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乳汁充足的5大保障? 在產后飲食傳統坐月子的觀念中,要想產后乳汁充足,就得多喝湯,多吃肉而且還有各種飲食誤區,那么產后乳汁分泌到底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呢? 乳汁分泌的5大保障 1.營養均衡 從飲食上來講,沒有單純的哪一種食物可以起到促進物質分泌的神奇作用,產后飲食需要做到的保證谷薯類、蔬菜水果類、魚肉蛋奶類的均衡搭充足攝入,每餐的飲食結構主食+富含優質蛋白食物+蔬菜水果。 2.充足水分 要想乳汁分泌的好,適量的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哺乳期女性每天保證2500ml的水分攝入,只要做到營養均衡即使是白開水也是不錯的選擇,沒有必要非得糾結于各種月子湯。 3.睡眠充足 充足的睡眠也是乳汁分泌的必要保證,因為產后本身每天需要多次哺乳,所以更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才更有利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一個苦惱,產假過去了,開始上班了,可是上班之后,為什么之前那么充盈的奶水突然變少了很多? 白天倆小時就要用吸奶器吸出來,晚上也回去讓寶寶吸,營養品吃的也不少,可是為什么奶量還是大不如從前了呢? 我們都知道,母乳是由媽媽體內的氣血轉化而成,由泌乳素控制的。當我們上班之后,身體自然會發生一些變化,泌乳量自然也會下降,從幾個方面來說一下原因吧。 第一、你的精力轉移了 在我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母乳喂養當中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應約生產母乳,我們會時常想象哺乳的畫面、孩子的可愛的表情,這些都能讓我們的乳量多起來。可是當我們開始上班,身心投入到了工作,我們的精力也轉移到了復雜的職場當中。 即便是我們隔兩個小時就用吸奶器吸出來,時常提醒自己還是一個媽媽,甚至工作時偷懶,都改變不了我們的環境—工作的環境。別人都在忙碌,我們
為何老有媽媽說自己奶水不足?總有媽媽說自己奶水不足,分析這些,媽媽們的奶水不足又分為好多種情況:有的媽媽說上午奶水不足,有的說下午不足,有的是前半夜不足,有的是下半夜不足... 同樣是奶水不足,可為什么還會有時間上的差距呢? 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探查了這個規律,所以就有了中醫里面的陰陽學說。 下午和前半夜屬于陰,后半夜和上午屬陽。陽與氣相關,陰與血相連。哪里有了缺失,就會導致什么時間段的奶水稍微偏少,就需要對應的進行補充了。 陰陽的轉化是一個順時針,從凌晨十二點開始算起到中午十二點,這段期間是我們陰陽學說的中的陽,這是陽氣是從最小到最充盈的一個過程,亦是陰氣從最盛到最低微的一個過程。 從中午十二點到凌晨十二點,這半圈是陽氣從最充盈到最低微的一個過程,又是陰氣從最低微到最盛的一個過程。兩者相互轉化。 人體的氣血劃分是這樣的:陽
在生完孩子以后你會吃些什么食物呢?很多人都會吃些催奶的東西,那么這種常喝的湯產后7天內不能喝,會降低乳汁分泌! 如果寶媽產后7天內喝這種湯,會讓寶媽的乳汁分泌降低,導致回奶,讓寶寶餓肚子。 劉女士前段時間剛生了可愛的小寶貝,正在安心地坐月子,婆婆為了照顧她和寶寶,專門從老家趕來,每天早上還起個大早,專門給劉女士做母雞湯,劉女士看著婆婆對她這般好,月子里心情好身體恢復得也快,但是,劉女士最后卻無奶喂孩子。 為什么產后7天內立即喝母雞湯,會降低乳汁分泌? 原因一,母雞湯還有一定量的雌性激素,如果寶媽在產后立刻大量地喝母雞湯,會導致身體內的激素增多,從而降低乳汁的分泌,所以在剛生產完的一周內,不要喝母雞湯。 原因二,雞的營養物質大部分為蛋白質和脂肪,吃多了會導致身體肥胖,增加心臟病、腦血栓誘發的幾率;產婦食用過多的母
夜奶斷不斷?何時給寶寶斷夜奶最佳?怎么輕松斷夜奶?不少家長都有夜里起來哺乳或是給寶寶沖奶粉的經歷,很多寶寶持續到了兩三歲以后,夜里還是要喝一頓奶,這讓家長有點頭疼,寶寶為什么要喝夜奶?該不該給寶寶斷夜奶?斷掉了會對寶寶的身心有影響嗎? 1.夜奶的主要作用: 在寶寶出生的頭三個月里,夜奶其實對寶寶和媽媽都是有好處的。一方面夜奶可以幫助媽媽建立充足的產奶量,另一方面母乳容易消化,寶寶不可能吃下去就能夠睡整夜,所以前3個月我們是鼓勵媽媽在夜晚無限制地按需哺乳。甚至對于新生兒來說,即使晚上沒有表現出很強烈的吃奶欲望,只要媽媽觀察到他有腳動、嘴動的小動作,就可以把寶寶抱起來喂。 2.小寶寶為什么夜里要喝奶?(寶寶要喝夜奶的幾個原因) 寶寶喝夜奶是從出生起留下的習慣,由于寶寶的胃容量較小,喝下的奶3-4小時就消化掉了,所以不分黑夜白天,每過3-4個小時就要喝一頓奶,等
有些寶媽生完孩子以后奶水不足,那么這就意味著寶寶吃不飽,那么母乳不足別緊張,問題在這4點上,輕松變身背奶媽媽! 周圍有很多新手媽媽,她們似乎在母乳喂養這件問題上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一直認為自己的母乳不夠寶寶吃,又或者是別說“你的奶不夠吃”,再加上寶寶的哭泣,就會覺得寶寶肯定是沒吃飽。其實對于新手媽媽來講,兩次哺乳量之間可以堅持2-3個小時,就說明奶量能夠符合寶寶的需求。 而也有一些媽媽,起初他們的母乳很充足,但慢慢的隨著寶寶的長大,就會出現母乳不足的問題,以至于開始不斷的追奶,嘗試各種催乳方法,每天不斷喝著各種“下奶湯”。其實,這時候我們首先需要的就是從源頭上找問題,也就是所謂的對癥下藥。一般來講,造成母乳不足的原因有下面幾個方面: 寶寶的吮吸不足 促進乳汁分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寶寶的吮吸,而很多媽媽都忽略了這一點,只是知道
不想回奶造成乳腺炎該怎么做?哺乳期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對于媽媽來說,寶寶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媽媽都會選擇母乳喂養。寶寶長大以后,母乳喂養的媽媽要給寶寶斷奶了,媽媽應該怎樣給寶寶科學斷奶呢?斷奶時回奶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母乳媽媽在給寶寶斷奶時,如果奶水仍然較多,這就需要回奶,一般采用自然回奶和人工回奶兩種。 一般哺乳1年以上或更久者,使用自然回奶方法;因各種疾病或特殊原因尚不足10月斷奶者,多采用人工回奶。另外,正常斷奶時,如果奶水過多,自然回奶效果不好時,亦可使用人工回奶方法。 斷奶后回奶需要幾天 一般回奶的時間在7天到半個月之間,催乳師建議媽媽要注意觀察,需要預防乳腺炎哦。如果持續腫痛,建議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注意休息,局部可以熱敷或用芒硝裝袋外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 斷奶回奶的最好方法
什么是乳頭皸裂?產后出現乳頭皸裂的表現有哪些?哺乳期乳頭皸裂怎么辦?下面看看哺乳期乳頭皸裂護理大全,值得每一個母乳媽媽收藏! 乳頭皸裂通常是由于哺乳姿勢或者寶寶銜乳姿勢不對造成的外傷,特別在剛開始喂奶的那段時間,經常困擾哺乳期媽媽,很多媽媽帶著傷痛咬著牙堅持給寶寶喂奶。 乳頭皸裂的癥狀 乳頭表皮皸裂,出血、出現水皰、結痂,伴隨著刀割一樣的疼痛,還會有淡黃色稀薄的液體滲出。 如果繼續讓寶寶吸吮,乳頭表面即出現小裂口或潰瘍。乳頭繼續紅腫,哺乳時有劇烈疼痛,結痂亦可浸軟,擦損而脫落,裂口隨之變大,極其痛苦。 造成乳頭皸裂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寶寶銜乳不正確,新媽咪的乳頭皮膚比較嬌嫩,當寶寶銜乳不對時,他的舌頭不能很好的包住乳房,讓乳頭延伸到自己的口腔深部。 在寶寶吮吸的時候,舌頭和上顎會反復摩擦刺激乳頭,使乳頭表皮受唾液的浸漬而變
哺乳之路有哪些母乳喂養誤區?相信有很多新手媽媽有這樣的困擾,該如何避免母乳喂養的誤區?如何走出母乳喂養的誤區,給你寶寶最安全的口糧。 相信有很多媽媽在母乳喂養的路上有這樣那樣的困惑,一些來自家人、朋友、商家宣傳的聲音甚至讓我們動搖,是什么擋住了我們母乳喂養的路?它真的是我們的障礙嗎?如何走出走出誤區?母乳六個月以后就沒有營養?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從出生到六個月,完全依靠母乳喂養,就能夠得到成長所需全部營養,不必添加任何輔助食品,包括水。六個月以后,嬰兒成長所需養分,單純依靠母乳已經不夠,需要添加輔食。而且,六個月不是絕對的底線,有些早產兒或者過敏體質的嬰兒,由于身體的原因,拒絕或不能接受輔食,完全依靠母乳喂養到八、九個月甚至更長,也一樣營養俱全,健壯成長。其實,直至上個世紀初,絕大多數的嬰兒在一歲之前都是完全依靠母乳喂養。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母乳在任
哺乳期能吃止疼藥嗎?哺乳期能用藥嗎?哺乳期用藥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如果哺乳期吃止疼藥會母乳喂養嗎? 女性身體處于孕期和哺乳期時,都要特別注意科學用藥,因為如果用藥不當,就會影響到乳汁的成份,從而影響到寶寶的喂養,因此哺乳期用藥一定要謹慎。哺乳期能吃止疼藥嗎? 哺乳期盡量不要吃吃止疼藥。藥物對哺乳兒的影響,主要取決于藥物本身的性質。 有些藥物對寶寶是安全的,有的藥物卻會產生不良甚或非常嚴重的反應,如病理性黃疸、紫紺、耳聾、肝腎功能損害或嘔吐等,因此,哺乳媽咪一定要慎重使用藥物。明智的做法是需要用藥時,應向醫生說明自己正在喂奶,盡量使用不能通過乳汁的藥,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藥。 使用藥物時,為了減少寶寶吸收藥量,媽咪可在哺乳后馬上服藥,并盡可能推遲下次哺乳時間,至少要隔4小時,以便更多的藥物排出媽咪體外,使乳汁中的藥物濃度達到最低。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吸奶器成了待產清單中必備的物品,也是很多產后新媽媽的“神器”,覺得吸出來喂可以看到寶寶的奶量……但你知道使用吸奶器存在的隱患嗎? 吸奶器使用不當,乳腺管被牽拉受傷未及時處理,加上頻繁持續的使用吸奶器,乳頭乳暈一直被刺激,局部長期水腫,容易形成小白泡,堵塞乳孔。被堵塞的乳孔對應乳腺管在每次泌乳后,壓力持續增大,刺激乳暈周圍組織腫脹發炎,無法自愈恢復。媽媽乳汁產量也因為過度吸奶太過旺盛,頻繁漲奶,更容易頻繁堵奶。 保持供需平衡 奶量多的媽媽們比較容易堵奶,就是因為過度使用吸奶器,每次寶寶吃奶后覺得乳房沒有排空,就用吸奶器吸出來。結果是家里冰箱存滿奶水,自己卻頻繁堵奶。所以奶量盡量和寶寶保持平衡,當寶寶兩邊都吃完后,只要乳房不脹了,就不要刻意去再吸出來,所謂的排空這只是一個誤區。 誤將吸奶器當“催乳神器”
你生完孩子以后有奶水嗎?很多寶媽都擔心自己的奶水不足不足以供養孩子的營養,產后奶水不夠,和這4件事有關,新媽媽們要多注意! 產后,不少寶媽會遇到奶水不足,寶寶不夠吃的狀況,下面這四件事對奶水的影響非常大,新媽媽們對比下,看看自己是不中了哪一條,要早避開哦。 1、吃回奶食物 有些食物吃后是容易回奶的,剛晉升為新媽媽后,有的寶媽可能對飲食上還存在盲區或不夠注意。不想奶水受影響,回奶食物寶媽們要記在心里了。 常見的回奶食物有韭菜,大麥茶,山楂,苦瓜,香椿等。哺乳期的寶媽們除了不吃回奶食物外,辛辣刺激性食物別吃,太寒涼的食物最好也不吃。另外,寶媽們選擇吃雞發奶時,要多吃公雞哦,少吃或不吃母雞。母雞里面的雌激素含量高,不利于發奶,公雞對發奶更有幫助。 2、過于勞累 身體在休息好的狀態下,工作效率才高,產奶量才
有人說,喂奶就像扒層皮,比生孩子還痛,很多新媽媽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都要經歷過痛苦的折磨,尤其是患有乳腺炎的新媽媽,更是痛不欲生。那有什么辦法可以減緩或者改善這種痛苦嗎? 做女人好難,做媽媽更是難上加難。一路經歷了姨媽痛,好不容易跨過生孩子的鬼門關,經歷了所謂的十級+分娩痛,以為勝利就在眼前,不巧,又遇到了堵奶…… 堵奶一旦沒有得到正確的處理,極其容易發展為乳腺炎,紅、腫、熱、痛,發燒都找來,這時候如果問:得了乳腺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回答大概是:胸前已經不是寶寶的糧倉了,是兩枚著火的炸彈,火辣辣的痛!!! 其實,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病過程經歷三個過程,即:乳汁淤積→無細菌感染的乳腺炎→有細菌感染的乳腺炎,出現局部膿腫。而這三個階段的演變也提醒我們醫務工作人員和患者一定要抓住前兩個環節,減少侵入性操作,及時逆轉病程,使乳母盡早康復。
女性都愛美,在孕期是不能化妝的,有些寶媽們生完孩子以后覺得自己想要重回站場,那么在哺乳期能化妝嗎?化妝影響母乳喂養?哺乳期這么護膚,素顏也能美美噠! 媽媽們灰頭土臉了一整個孕期,好不容易“卸貨”了,想著終于可以美美噠了,結果又碰上了哺乳期。 那么,哺乳期到底可不可以化妝?畢竟,現在不化妝真的沒有勇氣走出門。 哺乳期能化妝嗎? 很多媽媽擔心,化妝品中可能含有鉛、汞、砷或激素等有害物質,被母體的皮膚吸收后,進入乳汁,不利于寶寶的生長發育。 試想想,如果你的化妝品這么劣質,你更擔心的不應該是自己嗎? 因此,不管你是不是處于孕期或者哺乳期,都應該選購可靠的品牌,盡量用純天然無刺激的。此外,化妝品并不會化為乳汁。 一般不建議哺乳媽媽化妝,主要是因為媽媽和寶寶之間有密切接觸,如果媽媽化了濃妝,寶寶很容易接觸到化妝
在哺乳期你給孩子喂得是母乳嗎?很多女性都選擇了母乳喂養,但是來月經了以后還能給孩子喂奶嗎?產后月經回潮奶水“臟”?婆婆說的不一定都是對的! 有些寶媽在哺乳期間來了月經,婆婆總是勸阻不要給寶寶喂奶了,說這個時候的母乳臟,沒有營養。 寶媽們也會很糾結,不想斷寶寶幾天糧,又害怕寶寶真的吃到了臟東西。那么,寶媽來了月經到底需不需要斷奶呢? 產后多久會來月經? 產后哺乳時間長短會影響月經的恢復時間,一般不哺乳的媽媽在產后6-10周內會恢復月經,而母乳喂養的媽媽一般在產后4-6個月恢復,個別媽媽恢復的時間更晚,長達1-2年。 這是因為哺乳時間越長,吸吮乳頭的次數越多,刺激乳頭的吸吮力越強,都有利于提高血漿內的催乳素水平,從而抑制月經恢復。 因此,如果你不放心讓寶寶喝月經期間的奶水,就堅持母乳喂養,讓寶寶多吸吮哦。那么,月經復
有很多寶媽在哺乳期都出現了堵奶的問題,那么面對這種狀況該怎么辦呢?哺乳期堵奶越揉越腫,這6招教你正確疏通! 最近后臺好多媽媽都在咨詢通乳的問題,看來堵奶是哺乳期的通病。 經歷過的寶媽們都知道,堵奶時乳房脹痛到讓你分分鐘想斷了寶寶的奶,但又不忍心餓著寶寶,再加上奶水不排出來乳房更難受。 寶媽們不禁都要懷疑人生,“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那么,遭遇堵奶,寶媽們該怎么做呢? 堵奶時應該怎么做? 1、千萬不要使勁亂揉一通 有的媽媽病急亂投醫,不知道在哪里請到了不專業的通乳師,任憑人家大力揉推一通,用木梳使勁梳,拿針扎乳頭,還在乳房上敷大蒜。 本來媽媽堵奶時乳房稍微碰一下就痛得不得了,這一波操作簡直是讓媽媽痛到連想死的心都有。 堵奶是因為乳房局部壓力過大,過度膨脹的腺泡壓迫附近的乳房組織形成水腫,從而
母乳喂養,終究會隨著寶寶慢慢長大或工作生活等原因,走向終點。寶寶停止哺乳之后,媽媽乳房里余留的乳汁,便是我們俗話說的殘奶。 排殘奶和徹底回奶 排殘奶的概念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這歸功于商家的宣傳,比如:排出殘奶能讓乳房更健康豐滿;殘留的乳汁不排會變質有毒,最后可能導致癌變,排殘奶就是排癌;回奶一定要排殘奶,有人不排殘奶沒事,不代表你不排就沒事,萬一你碰上了,哭的就是自己了。聽著這些宣傳,的確令人疑惑,可能一時動搖就真的花錢去排殘奶了。 不過,要是我們了解母乳分泌的基本原理,就沒那么容易被商家的宣傳迷惑了。在母乳喂養過程,不論是俗話說的下奶,催奶還是回奶,其實關鍵都在寶寶的吮吸。而寶寶吮吸背后的實際意義是指乳房排空。多吮吸,多排空,母乳分泌就多;少吮吸,或者不吮吸,母乳分泌就會逐步減少直到停止。 寶寶斷奶,媽媽母乳減少直到停止分泌的過程,其實
催乳什么時間最佳?產后,什么時候請催乳師?人類是生長和成熟速度最慢的物種,但卻擁有最先進的大腦。因為人乳具有物種特異性,母乳里的蛋白比牛奶里的蛋白更易于被嬰兒的身體吸收,因此母乳喂養更適應于新生兒。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產后護理不當,導致的乳腺不通,似乎已經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通病。 產后泌乳困難、有奶吸不出、乳房硬塊漲痛、乳汁不會噴射、乳腺炎發熱、喂奶姿勢不正確乳頭皸裂等,心情煩躁,疼痛難忍。這一系列的問題成了母乳喂養的層層阻礙,而且埋下自身健康的隱患。而醫院并不能很好地處理這些問題,這個時候找一個專業的催乳師就很必要了。 催乳:什么時間最佳? 產后24小時~48小時做開奶,這個時候按摩疏通乳腺管,助力寶寶刺激乳房泌乳。 專業的催乳師做開奶,同時告訴寶媽接下來要預防的問題,月子餐的營
乳汁淤積通常稱之堵奶。堵奶不是忽然間的,而是淤積奶水幾天積累下來的結果,是乳腺管不通暢而形成的腫塊,乳房大面積硬塊,紅腫、發熱、脹痛,伴有發燒。 乳汁淤積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產后3-5天內的生理性乳漲、外力擠壓、喂奶時間間隔太長、乳頭乳暈受傷腫脹導致出奶不暢、吸奶器使用不當造成乳腺損傷等等。 什么媽媽容易堵奶? 經常喝下奶湯的媽媽; 穿內衣太緊或帶鋼圈; 趴睡或側睡(壓迫乳房); 有較嚴重的乳腺增生的媽媽; 經常漲奶又不能及時排出的媽媽; 喂奶姿勢不正確的媽媽; 情緒波動太大,睡眠不足的媽媽; 很多媽媽問,堵奶了怎么辦? 熱敷還是冷敷? 熱敷 很多人都覺得是熱敷
母乳喂養是媽媽的天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媽媽都能運用自如。每一位初為媽媽的人都有一個哺乳技巧的學習和實踐過程,在學習中還得需要幾分耐心。一起了解下新手媽媽產后母乳喂養的【三大技巧】吧。 正確的哺乳姿勢 媽媽選擇一個放松舒適的體位,躺臥、站立、坐位都可以,懷抱寶寶。寶寶貼近媽媽,臉朝乳房、寶寶鼻子對著媽媽的乳頭,還要讓寶寶的頭、頸、身體基本在一條直線上。 對于剛剛出生的小嬰兒,媽媽還需要用一只手托著寶寶的臀部,嬰兒的下頜應接觸到媽媽的乳房。 寶寶的含接要正確 為了使寶寶的嘴巴更好的含接住乳頭,媽媽首先用乳頭刺激寶寶的口唇周圍的皮膚,趁寶寶張大嘴巴時,及時將乳頭及大部分的乳暈放入孩子的口中。寶寶只吸乳頭是吸不到奶的,應該吸入大部分乳暈。 左側:× 右側:√ 如果含接姿勢正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