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很多哺乳媽媽跟我咨詢:冬天哺乳媽媽該吃點什么好?最近感覺奶水少了,是不是該補補了?
確實,冬天天氣冷,能量消耗大,再加上哺乳媽媽肩負著兩個人的營養,是應該好好進補,但是怎么補呢?進補不當不僅泌乳量沒有增加,反而“徒增一身五花膘”。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推薦幾個適合冬天進補的食材,讓媽媽們奶水多多,身體棒棒,抵御冬天的嚴寒,溫暖我們的心。
栗子燉雞
食材:去皮栗子20個,小公雞一只,蔥、姜、蒜、鹽適量,料酒、生抽、老抽適量
做法:
①栗子去皮洗凈備用,小雞斬成塊(也可以請店主幫忙),焯水備用;
②鍋燒熱,加入食用油適量,然后放入蔥姜蒜爆香,加入焯好水的雞塊翻炒,待雞肉皮收緊以后,加入適量的料酒和生抽、老抽,翻炒一會兒,加水燒開;
③大火燒開后轉中火燉煮15分鐘左右,然后加入準備好的栗子,繼續燉煮15分鐘,不要總是攪動,要不然栗子會攪碎;
④最后轉小火,加入適量的食鹽出鍋即可享用。
功效:栗子和雞是最佳搭檔,尤其是秋冬季節,新鮮的栗子又軟又糯,和鮮美的雞肉組合,美妙滋味更加凸顯。
而且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等多種維生素族群,鈣磷鐵等豐富的微量元素,配合雞肉中豐富的蛋白質,補充營養的同時乳汁也會增多。
羊肉燉白蘿卜
食材:羊肉750克,白蘿卜一根,蔥、姜、香菜適量,鹽、生抽、料酒適量
做法:
①新鮮羊肉洗凈,切塊后放進冷水中浸泡2個小時以上,去除血水;
②白蘿卜去皮,切塊備用;
③鍋內加適量水,切幾片姜,將羊肉和姜片放入,煮的過程中會有浮沫出來,撇去浮沫,待羊肉收緊,沒有血水了就可以撈出,清洗備用;
④將焯好水的羊肉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熱水燉煮,加入適量的大蔥和姜片、料酒或者白酒,大火燒開后轉中小火燉煮1個小時,然后加入適量食鹽,放入蘿卜,待蘿卜、羊肉軟撒入香菜即可食用。
功效:
這道羊肉燉白蘿卜,我們選擇的是清燉,也有紅燜羊肉,口味比較重,大家可以按喜好選擇。
羊肉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后或產后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
白蘿卜辛甘,性涼,與溫熱的羊肉搭配,能滋陰去燥,平和羊肉燥熱的部分,哺乳媽媽吃羊肉,搭配白蘿卜更佳哦!
西紅柿燉牛腩
食材:西紅柿三個,牛腩500克,姜片適量,香菜適量
做法:
①牛腩洗凈切塊,泡血水兩個小時以上(處理方法跟羊肉差不多);
②鍋中加水,放入牛肉和姜片,煮的過程中會有浮沫出來,撇去浮沫,待牛肉收緊,沒有血水了就可以撈出,清洗備用;
③西紅柿去皮洗凈,切小塊;
④炒鍋燒熱,加入適量食用油,放入姜片和牛肉翻炒,水汽炒的差不多以后加入西紅柿,超出紅油,然后加入適量熱水,大火燒開以后轉小火燉煮90分鐘左右,最后牛肉軟爛加入適量食鹽和香菜即可享用。
功效:
這是一道很漂亮的菜,一眼看去就很有食欲。西紅柿屬于生津之物,牛腩能養陰,就能起到補血滋陰的作用,而且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相結合,營養更均衡。所以寒冷的冬季,來一碗西紅柿燉牛腩,暖胃更暖心。
鯽魚燉豆腐
食材:新鮮鯽魚兩條,豆腐一塊(老嫩均可),姜片、蔥花適量,食鹽適量
做法:
①鯽魚請店主處理干凈,回家洗凈,豆腐洗凈切小塊;
②熱鍋中加入適量食用油,切幾片姜片,放入鍋中(防止魚皮粘鍋,或者直接用不粘鍋),放入鯽魚,兩面煎一下,然后加入適量熱水沒過鯽魚,開大火煮一會兒,不一會兒在蛋白質和脂肪的作用下魚湯就會變成奶白色,然后加入切好的豆腐和食鹽,中小火燉煮15分鐘;
③最后加入適量小蔥即可食用。
功效:鯽魚燉豆腐是傳統的“下奶名湯”,并且味道鮮美;最重要的是鯽魚和豆腐的優質蛋白,會讓我們的乳汁營養更豐富。
食材:鮮蝦10只,大米150克,玉米粒、青豆粒適量,蔥絲、姜絲、食鹽適量,香油幾滴
做法:
①將大米淘洗干凈,放入水中加幾滴香油浸泡;
②鮮蝦洗干凈后,用剪刀剪去蝦槍,放置備用;
③砂鍋放入適量的大米和水,加入適量姜絲熬粥,大約20分鐘后加入青豆和玉米,待大米粘稠后加入處理好的鮮蝦,煮5分鐘,然后加入小蔥和適量的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這道粥,清淡鮮甜,營養豐富,如果吃魚吃肉沒有胃口的話,試試這個吧!
吃點好的,很有必要,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沒什么是比一碗熱湯、一碗熱粥來的更舒服的了。
滿足了胃口,心情也會跟著明亮起來呢!充足的營養、美麗的心情,奶水自然會越來越多咯!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