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檢查有必要嗎?什么是微量元素檢查?寶寶微量元素檢查是必做的嗎?接下來看看關于微量元素檢查的那些事兒。
昨天,帶孩子去小區附近一家新開的母嬰店購物。剛進門,就看見烏泱泱的一群人圍著店里的幾名工作人員。出于好奇,我湊上去看了幾眼。好家伙,原來小小的母嬰店居然隱藏著高手,憑借眼前的機器一分鐘就能測出孩子是否缺鈣、缺鋅、缺鐵、缺鉛等。
更不可思議的是她們還能準確說出你家孩子的癥狀,譬如晚上睡覺是不是容易出汗,孩子在家有沒有厭食挑食等。進而告知你不趕緊補充微量元素,會出現記憶力減退、多動等后果。
鑒于大家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比較關心,因此在她們煞有介事地說服下,紛紛購買了好幾盒補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看著眼前熟悉的一幕,我的內心是唏噓不已。當初我也是異常相信做微量元素,孩子吃不好、睡不好、禿枕、出汗、晚上哭鬧……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帶著去檢查微量元素。
但讓我意外的是明明已經買了一大堆保健品讓孩子吃,但隨后的檢查指數反而比原來更低。如果僅僅是這樣,我可能還不會對該檢查產生質疑。直到我發現孩子的牙齒逐漸開始變黑,特意帶著去省里醫院檢查,才被告知是鐵劑補得過量造成的。但搞笑的是回去后又做了微量元素檢查,顯示鐵元素竟然是極度缺乏。
說實話,當時我是有點迷茫的,畢竟醫院里的檢查項目肯定是有其必要性的,如果沒意義,那豈不是在忽悠大家?
后來,從兒科醫生崔玉濤里那里得知,微量元素檢查不是家長們的定心丸。人體中有30幾種微量元素,而實際能檢測的也就、鋅、鐵、銅、鉛那幾種,并不能代表全部微量元素。通過微量元素檢測來評價寶寶的營養狀況是一個誤區。
如果你覺得這屬于口說無憑,那不妨接著往下看。但凡帶孩子做過檢查的媽媽應該都比較清楚,微量元素的檢測方式大概有三種:1.抽指尖血2.根據頭發3.夾手指。尤其是第一種大多被用于醫院里。
不過,大連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認為,這樣的檢測根本就不科學。比如鈣元素,99%都在牙齒和骨骼里,血液中的鈣就很少,所以抽血時里面的鈣多鈣少,并不能反映骨骼里鈣的情況。
而對于夾手指的方式,則多出現在母嬰店里,是商家為了鼓動大家消費,制造出的噱頭。暫且不說這些用于檢測的儀器根本就不靠譜(可以人工進行干預),僅僅是時間上就是不可能的。
微量元素的檢查結果少則一天,多則3—5天才可能出來。且在他看來,微量元素補得過多,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比如鋅中毒、鐵中毒等。綜上不難看出,并不是所有的檢測都是對孩子的好。除非孩子存在厭食挑食、營養不均衡等情況,可以帶著孩子去較好的檢測單位,且要結合醫生的診斷和臨床觀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