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媽媽問:孩子吃完奶需要把剩余的乳汁排出來嗎?不排是不是容易堵奶? 你知道什么是泌乳反射嗎? 當寶寶吸吮乳房時,泌乳細胞受到刺激會立即產生噴乳反射,使更多的乳汁進入乳竇,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泌乳反應。 乳房其實是個非常精細的生產線,寶寶吸吮次數越多,乳汁也就分泌得越多。而排空乳房的動作類似于寶寶的吸吮,會刺激泌乳素大量分泌,從而產生更多的乳汁。 不當排奶,小心打破母乳平衡? 正常情況下,你的乳汁可以和寶寶達成平衡。但很多媽媽在寶寶吃飽后,還要習慣性的擠奶,這時,大腦收到的信號是“這次寶寶不夠吃啊,下次多產點兒”,本來的供需平衡就被打破了。 產奶量比寶寶的需求量多,多出的乳汁就聚積在乳房,反而更容易造成乳汁淤積。而乳房內乳汁淤積,可能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一旦有機可乘,乳腺炎就興風作浪,讓哺乳媽媽痛苦
導致媽媽喂奶時乳頭疼痛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寶寶銜乳姿勢不正確,如何才能做到讓寶寶銜乳姿勢正確,媽媽喂奶不痛呢? 什么是好的銜乳姿勢? 寶寶的銜乳姿勢正確,銜乳比較深,表現是他的嘴巴張得足夠大,下巴緊貼乳房,能夠看到寶寶明顯的吞咽動作,表現為吞咽時,他的吸吮會略微暫停,下頜運動幅度增大。 為什么銜乳姿勢不好會導致乳頭疼痛 寶寶吃奶時,媽媽的乳頭是在寶寶口腔的硬腭和軟腭交界處5mm以內的范圍,被稱為舒適區,當媽媽的乳頭在這個區域,就不會出現哺乳疼痛及乳頭受傷的問題。 但如果寶寶銜乳淺,媽媽的乳頭就會在寶寶口腔的前部也就是硬腭位置,當寶寶每次吃奶的時候硬腭都會擠壓摩擦乳頭,造成乳頭疼痛和乳頭受傷。 如何做才能銜乳姿勢正確呢? 一、首先確保哺乳姿勢正確 秘訣是:胸貼胸,腹貼腹,寶寶身體成
如何給雙胞胎喂奶?即使我們生了雙胞胎,我們也會有足夠的乳汁提供給孩子們。因為胎盤組織越多,身體的泌乳組織就越多。只是在喂養細節上,我們需要些技巧。 因為雙胞胎很可能是早產寶寶,在寶寶回家前,媽媽要盡量用吸奶器或手排奶來保持泌乳。等寶寶回家后,媽媽需要分別給孩子們做詳細的尿量和喂養記錄,以分析每個寶寶是否得到了足夠的乳汁。 最開始,可以先喂一個寶寶,再喂另一個 正如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多胞胎寶寶也會有不同,可能一個寶寶含乳容易些,另一個卻很難。總是含乳異常疼痛的話,媽媽需要判斷寶寶是否有舌系帶異常(可以就醫判斷)。我們可以先喂一個寶寶,喂完后再叫醒另一個寶寶喂奶。努力讓每個寶寶輪流吃兩邊乳房,是非常重要的,使媽媽的乳汁供應受到平衡的刺激。還需要注意的是,媽媽需要讓寶寶盡量清醒吃奶,吃奶時間由寶寶決定。 還可以同時喂奶
哺乳期乳汁自出怎么辦?面對產后“乳汁自出”的情況要調理嗎?哺乳期間,經常發生乳汁未經嬰兒吮吸而自然流淌的現象。 正常情況下: 乳母體質強健,乳房充盈, 乳汁充足而分泌過多自然溢出; 或者, 寶寶在吸吮一側乳房時, 另一側乳房受到刺激也同時分泌乳汁, 乳汁分泌急了也會溢出。 什么是“乳汁自出” 如果乳汁不經寶寶吸吮或擠壓而自然溢出,成天不斷外流,乳房松軟不脹或稍感膨脹。 寶寶要吃的時候卻奶水不足,寶寶的體重增加過緩,乳母常常還伴有一些其他癥狀。 這種乳汁溢出稱為“乳汁自出”,也叫“漏奶”,屬于病理狀態。 “乳汁自出”與肝、脾功能有關 食物通過脾胃的共同作用生成營養物質,進而生成血,轉化為乳汁,運輸到乳房。
在生完孩子后, 寶媽們都會給寶寶進行母乳喂養,但有些寶媽卻有乳汁不足的情況。那么乳汁不足怎么處理?一起來看看吧。 由于每個媽媽的情況不同,造成奶少的原因也有很多,有的過早添加了奶粉,寶寶吸吮的少導致刺激不夠;有的媽媽生氣,造成肝郁氣滯而奶少;有的飲食過于肥膩,導致積食停食,脾胃不能完全運化食物從而奶少...... 而產后最多、最普遍的原因,便是媽媽們氣血虛弱,這也是我們重點要說的調補氣血。 為什么氣血虛弱奶少的狀況這么普遍呢? 首先,有些準媽媽在孕期的時候就有貧血的癥狀,如果孕期貧血沒有補充上來的話,產后氣血虛弱是肯定的了; 其次,媽媽在分娩的時候失血過多,也會導致氣血不足,從而奶少或者沒有; 最后,如果哺乳媽媽營養不足的話,也會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奶少的表現一般為: 乳房
受到傳統說法夏天和冬天不宜斷奶的影響,現在正值秋高氣爽,很多媽媽都開始把握時機給寶寶斷奶了。但是我發現,不少人還在用“硬漲回去”這種古老的方法來回奶,這對自己的乳房和身體都是有害無益的啊! 自然回奶,才是最科學的回奶方式! 01減少喂奶次數 逐漸減少喂奶次數,延長兩次喂奶間隔的時間,除了可以讓寶寶慢慢適應斷奶,也可以讓你的乳房慢慢減少乳汁的分泌,達到自然回奶。 02縮短喂奶時間 每次喂奶的時間控制在一定的分鐘數內,且每天每次的分鐘數也慢慢減少,這樣你的乳房依然有奶,但又會隨著喂奶的減少而慢慢減少。 當然很多寶寶是不滿足于只是吃那么幾分鐘的,你可以通過其他食物和活動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你也可以抱抱他、親親他,增加親子活動,讓他感受到你的愛,增加安全感。 03吃回奶食物
母乳喂養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喂奶時被咬就不是什么好的經歷了! 幾乎每個母乳喂養的媽媽都體驗過被寶寶咬,幸運的是,有些寶寶只是很難得咬一次;不幸的是,有些寶寶根本咬不停口啊…… 如果你是在哺乳期間被寶寶咬的媽媽之一,請不要擔心,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讓寶寶停止咬你。 【如何防止寶寶在哺乳期間咬人?】 首先你要知道,寶寶咬人的原因并不是惡意的,這只是他們的一種表達方式,但他們并不知道這樣不好。通常寶寶咬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出牙 寶寶咬人的最常見原因是出牙。出牙帶來的牙齦腫痛,使他們想要通過咬東西來緩解疼痛。而且出牙時,寶寶會更頻繁的想要吃奶來安撫自己,所以增加了咬乳頭的機會。 為了減少這種情況,你可以在喂奶前先給寶寶咬一會兒牙膠,牙膠可以先在冰箱里冷藏一會兒,涼涼的口感可以幫助緩解牙齦不適。
產后催乳怎么做?新手媽媽在哺乳期該怎么辦?下面來看看家庭版自主催乳手法,產后媽媽們趕緊學起來吧! 每一為女性都因成為一名母親而偉大,寶寶在肚子里的十個月,是完全依靠著吸收來自媽媽的營養在成長,分娩以后,我們的乳房就擔任起了寶寶“食堂”的重任,分娩后的最初數天,你會發現自己的乳房越來越大,越來越沉。這是因為乳房開始泌乳了。 媽媽們可以學會這招較為簡單的自主按摩手法,在哺乳期,可以自己按摩。催乳按摩有助于防止乳房腫脹和可能發生的乳腺炎,同時還能改善乳汁流出。 首先清洗雙手,漏出乳房,用熱毛巾擦拭并適當濕敷雙側乳房(濕敷的時候記得避開乳頭和乳暈哦)。 用手掌沿任脈線,由上至下進行梳理。 用指腹點揉乳房穴位(乳根穴、膻中穴、神封穴、天溪穴),遵循點一揉三的原則。 高抬一側手臂,用對側手從腋下往乳房方
很多寶媽選擇了母乳喂養,那么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哪些食物是不能隨便吃的,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很多媽媽由于喂奶,在飲食、生活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錯過了人生很多的美好。 其實,哺乳期也可以是開心的、幸福的、放飛自我的。只有媽媽開心了,乳汁分泌才會多,哺乳期才能輕輕松松延長。 今天我們請李靚莉老師講一講,那些廣為流傳的哺乳期禁忌,到底哪些才是真的。 喝酒 不能! 酒精可以毫無障礙地通過血乳屏障進入乳汁。據估計,媽媽飲酒后,酒精會在 30~90 分鐘后出現在乳汁中,之后也會被很快代謝消除。 酒精可能會對寶寶的神經系統造成影響,導致興奮、睡眠紊亂等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危害其他器官系統。 最新研究證據表明,即使 1 滴酒也會造成損傷,也就是說安全飲酒的劑量為 0。
生完孩子后,對于進行母乳喂養的寶媽媽來說,在做一些事情前需要注意,因為很有可能會減少母乳量。那么減少母乳量的行為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說到母乳量,有些寶媽就比較無奈了,看著越來越少不能讓寶寶吃飽的母乳,只能提前喂寶寶吃奶粉了,對于這樣情況的寶媽來說,是特別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的,因為想給寶寶的都是最好的,但奈何母乳不足也只能選擇喂奶粉!就像一位寶媽,在哺乳期的時候因為經常生氣,雖然不是大發脾氣的那種,但是小氣、悶氣不斷,整天心情低落悶悶不樂!家人看到這種情況也紛紛勸解她,但這位寶媽是自己心里過不去,因為家里出了事故、現在又有了孩子花銷大,長期處于這種狀態的寶媽,最后只能接受沒奶的事實,這無疑又給本來不富裕的家庭增加了很多的負擔! 其實負擔也僅是一方面,大方面來說還是寶寶的健康發育最重要,寶媽沒奶影響的就是寶寶的發育,為了避免這種沒奶現象的發生,
相信不少寶媽都聽到過這樣的話:月經來潮是排出體內污穢之血,這個時候得奶水也很臟,應該暫停哺乳,要不然就會影響寶寶的健康。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月經期奶水的質量會發生變化,沒營養,最好不要給寶寶吃。 這些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哺乳期來月經這件事兒。 哺乳媽媽什么時候來月經? 關于產后第一次來例假的時間,每個媽媽的情況都不一樣。通常與產婦是否哺乳、哺乳時間的長短、產婦的年齡及卵巢功能的恢復能力等相關。 不哺乳的寶媽,在產后4-6周,腦垂體對下丘腦分泌激素的反應已經恢復正常。卵巢內開始有新的卵泡生長、發育和成熟而發生排卵。大約在排卵后兩周左右就會來月經。 母乳喂養的寶媽,由于其下丘腦及腦垂體的功能受到抑制,閉經時間會延長。此外,哺乳時間越長,寶寶吸吮乳頭的次數越多,刺激乳頭的吸吮力越強,都會提高血漿內的催乳素水平,從而抑
很多媽媽們都有這樣的疑問:寶寶每次吃完奶后需要把剩余的乳汁排出來嗎?不排出來是不是容易得乳腺炎? 大家也都知道,當寶寶吸吮乳房時,泌乳細胞受到刺激會立即產生噴乳反射,使更多的乳汁進入乳竇,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泌乳反應。 乳房其實是個非常精細的生產線,寶寶吸吮次數越多,乳汁也就分泌得越多。而排空乳房的動作類似于寶寶的吸吮,會刺激泌乳素大量分泌,從而產生更多的乳汁。 一般情況下,乳汁的產量可以和寶寶的需求達成平衡。寶媽們在寶寶吃飽后,還老是這么擠奶,這時,大腦收到的信號是“這次寶寶不夠吃啊,下次多產點兒”,本來的供需平衡就會被打破了。 這樣一來,產奶量比寶寶的需求量多,多出的乳汁就聚積在乳房,反而更容易造成乳汁淤積。 而乳房內乳汁淤積,可能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一旦有機可乘,乳腺炎就興風作浪,讓哺乳媽媽痛苦不堪。
有些寶媽生完寶寶以后會出現奶水不足,這種情況無法給寶寶母乳喂養,那么如何追奶成功實現全母乳喂養呢? 很多新媽媽產前對哺乳知識的學習不夠,再加上完全沒有經驗,生完寶寶后很容易出現少奶的情況,于是就走上了辛酸的追奶之路... 這里有一位寶媽分享了自己成功追奶的經歷: 一開始我總感覺奶不夠吃,看著寶寶嘰嘰哇哇地哭,我就心疼,所以我們就選擇了混合喂養,每次喂完母乳再給寶寶加奶粉。 一個多月以后,寶寶突然不吃奶瓶了,一碰到奶嘴就甩頭狂哭,想盡辦法安撫下來后嘗試著讓她吃,又是一輪哭鬧,哪怕是她很餓的時候,都不接受奶瓶了。 沒辦法,這逼著我不得不轉為純母乳喂養。但是我的奶又不夠,我只能玩兒命的喝湯喝水,感覺肚子都要撐破了。 因為是從混合喂養轉純母乳喂養,所以,一開始吃奶的時間間隔短、每次吃奶的時間還特別長,吃完后
喂奶姿勢不正確的危害有哪些?一個正確的喂養姿勢和生活習慣,可以讓寶寶正常發揮他的顏值,寶媽了解多少? 多多是家里的掌中寶,從小是乖巧又可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特別疼他。 在小區里也是特別討人喜,高顏值小帥哥,走到哪都有人要來逗一逗。 可最近一段時間,2歲4個月大的多多發生了一些變化,讓一家人都很困惑。 媽媽發現多多長出的牙齒不對勁,牙齒看起來有些“地包天”,嘴型也有略微的變化。 家里的老人剛開始還說沒關系,小孩子只要能吃能喝精神好就沒事。 可媽媽覺得多多的嘴型有些異常,想著自己曾經上學時,就有同學是這種嘴型,比多多的更夸張,整個下邊的牙齒是包著上面的牙齒的,嘴型也很突兀,曾經還有不少人嘲笑她是“牙擦蘇”。 多多媽覺得不能耽誤,于是,就帶多多去口腔醫院就診。 有著多年從事口腔正畸工作醫生一看
這幾天有幾位媽媽問,問到芒硝的事情,其實芒硝回奶法在很久之前就普遍使用了,只是現在很少有地方使用或使用不當造成效果偏差比較大。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芒硝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首先、芒硝盡量到正規藥店去買,不要隨意在某些地方購買。 第二、建議在用芒硝時,盡量穿舊衣服或者以后都不要的衣服。 第三、使用方法: 1、做好兩只薄布口袋,約8-10厘米左右就行。 2、去中藥店買200-300克芒硝,把芒硝分別裝在布口袋里,然后縫好口,不使芒硝漏出。 3、另外取寬10厘米足有的長布條,在平臥的情況下,把裝入芒硝的藥袋貼在兩側乳頭上,然后用布條綁牢,目的是不使藥袋脫落,并固定在乳房上。 4、這樣敷貼12小時。如果回奶效果不理想,可以在12小時以后再更換一次。連續敷兩天。(
母乳來源自然是寶媽媽,所以寶媽們也影響著母乳的質量。那么問題來,產后寶媽影響母乳質量的行為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寶媽生了孩子之后,還是有許多應該注意的地方,不僅是為了寶寶還是為了寶媽自己!為什么這樣說呢?有些寶媽在產后睡覺的時候不注意時間,總是熬夜超出了應該睡覺的點,那這個時候就會對自身的健康造成損害,可能寶媽會頻繁起痘,這僅僅是表面上的,身體內部的消化和排毒都會出現問題,長期如此就損害了自己的健康,另外還影響到了母乳的質量,寶寶發育也同樣會受到影響!所以說寶媽產后注意睡眠不光是為了寶寶,還是為了寶媽自己!既然我們說到寶媽產后有許多應該注意的地方,那就不會僅僅是睡眠,還有哪些應該注意的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1、晚睡 剛才我們說到了寶媽晚睡的危害,那不僅會影響母乳的質量耽誤寶寶發育,還會傷害寶媽自身的健康!那現在我們再具體說一下會有哪
在有了孩子后,寶媽媽們不得不面臨這么一個問題。哺乳期媽媽感冒了還能喂奶嗎?那么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 問:請問感冒了還能給孩子繼續哺乳嗎?我是不是得戴口罩?會傳染給孩子嗎? 答:如果只是普通感冒,沒有吃藥,則可以繼續哺乳,因為感冒病毒并不會通過乳汁傳染給寶寶。 相反,媽媽感冒期間卻要多給寶寶喂奶,為什么呢? 因為感冒期間,媽媽體內會產生抗體,抗體會通過乳汁輸送給寶寶,寶寶有了抗體,就能幫助他們抵御病毒。 不過,在喂奶時,媽媽一定要戴上口罩。因為感冒病毒會通過飛沫傳播,可能一不小心一個噴嚏或一個咳嗽,就把病毒傳染給了寶寶。 另外,除了戴口罩,媽媽還要注意勤洗手、保持房間通風,同時不要去親吻寶寶。 當然,如果在感冒期間,你感到特別難受,則建議就醫咨詢,就醫咨詢時,要告之醫生你正處于哺乳
生完孩子后,大部分寶媽媽們會選擇給寶寶進行母乳喂養。而在這期間,寶媽們也會想辦法提高母乳質量。那么該怎么辦呢?一起來看看吧。 寶媽在產后,一些行為是可以提高母乳質量幫助寶寶發育的,對于這點寶媽可別抱著不相信的觀點,就像小編朋友,在她產后就為了母乳質量而重視睡眠,晚上9點左右就會睡覺,雖說不能在晚上玩手機了,自己的生活受到一定限制,但是這是好事不是嗎?起碼寶媽的身體會得到快速的恢復和調節,不會因為寶媽身體不好而影響到母乳的分泌,另外休息規律也可以讓寶媽有個好皮膚!所以說這位朋友在產后就特別重視睡眠的時間,不需要家人監督和督促,憑著寶媽自己就會早早睡覺了,不得不說這樣的寶媽很有自控能力!那如果說寶媽在產后總是晚睡熬夜,不喜歡早睡呢?可能就沒有這些好的效果了,不說不會提高母乳的質量,還可能會影響到母乳正常的分泌!那為了讓寶寶健康的發育,寶媽在產后還是要經常做以下
生完寶寶后,媽媽們都有什么難言之隱? 在這個問題的答案中,胸部下垂絕對能排到前三名! 對很多媽媽來說,產后胸部下垂簡直是噩夢一樣的存在······ 原來的“小驕傲”悄悄低下了頭,取而代之的是下垂、外擴、松弛,甚至大小乳等各種讓人心煩的問題。 就算穿上再昂貴、功能再好的內衣,也只可“遠觀”,實際情況慘不忍睹呀······ 難道母乳喂養真的會毀乳房? Emmmm,首先要公布一個結論: 研究表明,母乳喂養是不會改變乳房本身大小和形狀的。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母乳喂養能夠促進母體催產素的分泌,增強乳房懸韌帶的彈性,所以,反而有利于維持乳房的堅挺。 可是,絕大多數媽媽在哺乳結束后確實發現自己的乳房變得干癟、下垂了,事實擺在眼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這個鍋還真不該由喂奶來背,導致乳房下
產后喂奶不疼嗎?本該美好的母乳喂養,為什么總是讓媽媽們疼痛不已呢?我們總聽“過來人”說,忍忍吧,孩子大點就好了,就不會疼了。可是僅僅忍忍忍是不夠的,我們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讓自己不再疼痛才是正解。 1、乳頭疼,銜乳姿勢是關鍵 很多媽媽一開始喂奶,就敗在了乳頭疼上。 好點的,乳頭血泡、皸裂,很多媽媽都是乳頭“脫了層皮”,忍著過來;實在忍不了的,干脆就直接給寶寶斷奶。 其實乳頭疼痛的問題,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寶寶的銜乳姿勢。孩子銜乳姿勢正確了,就不會疼痛,也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乳頭問題出現。 喂奶之前,如果乳頭比較硬的話,可以用熱毛巾敷一下乳房,然后把寶寶抱入懷中,逗弄寶寶張大嘴,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寶寶的舌頭裹住乳頭而不是頂著乳頭,吃奶的時候是咕咚咕咚大口吞咽的聲音,而不是“嘶嘶”的空吸的聲音。 喂完奶后,媽媽可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