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奶水少怎么調理?產后奶水少喝發奶湯有效嗎?產后如果出現奶水不夠怎么辦?這是大多數媽媽母乳喂養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據許多位媽媽和我說起她們的發奶經歷,仍然心有余悸。那時家人會早早的煲好各種雞湯、魚湯、豬蹄湯,等待他們一出產房就呈上來了。與其說這是傳統的補養方式不如直白的說是為了盡快下奶。
結果是奶漲得跟石頭一樣硬,大大打擊了她們母乳喂養的信心。
顯然,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的發展,以上這種傳統的畫面已不被年輕媽媽所接受。
近年來我在從事母嬰營養咨詢過程中,仍然有大部份的媽媽在奶少時,首當其次想到并提出要喝發奶湯。
我承認剛開始我也被誤導,或者說出于服務意識的角度出發,給予她們更多的發奶湯。
結果發現,這種發奶效果并不明顯,并未達到奶媽的預期,于是新的問題產生,奶媽質疑湯水品質不夠好?
我進一步思考,究竟是奶媽對湯水的認知存在偏差,還是對奶水的認知缺乏科學性?
下面來說說奶水和湯水的本質。
奶水:奶為血之余,意思是奶為身體內多余的氣血生化而成。產婦在經歷生產之后,本身的氣血是處在虧虛的狀態的,她需要時間和攝取能量獲得足夠多的氣血,從而變成奶水。
湯水:湯水中80%是水份,補充體內的水份還可以,但那20%的營養作為補充氣血的主要來源,還遠遠不夠。
所以,多喝湯水≠奶水會多。
于是奶媽理解了,并且我依據許多奶媽親身體會,總結出解決奶少的幾點方法,事實證明,確實在奶量方面有明顯提升。
精神放松、心態淡定。
在我服務過許多奶媽中,其中大部份奶少的是第一胎。因為沒經驗,各種手忙腳亂,各種緊張焦慮抑郁等情緒浮現。尤其是奶少時,這會給堅持母乳喂養的奶媽帶來極大的挫敗感和愧疚。于是讓奶媽更加亂了陣腳。
其實,熟不知這種情緒變動與我們的內分泌是相生相克的。其中我們的內分泌之一泌乳素會受影響,從而有可能導致奶少。
休息充分,睡眠充足。
補充氣血最好的方式是時間和攝入能量,那么這里說的時間代表了什么?坐月子要28天,這是時間,每天24小時,除了補充營養,其余的時間用來休生養息,休生養息實際上是在補氣血。尤其是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是補氣血最快的方法。這也是很多奶媽發現如果晚上睡得好,早上起來奶水會明顯增多的原因。
寶寶多吸、及時排空。
寶寶除了是最好的吸奶器,能幫助奶媽疏通乳腺管的同時,也能刺激奶媽的乳頭,從而使下丘腦能分泌更多的泌乳素。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母乳喂養可以讓奶媽找到存在感和成就感,從而使媽媽更有自信心,那么寶寶在多吸的過程中,通過這種親子接觸,可有效緩解奶媽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
均衡營養、多吃主食。
奶水的品質直接反饋寶寶各種生長發育指標。奶媽的飲食決定了奶水的品質,如飲食中脂肪含量過高,有可能導致寶寶消化不良,飲食厚重,有可能導致寶寶濕疹等等。
母乳喂養的奶媽遵守科學合理飲食,保證均衡營養,食物多樣化,清淡適口是非常有必要的。
多喝湯水帶來的飽腹感,使許多奶媽不吃主食,這是非常影響奶水質和量的。主食尤其是面食,它的發奶效果遠遠比湯水好多了。
適量運動、促進代謝。
當奶媽們在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科學的飲食外,還要進行適量的運動。一來可以預防產后肥胖,二來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使奶水分泌更多。比較適合產后運動的有產后康復操、產后瑜珈、凱格爾盆底康復運動等等。
其它
對于乳房條件有限制的奶媽,前期可借助乳頭糾正器,奶頭輔助器、溢奶專用杯、吸奶器、儲奶杯等工具幫助實現母乳喂養。對于本身體質較差或高齡奶媽,可從純母乳喂養逐漸過度到混合喂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