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姿勢不對有什么影響?有人說,姿勢不對奶量減半,你做對了嗎?正確的喂養(yǎng)姿勢對實現(xiàn)全母乳喂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大家也知道,哺乳姿勢不止一兩種,新媽媽可以每種都試試,選擇一種自己和寶寶都感覺舒服的姿勢。下面小編要分享的是,喂奶的最佳姿勢。
以下是一些經(jīng)過充分驗證的母乳喂養(yǎng)的最佳姿勢:
1、搖籃式哺乳法
搖籃式哺乳法是一種輕松且常用的哺乳姿勢,需要媽媽用臂彎托住寶寶的頭部。媽媽坐在有扶手的椅子或床上(靠著枕頭),把腳放在矮凳上,避免身體向?qū)殞殐A斜。
媽媽把寶寶放在大腿上(或大腿上有枕頭),讓寶寶可以側(cè)面躺著,臉、腹部和膝蓋都直接朝著媽媽。
如果寶寶吸吮媽媽的右側(cè)乳房,就把寶寶的頭放在媽媽右臂的臂彎里,把前臂和手伸到寶寶后背,托住寶寶的頸部、脊柱和臀部。讓寶寶的膝蓋頂在媽媽的身上或左胸下方,寶寶應(yīng)該是水平或以很小的角度平躺著。
這種姿勢最適合順產(chǎn)的足月兒。有些媽媽說這種姿勢很難引導(dǎo)新生兒找到乳頭,所以媽媽可能更愿意等到寶寶1個月左右頸部肌肉足夠強壯以后才采用這種姿勢。
2、半躺式哺乳法
半躺式哺乳法是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腹部,臉朝向乳房,媽媽背后用枕頭墊高上身,斜靠躺臥,媽媽用手臂環(huán)住寶寶的背部,以便寶寶的嘴巴可以銜住乳頭。
這種方式適合分娩后頭幾天,乳頭疼痛,或奶陣太急時。這種方式能讓寶寶自然尋乳,幫助媽媽產(chǎn)奶并且緩解媽媽焦慮的情緒。同時對于乳汁流速過快的媽媽來說,這個姿勢不那么容易讓孩子嗆奶。
3、側(cè)臥式哺乳法
側(cè)臥式哺乳法是指寶寶的爸爸或其他幫手在媽媽身后放幾個枕頭作為支撐,也可以在頭和肩膀下面墊個枕頭,在彎曲的雙膝之間再夾一個,其目的是要使后背和臀部在一條直線上。
讓寶寶面朝媽媽,媽媽身體下側(cè)的胳膊抬高枕在自己頭下,上側(cè)的手摟住寶寶的頭,把寶寶抱近,如果寶寶還需要再高一些,離媽媽乳房更近一點,可以用一個小枕頭或疊起來的毯子把寶寶的頭墊高。
這種姿勢適用于剖腹產(chǎn)或分娩時出現(xiàn)過難產(chǎn)的媽媽,為了避免壓迫傷口,她們可能更愿意躺著喂。也有很多媽媽喂夜奶時采取這個姿勢,但是要注意不要睡著了,以免導(dǎo)致寶寶出現(xiàn)窒息危險。
4、橄欖球式哺乳法
媽媽一只手呈C型托住乳房,另一只手臂環(huán)繞支撐住寶寶的身體,手掌托住寶寶的頭部,把寶寶的身體或雙腿夾在腋下,用枕頭適當(dāng)墊高寶寶,使寶寶嘴與乳頭平行。
這個姿勢適用于雙胞胎、媽媽乳頭較大或扁平、乳腺管阻塞以及剖腹產(chǎn)的媽媽。
找準姿勢以后,哺乳時還要注意以下這些事情,才能更有助于哺乳的順利進行哦。
放松心情。喂奶時選擇舒服的體位,讓全身肌肉松弛,并用溫柔的眼光看著寶寶吃奶,保持心情愉悅,有利于刺激出奶陣。
母嬰必須緊密相貼。哺乳時,關(guān)鍵要做到胸貼胸,腹貼腹,寶寶的嘴和下頜緊貼乳房。還要確保寶寶的頭和身體保持一條直線。
防止寶寶鼻部受壓。須保持寶寶頭和頸部微伸展,以免鼻部壓入彈性乳房而影響呼吸,但也要防止頭部和頸部過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難。
手的姿勢要正確。應(yīng)將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個乳房喂奶。避免剪刀式夾托乳房(除非奶流過急,寶寶容易嗆奶),那樣不利于充分擠壓乳竇內(nèi)的乳汁。
媽媽選好合適的哺乳姿勢后,將乳頭從寶寶上唇掠向下唇引起覓食反射。當(dāng)寶寶嘴張大、舌向下的一瞬間,使寶寶靠向媽媽,使其能大口將乳暈也含入口中,這樣才能保證有效吸吮。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