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生活內容。生活在單調環境中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不利,要讓孩子多接觸生活,多接觸社會,見得多、聽得多才有素材來說。 我的兒子1歲3個月,會說“媽媽”“爸爸”“拿拿”“娃娃”“奶奶”“馬馬”“蛋蛋”,但教他別的他就不學了。怎樣才能讓他學說話呢? 答:你的孩子才1歲3個月已會說“媽媽”“爸爸”“拿拿”等7個詞,而且是疊字,這并不少。據我所知,1歲3個月的兒童一般只能說3~5個詞。有的心理學家認為,1~1歲半是理解語言迅速發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兒童能懂的話大量增加,但說出的語詞還很少,甚至出現一個短暫的相對
寶寶在不斷長大,在學習各種本領,而越來越多的輔助工具進入寶寶的學習生活中,學步車就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學習工具,但是學學步車到底好不好呢?下面請看以為專家對網友問題的回答。 我家寶寶快8個月時開始用學步車,現已近一個月,可以在房間里自由“走動”。聽說這對寶寶骨骼發育有影響,現在不讓她坐學步車,可以嗎?請賜教! 答:不建議用學步車,容易造成步態異常、尖足,而且不利于平衡能力和身體協調性的鍛煉。另外,8個月學走路稍早些,可到1歲時再學走路。現在孩子骨骼還沒有成型,太早練習走路,有可能長成“O”型腿。
鈣被稱作生命金屬,是形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份,人體中鈣含量的99%都在其中,它支撐者我們的生命。那么,如何在正常的飲食中保證寶寶成長所需要的鈣等營養?除了吃配方奶和輔食外,是否還需要給寶寶額外補鈣呢?看看惠氏專家顧問團的專家是怎么說的吧。 專家回答: 2007年衛生部頒發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里面明確提出,在孩子發育過程中0到6個月每天鈣的需求是300毫克,如果媽媽用純母乳喂養自己的寶寶,母乳里面的含鈣量就足以能夠滿足孩子生長發育需要了,一般來說就不需要補鈣了。而用配方奶喂養的孩子,里面的鈣是人為添加進去的,加上牛奶里面所含的乳鈣,鈣不如母乳的鈣吸收的好。所以0到6個月人工喂養的孩子每天鈣的需要量是400毫克左右。6到12個月的寶寶,隨著生長發育,對鈣的需求也逐漸增加了,這個階段寶寶每天需要的鈣是400毫克左右,如果在這個階段里孩子獲得的鈣已經
葉黃素是保護眼睛、延緩眼睛老化的重要元素。媽媽們可以為寶寶適當補充富含葉黃素的食物,維持寶寶好視力,讓眼睛保持雪亮、遠離近視! 葉黃素對視力的影響 現在小朋友近視情況普遍,年紀輕輕就必須戴一副厚重的大眼鏡,把孩子水汪旺的大眼睛都遮住了!想要讓您家的小寶貝維持好視力嗎?葉黃素是保護眼睛、延緩眼睛老化的重要元素。透過攝取充足的蔬果,尤其是深綠色蔬菜、紅黃蔬果來補充葉黃素;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用眼過度,維持用眼的好習慣,才能讓眼睛保持雪亮、遠離近視喔! 葉黃素 眼睛的天然抗氧化劑 什么是葉黃素呢?對身體有什么好處?小寶寶們又該如何攝取呢?事實上,葉黃素是一種類胡蘿卜素,雖然日常飲食中的類胡蘿卜素種類高達50多種,但只有葉黃素(Lutein)及玉米黃素(Zeaxanthin)會聚積在視網膜上的黃斑部,故又稱為黃斑色素。視網膜及黃斑
無論是混合喂養還是人工喂養,奶瓶都是寶寶必不可少的裝備,這里的學問也很多。 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 選適合的奶瓶 無論是混合喂養還是人工喂養,奶瓶都是寶寶必不可少的裝備,這里的學問也很多。 材質:奶瓶分為PC(聚碳纖維)及玻璃兩種,PC輕且耐摔,玻璃耐高溫易消毒。建議媽媽們一般至少要購置1只玻璃奶瓶、1只PC奶瓶。玻璃奶瓶適合媽媽拿著喂,PC奶瓶輕便,便于外出攜帶,也適合寶寶逐漸長大過程中練習著自己拿著喝。 奶嘴:奶嘴是小寶寶最喜歡的玩具,由于新生寶寶最早用嘴感知世界,一只可心的奶嘴除了是寶寶喝水、喝奶的好用具之外,還是寶寶感到溫暖安心的好伙伴。 小號圓孔徑的奶嘴是寶寶專用的,很適合還不能控制吃奶量的新生寶寶使用;中號圓孔徑的奶嘴適合2~3個月大的寶寶,如果媽媽觀察到新生寶寶用小號孔徑奶嘴吸奶費力時就可以選擇中號
患多動癥兒童,一般動物蛋白的攝入量過多。對患有多動癥的兒童,除藥物和精神治療外,合理飲食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措施。現介紹幾則多動癥的食療方,以供參考! 研究表明,營養不平衡是造成兒童多動癥的一個重要因素。調查顯示,患多動癥兒童,一般動物蛋白的攝入量過多。蛋白質對兒童生長發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攝入過多,當超過正常需要量2-3克/千克體重時,其分解代謝的產物——含氨的化合物,更會引起兒童煩躁不安和好動。此外,鈣攝入不足,吃糖過多以及鉛的攝入,對兒童多動癥的發生均有一定關系。 對患有多動癥的兒童,除藥物和精神治療外,合理飲食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措施。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忌偏食,適當減少高糖、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多吃番茄、桔子等水果和新鮮綠葉蔬菜,少用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強的調味品以及含有合成化學添加劑的食品,還要常吃些含鈣豐富的食品
兒童高血壓、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是現在兒童期最常見的“成人病”,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主要與飲食結構不合理及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如小兒喜食口味重的、過咸、過甜、糖份高的食品。 喜歡重口味的孩子,往往調味品食用較多,“鈉”的攝取量也隨之增加,久而久之,血壓上升,造成高血壓。甜食、油炸食品、飲料,熱量較高,過多攝取會形成肥胖,而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痛風等也隨之而來。這些病“與食俱進”,慢慢積累,可能在小兒時期沒有明顯癥狀,只是胖,多數家長還認為小孩“胖”好,不重視,后來就發展為成人病。有報道,成年動脈硬化者在兒童期動脈內壁已有脂肪條紋沉著;北京1987年曾普查2000名中小學兒童,其中10%有高血壓;其中一名在3
要想使孩子身體健壯、大腦發育良好,就必須攝取比較全面的營養,各種各樣的營養對于3歲幼兒來說都極為重要,特別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等,更是缺一不可。 1. 脂肪 脂肪是人體所必須的重要能源,有些人認為油脂類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腹瀉而不敢多給孩子吃,其實并非如此。脂肪不僅可以潤腸通便,還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熱量。 如果脂肪吃得太少,導致熱能不足,就只能依靠糖類來補充,這樣由于吃甜食過多,從而引起食欲不振、偏食、蟲牙等不良后果。因此,孩于不僅要吃黃油等,而且要多吃些植物油。 2.蛋白質 對于造就一個結實的身體,蛋白質是極為重要的,肌肉、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通常3歲的孩子每天必須有約45克的蛋白質進人體內。按平均每千克體重計算,3歲小兒每千克需要2.8—3.8克,而成人每千克需要1-1.5克,也就是說3歲
關于寶寶的身高,媽媽們肯定從寶寶出生時就開始關注了——我的寶寶生下來身高是多少?一周能長個多少?第一個月就能長這么多嗎?3個月的寶寶為什么和其他寶寶不一樣呢?在醫生說的身高范圍內就是標準的嗎?身高肯定是受遺傳影響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于身高的件事: 1. 生下來的身高和今后的有關系嗎? 寶寶生下來的身高大多在48厘米~52厘米之間,有些早產寶寶因為媽媽孕期較短,所以沒有達到這個數字,但不用擔心,隨著寶寶出生后旺盛的食物需求得到滿足,寶寶在生長發育方面會逐漸趕上其他新生寶寶。有些寶寶因為出生時個頭就比較大,所以他的身高也比其他寶寶大一些,不過有時候這類寶寶在出生后的指標會逐漸和標準趨向一致。由此來說,生下來的身高和今后的身高沒有太大的聯系。 身高,醫生也稱身長,是衡量寶寶生長發育是否達標的一個重要
通過母乳喂養的孩子患病幾率明顯低,因此,堅持母乳喂養是保證嬰兒具有較強免疫力的關鍵所在! 一項抽樣調查結果顯示,500例0至3歲患呼吸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的兒童中,有98例是通過母乳喂養的孩子,402例是通過奶粉或混合方式喂養。 專家指出,通過母乳喂養的孩子患病幾率明顯低,堅持母乳喂養是保證嬰兒具有較強免疫力的關鍵,普及提高母乳喂養率是提高嬰兒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證。 母親懷孕的時候,靠胎盤向胎兒輸送免疫球蛋白,為孩子提供免疫防護。孩子出生之后,寶寶體內的免疫球蛋白每隔一個月就會消耗一半,到七八個月時,將消耗完。而此時由于孩子的免疫系統還未完全建立起來,無法提供充足的免疫球蛋白,而產后母乳能夠擔當“健康衛士”的角色。
母乳喂養是每個新媽咪的心愿,怎樣讓乳汁增多卻是一個讓不少新媽咪困惑的難題。其實除了傳統的豬蹄湯有催乳功效外,還有很多食品也能幫助分泌更多乳汁,不妨試試以下幾款美食—— 蝦仁餛飩湯 原料:新鮮蝦仁50克,豬絞肉50克,胡蘿卜15克.蔥末20克.姜末10克,餛飩皮8片.香菜些許.高湯、鹽、胡椒、芝麻油適量。 制作:將蝦仁、絞肉、胡蘿卜、姜末、蔥末全部一起剁碎,加入調味料拌勻:把做成的餡料分成8份,包進餛飩皮中.再放進沸水中煮熟;鍋里加高湯煮開.放入煮熟的餛飩.再加調味料、香菜及蔥末等即可。 營養小秘訣:蝦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鈣,既可促進泌乳,還能提高乳汁的質量。 花生大米粥 原科:生花生仁100克,大米2∞克。 制作:先將花生仁洗凈、搗爛;在鍋里放入清水.再把淘凈的大米放入.待煮開后以慢火煮粥。 營養小秘
哺乳前乳母可先為嬰兒更換干凈的尿布,讓嬰兒舒適地開始吸吮。然后洗清雙手、用溫水擦洗一下乳頭,將嬰兒抱于懷中,讓嬰兒的頭部枕在母親的臂彎上,取坐位哺乳最為適宜,嬰兒的頭部可稍高,因為這樣母子都不費力,還可防止嬰兒吐奶。母親在哺喂時,嬰兒頭部一側的腳可用一只小凳子稍架高,這樣托著嬰兒頭的臂彎可以枕在架高的一側腿部,可以更輕松地哺乳。 母乳喂養圖解 哺乳時母親要將奶頭和大部分乳暈送入嬰兒口中,嬰兒下嘴唇略外翻,使乳暈下方能盡可能全部進入嬰兒口中,使嬰兒舌頭能從下至上裹住母親乳頭和乳暈。這樣隨著嬰兒吸吮時舌頭由前向后呈波浪性運動,嘴唇或松或緊有節奏的運動,可以很好地刺激母親乳暈部位的神經敏感區,這是促使泌乳的最好信號。有經驗的母親都知道,只有在嬰兒嘴含住乳暈部分時,乳房才會像得到信號似地極其敏感地開始“開閘放水”,只含乳頭乳汁就是出不來,母親嬰兒干著急也
工作媽媽母乳喂養經常會碰到將乳汁提前擠出來存入冰箱的情況,那么,剛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母乳能直接喝嗎? Q:剛從冰箱里面拿出來的母乳能直接喝嗎? A:我知道外國媽媽有的時候會直接這樣喂孩子,中國人有一個習慣,不喝冷的東西,一般的媽媽可能會希望熱一下奶,這個奶通常熱的辦法是在水龍頭底下沖瓶子或者袋子,不要用太燙的水,用洗澡水或者比洗澡水稍微溫一點的水沖幾分鐘奶就會熱了,也可以放在一個大碗里,碗里面放上熱水,把袋子或者瓶子泡在里面,但是這個可能稍微慢一點。 Q:不要加熱得很熱? A:對,基本跟體溫差不多就可以了,也不用那么準確,感覺不涼就行了。盡量不要用微波爐來熱,微波爐熱的話,里面一些活的細胞可能就破壞了。
母乳喂養不論是對新生寶貝的成長發育,還是對于新媽咪的身體恢復都有好處,新媽咪也希望產后能夠用自己的乳汁哺喂寶貝。但在實際生活中仍然有許多媽咪遇到一些難題,怎樣成功進行母乳喂養,新媽咪既要有充足的信心,還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1. 分娩后盡早開奶 產后30分鐘即可能開奶,新生兒與媽咪同室同床,以便以不定時、不定量的哺乳原則按需喂養,使寶貝得到最珍貴的初乳。雖然新媽咪可能身心疲憊,乳房也不感到脹,但一定要及早讓寶貝吸吮乳房,以免失去最佳時機。 2. 保持心情舒暢 焦慮情緒所產生的荷爾蒙,會影響乳汁的正常分泌,造成惡性循環。所以,當出現母乳分泌問題時,家人要及時寬慰新媽咪,不要再施加心理壓力;媽咪自己也要學會調節心理,放松心情,著急只會使情況更糟。 3. 學會了解小寶貝 新媽咪因為沒有育兒經驗,往往寶貝一哭就手忙腳亂,總認為是餓了。其實寶貝哭,即便是
很多媽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寶寶吃完奶后,很多時候吮吸著媽媽的乳頭不放,有時強行拔出乳頭,卻惹得寶寶大哭。用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 Q:我老婆剛生下一個女兒,寶寶吃完奶后,很多時候吮吸著媽媽的乳頭不放,常常很不容易才哄得寶寶松口,有時強行拔出乳頭,卻惹得寶寶大哭。請問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A: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媽媽奶水不足,寶寶沒有吃飽引起的。在哺乳過程中,一般可以通過聽到小孩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及媽媽感覺乳房變軟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另外寶寶吃飽后也會自己松開乳頭。若媽媽奶水不足,可在哺乳時另外沖泡一瓶配方奶,在寶寶沒有吮吸和吞咽動作時,輕輕拔出乳頭,用配方奶補充。 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五大經驗 第一,聽寶寶的吞咽聲 媽媽脹的大硬,寶寶含著媽媽頭,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聽到咕咚下咽的聲音,5-10分鐘就差不多抽空,媽媽柔軟,再換另
在寶寶進入離乳期之后,如何斷奶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哺喂母乳的寶寶,他不僅從媽媽那里得到乳汁,更是獲得了難以割舍的依戀感。那么,在什么時候開始斷奶最合適?又該怎么進行呢? 計劃1:觀察輔食添加狀況 在寶寶滿6個月之前,母乳完全能夠提供成長所需要的營養和熱量。當寶寶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之后,世界衛生組織(WHO)仍舊建議持續哺乳至2 歲或2歲以后。也就是說,添加輔食就是離乳的開始,至于何時徹底完成離乳,則視寶寶和媽媽的具體情況而定。 何時開始添加輔食,寶寶的身體會發出一些訊號,6個月大是一個基準值,有些寶寶可能在5個多月時就已經準備好,而有些(特別是過敏兒)則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準備。以下有幾個觀察點可供參考,當寶寶開始對其他食物有興趣、能夠坐好、舌部發展良好、不再把食物往外推的時候,基本上就代表可以添加輔食啦。 一般來說,我們習慣從稀釋果汁、稀飯等開始為寶寶添
冷凍母乳喂養是否可行?冷凍母乳應該用什么東西裝?裝母乳的袋子哪里有賣?如何避免母乳冷凍時受到細菌污染?一時之間,冷凍母乳、母乳喂養似乎再次成為新媽媽們討論的熱點。 國外的確有冷凍母乳的做法 國際母乳會宣傳手冊上說:3~5天內要食用的母乳可放在冷藏室內,如果冷凍室內溫度維持在-18℃以下,則可在雙門冰箱內冷凍4個月,在單獨的冰柜內可保存6個月之久。 專家說,國外確實有冷凍母乳的做法,但一般都存儲在母乳庫中,并且存儲前會經過巴氏消毒(日常飲用的袋裝牛奶多采用該消毒方法),通過高溫殺死細菌避免微生物的繁殖。 醫生不贊成購買他人母乳 很多上班族女性休完產假后,繁忙的工作和不便的交通讓她們不得不放棄母乳喂養寶寶的想法。得知有冷凍母乳的做法,很多奶水豐富的女性似乎重新看到了希望。 專家指出,母乳富含免疫因子、乳糖蛋白、鈣和磷,有利于提高寶寶機體免疫力、加深母子感
很多媽媽在母乳喂養的過程中感覺乳汁越來越少了,對此,專家建議:母乳不足可采用補授法。也就是先母乳,后奶粉的喂養方法。 [網友] :添加奶粉的時候我聽說最好是和母乳分開,單也聽說過讓他吸完母乳再喂,到底哪個正確?如如此按需哺乳需要多久? [專家] :不知母乳是否多,如果母乳很多還是應該堅持母乳喂養。每次喂養前在孩子比較餓的時候先喂母乳,然后再喂奶粉。喂奶粉時可選用仿真乳頭,這種乳頭吸吮起來比較費力,跟吸母乳的感覺比較接近,孩子容易接受。這種喂法叫補授法,容易保持母乳的持續分泌。母乳看起來有點稀但營養成分是非常好的,而且各種物質的生活性、生物利用率都很高,所以營養價值很高,對孩子的營養發育、腦發育都很好。 [網友] :請問專家,我自己感覺現在奶水很少,不過她吸完后我能擠出點點,是不是要擠到一點都沒有才算排空?還有,為了寶寶睡得好我是否應停夜奶? 專家] :如果孩子的
當母乳喂養到一定階段,媽媽們多會出現母乳量下降的現象。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媽媽的奶量呢? [網友] 我寶寶現在3個月了,一直是混合喂養的。一般是晚上喂我的,可是現在他晚上醒后要一直吃到早上。我怎么才能提高奶量呢? [專家] 還應該是成頓吃,不應該讓孩子長時間叼著奶頭尤其在夜間叼著奶頭吃吃睡睡。如果孩子吃母乳后不能入睡,感覺母乳量不多,可以適當添加一點奶粉,但奶粉量要比孩子實際需要量稍少一點,這樣母乳會越來越多,否則奶粉喂量過多會將母乳頂回。母乳不足可以吃下奶食物和下奶中藥,在影響母乳分泌的因素很多,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分析,尋找原因。比如說母親感覺疲勞或情緒不好、精神緊張肯定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很多母親感覺睡覺非常長奶,可以跟孩子同吃同睡,孩子吃奶時候就喂,孩子睡覺媽媽立刻睡覺,這樣休息好了奶水會越來越足。另外一定要情緒愉快,避免精神緊張。 [網友] 牛奶和配方奶粉有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是指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受到限制,沒有達到與胎齡相適應的大小,主要表現為胎兒體重比相同孕周的正常胎兒低,妊娠37周后的胎兒出生體重不足2500克。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是產科重要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率為3%~10%,平均發生率約為6.4%,它的發生率并不低。 胎兒宮內生長遲緩是怎么回事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是指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受到限制,沒有達到與胎齡相適應的大小,主要表現為胎兒體重比相同孕周的正常胎兒低,妊娠37周后的胎兒出生體重不足2500克。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是產科重要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率為3%~10%,平均發生率約為6.4%,它的發生率并不低。 本病的發病原因較復雜,其中約有30%左右的原因還不明確。 已知的發病原因有: ①TORCH(指弓形蟲、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及其他病原體)宮內感染,約占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