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性產后母乳喂養的時候乳頭會發生皸裂,一般哺乳時乳頭皸裂后怎么護理及給寶寶喂奶呢?一起來看看吧!
1乳頭皸裂后怎么護理及給寶寶喂奶?
媽媽乳頭皸裂后的護理關鍵是保持清潔衛生,防止病菌從裂口進入乳房引起乳腺炎,所以喂奶前后都要用溫水清洗再擦干。特別是喂奶后,寶寶的口水對乳頭的傷口有刺激作用,不能殘留,一定要洗干凈。
喂奶時從不太痛的一側先開始喂,以保護皸裂嚴重的一側,因為寶寶剛開始吃的時候吸力最大。單次哺乳時間不能太長,控制在兩側一共15分鐘之內。等寶寶吃完奶后不要從寶寶嘴里硬拉長乳頭,而應該用小指從寶寶嘴角輕輕塞進去,讓寶寶嘴巴漏氣后再取出乳頭。
不哺乳時,盡量不要把乳頭重重包裹,特別是不要用防滲透乳墊,憋悶刺激較弱的乳頭,可以食用乳房保護罩,能將乳頭同胸罩隔絕開,避免刺激,這樣做,還有保持通風及收集多余乳汁的作用。
如果在臥室內,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將乳頭曝露在空氣中,能讓乳頭受到太陽的照射,保持乳房干燥的同時也可以殺菌。
實在痛的無法喂奶,就把奶擠出了喂給寶寶,讓受傷的乳頭休息幾天。
最后,要堅定母乳喂養的信心。其實乳頭皮膚的自愈能力很強,如果采取以上護理要點,一般2~3天乳頭就能有所恢復。
2寶寶大便有酸臭味?
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觀察嬰幼兒的大便性狀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
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喂食淀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