紅素鐵吸收優于非血紅素鐵;肉類、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植酸、草酸、鞣酸、咖啡因、茶堿、纖維素這些貨,就會妨礙鐵的吸收,都是反面教材哦;肝、瘦肉、豆類、海產品含鐵量高、吸收率好,表揚表揚,綠葉蔬菜、蛋中的鐵含量呢也高,最低的就是乳類啦,但凡事都有例外,人乳中的鐵吸收率高達50%呢。 要是缺了鐵,會怎樣? 鐵大爺很生氣,后果
維生素C:水溶性,極不穩定,易被氧化……可人家就是強抗氧化劑。 這家伙,你苦苦追求往往求不得,在日光、堿性溶液及金屬離子作用下,它“嗖嗖嗖”就氧化了。 缺乏時會怎樣? 這可不是麻麻們想的“哎呀,白不了了”,缺乏維生素C,可不是個美容問題——會發生壞血病,易出血,易感染,生長停滯,傷口愈合差。 不過補充起來倒不難,新鮮水果蔬菜中維生素C不要太多,尤其是橘子、山楂、獼猴桃,番茄、青椒中也不少。 維生素D:脂溶性,抗高溫及耐堿,較穩定,是一組固醇衍生物。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一旦缺乏了,就會發生營養性佝僂病,骨骼生長受阻,寶會有手足搐搦。 這哪行,趕緊補一下。肝、蛋、魚肝油中,維生素D比較多。 千萬別可勁地吃,少了不行,多了也好不到哪去,會發生維生素D 中毒的。表現起來
寶寶枕禿、晚上睡覺哭鬧、出牙晚、夜晚頭上大汗淋漓……但凡有一點狀況,家里的老人都會提醒是不是該補鈣了。 但事實上,寶寶真的那么缺鈣嗎?要補的話到底怎么補?補維生素D、維生素AD?魚肝油和魚油的差別在哪里?DHA又是什么?傻傻分不清,別著急,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具體捋一捋。 一.寶寶真的缺鈣嗎?怎么補? 6個月以內的嬰兒沒有必要補鈣。對于6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攝入200mg左右的鈣就夠了。一般母乳含鈣約為30-35mg/100ml,配方奶中含鈣約為50mg/100ml,所以只要喝到母乳600ml、配方奶400ml就能達到了。 7-12月齡的寶寶,每天需要鈣250mg左右。只要奶量充足也不用補鈣。另外,這個階段還添加了輔食,飲食中含有的鈣還另有增加。 1歲以后幼兒的飲食開始逐步向成人過度,要想接近或達到600mg的鈣,需要合理安排飲食。除了喝奶之外,另外的鈣,可以從含鈣豐富的食物
國內外的調查顯示,亞洲/亞裔兒童的鈣攝入相對西方的兒童要少,很多亞洲兒童的鈣攝入也沒有達到該年齡段推薦的鈣攝入值。于是,現在的家長們都非常長按孩子的鈣補充問題,多數家長認為鈣營養是兒童長個子的關鍵,于是很多兒童從出生2-3個月就開始額外補鈣了。 確實,鈣對骨骼正常生長發育、保持骨骼健康,以及對維持正常的血管神經和心臟功能都必不可少。在嬰兒期以及兒童時期獲得充足的鈣質,不僅可以影響兒童目前的健康,可能還會推遲或預防老年時期的骨質疏松。 但是,鈣營養跟身高并沒有直接關系。目前關于鈣補充劑和骨骼健康,尤其是兒童的骨骼健康的研究,證據非常有限,還不足以支持給兒童普遍補鈣。更重要的是,或許你的寶寶根本就不缺鈣。 鈣營養和身高沒有直接關系 孩子的身高的確跟營養狀況有很大的關系,可這里指的“營養”是均衡的營養搭配,沒有任何一種營養素比另外一種更加重要。應該說,營養和基因共
1歲前的補鈣最關鍵。 寶寶從出生半年到1年的這段時間之內, 是補鈣的最佳時間。 在此過程中, 寶寶生長速度最快, 也需要非常大量的營養素, 因此富含鈣質的食物和保健品等成為了這段時間內必不可少的鈣質補充劑。 尤其是單純母乳無法為寶寶提供充足鈣質的情況下,1歲之前的補鈣有著極高的重要性。 通過鈣制劑攝取鈣到2歲。 在寶寶1-2歲的時間之內, 通過使用鈣制劑的形式能夠取得較好的補鈣效果, 但在此過程中仍需注意到補鈣的科學性, 嚴禁使用成人鈣制劑為寶寶進行補鈣。 成人對鈣元素的需求與孩子是不一樣的, 如果給孩子補充成人鈣, 有可能會造成不利于孩子成長的狀況。 2歲后通過食物攝取鈣質。 實際上在寶寶通過鈣制劑或是其他補鈣手段補鈣到2歲后, 寶寶的生長發育相比之前已經明顯的放緩。 在此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