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不少孕媽都遭遇過妊娠期皮膚瘙癢,雖然,大多數的皮膚瘙癢都只是由于懷孕期間皮膚組織的變化產生的,但是還是有少數皮膚瘙癢癥與疾病有關,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這到底是什么樣的疾病?對孕期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可怕但并不普遍
一種在妊娠期發生的肝臟疾病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CP)是妊娠中期和晚期特有的并發癥,是由于妊娠期胎盤產生的大量雄激素,改變了細胞膜的通透功能,使排泄膽汁的功能減弱而導致膽汁淤積,膽栓形成,膽汁酸、膽紅素返流入血液,而導致一系列孕晚期瘙癢等臨床癥狀。因其主要危害胎兒,使圍產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所增高。
發病率在0.8%-12%左右,不過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ICP的平均發病率為0.8%~12%。不過這種疾病具有明顯的地域、種族差異,北歐的瑞典、南美的智利等地區發病率較高,就我國的情況是,長江流域(如四川、重慶、江蘇、上海等地區)的發生率比較高,但是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的發生率相對較低。
膽汁淤積癥會出現哪些癥狀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妊娠中晚期特發性疾病。臨床上的癥狀主要是皮膚瘙癢,黃疸。
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是膽汁淤積最典型的表現。大部分膽汁淤積患者都是從孕中/晚期感覺皮膚瘙癢,而皮膚表面并沒有異常。瘙癢一般從手掌和腳掌開始,然后逐漸向前發展。瘙癢常常是持續性的,白天癥狀比較輕,晚上會加劇。一般在分娩后數小時或數日內迅速消失。大部分膽汁淤積都是在孕30周后出現,有的甚至更早。越早發生的膽汁淤積,意味著病情越嚴重。
如何辨別正常的皮膚瘙癢和膽汁淤積引起的瘙癢
除了膽汁淤積,妊娠紋也會引起局部皮膚瘙癢,瘙癢發生的部位主要是妊娠紋出現的區域,如腹部、大腿及乳房等。而膽汁淤積引起的瘙癢一般從手心和腳心開始,這主要是因為血液中過量膽酸作用神經末梢的緣故。所以,孕媽大可不必因單純的瘙癢而擔憂。
黃疸
瘙癢發生后部分患者可在數日至數周內出現黃疸,與瘙癢相同,黃疸最開始也是眼睛的虹膜,手心腳心這些肢體的遠端開始變黃,一般在分娩后數日內消退。發生黃疸的孕婦羊水糞染、新生兒窒息、圍生兒死亡率均顯著增加。
其他癥狀
嚴重的皮膚瘙癢使孕媽咪夜不能寐,從而引發失眠、困倦疲勞、食欲減退及脂肪痢等癥狀。另外,患膽汁淤積癥的孕媽咪一般胎兒都偏小,因為膽汁淤積癥使得孕婦血液中的膽酸和膽紅素偏高,影響母體對胎兒的營養和養分輸送。這種情況下,不管孕媽咪補充多少,胎兒都無法充分吸收,產檢時往往顯示胎兒偏小。
妊娠期膽汁淤積的處理方法
目前尚無比較理想的藥物治療。治療的原則主要是對癥處理,降低孕媽血清膽酸水平,在胎兒成熟時及時終止妊娠。
早期診斷
越早發現病情,對控制病情越有幫助。所以孕媽咪一定要定期產檢,有類似膽汁淤積的癥狀也要及時告知醫生,醫生會根據情況跟蹤肝功能檢查,測血清膽酸,對早期診斷有較大意義,也能及時進行治療。
胎兒監護
由于ICP孕婦的胎兒常在產前突然死亡,因此醫院會加強對胎兒的監護,通過胎心監護、臍血流檢查、B超監護等手段對胎兒宮內的情況進行了解。孕34周以后,每周都會進行一次胎心監護,以便及時發現胎兒窘迫并及時處理。孕媽咪應特別注意胎動,如有異常盡快就醫。
產前監護
從孕34周開始每周行NST(胎心監護)試驗,必要時行胎兒生物物理評分,以便及早發現隱性胎兒缺氧。NST基線胎心率變異消失可作為預測ICP胎兒宮內缺氧的指標。
適時終止妊娠
孕婦出現黃疸,胎齡已達36周;無黃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者;有胎盤功能明顯減少或胎兒窘迫者,應及時終止妊娠,并以剖宮產將胎兒娩出,經陰道分娩會加重胎兒缺氧,甚至突然死亡。
藥物治療
目前已經有治療膽汁淤積的相關藥物,能使孕媽臨床癥狀減輕、膽汁淤積的生化指標和圍生兒預后改善。但因每個人的患病情況不同、身體狀況也不同,用藥方法及藥量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同時,即使服用藥物治療,也不能掉以輕心,必要的檢查和監護一樣都不能少,只有等寶寶平安降生,“妊娠期膽汁淤積癥”這一關我們才算度過了。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