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母乳是寶寶的最佳食物。但是你知道嗎,假如哺乳媽媽因為生病而用藥時,某些藥物會進入到乳汁里面,有些甚至會與乳汁凝聚,當嬰兒吸吮乳汁時,藥物會隨之進入體內,作用于嬰兒。因此,哺乳媽媽在哺乳期內生病時,用藥一定要非常謹慎才行。
哺乳媽媽使用哪些藥物會影響嬰兒呢?
大部分的媽媽在哺乳期時最常得的疾病就是乳腺炎,而患乳腺炎的時候往往醫生都會給磺胺或者是抗生素類藥物治療。這類藥物很有可能會危害到嬰兒。
比如:連續口服復方新諾明兩周,可能會導致新生兒發生核黃疸,如果是新生兒,則發病率更高;紅霉素容易在乳汁內凝聚,媽媽口服或者是靜脈點滴紅霉素等都可能會引起嬰兒肝臟受損,表現出轉氨酶升高或黃疸;口服四環素可能使嬰兒牙齒變黃;肌肉注射慶大霉素、鏈霉素或卡那霉素等則會導致嬰兒的聽神經受損,嚴重者可能會至聾。如果乳腺炎比較嚴重時,應該優先使用青霉素、頭孢類或者采用中藥湯劑比較安全。如果必須使用其他類抗生素時,應果斷用其他替代品喂養孩子,等身體恢復以后再行哺乳,以免對嬰兒造成嚴重傷害。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媽媽因為患有感冒而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者是磺胺治療,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有些感冒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的無效的。所以,如果患有感冒長時間都不見好,建議及時查血項等。
有些媽媽患有失眠或者輕度抑郁等,導致晚上睡不好覺,有時會口服一些巴比妥類或者是安定類的安眠藥。這些鎮靜類的安眠藥物會隨著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引起他們的嗜睡,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嚴重時,還會影響嬰兒的智力。
幾乎所有的藥物(現代制劑)都可以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只是劑量的多少而已。因此,在哺乳期間媽媽應該盡最大可能避免使用藥物。如果必須使用藥物,一定要遵醫囑使用,尤其是抗生素及鎮靜劑要最大化的避免使用,盡量用中藥的成熟湯劑來代替(中藥湯劑也不能過量服用),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