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個月齡寶寶,吃的食物不如前幾個月分得那么細,有一些單獨添加而沒有出現過敏癥狀的食物在這時可以混合添加了,況且進入夏天,寶寶的胃口會隨著天氣受到一些影響,媽媽在這時更應在寶寶的食物上動腦筋。 1.南瓜芋仔 食材:小南瓜50克,芋仔50克。 制作:1.南瓜洗凈,削去皮、挖去籽,削成小塊。 2.芋仔洗凈削去皮。 3.將兩種食材放入小碗,上蒸籠隔水蒸熟。 營養師提示: 入夏以后,寶寶會不習慣炎熱的氣候,胃口也大受影響,吃慣了粥,米粉,媽媽不妨換一種方法給寶寶補充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南瓜和芋仔都含較多碳水化合物,粉糯、香甜,顏色也很鮮艷,可以勾起寶寶的興趣。 2.椰汁西米露 食材:椰漿1罐,小西米50克。 制作:1.小西米洗凈,用開水浸泡20分鐘。 2.
對于六個月以后的小寶寶,家長們應該要注意開始進行輔食添加了,同時有許多事項需要家長們注意,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整理出一套6個月后添加輔食具體指導方案,以供家長們參考。 6-12個月嬰兒:逐漸添加輔助食品 嬰兒6個月以后,母乳所供給的能量和營養素已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需要,因此,嬰兒滿6個月后開始逐漸添加輔助食品,同時鍛煉咀嚼功能。在這個過程中,母乳喂養仍然是主要的。 目的:滿足寶寶生理需要 輔助食品是指在轉乳期內給嬰兒吃的食品,主要包括液體食物、泥糊狀食物和固體食物。 6個月后添加輔食具體指導 給滿6個月的嬰兒添加輔助食品的目的:伴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與營養素的需求增多,需要補充母乳中營養的不足;輔助食品能改變嬰兒食物質量,以滿足其生理需要并為斷母乳作好準備;有助于促進味覺、嗅覺、觸覺和視覺等的發育;輔助食品是培養孩子良好衛生習慣的基礎;訓練嬰兒的咀
你家寶寶吃輔食了嗎?有哪些輔食可以給寶寶們吃呢?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6月齡寶寶輔食推薦,你學會了嗎? 6個月的寶寶,由于活動量增加,身體發育對營養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單單喝母乳或配方奶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需求,這時候就需要添加輔食了。 那么,6月齡寶寶應該怎么添加輔食呢?下面就給媽媽們推薦幾款適合6月齡寶寶的輔食做法。 1、南瓜土豆泥米粉 用料:南瓜1小塊、土豆1小塊、米粉適量 做法: 南瓜和土豆去皮切塊 放入輔食機或蒸鍋中,大火蒸10-15分鐘,筷子能扎透即可 蒸好后攪打成泥 小碗內放入溫水,加入適量嬰兒米粉,攪拌至沒有顆粒 南瓜土豆泥河米粉混合即可 寶寶吃了約2周的米粉后,就可添加單一的南瓜泥或土豆泥,無過敏現象的話再將兩者混合,混合以后
春回大地,天氣溫暖潮濕,一些本來無毒或毒性很低的蔬菜和水果會變成有毒或毒性增高的食品,若不加注意,就會引起食物中毒。現一一介紹如下: 一忌發霉甘蔗 頭一年收獲的甘蔗,到了春天可能受到真菌污染而發霉。能污染甘蔗的真菌有許多種,其中稱為節菱孢的真菌能產生3-硝基丙酸,吃了被這種真菌污染的霉變甘蔗就會發生中毒。輕者嘔吐、頭暈、視力障礙,重者四肢強直性抽搐,手呈雞爪狀,最后發生昏迷甚至死亡(多半是兒童)。 有的人雖經搶救而幸免一死,但會留下后遺癥,造成終身殘疾。所以,“清明蔗毒過蛇”的民諺并非危言聳聽。 小編支招:其實,只要吃的時候仔細挑選,是完全可以避免中毒的。霉變甘蔗外皮失去光澤,質地較軟,瓤部顏色比正常甘蔗深,一般呈淺棕色,有酒糟味或酸霉味。 提示:其實甘蔗是一種很有營養的水果,鐵含量豐富,而鐵
寶寶應該吃輔食的信號 雖然,很多寶寶都是在4-6月期間吃輔食的,但具體還要是看你家寶寶的本身情況。豆媽不主張輔食添加地太早了,4個月前,寶寶體內的淀粉酶還沒有發育成熟,不能很好地消化輔食,隨意添加輔食還容易引起寶寶過敏、腹瀉等問題。 那寶寶到了4個月的時候,怎么判斷寶寶要添加輔食呢? 1、首先我們來看這個常識,寶寶出生后每個月應該增長500g-600g的體重,媽媽注意記錄寶寶的體重增長情況,觀察寶寶的舉動。 2、寶寶平時看身邊的人吃飯也會想吃,開始對食物感興趣了,或者自己主動嚷嚷的要。那這時候,媽媽就可以考慮給寶寶做輔食了。 3、寶寶的頭保持豎直、穩定的姿勢,就能方便吃飯了。 4、寶寶有用舌頭把食物頂出嘴外的先天性反射動作,媽媽也要發現寶寶沒有了這個反射動作再加輔食,不然的話,寶寶吃了也會吐出來。
能讓寶寶變聰明的DHA是什么,真的需要額外補充?聽醫生咋說。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由此可見DHA對寶寶的大腦以及視力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人體自身并不能合成DHA,需要從外界獲取。那么真的是補充越多,孩子就會越聰明嗎?答案是否定的。DHA雖然是大腦與視網膜的重要組成成分,但歸根結底還是脂肪,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營養成分,吃多了也不見得能夠變成“高智商人才”,沒有必要將它看得過重。 人體對DHA的需求只是少量的,即便是每天大把大把的補充,超過需求的那一部分也只會被身體當作脂肪囤積起來,徒增體重罷了。并且,凡事有度,如果長期大量補充DHA也會對腎臟造成負擔反而影響身體健康。 有些寶媽一聽DHA能夠促進大腦發育,堪稱“腦黃金”就不淡定了,說什么都要給孩子額外補充。這樣
寶寶10個月了,這個階段的寶寶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呢?小家伙兒的輔食該如何添加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10個月寶寶生產發育標準吧! 10個月的寶寶也是向直立過渡的時期,一旦寶寶會獨坐后,他就不再老老實實地坐了,就想站起來了。此時的寶寶能夠獨自站立片刻,大人牽著手會走。 10個月寶寶身體外觀及成長 這個月寶寶的生長規律和上個月相差的不是很多。 體型:寶寶的身長會繼續增加,給人的印象是瘦了。 體重:滿九個月時男嬰體重7.2-11.3千克;女嬰體重6.6-10.5千克。 身長:男嬰身長67.0-77.6厘米;女嬰身長65.0-75.9厘米。這個月身高可增1.0-1.5厘米。 牙齒:長出4-6顆乳牙。 頭圍:頭圍增長0.67厘米。 前囟:看上去閉合了,實際上還沒有。
維生素C 的需要! 營養速查:橙子幾乎已經成為了維生素C 的代名詞。事實上,它的維生素C 和維生素P 的含量都很豐富,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橙子所含的纖維素和果膠物質,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清腸通便,排除體內有害物質。 桃,理由:含鐵量在水果中高居榜首。 營養速查:桃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和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桃中含鐵量較高,在水果中幾乎位居首位。此外桃還富含果膠,經常食用可預防便秘。 獼猴桃,理由:Vc 之王! 營養速查:美國某食品研究中心在對全球27 種常見水果的29 種營養素(包括9 種礦物質、10 種維生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纖維、脂肪和膽固醇)進行分析之后,發現獼猴桃所含的營養成分最豐富、最全面!當然,獼猴桃的王牌還是它的維生素C 含量:每100 克的維生素C 含量為42
什么時候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呢?六個月?很多媽媽可能都不清楚。其實,如果媽媽細心留意寶寶的日常表現,就會發現寶寶已經用信(xing)號(dong)告訴你:他要吃輔食了!那么怎樣給寶寶添加輔食?不知道的媽媽趕緊來學學吧!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可別選錯了。
4-6個月是寶寶添加輔食的重要時期,也是輔食添加的初級階段,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慎重對食物的選擇,還要注意它的制作方法,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推薦5款適合4-6個月寶寶的的輔食食譜,以供媽媽們參考。 ★推薦食譜一:米湯 原料:大米 做法:將鍋內水燒開后,放入淘洗干凈的200g大米,煮開后再用文火煮成爛粥,取上層米湯即可食用。 功效:米湯湯味香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維生素C、維生素B等。 ★推薦食譜二:肉末茄泥 原料:圓茄子1/3個,精肉末1勺,濕淀粉少許,蒜1/4瓣,鹽、麻油少許 做法:蒜剁碎,加入精肉末中用濕淀粉和鹽攪拌均勻,腌20分鐘。圓茄子橫切1/3,取帶皮部分較多的那半,茄肉部分朝上放碗內,將腌好的精肉末置于茄肉上,上鍋蒸至酥爛,取出,淋上少許麻油,拌勻即可。 功效:利于小兒補充鈣質。 4-6個月
豆腐不僅美味,而且蛋白質、鈣等營養元素的含量都很豐富,對寶寶的成長和發育非常有好處。所以,媽媽在寶寶的日常飲食中可以用豆腐來做一些美味輔食,下面我們就推薦一款豆腐輔食,以供媽媽們的參考。 黃瓜豆腐盅 原料:黃瓜1根、嫩豆腐半塊、雞蛋1個 調味料:鹽適量 做法: 1. 黃瓜切成長約3厘米的小段,用小勺挖去瓜瓤。 2. 豆腐用小勺碾碎,加入雞蛋清和少許鹽,攪拌均勻。 豆腐輔食推薦:黃瓜豆腐盅 3. 將做好的豆腐餡裝進黃瓜盅里,碼盤后上鍋大火蒸5分鐘。 Tips:加入雞蛋清,能夠使軟軟的嫩豆腐蒸熟后凝固。 親親寶貝小編友情提醒: 但是對于7個月以前的小寶寶來說,用豆腐做成的輔食并不合適。而且豆腐做成的輔食最好不要和其他的輔食一起給寶寶添加,初次給寶寶吃豆腐輔食的時候,應該循序漸進一點一點添加,還要注意寶寶有沒有過敏的現象。
小兒出生后4-6個月,是由單純的母乳喂養為主向固體食物喂養過渡的生長發育時期,醫學稱之為換乳期。泥狀食品是必需添加的食物,它是基本過渡的載體。 小兒4-6個月時,父母必須給小兒咀嚼功能發育需要的生理刺激。 咀嚼功能必須通過學習和鍛煉來掌握 關鍵時期不學“吃”,會造成咀嚼能力下降,使喂養困難,甚至拒食、厭食、偏食。幼兒不能攝入充分的營養素,會造成營養不良。小兒4-6個月時,添加泥狀食物是從液體食物到固體食物的必經階段。 適時給小兒添加泥狀食品,不僅使小兒味覺感受的范圍擴大,還會促進小兒口腔發育,為建立一生健康的膳食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常用的泥狀食品,水果類有蘋果泥、鮮桃泥、紅棗蘋果泥等;蔬菜類有混合蔬菜泥、銀耳百合泥、紅薯山藥泥等;肉類有雞肉泥、骨泥、雞肉蔬菜泥、牛肉蔬菜泥等。
寶寶終于能加輔食了,很多父母會迫不及待地給寶寶選擇吃米粉,然而有不少家長的做法是錯誤的。下面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家長們在米粉方面的那些錯誤做法。 用開水沖米粉 不少品牌的米粉包裝上都會寫沖泡的溫度。有的家長說明也不看,就用開水來沖泡,結果發現難以沖開,同時也可能會導致米粉性狀改變,影響營養吸收。 太稠或太稀 不少爸媽希望給孩子更多營養,所以把米粉沖的很稠,像橡皮泥一樣黏黏糊糊地貼在碗底。另一種是擔心孩子消化不了,給米粉沖的過稀,像湯一樣,這兩種都不好。沖好的米粉,理想狀態應該是傾斜容器時,米粉能夠緩慢流動比較好。 在米粉中加糖、鹽、醬油…… 有的家長覺得米粉太清淡,擔心寶寶不愿意吃,就加各種調味料,卻不知道此時寶寶的口味本來就該以清淡為主。加調料不僅對寶寶毫無好處,也容易讓寶寶養成重口味的習慣,這習慣
在吃的上面,我們總是會探究出很多新花樣,即便是早餐也是總類繁多。但并不是每一種早餐都適合孩子們。那么不用給孩子用作早餐的食物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經常聽別人說“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也就是說早飯吃什么,對于人的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的身體不像大人一樣承受能力較強,如果早餐吃不好,是很容易導致他們患上腸胃病的。尤其是這幾種食物,對孩子來說,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依然經常給孩子吃。 1、隔夜飯 有的家長因為忙于工作,早上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孩子做飯,但是又不想讓孩子去吃外面的早餐,所以就會在前一天的晚上就將早餐做好,然后放進冰箱里,第二天加熱一下讓孩子吃掉。但是冰箱只是能夠延緩食物變質的時間,并不能完全阻止它腐壞,這些提前做好的早餐,在經過了一個晚上的發酵之后,是很容易滋生出大量細菌的,所以
寶寶輔食 WHO推薦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針對寶寶添加輔食的月齡,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寶寶在出生以后的前6個月應該進行純母乳喂養,滿6個月(出生180天)起,在繼續母乳喂養基礎上開始添加輔食。美國兒科學會在第5版的《育兒百科》里,推薦4~6個月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但隨后更新了看法,建議寶寶在近6個月齡開始添加輔食。 中國營養學會與世界衛生組織步調一致,建議滿6個月以后開始添加輔食。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針對群體的推薦,具體到個體就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比如孩子的發育情況、營養素缺乏情況等,必要時需要由專業的兒科醫生來給出合理的建議。所以,一般而言,建議寶寶從滿6個月以后開始添加輔食,特殊情況特殊對待,而不是一刀切。 為什么寶寶到了一定月齡需要及時添加輔食?嬰幼兒發育比較快,足月出生的嬰兒,3~4月齡時體重可達出生時的2倍,12月齡時可達出生時的
輔食添加對每個小寶寶的成長都非常的關鍵,同時輔食添加也有很多關鍵詞,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把寶寶輔食添加的營養關鍵詞都列舉出來,以供媽媽們重點學習。 ■開始時間 通常來說,在寶貝4~6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因為在此期間寶貝腸道開始分泌淀粉酶,可以消化含淀粉的食物。所以過早添加輔食,容易給寶貝的腸胃帶來負擔。而過晚添加,會錯過寶貝嗅覺、味覺等的敏感期,造成日后添加輔食困難。 ■添加信號 輔食添加只是開始添加輔食的大致時間段,每個寶貝都有自己的時間表,在他準備好了的時候會發出一些信號告訴你,例如:寶貝的進食和排泄有規律;兩餐奶之間很快就感到饑餓;開始對奶以外的食物顯示出興趣,會伸手拿你盤子里的食物;會用舌頭壓住食物;看到大人吃東西,會模仿大人把嘴巴張大。如果給寶貝添加輔食時,對食物不感興趣或者持續拒絕,那說明寶貝還沒做好吃輔食的準備,這時,不要強迫寶貝吃,但添加最晚
寶寶輔食的添加是每個媽媽的必經挑戰,這可能關系著寶寶未來的身體發育與營養健康,更可能決定著日后的飲食習慣和身體素質。下面是輔食添加要點,認真看看哦。 一、輔食添加“順口溜” 先來把這個輔食添加的順口溜記一下,簡單明了,也許一下子就解決你的困惑。 寶寶輔食莫著急,六月米粉開始加, 高鐵不甜是必須,由稀到稠逐步加。 三天觀察不過敏,根莖蔬菜就跟上, 土豆南瓜紅薯好,適合吞咽無污染。 香蕉蘋果泥也行,菜水果汁切勿上, 飯后白水成習慣,米粉持續加倆月。 糙米燕麥輪流上,七月繼續各種泥, 慢慢開始喝爛粥,綠葉蔬菜方可加。 瘦肉肝泥可開葷,補鐵營養全靠它, 雞肉鴨肉慢慢來,八月初嘗蛋黃魚。 咀嚼吞咽是關鍵,各種菜泥變菜末,
對于新手媽媽而言,大多在制作輔食的過程中把握不好調料的添加,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一定要學會正確的添加調味品,在此,專家就對此給出了詳細的指導,媽媽們趕緊學習下吧。 鹽: 中國營養學會對6個月以內的寶寶,鈉的推薦量是200毫克,換算成鹽是0.5克。一般輔食中原材料就含有少量鹽分,所有初期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完全可以不用加鹽。在10個月后再開始添加每天不超過2克的鹽。 糖: 糖吃多了會損害寶寶的牙齒,還會降低寶寶對甜味的敏感,而忽略其他的味道,造成厭食、挑食。但是甜味卻是寶寶最最喜愛的一種味道。所以年輕的媽媽們就要控制寶寶的食糖量,每天總量不多于半勺糖。 食用油: 寶寶輔食里添加的食用油首選植物性食用油,比如橄欖油。它不會對寶寶身體產生副作用,還易被寶寶吸收。寶寶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時,每天可以用少量,2-3滴即可。 醬油: 醬油的添加最好在1歲
原料:白米100克,南瓜100克,牛奶50克,香油半勺,白糖少許。 制法: (1)南瓜切成塊,放籠上蒸軟。 (2)白米煮成爛粥,加入蒸軟去皮的南瓜拌勻。 (3)加入牛奶和香油拌勻,最后加糖調味。 提示:適合6個月以上寶貝食用。 南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它會轉變為維生素A,而維生素A和蛋白質結合可形成視蛋白在視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旦缺乏胡蘿卜素會導致夜盲甚至全盲的嚴重后果。但要注意不可使用過量,否則寶貝就會變成“黃皮”寶貝。
寶寶在到了能夠自己吃飯的年紀時,寶爸寶媽們需要注意了,最好讓寶寶養成自主的習慣。那么在這之前,寶寶到了吃飯的年紀父母們需要注意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經常有父母咨詢,說的寶寶到了吃飯的年紀,可是在學習吃飯的過程中往往是一團糟,小家伙想自己吃飯,可是又各種不配合。家里如果有老人,老人更是不愿意遵循規則,各種追著寶寶喂飯。 可是父母發愁,畢竟老人追著寶寶喂飯,自己作為寶寶的父母怎么好意思就坐著吃飯呢,于是就成了一家人追著一個寶寶喂飯。明知這樣不好,可是又沒有辦法。 寶寶到了吃飯的年紀,想讓寶寶盡早學會自己吃飯,對父母來說,做好這幾方面準備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娃上手快父母也能更省心。 在介紹這幾方面準備工作之前,我先給各位父母說說寶寶到了學習吃飯年紀這個階段時的一些特征。正常情況下,當父母發現吃飯的時候,寶寶總是對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