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孩子的好處不言而喻,它能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但是練習“童子功”真的就能讓他“贏在起跑線上”嗎?據調查,傷病已成為運動員最大的天敵,曾參加過全國少年男子田徑1500米比賽的11人中,就有6個人訓練不到5年時間因傷病退出。中國國足教練高洪波在一次集訓中也表示,三分之二的球員都處于傷病隱患當中,這些傷病隱患是青訓期間就積累出來的。
讓我們來看看兩個令人“痛心”的案例:
案例一:一對愛好體育的父母,一方面受自身興趣的影響,另一方面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一技之長,在孩子4歲時就給他報了“足球特長班”,每周定期進行準專業、高強度的系統訓練。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雖然父母的身高都很高,但他的身高增長卻落后于同齡人。到醫院檢查后才發現,由于過早進行超負荷、高強度的體育專業訓練,導致骨骼過早鈣化,影響了身高的增長。
案例二:一對喜愛羽毛球運動的年輕夫婦,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為“未來之星”,在孩子3 歲時就開始自行教一些基本的動作,在5歲時就讓孩子跟隨羽毛球訓練班一起練習。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對基本動作的掌握較快,父母的期望值也隨之提高,不滿足于一般的訓練方式,又讓孩子加大對腕力、臂力等方面的訓練,頻繁參加較高強度的比賽,結果導致孩子罹患嚴重的肩周炎。
過早進行專項訓練的危害:
兒童生長發育時都是先長身高,后長體重,而且他們的肌肉力量弱,極易疲勞。如果這個時候讓孩子過早進行肌肉負重的力量鍛煉,一是會讓孩子局部肌肉過分強壯,影響身體各部分勻稱發育;二是會使肌肉過早受刺激變發達,給心臟等器官造成較重的負擔;另外還可能使局部肌肉僵硬,失去正常彈性。
而進行長跑鍛煉,會對關節處的骨骺發育不利,骨骺容易出現炎癥,從而影響孩子長高。此外,長跑是一項心臟負荷運動,兒童過早進行長跑,會使心肌壁厚度增加,限制心腔擴張,影響心肺功能發育。另外,兒童時期體內水分占的比重相對較大,蛋白質及無機物的含量少,肌肉力量薄弱,若參加能量消耗大的長跑運動,會使營養入不敷出,妨礙正常的生長發育。
因此,違背幼兒的成長規律,在幼兒階段對其進行專項訓練,不僅容易使孩子出現運動損傷,還有可能嚴重損害孩子的正常發育。即使有的孩子小時候獲得了好成績,今后也可能由于身體發育差而早衰,過早地結束運動生涯。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有著截然不同的發育特點:
3-5歲兒童的認知能力逐漸發展,處于動作模仿的敏感時期,并且該年齡段的孩子處在平衡、協調的敏感期,此時應當通過多元化動作訓練來促進孩子平衡、穩定和協調能力的發展;
5-7歲兒童開始進入速度發展的第一個敏感期,此階段的兒童運動肌優先于穩定肌發展,根據這一規律,應在進一步提高兒童穩定性和身體控制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
7歲后,兒童進入了功能性穩定和動作技能發展的敏感期,針對這些生理發展規律,此時應在對速度、靈敏進行進階訓練和繼續鞏固動作模式訓練的基礎上,開始進行基本運動技能的訓練;
9歲后,兒童生長速率降低,長骨橫向生長減弱,肌肉生長減緩,而此時兒童的小肌肉群加速生長,進入動作控制與協調的敏感期。因此,本階段應在繼續進行速度、靈敏等素質和基本運動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加大功能性穩定和力量的訓練。
美國專家也對青少年各階段運動提出建議:
年齡段
美國專家建議
解讀
7歲前
不宜只從事某一項運動
以游戲活動為主,而不是從專業訓練開始
7-12歲
兒童至少從事或參加4-5項運動
13-15歲
可逐漸集中在感興趣的2-3項運動項目中
16歲后
可開始進行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并可重點進行某一專項訓練。教練員在訓練中要注重運動前準備活動和運動后的恢復活動。
種種現象表明:運動應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而不是從專業訓練開始。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父母應放下功利心,選擇適宜幼兒的運動類型,采用正確的訓練方法和運動技術,合理控制運動量,把握漸進性原則,避免對幼兒進行肌肉、負重、力量等高強度訓練,才能使幼兒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
專家觀點
幼兒體育課,應以身體素質的培養、基本動作的練習與指導,以及探索性的運動為主,球類游戲應該放在適宜的體育活動中進行,讓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球類游戲可以多種多樣,但千萬不要進行專項練習。此外,幼兒園一定要使用適合幼兒運動的球,千萬不要拿小學生用的球。
——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劉馨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適合幼兒的球類運動(材料均來源于億童運動包):
1.將軟球等投進體能環、單元筒或投擲筐中,開展各種投擲游戲。
2.將協力布道拼接起來,開展各種運球游戲。
3.將體能條連接成窄道,開展趕球、行進拍籃球、雙腳交替帶足球的游戲。
4.將單元筒或雙單元磚擺成一條直線設置成障礙,開展繞障礙曲線運籃球或足球的游戲。
5.幼兒身穿粘球衣,開展追逐跑、投擲等游戲。
6.幼兒間合作開展羽板球、軟棒球、粘靶球等游戲。
7.設置一定的區域,開展原地胸前投籃或小籃球比賽活動。
8.設置一定的區域,開展射門或小足球比賽活動。
附:
一位名叫Victoria的普通外國媽媽,給她的兒子所在的足球俱樂部寫了一封郵件,述說自己為什么讓孩子去踢足球的理由,值得所有“急功近利”的父母學習。
One of my friends asked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問我
Why do you pay so much money for your kids to play football?
你為什么在孩子踢球上面花這么多錢呢?
Well I have a confession to make, I don't pay for my kids' football. Personally, I couldn't care less about football.
今天,我要跟你們坦白一下,其實我為孩子的足球訓練所花的錢,并不是為了足球。我自己一點兒也不在乎我的孩子足球踢得怎么樣。
So, if I am not paying for football, what am I paying for?
這么說來,如果我花這份錢并不是為了孩子足球踢得多好,那么我是為了什么呢?
I pay for those moments when my kids become so tired they want to quit but don't.
我是為了那些當我的孩子累得想要退出卻最終堅持下來的時刻。
I pay for those days when my kids come home from school and are "too tired" to go their practice but go anyway.
我是為了那些當我的孩子放學回到家,喊著“太累了”而不能去訓練,卻仍然堅持去球場的日子。
I pay for my kids to learn to be disciplined.
我是為了讓我的孩子學會遵守紀律和規則。
I pay for my kids to learn to take care of their body.
我是為了讓我的孩子學會愛護自己的身體。
I pay for my kids to learn to work with others and to be good team mates.
我是為了讓我的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并成為一個好的隊友。
I pay for my kids to learn to deal with disappointment, when they go to games but don't get that score they'd hoped for, but still have to work hard in the preparation and competition.
我是為了讓我的孩子學習如何面對失望和挫折,當他們去踢比賽,在賽場上沒有踢進他們希望的進球時,卻依然要精神昂揚的更加努力的去跑動及拼搶。
I pay for my kids to learn to make and accomplish goals.
我是為了讓我的孩子學會設定目標并完成目標。
I pay for my kids to learn that it takes hours and hours and hours and hours of hard work and practice to create a champion, and that success does not happen overnight.
我是為了讓我的孩子明白任何冠軍的背后都是日復一日、日復一日的非常努力的訓練,沒有人可以在一夜之間成功。
I pay for the opportunity my kids have and will have to make life-long friendships.
我是為了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現在以及他長大以后,認識一些可以陪他一生的好朋友。
I pay so that my kids can be in the fresh air instead of in front of a screen...
我是為了讓我的孩子能夠在戶外新鮮的空氣里奔跑,而不是盯著電子屏幕……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