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羊肉時最好放點不去皮的生姜,因為姜皮辛涼,有散火除熱、止痛祛風濕的作用,與羊肉同食還能去掉膻味。烹調羊肉時應少用辣椒、胡椒、生姜、丁香、小茴香等溫辛燥熱的調味品(調味品食品);可以放點蓮子心,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2、許多人吃羊肉時喜歡配食醋作為調味品,吃起來更加爽口,其實是不合理的。因為羊肉性熱,功能是益氣補虛;而醋中含蛋白質(蛋白質食品)、糖、維生素(維生素食品)、醋酸及多種有機酸,性溫,宜與寒性食物搭配,與熱性的羊肉不適宜。
3、羊肉雖然是大補之物,不適合吃羊肉的人群也很多。本身已經上火的人應該盡量避免吃羊肉,濕熱體質、陰虛體質的人最好不吃或者少吃羊肉。此外肝炎病人過多食用羊肉會加重肝臟負擔,導致發病,還有一些偏熱性,有出血、感染傾向的其他血液病患者也要謹慎食用。
4、茶水是羊肉的“克星”。這是因為羊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產生鞣酸蛋白質,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秘。
白蘿卜燉羊肉
材料:羊肉250g、白蘿卜150g、枸杞1茶匙5g、大料1枚、大蔥2段、鮮姜2片、料酒2茶匙10ml、鹽1茶匙5g、胡椒粉1/2茶匙3g、油1茶匙5ml。
做法:
1、羊肉洗凈,切成5cm大小的塊;白蘿卜洗凈,切成5cm大小的滾刀塊,備用。
2、將羊肉塊放入滾水中汆燙片刻,去除血沫,撈出用流動水沖凈。
3、中火燒熱砂鍋中的油,放入大蔥段、鮮姜片和大料爆香,加入汆燙好的羊肉塊,烹入料酒拌炒均勻,倒入適量的清水燒開,轉小火蓋蓋兒煮至羊肉七成熟。
4、加入白蘿卜塊、枸杞、鹽和胡椒粉拌勻,繼續煮至羊肉和白蘿卜軟爛成熟即可。
豆漿燉羊肉
材料:羊腿肉500g、豆漿1200ml、鐵棍山藥200g、黨參15g、黃芪10g、枸杞5g、紅棗6顆、姜片20g、鹽少許。
做法:
1、羊肉洗凈切成大塊,放入冷水鍋中,煮開繼續煮2分鐘去除血水,撈出用熱水沖洗干凈。
2、鐵棍山藥去皮洗凈,切成大塊,老姜洗凈切片,黨參切小段、黃芪、紅棗用水稍微沖洗一下。
3、羊肉放入鍋中,放入姜片、黨參、黃芪和紅棗,再倒入豆漿,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燉1個半小時。
4、加入鐵棍山藥,繼續用小火燉煮半個小時,最后放入枸杞和鹽煮5分鐘即可關火。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