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動手制作玩具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用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望遠鏡。
活動準備:
范例作品、幼兒人手三個卷筒紙芯、膠帶、剪刀、較硬的紙條若干、蠟筆。
活動過程
一、望遠鏡作用大。
1、如果你想看到很遠的地方,你會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工具來幫助你呢?
對了,我們想看很遠的地方可以使用望遠鏡,老師也帶來了一架望遠鏡,你們看看這個望遠鏡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說說望遠鏡的外形特征,)它有什么作用呢?
望遠鏡可以看很遠的地方,而且看到得景物很清晰,科學家還用望遠鏡來觀察太空,用望遠鏡看到各種星球的外表。
二、制作望遠鏡。
1、出示范例作品:老師帶來自己做的一架望遠鏡,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架望遠鏡是怎么做的呢?請幼兒分析望遠鏡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怎么樣制作。
2、小結幼兒討論結果,并示范制作步驟:
今天老師要教你們怎樣制作望遠鏡,小朋友要認真仔細地聽,這樣你們才可以制作的更好看。
你們看這里有3個大小不一的長方形,我們要按照實線,把它們剪下來。
剪下來以后,我們要紙張卷起來,就變成圓卷筒了,你們看這里有灰色的地方,我們就要涂上漿糊,然后黏貼。
我們按照這樣的方法繼續做其他兩個圓卷筒。
最后,我們把三個圓卷筒套起來就成了望遠鏡。
你們看望遠鏡就做好了,你們想不想也做一個望遠鏡呢?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種手工紙,你們按照實線先把圖形剪下來。你們在做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來,在剪的時候要小心一點。
在粘的時候,我們要粘好。(提醒幼兒安全使用剪刀,幫助動手能力弱的幼兒粘膠帶。要求幼兒在制作時,小朋友制作好后,我們要把廢紙放在垃圾桶里。)
三、結束活動。
1、評價幼兒作品,并請做的好的幼兒進行展示。
小朋友都做好了望遠鏡,我們一起把望遠鏡擺在桌子上,看看誰的做的最好看。
2、小結幼兒上課情況。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對望遠鏡的基本結構有一個較深刻的了解,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2、感知望遠鏡的基本構造,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影像變化。
3、感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不同,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應用
技能目標:
1、通過制作望遠鏡,鍛煉幼兒的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
2、通過實驗和制作,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望遠鏡展開圖、凸透鏡、凹透鏡
實驗步驟:
1、如圖將卡片摳下
2、如圖將有線處折疊
3、如圖將凸透鏡凹透鏡粘貼
4、如圖將卡片粘貼,觀察現象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水嗎?我們來玩幾種新的關于水的游戲,好嗎?
2、講解玩水游戲方法
(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畫報紙的一個字上,透過水滴看字有什么變化?
(2)透過盛水的玻璃杯看畫報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
(3)把裝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畫報紙上,觀察紙上的字有什么變化?
3、幼兒進行玩水游戲。
4、幼兒交流在游戲過程中的發現及問題。(凸透鏡看物體,物體變大。凹透鏡看物體,物體變小。)
(二)活動進行中
1、材料探索
認識凸透鏡
(1)首先請幼兒觀察感受凸透鏡的特點,摸一摸,說一說,凸透鏡是什么樣子的。
(2)提問:你們知道凸透鏡有什么作用嗎?
(3)用凸透鏡觀察書上的字體,請幼兒觀察現象,并說一說凸透鏡的特點:凸透鏡可以形成放大的像。認識凹透鏡
(1)首先請幼兒觀察感受凸透鏡的特點,摸一摸,說一說,凹透鏡是什么樣子的?跟凸透鏡有什么不同?
(2)提問:你們知道凹透鏡有什么作用嗎?
(3)用凸透鏡觀察書上的字體,請幼兒觀察現象,并說一說凸透鏡的特點:凹透鏡可以形成縮小的像。
(4)引導幼兒說一說,怎樣用望遠鏡展開圖制作望遠鏡的鏡筒。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3、總結: 聯系生活,認識望遠鏡的用途,
(三)互動課堂
水滴和放大鏡可以把萊克放大。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教師提問并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 望遠鏡是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做成的。
2、提問:書中科學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評:比比誰的望遠鏡看的最清楚。
(五)總結延伸
談話: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望遠鏡呢?
(六)撕頁、成品、袋子帶回家。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