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高血壓、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是現在兒童期最常見的“成人病”,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主要與飲食結構不合理及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如小兒喜食口味重的、過咸、過甜、糖份高的食品。 喜歡重口味的孩子,往往調味品食用較多,“鈉”的攝取量也隨之增加,久而久之,血壓上升,造成高血壓。甜食、油炸食品、飲料,熱量較高,過多攝取會形成肥胖,而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痛風等也隨之而來。這些病“與食俱進”,慢慢積累,可能在小兒時期沒有明顯癥狀,只是胖,多數家長還認為小孩“胖”好,不重視,后來就發展為成人病。有報道,成年動脈硬化者在兒童期動脈內壁已有脂肪條紋沉著;北京1987年曾普查2000名中小學兒童,其中10%有高血壓;其中一名在3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缺不缺鈣,抽血查微量元素便知。只要血鈣正常,就不需要補鈣。兒科專家認為這是個誤區。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任獻青博士曾在門診遇到過兩個一歲多的孩子,枕禿、雞胸、肋骨外翻,一看就是嚴重缺鈣,但其父母說孩子不缺鈣,理由是查微量元素血鈣正常。 血鈣正常未必不缺鈣。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馬丙祥教授解釋說,兒童時期,由于生長發育的需求,骨骼需要更多的鈣,所以就會吸收血清里的鈣沉積到骨骼上,但是在早期缺鈣的時候,如果沒有及時補充鈣,血清里的鈣濃度不夠,會通過一系列的調整,使血清鈣保持在正常范圍,以防發生低鈣抽搐。而為血清提供鈣的就是骨骼,是骨骼為了使血清鈣維持在正常范圍而把自身的鈣貢獻出來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查血清鈣,鈣的濃度是正常的,而真實的情況是兒童體內骨骼缺鈣。對處于生長發育時期的孩子,這種骨骼的缺鈣會造成佝僂病。那么,怎樣知
寶寶小的時候會充滿好奇心。可能就像對他的手指、腳趾、肚臍一樣,寶寶同樣會對他的生殖器官感到好奇,當很多爸爸媽媽第一次看到這種探索行為時,他們沒準會擔心:“這正常嗎?”大多數專家都會回答,這是正常的,你不必擔心。 小男孩老摸自己的小雞雞,這是很常見的行為。大部分情況下,這不會有什么大礙。但是這用習慣仍需家長注意并讓寶寶改正。 你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盡量想辦法把孩子的手占住。比如讓他玩積木、開動慣性汽車、穿木珠、扔球入盆、敲打鍋鏟出聲、玩八音盒等。 2、打開尿布時要穿上寬松柔軟的大褲子,使他摸不著。他哭,要轉移注意,不要心軟,否則形成習慣,就難改了。 3、保持小雞雞和其附近的皮膚清潔,如果不干凈,患了陰道炎或尿道炎,就會因為病、因為不舒服而去摸了,這就不是行為問題了。 4、要把兒童摸小雞
大家都知道三翻六坐八爬,可是9個月的寶寶不學爬怎么辦? 我的孩子(女孩)已經9個多月了,但現在還不會爬。放她趴下來,一會她就翻過來仰面躺著(她翻身倒是很靈活)。她7個月時就能坐得很穩,現在她坐著也可以用手撐著地到處挪動,或用手撐地把屁股翹得老高,可就是不肯爬。我看書上說讓孩子爬可促進智力發育,但又聽別人說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先爬后走,有的孩子不經過爬就直接會走了。請問是不是一定要教孩子學爬?如何教?謝謝! 答:正如你說的,對于爬有完全相反的看法。認為爬必要性不太的專家認為爬并不是一個預測發展的一個指標,有的寶寶4個月就會爬了,最多的是在7個半月到9個月會爬,也有一部分孩子從來就沒有爬過,直接就扶東西走了,這些孩子都是正常的。在絕大多數發展量表上都沒有這一項(坐、站、走都有),而爬得好的孩子走得晚,不會爬的孩子走得早。 說爬非常重要
寶寶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骨骼較軟、易變形,加之器官功未定型,容易發生變化,若爸媽不注意寶寶的營養、坐立走的姿勢及鍛煉,就會產生體形上的種種缺陷,并且將會遺憾終身。 體形健美的標準 所謂體形健美是指胖瘦適當,身高與體重成比例,上身與下身勻稱,挺胸,腰背直,肌肉發達,四肢有力,心身剛健。 怎樣培養體形健美的寶寶 營養平衡:寶寶每天都需要補充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和維生素。若缺乏蛋白質,會使身高和體重增加緩慢,導致身材矮小,肌肉松弛,精神不振;若缺乏脂肪,體形消瘦,影響發育;若缺少糖,能量不足,影響智力和體格發育;若缺乏無機鹽,會妨礙骨骼生長;若缺乏維生素,會引起佝僂病。在寶寶6個月內,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到了4個月后,要及時添加輔食品;斷奶后,食物品種要多樣化,不能挑食,因為每樣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素,食用多種食物才能達到營養平
汁多清甜的西瓜是人們在盛夏每天必吃的水果。然而,西瓜不是每個人都可吃的,即使是可吃的人也要講究科學的吃法。有一些病人,或是在某些情況下,最好不要吃。 一、糖尿病人 西瓜約含糖類5%,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部分果糖,也就是說吃西瓜后會致血糖增高。糖尿病人在短時間內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會升高,病情較重的還可能因出現代謝紊亂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的量是需要嚴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么應相應地減少吃飯和面制品的數量,以免加重病情。 二、腎功能不全者 腎功能不全患者,對排出體內水分的功能大大降低,所以常會出現下肢或全身水腫。這類病人若吃太多西瓜,會因攝入過多的水,又不能及時將多余的水排出,致使水分在體內超量儲存,血容量增多,因此不但使水腫加重,且容易誘發急性心力衰竭。 三、感冒初期
作為企業,從盈利或者其他角度考慮,娃哈哈等企業選擇使用進口奶粉無可厚非,但如果所有中國乳企都如此選擇,問題將日益突出。今年以來,奶粉漲價的消息一直在刺激著消費者的神經。 近日,多種洋品牌“漲”聲再起。 通常,進入6月份,奶牛進入產奶旺季,原奶供應量大幅增加從而使價格下跌,奶粉生產成本有所下降。但今年情況有些特殊:國內乳制品消費強勁,企業對原料奶的需求量很大。與此同時,奶牛養殖成本大幅增加,這對原奶價格下降也起到抑制作用。據商務部監測,5月中旬重點監測大型養殖企業玉米購進價格平均為2.02元/公斤,較年初上漲8.6%,較去年同期上漲24.7%。 因此,生產成本的上升依然是困擾奶粉企業的主要壓力,即使是使用進口奶粉原料的企業也面臨著成本上升問題。今年以來,受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歐盟等主要乳品貿易國奶業供給
生長激素是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它的生理作用涉及生糖、生酮、促進蛋白合成和降低膽固醇等眾多方面,其中之一是通過肝臟分泌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刺激軟骨細胞分化、增殖,使線性生長加速,促使兒童身高增長。以往多年的經驗表明,重組人生長激素可使矮小患兒每年長高7-12cm。 臨床上最早用于治療生長激素缺乏性疾病的制劑是從人腦垂體中提取的,由于來源的限制,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極其緩慢。自1985年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取代人垂體生長激素用于臨床以來,生長激素的應用范圍日漸擴大,使用方案也不斷涌現。 生長激素治療每年長高7-12cm 生長激素對某些類型的小患者有一定作用,但其須在專科醫生檢查確診后并指導下應用才能獲得應有效果。 對于宮內生長遲緩所致低出生體重兒,生長激素可幫助其加速生長,向正常兒身高追趕。對體質性生長遲緩即男性11&m
腦不僅是人身體的指揮部,而且也是人智慧的所在。腦的發育是否正常,直接關系到小兒的智力。那腦是怎樣發育的呢? 小兒剛出生時,腦的重量僅有350-400克,大約是成人腦重的25%。此時,雖說在外形上已具備了成人腦的形狀,也具備了成人腦的基本結構,但在功能上還遠遠差于成人。所以,小兒剛生下來時,不會說話、不會自主活動,這些能力需要在日后腦發育的基礎上才能逐漸具備。 到了1歲時,腦的重量達到為出生時的兩倍,達成人腦重的50%,2歲時為成人腦重的75%。從腦重量增長的速度可以看出,顯然在最初的1—2年內腦發育是最快的,所以,也可以這么說,小兒出生后頭1—2年是腦發育的關鍵期。 所謂關鍵期,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內小兒最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經驗,錯過這個時期就不能獲得或達到最好的水平。相反,在這段關鍵期內,大腦也最容易受到
春天是孩子長個的黃金季節,除了注意補充營養、保證睡眠、預防疾病外,適量運動可以幫助孩子長高個。 既往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兒童比不參加鍛煉的同齡兒童平均高4~8厘米,因此,建議兒童每天戶外運動。 什么運動有助于長高呢?首先要根據孩子的性格、體質特點選擇孩子喜歡的運動,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運動,否則影響孩子的情緒,對長高不利。在孩子喜歡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及運動發育水平選擇跳躍、摸高、慢跑、跳繩、騎車、踢毽子、籃球、排球、芭蕾、伸展體操、游泳和引體向上等運動。這些運動能起到牽拉肌肉和韌帶、刺激骺軟骨增生的作用,對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增長很有利。但也要注意不能急于求成,因為長期過量超負荷運動會造成軟骨損傷、肌肉勞損,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運動時最好保證孩子的心率達到120~140次/分鐘,運動到孩子出汗
大多數小兒生后12小時內開始排出糞便即“胎糞”。在生后第一天排出的完全是胎糞,顏色為深綠色、棕黑色或黑色,呈粘糊狀,無臭味。以后隨著給小孩喂奶,糞便顏色逐漸變淡,一般在3~4天內胎糞排盡,小兒糞便遂轉為正常的黃色。 如果小兒生后24小時以后不見胎糞排出,應對小孩進行檢查,看看有無肛門、有無腹部膨隆和包塊等以確定是否有消化道的先天異常。 多數小兒生后第一天就開始排尿,但尿量較少,全天尿量一般只有10~30毫升;小便次數開始也較少,第一天只有2~3次;尿色開始較深,一般呈黃色,以后隨著開始喂奶,小兒攝入的水分逐漸增加,小便總量逐天增加,每天小便次數也逐步增多,到生后一周小便次數可增至每天10~30次;小便顏色也逐漸變淡。 少數小兒生后剛排出的小便略帶磚紅色,這是由于尿酸鹽沉積所致,屬正常現象,只需增加喂奶量后
新生女嬰的家長有時候發現寶寶居然有陰道流血,有時候還有白帶,往往會感到驚慌,其實這是正常的。在臨床上,這兩種現象分別叫做假月經和新生寶寶白帶。 有些女嬰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剛出生4至5天的女嬰就出現了陰道流血,有時還有白色分泌物自陰道口流出,很象白帶。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兩種現象在臨床上分別叫做假月經和新生寶寶白帶。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母親在妊娠末期把雌激素傳給胎兒,這種內分泌激素有刺激女嬰生殖道粘膜增殖、充血的作用。由于胎兒在母體內受到雌激素的影響,使新生兒的陰道上皮增生,陰道分泌物增多,還可使子宮內膜增生。 胎兒娩出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內膜脫落,陰道就會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一般發生在寶寶出生后3~7天,持續1周左右。無論是假月經還是白帶,都屬于正常生理現象。家長不必驚慌失措,也不需任何治療。
我的寶寶5個月了,可是我發現孩子是“對眼”,只是一只眼睛有問題,我怕孩子發展下去變得嚴重了。請問我的孩子是真的對眼嗎?該如何糾正? 專家解答:你說的“對眼”就是我們醫學上說的“斜視”,俗稱“斗雞眼”。斜視是指眼的視軸明顯偏斜。正常人的眼睛是受眼肌和神經控制的,任何一方面出問題,都會影響眼球的協調運動。但是出生幾周的孩子眼球的轉動是單側性不協調,眼球可能出現偏視。另外,有的孩子出生時鼻梁低平,眼距較寬,在鼻側眼睛的內眥有一塊內眥贅皮,遮蓋鼻側的球結膜(俗稱白眼球),使得人看起來黑眼球好像向中間移動了,就以為孩子是“對眼”。 隨著孩子的發育,鼻梁增高,內眥贅皮也會逐漸消失,到5~6個月時雙眼注視功能才發育健全,6~7個月
食品的彩衣是由色素制成,色素有天然色素和麻疹、哮喘、鼻炎等。 導致慢性中毒 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肝臟的解毒功能和腎臟的排泄功能都不夠健全,較成人弱。因此,如果長期食入著色食品,就會把色素慢慢積蓄起來,導致慢性中毒,影響兒童健康成長。 影響神經功能 研究發現,不少孩子平時任性,脾氣暴躁,常出現過激行為,除了社會因素和家庭管教因素外,過量食用染色食品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期,體內器官功能脆弱,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健全,對化學物質尤為敏感,若過多過久地進食色素濃的食品,會影響兒童神經系統的沖動傳導,以致容易引起好動、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行為怪癖、食欲減退等癥狀。 因此,家長在給孩子選購食品時,要注意彩色食品的攝入量,切勿過多、過久,以免過多引起體內蓄積中毒,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面對琳瑯滿目的零食,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購買欲。而一些家長在對待零食問題時也有兩種極端的態度:完全不讓孩子吃,或者完全滿足孩子。專家指出,這兩種態度都是錯誤的,每個小孩都應該有選擇地吃零食,關鍵在于從小就要教育孩子科學挑選和認識零食,引導正確的消費觀。 零食不可 “完全拒絕” 面對琳瑯滿目的零食,有些家長是只要孩子喜歡吃就給買,產生了不少“小胖墩”,而有的家長除了一日三餐,不愿意給孩子吃任何零食,認為零食全都不是好東西。 專家指出,零食能在正餐與正餐之間起到補充能量、充饑的作用,只要選擇得當,對小孩的生長發育有積極意義。美國有研究標明,很多孩子一天中20%的熱量來自零食,所以家長不僅不應讓孩子與零食絕緣,還要十分注意培養孩子對于零食的正確態度。尤其是學齡前的飲食習慣,會對孩子一生都帶
母乳不足是不少新媽媽在哺乳期碰到的難題。其實,這當中有不少是因為使用了錯誤的方法。例如,民間常用豬蹄湯、鯽魚湯促乳,但原來如果分娩后過早進食這些湯,反而會使初乳過分濃稠,引起排乳不暢。為此,有專家總結了六種比較科學的方法,幫助新媽媽增加母乳。 增加媽媽母乳的六種科學方法 1.注意飲食、休息和培養對哺乳的信心。 產婦要保持精神愉快,對母乳喂養抱有信心,尤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與嬰兒同步休息法,減少干擾。家庭其他成員應照顧好乳母,精神上多加安慰鼓勵,并主動分擔家務,防止其疲勞。 2.糾正母乳喂養中的不合理現象。 最常見的母乳不足的原因是嬰兒的吸吮時間不夠,媽媽應保證足夠的時間來喂養嬰兒。特別是新生兒,每天的哺乳時間可能長達8個小時;出生1~2個月的嬰兒,每天應哺乳8~10次;3個月的嬰兒,24小時內哺乳次數至少有8次。 3.避免&
觀念誤區 1.配方奶和母乳的營養相似,甚至配比更科學。 2.雞湯、魚湯、豬蹄湯是很好的發奶食品。 3.得了乳腺炎,不能再喂奶了。 4.我感冒了,只能吃藥,幾天不喂奶,奶水就沒了。 5.我是想母乳喂養,可我要上班,只能斷奶。 操作誤區 6.吮吸不夠。很多新媽媽都錯誤地認為母乳像銀行的存款一樣越積越多,然而事實恰恰相反,母乳是越吸越多。 7.未按需哺乳。母乳不應像配方奶一樣定時喂養。 8.寶寶睡眠時間過長。在母親的奶水變得充足以前,應保證至少2小時喂奶一次,如寶寶連續睡覺,應喚醒他。 9.未能有效吮吸。只有能聽到寶寶連續的吞咽聲,才能說明吮吸是有效的。 10.添加配方奶或輔食。國際母乳會告誡母親:一天之內寶寶接受的添加物越多,第二天母親體內產生的乳汁就越少。 11.一次只喂一邊。即使寶寶吃了一邊乳房的奶水就飽了,媽媽也
最近有很多家長說自己的寶寶像大人一樣翹著二郎腿,問總翹二郎腿好嗎?蹺二郎腿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嗎? 一個班級一兩個孩子“斜肩膀”,這樣的娃還真不少。昨日,記者從省疾控青少年發育中心了解到,濟南中小學生的脊柱側彎發病率已達3%,而女孩更易患此病。 “不疼,做完手術就能穿裙子了!”昨日,在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小兒外科,13歲的秀秀躺在病房上,她剛做完“脊柱矯形手術”。 三年前,母親給秀秀洗澡時發現,女兒一個肩高,一個肩低,且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明顯,脊柱竟長成“s”形。父母這才帶秀秀去北京求診。醫生開始也不知病因,后來女孩坐下,醫生發現她總是斜蹺著二郎腿。 一問才知道,因為孩子個頭較高,上課時,把腿全放在課桌底下,挺直了身子很不舒服,就習慣
運動可以鍛煉寶寶的膽量、毅力、自信、自控能力,對良好個性的形成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相對來說,芝鶯是屬于比較文靜的寶寶,運動智能可能是她的弱項。寶寶的第一個運動項目:哭,她很少哭;另一個運動項目:走,她也很晚才開始。所以,我要想辦法彌補這些弱項。 新生寶寶,有一件事情可以相當于體育鍛煉,那就是:哭!有些寶寶,可以一邊大哭,一邊手抓腳踢。這不但鍛煉了肺活量,也鍛煉了手和腳,其實哭得厲害的,基本上算是全身運動了。而除了哭以外,還有一些適合小寶寶的運動。 游泳 健康寶寶天生不怕水,他們會把這種水中嬉戲當作在媽媽子宮羊水生活的繼續。嬰兒時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利用這一黃金時期開展游泳活動,對身心的發育是大有好處的。在家里每天游泳,基本可以堅持到一歲左右。一歲以后,就可以去游泳館游泳了。 寶寶游泳主要有幾大好處:
給嬰兒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僅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對孩子長大后的外形美觀也尤為重要。希望家長們能引起重視,給寶寶選擇合適的枕頭。 許多初為人母(父)都給嬰兒墊一個小小的枕頭,其實這種作法往往對孩子的腦部發育是不利的,因此給嬰兒選擇合適的枕頭尤為重要。 1歲以內,是小兒頭部發育最快,最重要時期,適宜的枕頭,有利于頭部血液循環,可幫助孩子盡快進入夢鄉。并促進腦部生長發育。選擇不當,不僅影響頭頸部生理功能,還可引發某些部位發育畸形。 新生的嬰兒,脊柱子直,平躺時,背和后腦勺在同一平面上,頸、背部肌肉自然松馳、舒適,而且新生兒頭大且幾乎同肩寬,平睡、側睡都很自然。如果頭部用枕頭墊高了,反而容易造成新生兒脖頸變彎曲,有時還會引起呼吸困難,以致影響新生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如果怕孩子吐奶,可以把上半身適當墊高一點,倒是有利于防止孩子的吐奶。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