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
1、治療目的及原則
高血壓治療的主要目標是血壓達標,降壓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降壓治療應該確立血壓控制目標值。另一方面,高血壓常常與其他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膽固醇血癥、肥胖、糖尿病等,協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險,治療措施應該是綜合性的。不同人群的降壓目標不同,一般患者的降壓目標為140/90mmHg以下,對合并糖尿病或腎病等高危患者,應酌情降至更低。對所有患者,不管其他時段的血壓是否高于正常值,均應注意清晨血壓的監測,有研究顯示半數以上診室血壓達標的患者,其清晨血壓并未達標。
(1)改善生活行為 ①減輕并控制體重。②減少鈉鹽攝入。③補充鈣和鉀鹽。④減少脂肪攝入。⑤增加運動。⑥戒煙、限制飲酒。⑦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2)血壓控制標準個體化 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壓發病機制不盡相同,臨床用藥分別對待,選擇最合適藥物和劑量,以獲得最佳療效。
(3)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協同控制 降壓治療后盡管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血壓升高以外的多種危險因素依然對預后產生重要影響。
2、降壓藥物治療
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應使用推薦的起始與維持治療的降壓藥物,特別是每日給藥1次能控制24小時并達標的藥物,具體應遵循4項原則,即小劑量開始,優先選擇長效制劑,聯合用藥及個體化。
(1)降壓藥物種類 ①利尿藥。②β受體阻滯劑。③鈣通道阻滯劑。④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⑤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
應根據患者的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及合并臨床疾病的情況,選擇單一用藥或聯合用藥。選擇降壓藥物的原則如下:
1)使用半衰期24小時以及以上、每日一次服藥能夠控制24小時的血壓藥物,如氨氯地平等,避免因治療方案選擇不當導致的醫源性清晨血壓控制不佳;
2)使用安全、可長期堅持并能夠控制每一個24小時血壓的藥物,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3)使用心腦獲益臨床試驗證據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長期心腦血管事件的藥物,減少心腦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
(2)治療方案 大多數無并發癥或合并癥患者可以單獨或者聯合使用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遞增劑量。臨床實際使用時,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狀況、靶器官損害、并發癥、合并癥、降壓療效、不良反應等,都會影響降壓藥的選擇。2級高血壓患者在開始時就可以采用兩種降壓藥物聯合治療。
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
主要是針對原發病的治療,如嗜鉻細胞瘤引起的高血壓,腫瘤切除后血壓可降至正常;腎血管性高血壓可通過介入治療擴張腎動脈。對原發病不能手術根治或術后血壓仍高者,除采用其他針對病因的治療外,還應選用適當的降壓藥物進行降壓治療。
1、了解自己的血壓
建議高血壓患者定期進行家庭血壓測量,了解自己的血壓水平;要注意掌握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并留意觀察其變化,如有不適及時就診,不要擅自換藥或停藥。
對于一般高血壓患者來說,降壓達到140/90mmHg以下就可以;大于65歲的老年高血壓患者應降到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以更低一點;如果合并了糖尿病或慢性腎病可以適當再降低一些。
2、心情開朗
開朗樂觀的心情對我們的身體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反之則會有很大的傷害。俗話講,“笑一笑,老變少”。實踐證明,心情開朗、樂觀的人較長壽。應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培養樂觀、開朗、幽默的性格,相反,如果你終日處于興奮、緊張或憂傷之中,對雞毛蒜皮小事耿耿于懷,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液粘度增加,使原已升高的血壓繼續上升,誘發高血壓危象、腦血管破裂等嚴重并發癥。
3、堅持鍛煉
人們應該從年輕的時候就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這樣到老了的時候身體還是會不錯的。每天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調整身體的能量平衡,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進心血管功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血管緊張度,使冠狀動脈擴張,高血壓下降,也可使血甘油三酯及血液粘稠度下降。這些對預防冠心病及高血壓病都十分有利。
4、戒煙
抽煙危害很大,吸煙者冠心病發病風險比不吸煙者增高2倍,缺血性腦卒中發病風險增高1倍,癌癥死亡風險增高45%,總死亡危險增高21%。并且,有吸煙習慣的高血壓患者,抗高血壓治療不易取得滿意的療效。
5、限酒
有研究顯示,每日飲酒量在2~90g時,血壓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升高,限制酒的攝入量后可使收縮壓降低2~4 mmHg,戒酒后,除血壓下降外,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效果也大為改觀。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