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排殘奶嗎?” “當然啊,殘奶有毒,可能會在體內變質、化膿,甚至引發癌變,得盡快擠出來!” 相信不少媽媽有同樣的疑惑,對此,我們不急下結論。先弄清什么是殘奶,勤擠殘奶有什么問題,殘奶是否會變質從而導致乳腺癌,最后再做定論。 有必要勤擠殘奶嗎? 殘奶是哺乳媽媽回奶后,仍會被擠出的母乳。因回奶后水分、乳糖以及鉀離子濃度逐步降低,乳汁脂肪含量高,導致性狀粘稠或膏狀,顏色分為白色、乳白色、黃色等。 乳汁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殘留在乳房中的奶,最終會被我們身體吸收利用,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開始不那么頻繁地吮吸媽媽的乳房了,也就是到了斷奶的時刻,這時,乳腺會得到一個信息:寶寶喝夠了,不用產那么多奶。慢慢地,媽媽的奶量自然就下去了。 反之,老是把乳汁擠出來、排空乳房,相當于給乳腺發射“我還要”的信號,接著,乳腺精神百倍,有了
產后一天喂幾次奶?產后母乳喂養需要按需喂養嗎?“誰都知道按需喂養好,但你就不能直接告訴我一天要為喂幾次奶嗎?”寶寶一天吃幾次奶,這是新媽媽很關心的問題。 在喂孩子這件事上,有個問題是,每一個寶寶的生長速度不同,月齡情況也有偏差,所以任何方法,講道理的話,都沒有絕對的正確,因此直供參考。 基本上來說,滿月后寶寶的吃奶間隔差不多能保持在2、3個小時,之后的個別階段,比如孩子特別有興趣玩的時期,可能會間隔3、4個小時。只要滿月了,如果多數間隔低于2小時,或者多數吃奶間隔高于4小時,都建議可以做一些調整。 寶寶吃奶除了填飽肚子,還有安撫自己的目的,月齡越大,填飽肚子的目的越小,安撫越多。大致來說,吃奶太頻繁的,建議多考慮孩子是不是無聊,是不是安撫性哺乳太多了。 各個月齡寶寶吃奶的頻率 1、月子頭兩周 這時1小時兩三次
生完孩子以后面對的問題有很多,有些寶媽沒有及時讓寶寶吸奶,導致了有奶結,那么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 當孩子誕生的那一刻,不少媽媽就進入了陰霾期。開奶困難、乳量下降、產生乳結,各種關于哺乳的煩惱出現,想讓新手媽媽全心照顧孩子都困難。尤其是產生了奶結的寶媽,寶寶喝不到奶,自己漲奶難忍說,嚴重時還會導致乳腺炎。苦不堪言的寶媽們該怎么辦呢? 疏通奶結最有效方法 第一步:先疏通乳頭 拇指和食指沾上水,再夾住乳頭,從內往外摩擦。會有少量乳汁出來。 第二步:揉開乳塊 手沾上水后包住乳房,用手掌,輕輕順時針,或者逆時針,從乳房外側向乳暈揉。 第三步:疏通乳管 五個手指沾濕從乳房外側往乳暈用力摩擦。一定要順著乳腺管的位置來按摩,這時可見乳汁噴出,把噴出來的乳汁直接抹在乳房上,繼續操作。
這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很多哺乳媽媽跟我咨詢:冬天哺乳媽媽該吃點什么好?最近感覺奶水少了,是不是該補補了? 確實,冬天天氣冷,能量消耗大,再加上哺乳媽媽肩負著兩個人的營養,是應該好好進補,但是怎么補呢?進補不當不僅泌乳量沒有增加,反而“徒增一身五花膘”。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推薦幾個適合冬天進補的食材,讓媽媽們奶水多多,身體棒棒,抵御冬天的嚴寒,溫暖我們的心。 栗子燉雞 食材:去皮栗子20個,小公雞一只,蔥、姜、蒜、鹽適量,料酒、生抽、老抽適量 做法: ①栗子去皮洗凈備用,小雞斬成塊(也可以請店主幫忙),焯水備用; ②鍋燒熱,加入食用油適量,然后放入蔥姜蒜爆香,加入焯好水的雞塊翻炒,待雞肉皮收緊以后,加入適量的料酒和生抽、老抽,翻炒一會兒,加水燒開; ③大火燒開后轉中火燉煮15分鐘左
剖腹產后泌乳會少嗎?剖腹產后哺乳期要注意什么?隨著現代醫學的發達,剖宮產的媽媽們越來越多,但是因為剖宮產所帶來的問題也不少,其中產后泌乳難就是問題之一。 很多人就比較納悶,同樣是生產,為什么剖宮產的媽媽們乳汁分泌就比較少呢?為什么出乳量就不如順產的媽媽們呢? 今天我們就重點分析一下: 我們把這個問題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情緒決定 對于大部分剖宮產的媽媽來說,這次手術是自出生以來最大的手術(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次),產婦情緒緊張,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從而抑制了乳汁的分泌; 哪怕是已經下了手術臺,緊張情緒仍然在持續著,面臨刀口的愈合和還處于麻醉期的身體,自己心里真的是緊張到了極限。一般來說,兩天或者三天以后,這種情緒才會平復。所以泌乳素的上升會比順產的媽媽要遲到一兩天左右。 第二、接觸時間
對于母乳喂養的媽媽來說,最痛苦的就是產后漲奶了,那么產后為何會漲奶呢?緩解漲奶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一起來看看小編分享5個動作教你輕松緩解漲奶!一起來看看吧! 母乳本是件幸福的事情,不僅可以增加母子之間的感情,還能為寶寶提供最天然、最有營養的食物。但是部分媽媽卻經歷了乳房脹痛、紅腫、變硬等痛苦,甚至發生了急性乳腺炎。 其實,這些很可能是因為發生了漲奶的緣故。 為何會漲奶? 漲奶是由于乳房內乳汁及結締組織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由于乳頭受刺激減少,泌乳延遲,乳腺管不通暢,引起乳房脹痛。 它的發生主要與哺乳姿勢不正確、未經常進行乳房護理、乳腺管不通、心理因素等相關。 產后媽媽一旦出現了漲奶,一定要及時解決,否則不但影響寶寶的喂養,還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產后恢復。 5個動作教你輕松緩解漲奶
母乳媽媽最焦慮的問題:哺乳期如何用藥才安全?很多母乳媽媽有這樣的困惑:哺乳期到底能不能吃藥?能吃哪些藥?小編也遇到過這樣的疑惑。 然而,藥廠做哺乳期和孕期臨床試驗的難度和成本都相當高,因此很多藥物缺乏這部分的實驗數據就上市了,說明書只能給出“哺乳期婦女用藥安全性不明確或慎用、禁用”的意見,來規避法律訴訟的風險。最后,這個“燙手的山芋”丟到了臨床醫生手里,沒有實驗數據,醫生也面臨兩難的境地,不得已就可能給出“一刀切”的建議——服藥期間暫停母乳。 在現階段并不完善的母乳喂養支撐體系下,母乳媽媽若能夠直接咨詢到了解泌乳藥理,并支持母乳哺育的醫生,可能是最好的選擇。然而,自己了解一些哺乳期用藥的基本常識,一定能少走更多彎路。 我在臨床上遇到過一些母乳媽媽,因為接收了不準確的信息,或害怕對嬰兒產生不良影響,導致不必要停喂母乳或回避服用必須藥物延
有些準媽媽擔心自己的乳汁太稀,不能夠給寶寶很好的營養,那么問題來了,乳汁很稀是營養不足嗎? “我的奶水比較稀,怎么辦?寶寶驗血時說是蛋白質低,會不會是我奶水太稀了沒有營養,我還能不能繼續喂母乳呢?”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懷疑,總覺得自己奶水不夠,怕寶寶吃不好,影響寶寶的發育。 母乳中已經被我們發現的,差不多有1000多種營養成分,而且還有400多種無法被現有科學技術復制。 所有的配方奶都是在模仿母乳,奶粉的目標就是無限接近母乳,不可能取代。所以不要懷疑,母乳就是我們給寶寶最好的食物。 那奶水為什么看起來很清呢? 其實啊,清稀的奶水,有可能是前奶(雖然前后奶是中國人的說法,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前奶:每次哺乳時最先產生的奶,也就是前二三分鐘出來的奶,顏色灰白。其含水量大,可以為寶寶提供豐富
哺乳期下奶吃什么?哺乳期只喝米湯下奶行嗎?怎么吃媽媽的奶水最有營養?接下來看看哺乳期的媽媽到底怎么吃?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可愛的小天使呱呱落地。父母總想給寶寶提供最好的營養。哺乳期婦女(乳母)既要分泌乳汁、哺育嬰兒,還需要逐步補償妊娠、分娩時的營養素損耗并促進各器官、系統功能的恢復,因此比非哺乳媽媽需要更多的營養。 因為挑食或者個人經濟原因,哺乳期媽媽只喝米湯,奶水的營養肯定是大打折扣。乳母需要多樣化食物組成的營養均衡的膳食,除保證哺乳期的營養需要外,還通過乳汁的口感和氣味,潛移默化地影響較大嬰兒對輔食的接受和后續多樣化膳食結構的建立。 我國居民的風俗中,產后即給產后媽媽食用大量的雞蛋、紅糖、小米粥、木耳、雞湯、魚湯和肉湯、芝麻等食品。這些食品適合嗎? 比如與其他谷類相比,小米中的鐵、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要高出2倍,因
我們都知道母乳是寶寶出生后最好的食物,母乳營養豐富,有助于寶寶們的生長發育。 現在有很多寶媽都會用母乳喂養寶寶,但是有些寶媽再生了孩子之后都會陷入一個擔心的狀態,奶水不足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奶水不足,不夠給寶寶吃,寶寶就會哭鬧。 遇到這個問題,寶媽們要怎么辦呢?不要急,一起來看看解決方法吧! 一、母乳少 首先我們要知道母乳少的原因,如果新生兒出生后沒有按時哺乳,會使新生兒不愿意在吸吮母乳。寶媽們喂奶的次數少會導致乳汁分泌不足,在哺乳時時間不夠也會導致母乳不足。 有的寶媽們在乳汁分泌少的時候會用牛奶代替,但是這樣吸吮少也會造成母乳不足。如果奶水足夠寶寶吃或者吃不完,不把奶水擠出來會導致人體自動認為寶寶奶水夠喝,不再分泌過多的奶水,從而出現奶水不夠的原因。 二、喂奶姿勢錯誤 照顧新生寶寶總會
哺乳前需要清潔乳房嗎?每次給寶寶喂奶的時候,都要清潔一下乳房嗎?當媽媽準備給寶寶喂奶,第一反應不是擺好姿勢迎接寶寶,而是拿個毛巾幫我乳頭擦一下。在仔細擦拭乳房后,媽媽才放心給寶寶喂奶,你是不是也這樣呢? 似乎很多媽媽都認為:每次喂奶前需要給乳房清潔一下的,這樣寶寶才不會吃到乳房上的細菌。 甚至,在一些“概念”宣傳下,現在還出現了專門用來擦拭清潔乳頭的濕巾。 真的是這樣嗎?每次喂奶前,都必須清潔乳房嗎?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國際泌乳顧問盛潔靜告訴大家:大可不必~ 首先,乳暈上存在一種神奇的物質 媽媽的乳暈部分有一些小疙瘩,我們稱之為蒙哥馬利腺體,它會分泌一種神奇的物質。 雖然表面看不出,也聞不出,但就是這種神奇的物質,可以散發出羊水的味道,讓寶寶精準地找到他們的口糧所在。 所以,雖然有時寶寶閉著眼睛,但
哺乳期媽媽的飲食營養是非常講究的,有很多東西是不能吃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款哺乳期媽媽吃了既營養又可以下奶的食譜。一起來看看吧! 飲食營養對哺乳期媽媽很重要,但正因為這樣,對于正在哺乳期的寶媽來說,吃東西還是有一些禁忌的,以免影響寶媽健康和奶水分泌。比如說生冷寒涼的東西不能吃,過于辛辣的食物不能吃,回奶的也不能吃。 而各種粥品的營養豐富,口味綿軟,入囗即化,含水量高,哺乳期,媽媽多吃粥也是好處多多的。那么,哺乳期媽媽喝什么樣的粥比較好呢?下面就跟大家分享幾款營養美味的營養粥品。 1.雞肉粥:雞肉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非常適合正在哺乳的寶媽食用。 做法如下:先煮大米粥,在煮粥的同時將公雞的胸脯肉切成小塊或者剁碎,用油、鹽、醬油、料酒、姜片、蔥,腌制,在粥半熟時把雞肉倒在鍋里一起煮,等大米
母乳喂養的嘛嘛,有很多都經歷過漲奶和退奶,那么女性為什么會漲奶呢?發生漲奶該怎么辦吶?緩解漲奶的方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不少哺乳媽咪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乳汁開始分泌時或退奶后,乳房開始變熱、變重,出現疼痛,有時甚至像石頭一樣硬。乳房表面看起來光滑、充盈,連乳暈也變得堅挺而疼痛。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媽咪強忍著脹痛哺乳,寶貝也很難含到媽咪的乳頭這就是“漲奶” 漲奶的原因 1.血液及水分增加 漲奶這個名詞,顧名思義就是乳房因增生的多余血液和水分而腫脹。在媽媽生產結束之后,母體內的泌乳激素含量會大幅度增加,來刺激人體生成乳汁,因此乳腺等組織就會開始膨脹。一般在生產結束后三四天里是血液、水分含量最高的時間。 2.喂奶間隙過長 要是母親在寶寶出生之后并沒有及時地將奶水擠出,或者給寶寶喂奶的時間間隙過大的話,也會
寶媽坐月子的飲食是非常講究的,特別是冬季坐月子的女性,更要結合冬天這個季節來進行膳食搭配,那么對于冬天坐月子的媽媽們來說,有哪些食物和營養是必不可少的呢,我們一起看看吧。 冬季月子飲食原則禁寒涼 冬天坐月子時期的飲食,媽媽們記住一點,就是要“禁寒涼”。坐月子,產婦應吃些營養高、熱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多喝水,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及保證乳量充足。 產后多虛多瘀,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這些食物會引起產后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所以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以免引起便秘、痔瘡等不適。 在冬天,媽媽們大的疑惑就是:能不能吃水果?可是這樣直接吃水果又很冷,該如何是好。 在月子期,水果是必不可少的營養品。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后便秘的發生。當然,一些體質虛
生氣時奶水有毒嗎?哺乳期媽媽能生氣嗎?在母乳喂養禁忌上,有一條是“忌生氣時哺乳”。有傳言說,哺乳期的媽媽若是生氣,會讓乳汁中“含毒”,對寶寶的健康十分不利。 這個說法一經流出,不少哺乳期的“女漢子”媽媽都不淡定了,難道產后有個情緒波動,還不能喂奶了嗎?寶寶喝了這樣的乳汁真的會“中毒”?這太奇葩了!那么,哺乳期的媽媽生氣,乳汁到底有沒有“毒”呢? 認真你就輸了! 心情不好,影響奶量,這沒錯。 心情不好,會影響乳汁質量,純屬無稽之談。哺乳媽媽的心情不會對乳汁產生毒素,也不會降低乳汁的營養。 各位試想一下,要是媽媽一生氣母乳就會有毒,那首先中毒的不應該是媽媽自己么? 再說了,當媽也不是當神仙,怎么可能會沒有情緒? 實際上,母乳的成分只會為了適應寶寶成長的需要而發生變化。媽媽心情不好導致吃睡都不好,對母乳的產
當媽媽“卸貨”那一刻起,看著眼前的這個小人,心中有說不出的激動和滿足,當醫生將寶寶送到媽媽的身邊時,這個可愛的小人兒小嘴一直在尋找媽媽的乳頭,好像有一種魔力指引著寶寶找到媽媽的乳頭,寶寶就會本能的吮吸一兩下子,寶寶和媽媽的親密關系就在這個時候開始建立,媽媽的母乳是寶寶最天然的“糧倉”。 在寶寶喂奶的最初起來,很多的媽媽會感覺前所未有的新變化,那就是乳房開始出現噴乳反射,這到底是什么樣的狀態,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一道來。 一、什么是噴乳反射 如果嬰兒吃奶姿勢正確的話,他的動作會刺激乳頭內的神經纖維,引起垂體分泌催產素,刺激乳房可使乳腺管內的乳汁流出,這一過程被稱為“噴乳反射”。 噴乳反射與腦垂體釋放的激素催產素有關。腦垂體還會釋放另一種名為“催乳素”的激素,隨著乳汁排空,乳房就會繼續分泌更多的乳汁。 當寶寶開始哺乳
身邊很多的女性,自從生完寶寶后留下了很多的后遺癥,特別是還在哺乳期的女性,很容易感染各種婦科疾病,那么哺乳期女性應該怎么預防婦科疾病呢?一起來看看吧! 相信很多女性都發現了,在生孩子前后身體健康狀況會有所變化,特別是乳房和子宮卵巢這塊。有的乳房下垂,或患上乳腺疾病。有的是子宮卵巢這塊有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哺乳期女性最易得哪些婦科病,又該如何預防呢? 我們都知道,不同疾病有各自的發病特點以及好發人群,而對于女性來說,最關心的莫過于婦科疾病。很多女性發現生孩子前和生孩子后的身體變化特別大,有些疾病也會找上門。據了解,年輕媽媽們最容易“招惹”的婦科病包括子宮肌瘤、乳腺炎、乳腺增生、宮頸疾病。因此,女性在產后更要預防這些比較高發的婦科病。 哺乳期最易得的4種婦科病及預防措施 一、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致病菌侵入乳腺并
有些寶媽生完孩子以后會出現奶水不足的情況,你知道為什么會出現奶水不足嗎?如何才能夠成功追奶呢? 自從“掛喂”追奶,每天的生活變成了,吃吃睡睡地反復喂奶,媽媽太累了就加點奶粉休息休息。 雖然奶粉加得不多,一天三次,每次80nl,但這種疲憊不堪又看不到進展的生活,簡直讓人崩潰。 “我真的能實現純母乳嗎?只要能減到還剩一頓奶粉我就滿意了。” 科學診斷找原因 媽媽奶少,總不能是因為下奶湯下奶茶喝少了,下奶中藥吃少了,催乳師排奶排少了吧,可是在吃這些東西和排奶之前,全家并沒有明確出來奶水不夠的原因在哪里。 1、出奶不暢造成奶少 我們發現媽媽的乳頭乳暈處在很嚴重的水腫狀態,皮膚很薄,甚至發亮,顏色粉嫩,手感變硬,處于一種拉扯磨傷的狀態。媽媽反映是慢慢腫起來的,而追溯原因,除了寶寶吃奶時經常拉扯。
乳母患有傳染性肝炎 乙肝病毒是最主要的易于傳播的肝炎病毒。肝炎病毒可通過乳汁傳給嬰兒。一般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的新生兒在24小時之內會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接受免疫的寶寶無論是人工喂養還是母乳喂養,HBV感染率無明顯差異。但若是乳母乳頭皸裂、缺損,則應該避免直接母乳喂養,避免大量的HBV病毒進入乳汁,對嬰兒產生影響。 乳母患有艾滋病 HIV病毒能通過哺乳傳播,在無任何干預措施的情況下HIV傳染率達15%[1]。HIV病毒能夠通過寶寶的口腔破潰及未發育成熟的胃腸進入寶寶體內。目前尚未找到針對艾滋病的免疫手段,因此人工喂養是最好的方式。 乳母患有精神疾病 患有精神疾病乳母需要服用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或是抗驚厥的藥物治療,如苯巴比妥和安定,這些藥物能夠通過乳汁進入寶寶的體內,引起寶寶嗜睡、衰弱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