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為了給寶寶更好的口糧,選擇喂母乳真的很難得,但奶水不足讓她們很頭疼,寶寶無法及時獲得營養,奶水下不來,這非常打擊自信心,而喂母乳最重要的就是信心。 哺乳期少奶,多發生在產后2-3天至半個月內,還有的媽媽甚至一直都沒有達到奶水平衡。為什么?怎么辦? 產后少奶的原因都有哪些? 乳汁的分泌與乳母的精神、情緒、營養、休息、喂養寶寶的習慣、方式都有很大關系,乳汁過少可能是乳腺發育較差、乳腺管阻塞所致。 產后出血過多、感染、腹瀉等疾病也可引起,精神上的刺激如憂慮、驚恐、煩惱、悲傷也會造成乳汁減少分泌。 如何預防產后少奶? 1.母嬰同室,及早開乳 早期母乳有無及泌乳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與哺乳開始的時間及泌乳反射建立的遲早有關。產后早期實現哺乳,可刺激乳汁盡早分泌。而且新生兒出生30分鐘內是吸
生完寶寶以后想要寶寶能有充足的奶水喝,那么很多寶媽會選擇一些方式下奶,產后你是怎樣下奶的?用這種方式會讓乳汁減少! 秦女士剛生完寶寶,家里人就端來了一碗鯽魚湯,一定要讓她喝了下奶用,不喝就沒奶。可秦女士喝了幾次催乳湯,就感到乳房脹痛不已,寶寶吸吮困難,疼痛難忍。婆婆看過之后,說她這是“堵奶”了。 剛分娩后的寶媽,為什么會出現堵奶? 因為在孕中期,身體的泌乳系統就開始工作了,不過此時分泌的乳汁較少。等到生完寶寶后,寶媽體內雌性激素下降,泌乳激素增加,乳汁自然就會大量分泌出來。由于個人體質不同,有的寶媽產后沒多久就有奶,有的則要等到2~3天之后才會下奶,這都是正常的。 如果過早喝催乳湯,本來乳汁就已經足夠了,再促進乳腺分泌出更多的乳汁,容易造成堵奶脹痛,甚至引發乳腺炎,影響母乳喂養,反倒害了寶媽和寶寶。 所以產后
剖腹產后能立刻給寶寶喂奶嗎?我們都知道剖腹產后麻藥效果還在,如果馬上給寶寶喂奶會不會影響寶寶呢? ▼ 不影響! 麻醉不會影響乳汁分泌 大多數剖腹產手術都是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將局麻藥注入硬膜外腔,阻滯脊神經根,暫時阻斷產婦下背部疼痛傳遞。 少量麻醉藥會滲透進靜脈,但血液并不會進入到乳汁里面來,因此乳液中不會含有麻藥。 因為局麻不作用于胸部,所以也不會影響到乳汁分泌。當你能抱起寶寶時就能立刻進行哺乳,如果手臂力氣不足可以讓護士或者寶爸幫助你進行哺乳。 剖腹產也要早開奶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分娩后一小時內開始哺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母嬰關系。 嬰兒正確的吮吸,腦垂體會分泌“催乳素”刺激乳汁泌出,寶寶吸得越多,媽媽的奶水也就比較多。 像拿手拿包一樣抱寶寶
對于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好的食物,里面有各種寶寶需要的營養。但有些媽媽母乳不足,那么解決母乳不足的辦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詳細介紹下。 首先我們要確定,母乳是真的不夠,還是你自己、或者婆婆媽媽覺得不夠呢?如何判斷母乳是否足夠,最直觀的就是觀察寶寶的生長情況,具體文章請戳:新生寶寶有沒有吃飽?母乳夠不夠?3大科學指標幫你判斷用文章里的方法判斷后,確定是母乳不夠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 在學習各種”追奶“方法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乳汁的產生原理,只要明白了乳汁是怎么來的,你就知道該從哪些地方入手了。 乳汁的產生有三大要素:寶寶的吮吸、媽媽的乳房、媽媽的大腦。 寶寶的吸吮刺激乳頭上的神經傳感器,傳感器將信息傳送至媽媽腦內的下垂體,然后分泌催乳素和泌乳素到媽媽的血液中,促使乳腺組織分泌和釋放乳汁。 這三要素中,媽媽的乳房和大腦
產后媽媽出現奶結怎么辦?產后奶結是怎么產生的?處于哺乳期的媽媽,乳汁排出不暢時,易形成硬塊,按之疼痛,而體溫一般是正常的(低于37度),這個塊狀體就是“奶結”,下面來看看,如果產后媽媽出現奶結該如何緩解? 奶結的出現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內部阻塞 有的媽媽可能會因為飲食油膩等原因形成奶酪樣的“小白點”,造成乳腺管內部被堵住,乳汁沒法正常排出;有的媽媽乳汁分泌太多,乳腺管來不及排出;也有媽媽心情不佳、壓力過大時會出現奶結。 2、外部壓力 例如內衣太緊壓迫乳房,媽媽背寶寶用的背巾卡得太緊,哺乳時媽媽總是用手指壓住乳房,寶寶吃奶拳打腳踢也會“踢傷”乳房。 出現奶結了該怎么處理? 媽媽們處理奶結時只需要記住“敷”、“揉”、“梳”、“吸”這四個字即可,下面詳細介紹一下。 1、敷
有過堵奶或者乳腺炎的媽媽會有這樣的體驗:乳腺炎以后奶量大量減少。有的媽媽以前能擠奶100毫升,乳腺炎以后就只能擠出來40毫升了。乳腺炎以后奶變少是真實存在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奶減少了呢? 在產奶的乳腺細胞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物質叫乳汁生成抑制素(FIL),它發揮的一種作用是不讓乳房過度產奶。FIL的產生其實是身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讓糟糕的情況得到抑制。所以產奶量本身就會減少。 乳汁淤積和乳腺炎期間,乳腺的導管是擴張的、腺體組織是水腫的,奶水不容易排出導致多余的水分回收到身體里。濃稠的乳汁就更難排出來,不會產生多余的新的乳汁。 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乳腺炎期間奶量下降是正常的。 為什么乳汁淤積或者乳腺炎之后孩子也會不愛吃奶了呢? 乳腺炎的時候,乳腺腺泡緊密連接會打開,允許鈉離子和氯離子進入到乳汁當中,
很多寶媽生完寶寶以后會出現漲奶的情況,那么你知道嗎?遭遇生理性漲奶,這樣做可緩解漲痛! 新媽媽在分娩后的3-5天內大多會出現漲奶現象,也就是所謂的“生理性漲奶”。 其產生原因包括: 順利分娩后,媽媽體內泌乳素分泌增加,乳房內腺泡開始分泌成熟的乳汁,此時乳房開始充盈。 為了生成更多乳汁,乳房毛細血管擴張,淋巴液、血液增多,造成乳腺腺泡淋巴潴留,靜脈充盈和間質水腫,以及乳腺導管不暢。 各位媽媽的癥狀輕重不一,輕者可能都沒有漲奶的感覺,嚴重者乳房腫脹,就像兩個鉛球一樣,看起來緊繃而發亮,一觸即痛,衣服都不能貼著皮膚,有時可能會伴隨發燒。 與“奶結”不同的是,奶結是一側乳房某一象限某一區域的腫脹,而生理性漲奶表現為雙側乳房均勻的對稱性腫脹,而這個過程一般持續12~48小時。 既然是生理性現象,就說明它能
很多寶媽想要讓寶寶能夠吃飽,希望自己的奶水多,那么你會開奶嗎?開奶時這樣按摩,不愁寶寶沒奶吃! 開奶是指新生兒出生后開始的第一次喂奶,正確的開奶是成功實現母乳喂養的關鍵。 一般我們常說開奶需要做到早吸吮、勤哺乳,除此之外,按摩乳房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開奶的按摩手法。 開奶按摩手法 首先用毛巾熱敷乳房5-10分鐘,水溫以50-70度為宜,不要太燙。在熱敷的過程中可用棉簽沾植物油擦抹乳頭,軟化殘留在乳頭上的臟物后輕輕擦拭掉。 涂上適量介質油后,避開乳頭以打圈的手法按摩5-10圈;再用梳法從乳房底部向乳頭方向梳1分鐘左右,并用手掌大魚際在乳房四周做環形揉法3-5圈。 然后,從乳房底部至
有些寶媽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總是會發生漏奶的現象,本來就擔心寶寶吃不飽,這下可好了,哺乳期漏奶,應該怎么處理呢? 經常有寶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奶水本來就不夠,寶寶吃這邊乳房的時候,另一側還跟著一塊兒流,都不知道寶寶到底能不能吃飽。 有的媽媽在寶寶大哭時或是自己洗澡時,都會出現漏奶的情況,母嬰店里賣的防溢乳墊就是專為母乳媽媽漏奶準備的,所以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媽媽也不必擔心奶水漏沒了,只要寶寶吸吮,仍然可以獲得足夠的乳汁。 而且,漏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你的乳腺比較通暢,也是乳房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能有效防止乳汁淤積而導致乳腺炎。 當然,有些媽媽(尤其是剖宮產媽媽),分娩時體力消耗過大,失血過多,加之產后飲食不調、休息不足,很容易因為氣血不足而漏奶。還有媽媽則因為脾氣比較急,導致腎氣不足而守不住奶,這都是不正常的漏奶情況,寶媽需要注意調理和
很多寶媽生完孩子以后擔心寶寶沒有奶水喝,那么會吃一些下奶的食物,奶白的湯,真的下奶嗎? 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這是毋庸置疑的的。但是很多媽媽們面臨著奶水不足的問題,擔心寶寶口糧,于是婆婆媽媽們就準備進補“催奶湯”、“下奶湯”,恨不得媽媽們像奶牛一樣源源不斷的產奶。其中奶白色的下奶湯最受青睞。 很多人都認為奶白色的下奶湯肯定是最有營養、最有利于乳汁分泌的了,但實際上是媽媽們喝了這些奶白的下奶湯,乳汁分泌沒有增加多少,體重反而蹭蹭上漲。 奶水稀少、清稀,喝奶白色的湯就能讓乳汁增加,乳汁濃郁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奶白湯。 1、為什么湯水會呈現奶白色? 其實很簡單,只要有三個條件我們的湯就會呈現乳白色:脂肪微滴、乳化劑、水。 我們給產婦準備下奶湯的時候,一般都是用的動物食材搭配一些蔬菜、豆腐之類的。比
哺乳期需要忌口嗎?哺乳期有什么需要忌口的嗎?為了讓寶寶喝到最有營養的母乳,哺乳期媽媽也是“蠻拼”的,各種哺乳期飲食禁忌讓人防不勝防,許多媽媽只好吃種類有限的一些食物。到底哺乳期媽媽需不需要忌口呢?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言下之意說,在這片水土上生存的習慣,跟整個的環境相輔相成。比如說中國有些地方是比較潮濕的地方,可能吃辣椒就成為生活中一個比較必備的方式。如果媽媽懷孕后,生孩子喂養母乳仍然是在這個地方,其實吃辣椒對孩子沒有影響。 如果媽媽過去曾經生活在這個地方,現在到了比如說北方比較干燥的地方,如果還繼續保持過去那個方式,自己就開始出現了不舒服。當然對孩子,也會出現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說,沒有絕對的能吃不能吃,關鍵這個環境是否適合這種方式,會使媽媽本身就舒服,如果媽媽本真就舒服,孩子就不會受到影響。如果媽媽本身就出現了不適,當然對孩子也會有影響,所以要酌
很多寶媽都選擇了母乳喂養,那么在母乳喂養過程中,你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產后要不要排殘乳?你知道嗎? 很多媽媽都認為,產后催乳-哺乳-斷奶,屬于一個完整的鏈條,其實不然,她們忽視了最后一個重要環節——排殘乳。 殘乳是女性在哺乳斷奶后淤積在乳房內的奶水,部分產婦會遇到殘奶變質,形成膿水,甚至血膿、黑水的的情況,其實已經屬于乳腺組織病變的范疇了。 認識殘乳 所謂的殘乳,就是女性在哺乳結束后,殘留在乳房內的乳汁。這些乳汁堆積在乳頭或乳孔中,使乳孔不暢通,通常為膏體,如白色、黃色、黑色。 排殘乳,就是把這些殘余的乳汁排出體外。有人說,我周圍有的人也沒做過排殘乳,不是也好好的嗎?這個因人而異,淤積的少身體能吸收干凈,淤積的多就難說了。 一杯牛奶放久會變質,乳房里的乳汁也一樣。過多的積乳不能及時排出,勢必堆積毒素,
有些寶媽生完孩子以后感覺自己的奶水不足,那么寶寶是不是吃不飽呢?奶水不足別亂補,分清實證虛證! 有些奶水不足的媽媽,每天豬蹄湯、魚湯各種喝到吐,也不見奶量增多。偶爾漲一次奶也不夠寶寶吃,奶水越來越少,怎么辦? 奶水不足分虛實 “虛證”少奶 媽媽體質虛弱,奶水生成不足。多見奶量少,奶質稀薄如水,乳房柔軟無脹感,還會伴隨頭暈、乏力、怕冷等不適。 “實證”少奶 媽媽自身奶水充足,但是乳絡不通,乳汁不出。常常表現為奶量少,質白粘稠,乳房脹滿,伴有觸痛感,擠壓乳汁難出。 所以當大家遇到產后奶水不足的癥狀,一定不要隨便亂補,對癥進補才有療效。下面我們推薦兩款藥膳,媽媽們可根據自己的
母乳是最理想也是最有營養的嬰兒食品。可對產后缺乳的寶媽們來說,無法及時滿足新生寶寶的營養,這一缺憾該如何彌補呢? 通常情況下,產后1-2天,乳房即有乳汁分泌,可對寶寶進行哺乳。但也有部分產婦,在哺乳期會出現乳汁少的現象,多發生在產后2-3天至半個月內。 產生缺乳可以預防 母嬰同室,及早開乳 一般認為,早期母乳有無及泌乳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與哺乳開始的時間及泌乳反射建立的遲早有關。產后早期實現哺乳,可刺激乳汁盡早分泌。而且新生兒出生30分鐘內是吸吮最強的階段,有助于母乳喂養成功。 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 按需哺乳,勤哺乳,一側乳
母乳喂養是媽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同樣母乳喂養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產后哺乳期問題多多,比如奶水不夠怎么辦?寶寶到底吃沒吃飽?奶水多了也愁死媽媽了?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該怎么辦? …… 知道原理才能好好產奶 泌乳的關鍵因素是:產奶的激素(催產素、催乳素)、媽媽乳腺組織、母愛的情緒以及寶寶的頻繁吸吮。 如果乳房里還存有乳汁,就會抑制泌乳,排空乳房則會促進乳汁分泌。寶寶吸吮次數越多,乳汁分泌也就越多。充分排空乳房,會有效刺激泌乳素大量分泌,可以產生更多的乳汁。 怎么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 很多媽媽擔心親喂不知道奶量生怕寶寶沒吃飽。其實新生兒保證吸奶頻率,每天喂養8-10次。此外,親喂的寶寶還主要看以下三個方面:一看尿布、二看精神、三看體重增長。 1、看尿布 全母乳的寶寶從第5天起,每天至少有5-
不少哺乳期的媽媽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問題,那么堵奶時熱敷或冷敷?你是怎么做的? 很多哺乳媽媽都碰到過乳汁淤積、堵奶的情況,這時候身邊總是有人建議說熱敷一下吧,結果發現熱敷以后腫塊還增大了,更加難受。這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情況下選擇熱敷? 首先,想告訴大家的是,不要盲目地熱敷。熱敷一般是在乳房充盈,但沒有紅、腫、熱、痛時或想增加泌乳量時使用。 此外,熱敷時有兩點要注意: 一是不要敷太久。正確的熱敷是在喂奶前,敷2-3分鐘即可,溫度以皮膚覺得不燙為準。如果長時間熱敷,會加重組織水腫,導致乳汁更難以排出。 二是不要只敷不排。熱敷能夠激發催產素作用,增加泌乳量,這個時候配合寶寶正確含乳能夠讓乳汁有效排出。如果寶寶不配合,那么正確配合手法擠奶或吸奶器也是可以的。如果只敷不排,只會加重堵奶
哺乳期出現什么情況需要停止喂養?母乳喂養是維系寶寶與母親情感的絕佳樞紐,懷抱著寶寶,看著寶寶貪婪吮吸的嘴巴、安全感十足的神態、清澈專注的表情,無一不讓媽媽感受到為人母的幸福感。如果乳房突然出現的小狀況,很可能是身體炎癥的信號,接下來看看吧。 乳腺炎是產婦在哺乳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且再發病率很高。如果不及時治療糾正,會引起寶媽高燒發熱、乳腺膿腫,嚴重時還可能誘發敗血癥。因此,當寶媽在哺乳期出現乳腺炎跡象時,最好暫停哺乳,以配方奶粉暫代母乳,盡快治療。這樣一方面能避免炎癥損害,另一方面也能防止寶寶誤食混膿的乳汁。 寶媽的乳房出現以下4種情況時,極有可能是乳腺炎的信號! 乳頭邊緣發紅,乳暈處有明顯色澤改變 乳腺炎的初期癥狀就是外觀顏色變化,多為紅腫狀態。如果寶媽在哺乳期觀察到乳頭及乳暈處突然變紅變深,血管顏色也明顯加重,就要懷疑乳腺發炎的可能
產后如何正確催奶?產后催奶用什么方法好?催奶方法沒有用對就是在回奶,產后催奶的這幾個坑,產后媽媽有中槍嗎? 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后,為了讓寶寶更好的成長,會選擇給孩子吃母乳。母乳喂養雖然聽起來簡單,但真正去喂養的時候,會發現里面是有很多學問的。為了讓寶寶吃到更好,更優質的母乳,產后媽媽不要立馬做這幾件事情。 一、產后頭幾天,不要馬上喝大量的湯水 按照傳統的習俗,寶媽生產過之后,家里的老人都會建議寶媽喝大量的湯水,這樣可以下更多的奶。其實這是個錯誤的做法,高湯里面都含有大量的油脂、脂肪,媽媽吃太多,乳汁中的脂肪含量也會增加,不僅不利于催奶,反而可能會造成乳汁堵塞,引起乳腺炎。而且媽媽攝入過量的油脂也為肥胖埋下風險,產后媽媽講究的是飲食均衡,而不是胡吃海喝。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寶寶多吮吸乳房幾天,等到媽媽乳管暢通之后,再多喝湯水,這樣才能起到
很多哺乳期的媽媽會遇到一些情況,那就是乳腺不通,這是怎么回事呢?關于乳腺不通,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乳腺不通”,這個詞對哺乳媽媽來說一點兒也不陌生,但是關于“乳腺不通”,很多媽媽對它的認識還存在一些錯誤,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聊聊。 關于“乳腺不通”的錯誤認識 首先,如果乳房有硬塊,但喂完奶之后硬塊就消失了,這種情況還算不上乳腺不通,不需要另作處理,正常按需哺乳即可。 其次, 奶量不足與乳腺不通并不能混為一談。乳腺不通時乳房會有硬塊、有痛感;而奶量不足時乳房是軟軟的,無脹痛感。乳腺不通反而更多是因為奶水過多而沒有及時排出而導致的。 最后,乳腺增生也不會導致乳腺不通。很多媽媽孕前就有乳腺增生,乳腺增生和體內激素有關,和哺乳沒有必然關系。 “乳腺不通”是什么引起的呢? “乳腺不通”就是乳腺管局部堵塞,而引起“乳
很多寶媽生完孩子以后都是母乳喂養的孩子,有些時候寶媽身體出現了一些小狀況,媽媽生病發熱,這些情況下不需要停止哺乳! 哺乳期媽媽最怕的就是生病,吃藥吧怕藥物過奶影響寶寶的健康,不吃藥吧又怕小病拖成大病。 很多病都容易出現發熱的癥狀,而媽媽們發現自己體溫不正常了,就不敢給寶寶喂奶了。其實大多數發熱并不會影響母乳的質量,當媽媽發生感染的時候,乳汁中的抗體能對寶寶起到保護作用。 下面我們就來分情況具體了解一下。 1、感冒引起的發熱 感冒通常是病毒或者細菌造成的,而且大部分是不嚴重的病毒感染,一周內基本就自愈了。哪怕是細菌感染,憑借血液和乳汁之間的血乳屏障就能夠阻擋這些致病微生物進入乳汁。 因此感冒并不會通過乳汁進入寶寶的身體,媽媽更應該擔心的是唾液傳播,有時候媽媽打個噴嚏,唾液里的病毒飄在空氣中,一旦被寶寶吸進去,就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