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蛋白什么時候吃最好 一般建議在睡前吃酪蛋白效果會更好,因為酪蛋白被人體吸收的速度非常緩慢,你的身體可以整夜緩慢吸收蛋白質(zhì),為肌肉補(bǔ)充能量并在6-8個小時的休息中促進(jìn)肌肉蛋白質(zhì)的合成。科學(xué)研究表明,睡眠前食用酪蛋白可以使鍛鍊后肌肉蛋白質(zhì)合成增加。 如果你經(jīng)常進(jìn)行長時間高強(qiáng)度鍛鍊,那么補(bǔ)充酪蛋白也有益于在整個鍛鍊過程中為肌肉提供蛋白質(zhì)。 201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進(jìn)行阻力訓(xùn)練的人,在每天補(bǔ)充27.5克酪蛋白蛋白質(zhì)(睡眠前食用)后,肌肉質(zhì)量和身體力量比未補(bǔ)充的人提高更多。這表明酪蛋白的補(bǔ)充可以進(jìn)一步增強(qiáng)骨骼肌對長期阻力訓(xùn)練的適應(yīng)性反應(yīng)。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shù)資訊中心的研究報告中建議,在睡前攝取30~40公克的酪蛋白,身體一邊提供蛋白質(zhì),肌肉一邊休息,有助于提高肌肉合成的速率喔! 酪蛋白的好處 1、更大的飽腹
手術(shù)后吃鱸魚好嗎 以鱸魚的營養(yǎng)、功效來說,最重要為含有優(yōu)質(zhì)的魚肉蛋白質(zhì),利于傷口組織、細(xì)胞修復(fù),因此手術(shù)后是非常適合吃鱸魚的。 而且鱸魚低熱量、低脂,食用負(fù)擔(dān)少,魚肉中具備 EPA 、DHA 等對于腦部發(fā)育有益的營養(yǎng)素,而蛋白質(zhì)不只幫助細(xì)胞修復(fù),對于維護(hù)、增加肌肉量也是幫手,除了術(shù)后、產(chǎn)后保養(yǎng)飲食,像成長發(fā)育中的孩童、成人與老人、增肌健身者等,都適合補(bǔ)充。如鱸魚中的鉀含量高,每 100 公克有 377 毫克,還能保養(yǎng)心血管血壓的順暢度,同樣具有貢獻(xiàn)。 鱸魚怎么選 挑選鱸魚,建議觀察魚身的完整狀態(tài),魚身必須無損傷、魚腮魚鰭等完好齊全,而新鮮的鱸魚眼睛仍帶有透亮度不混濁,如此才是相對鮮美的情況。而挑選、購買時鱸魚,也可留意販?zhǔn)郗h(huán)境,避免悶熱與過度日照曝曬過久的環(huán)境,也利于食材鮮度的留存。 手術(shù)
甘遂的功效 藥性:苦,寒;有毒。入肺、腎、大腸經(jīng)。 主治:瀉水逐飲、消腫散結(jié)。適用于水腫、大腹臌脹、胸脅停飲而正氣未衰者。尚能蕩滌痰涎,用于頑痰凝結(jié)、癲癇發(fā)狂。外用消腫散結(jié),可治瘡癰腫毒。 本品苦寒降洩,「專于行水,攻決為用」(《本草衍義》)。能「直達(dá)水氣所結(jié)之處,乃洩水之圣藥」(《本草匯言》)。作用迅勐,藥后可連續(xù)瀉下,使體內(nèi)潴留水飲排泄體外。主要用于水腫、大腹鼓脹、胸脅停飲而正氣未衰者,可單用研末服,或與大戟、芫花為末,棗湯送服,如十棗湯(《傷寒論》)。 此外,本品尚逐飲行痰,可用于頑痰凝結(jié),癲癇發(fā)狂,常以本品為末,入豬心內(nèi)煨過,與朱砂末為丸服,如遂心丹(《濟(jì)生方》)。「服后,大便連瀉七八次,降下痰涎若干,癲狂頓愈」(《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甘遂配伍應(yīng)用 甘遂配大黃:甘遂峻下逐水;大黃清熱瀉下。
郁李仁的功效 藥性:辛、苦、甘,平。入脾、大腸、小腸經(jīng)。 主治:潤腸通便、下氣利水。本品甘平質(zhì)潤,辛行苦降。走后陰,能潤燥滑腸,兼行氣滯。 1.治腸燥便秘 本品甘平,質(zhì)潤多脂,能潤腸通便,功似火麻仁而力強(qiáng),無補(bǔ)虛之用。且辛行苦降,兼行大腸氣滯。「專治大腸氣滯,燥澀不通」(《本草綱目》),常與火麻仁、柏子仁、杏仁等同用,如五仁丸(《世醫(yī)得效方》)。 2.治水腫腹?jié)M,腳氣浮腫 本品其性主降,能利小便,通水道,可使「小便利則水氣悉從之而出」(《本草經(jīng)疏》)。適宜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水氣泛濫之證,每與桑白皮、赤小豆等同用,如郁李仁湯(《圣濟(jì)總錄》)。 郁李仁配伍應(yīng)用 郁李仁配火麻仁:郁李仁體潤滑降,下氣利水,行氣滑腸通便;火麻仁滑利下行,走而不守,功專潤燥滑腸,瀉下通便。郁李仁偏
芒硝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藥性:咸、苦,寒。入胃、大腸經(jīng)。 主治: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主入大腸與胃經(jīng),既能瀉熱通腸,又善潤軟燥堅之大便,為治實熱內(nèi)結(jié)、燥屎堅硬難下之要藥。外用能清熱消腫,常用治咽痛、目赤、瘡腫等多種熱毒病癥。 1.治便秘、大便燥結(jié) 本品苦寒瀉熱通便,味咸潤燥軟堅,能使燥結(jié)堅硬之大便軟化而易于排泄故為治實熱積滯,大便燥結(jié)之要藥,每與大黃相須為用,如大承氣湯(《傷寒論》)。 2.治熱毒證-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 本品外用清熱消腫,可用于多種熱毒證。若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可與硼砂、冰片等共研末吹患處,如冰硼散(《外科正宗》)。治目赤腫痛,可用本品化水點眼,或煎湯熏洗。治痔瘡腫痛,可單用水煎局部熏洗。治腸癰初起,可與大黃、大蒜共搗爛外敷。 此外,本品外敷尚可回乳,
瞿麥的功效 藥性:苦,寒。入心、小腸經(jīng)。 主治:利尿通淋、活血通經(jīng)。尤以熱淋小便淋瀝澀痛者為宜。性善下降,「力可行瘀」(《本草便讀》),有活血通經(jīng)之功,適用于血熱瘀阻之經(jīng)閉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 1.治淋證-小便不通,澀痛 本品苦寒,主入心與小腸經(jīng)。長于「利小腸而降心火,逐膀胱濕熱,為通淋要藥」(《藥性切用》)。對于熱淋,血淋,石淋等諸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必實有濕熱壅滯者為宜」(《本草正義》),常與篇蓄、車前子、滑石等同用,如清淋顆粒(《中國藥典》)。 2.治經(jīng)閉瘀阻 本品苦洩下行,有活血通經(jīng)之功,對于血熱瘀阻之經(jīng)閉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可配益母草、赤芍、丹參同用。 瞿麥配伍應(yīng)用 瞿麥配海金沙:瞿麥長于利水通淋;海金沙長于通淋消石。二藥配用,有通淋利水消石之功能,用于治療熱淋或石淋之莖中疼痛
神曲的功效與作用 藥性:甘、辛,溫。入脾、胃經(jīng)。 主治:消食化積、健脾和胃。適用于飲食積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惡食嘔逆等。因其兼能發(fā)散風(fēng)寒,故對風(fēng)寒表證兼有食滯者尤宜。此外,尚能助金石藥物之消化。 本品辛以行散消食,甘溫健胃和中。能「扶脾胃以進(jìn)飲食,消隔宿停留胃內(nèi)之食」(《滇南本草》)。適用于飲食積滯,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惡食嘔逆等,常配山楂、萊菔子、陳皮等,如保和丸(《丹溪心法》) 此外,本品又能助金石藥物之消化,凡丸劑中有金石、貝殼類藥物難以消化者,可以之為賦型劑糊丸,以助消化。 神曲配伍應(yīng)用 神曲配陳皮:神曲甘溫調(diào)中,辛散行滯,具有消谷麥酒食而除陳腐之積,導(dǎo)滯氣而和胃調(diào)中之功;陳皮辛開苦降,善行牌胃氣滯、燥濕化痰而和胃安中。兩藥配伍,既使健脾和胃、消積化滯之功得以增強(qiáng),又能燥濕化痰、和胃止嘔
柿蒂的功效 藥性:苦、澀,平。入胃經(jīng)。 主治:降氣止呃。專入胃經(jīng),善能降胃氣,「療呃逆靈」(《本草蒙筌》),為止呃之要藥。因其性平和,凡胃氣上逆之呃逆,無論寒熱虛實均可選用。 本品味苦降洩,專入胃經(jīng),善能降胃氣,「療呃逆靈」(《本草蒙筌》),為止呃之要藥。因其性平和,凡胃氣上逆之呃逆,無論寒熱虛實均可選用。 若治胃寒呃逆,常配丁香、生姜,如柿蒂湯(《濟(jì)生方》)。 治胃熱呃逆,可與竹茹、陳皮、姜汁合用,新制橘皮竹茹湯(《溫病條辨》)。 治脾胃虛寒呃逆,常與丁香、人參、生姜同用,如丁香柿蒂湯(《癥因脈治》)。 柿蒂配伍應(yīng)用 柿蒂配旋覆花:柿蒂苦澀平,善于降逆止呃;旋覆花體輕性降,有降逆止呃之用,兩藥合用,降逆止嘔之力更著。用以治療胃寒挾濕之嘔惡、噫氣、心下痞滿。 柿蒂
烏藥的功效 藥性:辛,溫。入肺、脾、腎、膀胱經(jīng)。 主治: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尤為治寒凝氣滯、胸腹諸痛之要藥。下達(dá)腎與膀胱,能溫下元,散冷氣,縮尿止遺,適用于腎陽不足,膀胱虛冷之小便頻數(shù)、遺尿不止。 1.治寒凝氣滯證-少腹冷痛,脘腹痞滿者 本品味辛行散,性溫祛寒。「諸冷能除,凡氣堪順」(《本草蒙筌》)。「凡病之屬氣而涉寒者皆可治」(《本草思辨錄》)。尤為治寒凝氣滯,胸腹諸痛之要藥,每與沈香相須為用。若治寒凝氣滯,少腹冷痛,脘腹痞滿者,常與沉香、肉桂、香附等同用,如暖臍膏《中國藥典》)。治肝經(jīng)寒凝氣滯,少腹痛引睪丸,偏墜腫脹者,常與小茴香、青皮、高良姜等同用,如天臺烏藥散(《圣濟(jì)總錄》)。治療經(jīng)寒腹痛,常與香附、木香、當(dāng)歸等配伍,如烏藥湯(《濟(jì)陰綱目》)。 2.治尿頻,遺尿 本品性溫,下達(dá)腎與膀胱,能溫下元,散冷氣,
青皮的作用 藥性:苦、辛,溫。入肝、膽、胃經(jīng)。 主治: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用于食積氣滯、脘腹脹痛等。取其破氣散結(jié)之功,可用于氣滯血瘀之癥瘕積聚,久瘧痞塊。 1.治肝郁氣滯證-胸脅脹痛等 本品辛散溫通,苦洩下行,藥性較峻。主入肝經(jīng),長于疏肝郁,破滯氣,為肝膽二經(jīng)氣分之藥。適用于肝氣郁結(jié)所致的胸脅脹痛、乳房腫痛、疝氣疼痛等。若治肝郁氣滯、胸脅脹痛者,常配柴胡、郁金、香附等同用。治乳癰初起,腫脹疼痛者,常與瓜蔞仁、牛蒡子、柴胡等同用,如瓜蔞牛蒡湯(《醫(yī)宗金鑒》)。治乳癖,癥見乳房腫塊或結(jié)節(jié)者,常與柴胡、王不留行、海藻等同用,如乳疾靈顆粒(《中國藥典》)。治療寒疝,少腹痛引睪丸者,則與烏藥、小茴香、川棟子等同用,如天臺烏藥散(《圣濟(jì)總錄》)。 2.治食積氣滯,脘腹脹痛 本品行散苦降,入胃經(jīng),有較強(qiáng)的破氣、消食、止痛之功。
小茴香的功效 藥性:辛,溫。入肝、腎、脾、胃經(jīng)。 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適用于下焦寒凝諸痛,尤為治寒疝腹痛、睪丸腫痛之要藥。入脾胃經(jīng),能溫散中焦之寒,調(diào)理脾胃之氣,為「溫中快氣之藥」(《本草匯言》),適宜于胃寒氣滯之脘腹脹痛、食少吐瀉等。 1.治寒疝腹痛,痛經(jīng),少腹冷痛 本品辛溫,能溫腎暖肝,行氣止痛,為治寒凝氣滯之小腸疝氣,癥見少腹痛引睪丸,偏墜腫脹的要藥,常與烏藥、木香、川楝子等同用,如天臺烏藥散(《圣濟(jì)總錄》)。若治肝經(jīng)受寒所致少腹冷痛,或衝任虛寒、寒凝氣滯血瘀之痛經(jīng),多與當(dāng)歸、川芎、肉桂等同用。 2.治胃寒氣滯-脘腹脹痛,食少吐瀉 本品辛能行氣,溫能散寒,入脾胃經(jīng)。能溫中散寒止痛,理氣和胃止嘔。為「溫中快氣之藥」(《本草匯言》)。適宜于胃寒氣滯之脘腹脹痛,食少吐瀉與高良姜、香附、白術(shù)等同用。
虎杖的功效 藥性:微苦,微寒。入肝、膽、肺經(jīng)。 主治: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入肺經(jīng),能清降肺氣,止咳化痰,用于肺熱咳嗽,兼能凊解熱毒,瀉熱通便,可用于癰腫瘡毒、水火燙傷、毒蛇咬傷,及熱結(jié)便秘。 1.治濕熱證-小便澀痛,淋濁帶下等 本品苦寒,長于走下焦,利小便,使?jié)駸釓男”愣?有清熱利濕之功,常用于黃疸,淋濁,帶下等下焦?jié)駸嶙C。若治濕熱黃疸,可單用本品煎服,或與金銀花、黃連、蒲公英等同用,如雙虎清肝顆粒(《中國藥典》)。治濕熱蘊(yùn)結(jié)下焦之小便澀痛,淋濁帶下,可單用為末,米飲送下,或配黃柏、車前子、萆薢等同用 2.治癰腫瘡毒,水火燙傷,毒蛇咬傷 本品苦寒,有清熱解毒之效。若治熱毒瘡瘍,可用鮮品搗爛外敷,或配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同用。治水火燙傷,可單用研末,水調(diào)敷,或與黃柏、冰片同用,如燒傷靈酊(
萆薢的功效 藥性:苦,平。入腎、胃經(jīng)。 主治:利濕去濁、祛風(fēng)除痹。因其性平,以「治濕為長,治風(fēng)次之,治寒則尤其次也」(《本草便讀》),故以治濕邪偏盛之著痹最為適宜。 1.治膏淋,白濁,帶下-小便混濁、治婦女濕盛白帶過多者 本品性味淡薄,主入胃經(jīng)。善「治陽明之濕而固下焦,故能去濁分清」(《本草綱目》),凡「男子白濁,莖中作痛,女子白帶,病由胃中濁氣下流所致,以此入胃驅(qū)濕,其癥自愈」(《藥品化義》)。尤為治小便混濁,白如米泔之膏淋要藥,常與益智仁、石菖蒲、烏藥同用,如萆薢分清飲(《楊氏家藏方》);若治婦女濕盛白帶過多者,可與薏苡仁、白術(shù)、澤瀉等同用。 2.治痹證 本品能祛風(fēng)濕,舒筋絡(luò)而止痹痛,用于風(fēng)濕痹痛,關(guān)節(jié)不利,腰膝疼痛。因其性平,以「治濕為長,治風(fēng)次之,治寒則尤其次也」(《本草便讀》)。故以治濕邪偏盛之著痹最為
芡實栗子雞腳湯 材料:芡實20克、眉豆20克、花生20克、蓮藕半條、玉米半條、蜜棗2粒、陳皮1塊、冬菇5粒、栗子5粒、雞腳5個、水3.5公升 做法: 1. 冬菇及陳皮浸水,備用。 2. 栗子浸熱水至外皮軟化,去皮備用。 3. 沖洗好蓮藕后去皮切件,浸水備用。 4. 芡實、眉豆及花生洗凈。 5. 雞腳洗凈,切去腳甲后汆水備用。 6. 冬菇軟化后去蒂切塊。 7. 陳皮浸軟后用匙勺刮囊。 8.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煲2小時以上,即成! 功效:芡實、眉豆及栗子等有排毒、袪濕及強(qiáng)腎功效,多煲這個足料湯有助清除腸胃中的廢物,補(bǔ)腎。 淮山薏米芡實湯 材料:瘦肉400克、淮山50克、薏米100克、芡實100克 做法:
竹蔗茅根馬蹄芫荽水 材料:竹蔗半扎、茅根1扎、馬蹄8粒、芫荽4棵、紅蘿卜1個、玉米1條 做法: 1. 紅蘿卜去皮切件,玉米切件; 2. 馬蹄去皮,對半切開;竹蔗垂直切開一半; 3. 茅根,芫荽洗凈; 4. 所有材料放入水中大火煲滾后,小火煲2小時,即成。 功效:竹蔗、茅根、馬蹄都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解毒的功效,而紅蘿卜和玉米就健脾益氣,這個湯水不但清熱解渴,更可預(yù)防麻疹或水痘;尤其是小朋友出水痘或麻疹時當(dāng)水飲,還可解毒加快痊癒。 無花果玉米甘筍馬蹄湯 材料:無花果5粒、玉米2條、馬蹄15粒、甘筍2條、豬展、南北杏1湯匙、瑤柱8粒 做法: 1、甘筍去皮切件、玉米去皮切件、馬蹄去皮備用; 2、豬展出水備用;無花果、南北杏和瑤柱沖沖
豬展肉是什么部位 豬展肉實際上是豬的小腿肌肉部,北方也叫肘子肉,這個部位帶有很多白色的筋腱,帶有長或短筋。由于這個部位活動量比較大,因此肉質(zhì)口感比較韌,而且脂肪含量也比較少,但味道比較鮮美。不肥不膩,適合用來煲湯、燉、煮、燴。 豬展肉的做法推薦 合掌瓜蓮子響螺煲豬展 材料:霸王花約70g、干響螺頭5只約75-80g、南北杏15g、無花果3粒、蜜棗2粒、豬展、水3L 做法: 1、先將螺頭、螺片及瑤柱略浸。 2、豬展切件出水備用。 3、合掌瓜去皮切件;玉米切件。 4、蓮子及蜜棗略浸;果皮浸軟去囊備用5、將所有材料放入高壓煲煲20分鐘,于喝前再大滾一下便成。(若用一般煲具,則以大火煲滾,再用文火煲2-3小時便成。 功效:合掌瓜營養(yǎng)豐富,含豐富膠原蛋白,有
蘋果川貝南北杏豬展湯 材料:南北杏2-3錢、川貝2錢、蘋果2-3個、豬展、玉米1條、小元貝少許、淮山少許 做法: 1、豬展加姜片先飛水備用。 2、所有其他材料洗凈,浸約15分鐘。 3、加入八碗水,煲滾后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nèi),大火煲滾后轉(zhuǎn)最細(xì)火煲1.5-2小時。 蓮子百合淮山蘋果豬展湯 材料:蓮子、百合、淮山、蘋果、無花果、海底椰、南北杏、豬展 1、將蘋果切件去皮去芯。 2、無花果切半備用。 3、其他材料洗凈略浸。 4、豬展放姜焯水。 5、水滾后放入所有材料,中小火煲2小時,熄火放鹽。 功效:清心潤肺,安神,健脾胃 合掌瓜蓮子響螺煲豬展 材料:霸王花約70g、干響螺頭5只約75-80
川貝雪梨煲豬肺 材料:川貝母5錢、雪梨3-4個、豬肺一個、陳皮一塊 做法: 1、將陳皮用水浸軟,刮去瓤。 2、將雪梨去皮去心,切成數(shù)塊。 3、將豬肺的喉管部分插在水喉中,沖到雪白,然后切塊,于入鍋中,以白鍋將水分迫出,然后加米酒把豬肺炒香,隔去水份。把炒香的豬肺放入煲中,加入其他材料,先以大火煲滾,然后轉(zhuǎn)中火煲二小時即可飲用。 功效:此湯可治療咽干、咳嗽、咳血等癥,亦用于老人干咳無痰及一般人的燥熱咳嗽、口干痰黃,有除痰,潤肺,補(bǔ)肺的功效。 川貝海底椰潤肺湯 材料:龍牙百合17克、南北杏15克、玉竹20克、海底椰40克、淮山15克、蜜棗2粒、川貝適量 步驟: 1.瘦肉切件汆水 2.所有材料洗凈,然后放入鍋內(nèi) 3.大火煮滾后轉(zhuǎn)慢火煲
橄欖胡蘿卜豬肺湯 材料:豬肺1個、橄欖150克、胡蘿卜1000克 做法: 1.胡蘿卜洗凈、去皮、切塊。 2.橄欖洗凈,用清水浸泡。 3.豬肺厚切成片塊,放進(jìn)清水中浸泡,洗凈。 4.將豬肺放進(jìn)開水中煮5分鐘,再過冷水。 5.將所有材料放進(jìn)湯煲,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煲沸后,轉(zhuǎn)小火煲2小時,調(diào)味即可。 功效:在中醫(yī)角度,以臟補(bǔ)臟,因此豬肺被認(rèn)為有潤肺、補(bǔ)肺虛、止咳的功效。橄欖又有開胃、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橄欖蘿卜豬肺湯,味道甘甜清香,適合肺虛咳嗽的患者飲用。 杏仁豬肺湯 材料:豬肺1個、去皮南杏仁(甜杏仁)2両、生姜汁1湯匙 做法: 1、先將豬肺徹底清洗干凈,切塊汆水,再以涼水沖洗;用細(xì)火免油煎1至2分鐘后放至涼水中待用。
節(jié)瓜玉米胡蘿卜湯 材料:節(jié)瓜2條、玉米2條、胡蘿卜1條、蜜棗3粒、陳皮半塊、南北杏少許、豬骨、水3L 做法: 1.豬骨出水備用。 2.陳皮浸軟刮囊備用。 3.節(jié)瓜及玉米去皮切件備用。 4.玉米切件備用。 5.南北杏、蜜棗略浸備用。 6.將所有材料放入高壓煲煲20分鐘,于喝前再大滾一下便成(若用一般煲具,則以大火煲滾,再用文火煲2-3小時便成)。 功效:節(jié)瓜有開胃生津止渴功效;胡蘿卜健脾胃、益肝明目;玉米可提高孩子免疫力、預(yù)防感冒及促進(jìn)腸胃蠕動;陳皮健脾化痰;蜜棗補(bǔ)氣及止咳潤肺;南北杏也潤肺止咳。 蟲草花胡蘿卜無花果湯 材料:蟲草花約1兩、生曬淮山10片、無花果5粒、杞子3湯匙、胡蘿卜1個、豬肉、水3L 做法: 1
飲食常識
飲食調(diào)理
美食典故
中醫(yī)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