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是指寶寶一到夏天就開始打蔫兒,變得懶洋洋的,不愛活動也不愛吃飯,臉發黃或者臉上沒有光澤,身上摸著熱熱的。這種現象中醫稱為“小兒疰夏”。體弱的寶寶常容易“中招”。
發生時間苦夏多發生在每年的6—8月份,隨著入秋天氣轉涼,寶寶會逐漸恢復正常。
對寶寶的影響雖然苦夏的寶寶大多能自行恢復,但如果不加干預,寶寶常會因此而出現體重不增反降,甚至出現其他的疾病。
原因苦夏的發生與夏季的氣候特點密切相關,夏季多熱多濕,尤其七八月更為明顯,中醫把這個季節稱為“長夏”。體弱的寶寶本就脾胃不足,而脾又有“喜燥惡濕”的特性,所以容易為暑濕所困,導致脾胃運化失調,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大便不成形等諸多胃腸癥狀。
寶寶苦夏通常有兩種類型。
脾胃虛弱型表現為無精打采,食欲不振,不愿喝水,臉色發黃,大便不成形,便次增多,腹脹,舌苔白膩。這一類型以體質嬌弱的寶寶比較多見,會比平時更依戀媽媽,不愛自己玩。
暑濕困脾型表現為身體摸上去比平時燙,尤其是手心和腳心,有的還出現低熱,體溫波動在37℃~37.5℃之間,食欲不佳,煩躁,容易哭鬧,睡眠不安,口渴,小便黃,舌苔黃膩。
降溫:寶寶苦夏主要由于暑濕所致,所以,天氣炎熱時,可以使用空調來調節室內溫度,一般溫度調整到26~28℃就可以了,但要隨著氣溫和室溫的變化做出調整。
!!要提醒家長的是,遭遇苦夏的多為體虛、脾胃不足的寶寶,所以開空調時注意風不要直接對著寶寶吹,尤其要避免腹部受涼。
吃中藥對于脾胃虛弱的寶寶,可以適當口服健脾益氣的藥物,如參苓白術散、健脾消食口服液、小兒啟脾丸等,有助于健脾、祛濕。對于暑濕困脾型的寶寶,可以口服金銀花露或者健兒清解液,予以清暑熱。
天氣熱了,有的家長認為冷飲可以解暑降溫,事實并非如此。強烈的冷刺激反而會導致汗流不出來,內熱加重,而且,吃太多的冷飲會引起腹痛、腹瀉,寶寶的食欲反而更差,尤其是脾胃虛弱的寶寶,盡量不要吃冷飲。
用空調調節屋內溫度和濕度通過空調調節室內溫度和濕度,可以避免寶寶為暑濕所困,但是切忌不要待在空調屋里太久,要適當到戶外活動,否則久吹空調,也會加重苦夏癥狀,出現腹瀉、頭暈、惡心等不適。飲食宜清淡、好消化進入夏天,人體的脾胃功能稍弱,苦夏的寶寶尤為明顯,所以要給寶寶吃清淡、好消化的食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