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兩周內奶水少的寶媽最難追奶,那么奶量到底夠不夠孩子吃呢?奶水少,寶媽該怎么做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產后第一周少奶,大致可分3種情況:
1. 第一周來奶
此時乳房很硬(乳頭凹陷的除外),自己擠壓乳暈乳汁很容易出來的,這說明奶量還可以,所以媽媽們一定好把乳房硬塊疏通好,既然知道奶量不錯,就盡量讓孩子吸乳房。
吸乳房有兩大作用,緩解媽媽漲奶,第二增加奶量,所以媽媽們要多吸乳房少加奶粉,及時處理奶結,不然往后你會備受堵奶折磨。另外,此時要避免喝下奶快的湯。
2. 第一周漲奶卻不下奶
這種情況說明你已經來奶了,只是奶驚少,所以乳房泌乳不足。你要做的是讓寶寶頻繁的吸,兩邊乳房每只不少于半小時,一周后可以喝下奶湯,多熱敷、多吸。
一周后,還可以用吸奶器輔助刺激乳房,吸奶時注意手關節,如果是手動的,很容易出現腱鞘炎,所以備個電動的比較好。
3. 第一周沒有明顯漲奶
乳房軟軟的,沒什么太大感覺,手擠壓乳暈也沒有奶水出來,這種情況還是要記住這幾招:吸奶器輔助、下奶湯、均衡營養、適度活動。一周后不見效,可以找催乳師做做通乳。
總之產后少奶的情況比較復雜,但幸運的是,追奶的方法也有很多,只要你知道自己屬于哪種情況,再善于運用方法,一定可以把奶追回來,避免少走彎路。
寶媽產后第一周注意事項
睡覺、食欲與排尿
產后產婦最好能睡一覺補充體力,不要讓身體透支。如果產婦有食欲的話,可以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但不要吃得過多。此外要爭取在產后當天順利自然排尿,不要因為怕痛而不敢下床排尿。如果能爭取在產后8小時內自然排尿,就能免去導尿的痛苦和麻煩。
緩解產后疼痛
分娩后子宮收縮和分娩傷口的疼痛都會讓產婦感覺很難受,這時可以試著變換一下體位,找到能讓疼痛減輕的姿勢。如果疼痛無法減輕,可以向醫生尋求幫助。
早開奶
寶寶出生后半小時內吸吮反射最為強烈,而產婦此時也開始乳房發脹并開始分泌乳汁了,這時候應該及早給寶寶開奶。如果產婦仍不會喂奶的方法,可以向醫生或護士請教。通過寶寶吸吮的刺激,有助產婦子宮的復原。
催乳師
產婦最好在生產前就決定好是否需要母乳喂養。如果決定喂母乳,應及早聯系好催乳師,在分娩后馬上請催乳師來幫助開奶,向催乳師學習哺乳和護理經驗。若不需要催乳師,也要至少一位家人幫忙看護。
產后一周飲食推薦
由于產婦剛經歷分娩,氣血不足身體虛弱,因此在產后第一周還要注意進食一些補氣血的食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