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上班族媽媽遭遇不愛吃飯的寶寶要怎么辦?“小寶今天輔食吃得好嗎”這是每天中午回家時候媽媽的第一個問題。通常,奶奶總是給一個無奈的微笑,然后勉強回答:“還可以。”下面讓我們看看如何拯救飯渣寶寶?
想當(dāng)年(其實不過幾個月之前)剛生完寶寶們,全家人也是這樣追著媽媽問母乳產(chǎn)量的,越問媽媽越心塞,越心塞產(chǎn)量越少,于是一路進入死循環(huán)。
現(xiàn)如今,遭到如此苦苦逼問的是我家小寶,他雖然還是個懵懂的小屁孩,但肯定也感受到家里對他慮深深深幾許的可怕氛圍。
基本情況
話說從頭,先來說說我家的基本情況。家有異卵雙胞胎寶寶,大寶團團是天真可愛的大眼萌寶,小寶圓圓是活潑好動的高鼻梁帥哥。倆寶35周+4天的時候提前報到,目前8個月+,身高均為72厘米,體重分別為8.78公斤和8.48公斤。媽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家里照顧兩個寶寶的主力是奶奶、外婆和保姆阿姨。
團團和圓圓長相方面各有千秋,性格方面不盡相同,連生活作息都大相徑庭。團團是吃好睡好可以自己玩耍的乖乖寶,而圓圓卻是機靈搞怪愛鬧要哄的高需求寶寶。6個月開始引入輔食,團團從來沒有讓媽媽操心過,而圓圓呢,全家人為他操碎了心!
輔食初體驗
6個月開始,寶寶開始吃輔食,媽媽開始重新上班。這兩件事情同步進行,因此制作輔食的重任交到了寶寶奶奶手上,喂輔食的工作主要交給保姆阿姨。吃飯習(xí)慣的培養(yǎng)是一輩子的事情,為了讓輔食喂養(yǎng)的工作開展的更加順利,早在媽媽孕期的時候就做著準備,寶寶餐椅,買買買;各種輔食書,買買買;高價輔食機,買買買;進口米粉輔食泥,買買買;抗菌菜板陶瓷刀具,買買買。
第一頓輔食,寶寶們在餐椅上正襟危坐,媽媽和保姆阿姨捧著輔食碗嚴陣以待。“大寶,來,張嘴,啊~”“小寶,好吃,啊~”夸張的動作伴隨著高分貝的勸導(dǎo),寶寶們的第一頓輔食算是順利完成。這之后由阿姨和外婆主導(dǎo)的輔食喂養(yǎng)過程中,大寶團團表現(xiàn)出對輔食的較大興趣,而小寶圓圓則表現(xiàn)出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時不時將喂進去的輔食泥頂出來。我們以為是早產(chǎn)兒頂舌反射尚未消失,過個十天半個月就會好。
然而十天半個月過去,寶寶們的米糊開始添加果泥、菜泥,胡蘿卜泥、土豆泥、南瓜泥、紅棗泥、紅薯泥輪番登場,大寶團團對輔食的愛有增無減,即使剛喝完牛奶,遇上送到嘴邊的輔食泥還是會不假思索地一口吃掉。而小寶,一言難盡,心情好的時候主動張嘴吃幾口,心情不好就緊閉嘴巴,連大人逗笑都是一副抿嘴微笑的嬌羞狀。
我一定是個假媽媽
寶寶吃飯不好,怎么辦,靜待花開;寶寶睡覺不好,怎么辦,靜待花開。我勸慰焦慮的奶奶和外婆,給寶寶多一點時間,不要強迫他,不要敗壞他的胃口,不要讓他對吃飯產(chǎn)生恐懼和抵觸,只要每天奶量維持在600以上,輔食吃多吃少,多一頓少一頓,都沒有關(guān)系。
然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大寶團團的表現(xiàn)太出色,相比之下,圓圓吃進去的東西少得可憐。為了讓圓圓多吃幾口輔食,奶奶外婆和保姆阿姨用了各種辦法:第一步,表演輔食有多好吃;第二步,給他手里塞玩具,唱歌跳舞逗他一笑,只為咧開嘴巴時可以將勺子送進他的口腔;第三步,放任寶寶哭或者喊,趁他張嘴把輔食強塞給他。
是的,看到這里,大家和我一樣的想法,這哪里是喂飯,這簡直是用刑啊。一頓飯下來,大人筋疲力盡,寶寶聲嘶力竭,兩敗俱傷。從第七個月開始,小寶圓圓開始抗拒勺子送過來的一切東西,不論是輔食泥還是溫開水,每次抱他到吃飯的餐椅旁邊都挺起小肚子表示反抗。
團圓媽媽不是不學(xué)習(xí),看了各大微信號,都說要逐步引導(dǎo),不能強加干涉,這樣的場面讓人生氣,有好幾次,我都黑著臉對保姆阿姨和小寶圓圓說:“愛吃不吃,不吃拉倒,整天這樣,有什么意思!”但是團圓外婆總拆我的臺,說:“寶寶還小,再不想想辦法多喂點進去,是要影響寶寶生長發(fā)育的。”我拗不過自己親媽,于是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隨她們喂。周末的時候,我常常生著悶氣離開喂飯現(xiàn)場,轉(zhuǎn)身和大寶團團玩。如果小寶圓圓會說話,他一定會強烈控訴我這個假媽媽吧!
扎心了,老鐵
在向媽媽群的媽媽和各大微信公眾號求助的過程中,我了解到讓寶寶接觸手指食物的意義,就試著在七個半月時候,請寶寶奶奶幫忙制作蛋黃餅給他們吃。蛋黃餅做成了,但是寶寶吃!吐!了!因為蛋黃餅密度太高,小朋友一口咬下,來不及咀嚼就吐下,導(dǎo)致嗆噎吐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那之后,手指食物的計劃也被擱淺了。
大人們一遍遍追問:寶寶,你到底喜歡吃什么味道,周黑鴨嗎,水煮魚嗎,香菜嗎,大蒜嗎?而小寶圓圓在日復(fù)一日不吃飯的吶喊中,日益消瘦。雖然吃的不多,但小寶的精力卻驚人的旺盛。一天到晚,叫啊鬧啊,不停要大人逗他玩,一抱起來就表演太空漫步,完全符合廣告上說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工作模式。我曾經(jīng)拿基因來安慰自己,或許小寶的身材就是像他們奶奶,苗條纖細;也自欺欺人地安慰家人:等小寶十四五歲,帶他一周吃兩次肯德基,看他胖不胖!然而小寶對喂飯的行為抗拒得越來越激烈,甚至連喂奶都很困難了,吃奶煩躁,不時哭鬧,近一周的奶量都在600毫升線上掙扎。
看著大寶團團吃飯津津有味的樣子,看著朋友圈里寶媽朋友們展示廚藝和寶寶吃飯光盤的照片,我就想說一句:“扎心了,老鐵!”
寶寶心里苦,但寶寶不(會)說
是的,我們和禾煦林醫(yī)生是朋友。在團圓出生之初,林醫(yī)生來家里看過寶寶,給了我們十分受用的母乳喂養(yǎng)建議。更近一些時候,大寶團團遭遇反反復(fù)復(fù)的濕疹和過敏,我們總是第一時間通過微信聯(lián)系林醫(yī)生請求支招。林醫(yī)生的建議十分有效,濕疹和過敏的癥狀總是在兩天之內(nèi)就明顯減緩;另一方面,和上醫(yī)院看診不同,她的寥寥數(shù)語總能寬慰一個焦急焦慮焦躁家長的心。
這次圓圓在吃飯方面不斷搞事搞事搞事的行為,讓爸爸媽媽完全招架不住。但我們不滿足于微信上的詢問了,是時候帶著寶寶到禾煦,面對面地談一談、認認真真地梳理一遍情況和對策了!通過禾煦小助手的幫助,我們順利約到了林醫(yī)生返溫之后的第一個咨詢時間段,當(dāng)天下午,大寶團團、小寶圓圓、寶寶外婆、寶寶爸爸、寶寶媽媽、保姆阿姨,一大隊人馬前往禾煦登門造訪。在嶄新的工作室里,林醫(yī)生先給寶寶們做了體檢,評估了兩個寶寶的發(fā)育和喂養(yǎng)情況。
通過檢查,我們發(fā)現(xiàn),小寶咽部有充血。根據(jù)初步判斷,是前一陣爸爸感冒,未加防范傳染給了他,而他也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流涕咳嗽癥狀,只在最初感染的一兩天有微微低燒的反應(yīng)。目前,孩子處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恢復(fù)期,因為咽喉疼痛和對以往喂養(yǎng)模式的抗拒而產(chǎn)生了厭食現(xiàn)象。
是的,媽媽心里涌上陣陣內(nèi)疚:寶寶,我誤會你了,我以為你只是胃口不開脾氣不好,沒想到主要原因是喉嚨不適,也沒有體諒你被撬開嘴巴的厭煩情緒和焦躁反應(yīng)。
在對待寶寶厭食這件事情上,像我這樣一味“靜待花開”不管不顧不對,外婆和保姆阿姨那樣橫加干涉強迫喂食也不對。林醫(yī)生給出的建議是:尊重孩子進食,培養(yǎng)輕松的進食環(huán)境,切勿強迫喂養(yǎng);建議增加質(zhì)地稍軟的手指狀食物,鼓勵孩子自我進食;可適當(dāng)服用助消化藥物幫助消化。
陪“飯渣”寶寶解鎖吃飯新技能
從禾煦回到家,已經(jīng)是傍晚時分。回到家的第一頓,我們給寶寶準備的是全蛋蛋羹、西梅泥和米糊。大寶團團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
輪到小寶了,當(dāng)然,小寶看到眼前熟悉又“痛恨”的輔食勺,還是一如往常的拒絕拒絕拒絕。這次的拒絕稍微溫柔些,他整個人呈現(xiàn)出“冷漠.jpg”狀態(tài)。我想起平時的早上,寶寶爸爸會趁我不在家,掰一點雜糧饅頭喂小寶圓圓,雖然吃一點吐一半,但好歹是能吃一些些進肚子的。正好,蛋羹也是固體狀,我試著用輔食勺挖下一小塊,遞到他嘴邊。小寶好奇地張開了嘴,并不抗拒食物的送入。好的,來第二塊,再來第三塊。慢慢地,一點一點,雖然最終還是沒把大半個全蛋羹吃完,但這一次,是他完全離開了高分貝的哄騙聲音吃的第一頓。
外婆連聲說“還是媽媽有辦法,還是媽媽有辦法”,順勢又給我遞來了一小碗米糊。“媽,他這蛋羹都吃不下了,你還讓他吃米糊?今天就先吃這么多吧。”“別空講,快點吃掉,要吃的要吃的。”西梅泥是寶寶相對喜愛的輔食,我沒有像之前那樣將果泥和米糊完全和在一起,而是把西梅泥放在勺子的最前端,讓寶寶先嘗到這個甜甜的味道。但是,第一口喂食,失敗!寶寶的嘴巴又閉起來了,可這米糊我也沒辦法捏在手上啊。而且此時,寶寶開始揉眼睛,出現(xiàn)了睡意,對吃米糊這事情完全提不起興趣。但是媽媽硬起頭皮,還是選擇再試一次。
事情出現(xiàn)了新的轉(zhuǎn)機,寶寶來搶勺子了。我順勢把勺子讓他握住,對著他的嘴巴推一點過去。小家伙對自己拿飯勺這件事情略為滿意,張嘴舔了舔勺子,然后把輔食泥吞了進去。這一口,完全值得媽媽歡呼雀躍。盡管滿手沾上棕色的西梅泥,中間還用臟臟的小手擦了把小臉,但是媽媽多愛這張小花貓臉啊,因為他嘴里還在嚼嚼嚼呢。圓圓小寶貝,恭喜你,比哥哥團團先一步解鎖了吃飯新技能!
萬里長征,總算踏上了正軌啊!據(jù)說團圓媽媽本人小的時候,也是一個愛含飯吃飯很慢的小朋友,但是后來我媽想了一個解決辦法(具體辦法先保密),現(xiàn)在我的吃飯速度堪比消防隊員。我希望再過幾年,當(dāng)我看著大快朵頤的團圓小哥倆的時候,也能像我媽現(xiàn)在看我一樣(我有個胖女兒,呵呵)會心一笑。就像林醫(yī)生所說:父母從來就是一個沒有辦法培訓(xùn)就直接上崗的職業(yè),而且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