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中有80%是水分,若母乳充足,每天能按需哺乳,幼兒每天所攝取的水量就足夠滿足正常的生理需求。所謂的母乳喂養充足是要母乳乳汁足夠,并且幼兒吸吮有力,體重有按照正常范圍生長,并且每天的尿量正常,大便不會干燥。這些情況才能說明幼兒身體水分足夠,不需要額外喝水。
嬰幼兒在什么情況下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1、環境溫度高
室內溫度過高,孩子出汗多,這時身體水分會逐漸流失,并且對母乳需求提高,說明孩子身體缺水,有口渴現象,只能通過增加母乳來解渴。但因為幼兒胃腸道發育不完善,胃容量小,頻繁哺乳只會導致胃腸道功能負擔增加,此時就需要額外補水。
一般幼兒食道短胃容量小,若存在喂養不當,喂養過量的情況時會導致消化不良而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這些會導致水分丟失,讓幼兒缺水。需要適當補充水分,防止缺水昏迷。
3、出現喂養困難
這種情況在小嬰兒群體中比較常見的,有些早產兒、低體重兒因為發育不好,長期存在喂養困難現象。一到哺乳時間就哭鬧,而經常哭鬧讓能量消耗增加,身體水分需求提高,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額外補充水分。
4、尿量減少
尿量是反映幼兒是否缺水的關鍵,孩子是否缺水可以通過觀察尿液的量以及顏色來判斷。在正常情況下孩子排尿次數每天要在6~8次左右,而且尿液大部分是透明的并且沒有味道。若孩子尿量少,尿液顏色深大多跟缺水有關,需要另外補充水分。
溫馨提示,母乳喂養的孩子需不需要補充水分要按照情況來決定,盲目給孩子補充水分會因為身體水分過多而帶來負擔。此外注意孩子排便次數少、大便干燥、有便秘現象也要額外補充水分,軟化糞便,改善便秘,促進吸收。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