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孩子學習各項“運動”都應該跟他自身的身體發育相關聯,家長不應該過于心急,學習的事情不宜太超前,寶寶的優秀不在于他有多少“才能”可以展示,他本身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應該值得你高興。
學齡前兒童運動適量就是健康
對于新爸媽來說,寶寶會笑、會坐、會站、會走都是一種幸福,而且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走路走得越早的寶寶就越健康,于是不少家長讓寶寶超前學走路,有的小孩在1周歲前就學會了走路。
但寶寶過早學走路肯定會讓脊柱和下肢負重,武漢市兒童醫院骨科副主任沈先濤說,過早地站立與行走會對嬰兒的骨骼發育造成一定影響,時間久了,容易出現膝內翻或膝外翻,即常說的O型腿和X型腿,學步車也不建議寶寶過早練習,胖孩子更不要過早學走路。
如今,還有光學專家提出新觀點,學走路太早寶寶易近視。這兩者之間聽起來似乎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但據專家介紹,過早學走路寶寶因看不清較遠的景物,便會努力焦距來注視景物,這對小兒嬌嫩的眼睛無疑是一種疲勞損害,反復則可損傷視力。事實上,寶寶在1歲前是不適宜學走路的,應該讓他們多爬,否則就會影響小兒視力的正常發育。
沈先濤建議,寶寶學走路的時間正常應該在12-14個月。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