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草的功效與作用 主治:可散瘀,止血,補虛,發汗,清熱,利濕,解毒,活血益氣;用于傷暑發熱,小兒急驚,黃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淋濁,尿道炎,尿血,便血,尿赤,高血壓,黃疸型肝炎,小兒發育不良等癥。 牛筋草不但可綁牛繩,且在早期農村耕牛役使過度,產生脫力的力傷癥時,只有靠它才可治療。 因牛筋草具有如此特性,所以不但是牛藥,而且同時也是人虛脫癆病、黃勞、用力過度造成力傷、筋骨和腰部扭傷、挫傷的良藥,實為運動員的天賜恩物。 牛筋草味甘、性平,具解熱發汗、行血解郁、增長力氣、恢復元氣的功能。入肝經,不但可治肝病,且依本人臨床經驗,對于頑固的肝臟疾病,為極佳佐藥(酒傷肝必須加解酒毒藥草),配合使用可增強藥效。 除前述功能外,對于中暑發熱,為最好的發汗解熱劑,是運動員最好的"運動飲料",另外還有強精門、治淋濁、黃疸、熱痢等功能。
牛茄子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功效主治:活血散瘀,麻醉止痛,鎮咳平喘。用于風溼腰腿痛,跌打損傷,慢性咳嗽痰喘,胃脘痛,慢性骨髓炎,瘰癧,凍瘡,腳癬,癰瘡腫毒。 1.止痛 牛茄子全株都可以入藥,它的果實入藥后藥用價值較高,但這種果實中含有大量的龍葵堿,是一種有毒的中藥材,平時不能隨意服用,在經過提純加工后能制成麻醉劑,麻醉效果出色,且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2.祛風除濕 牛茄子的莖和根入藥以后能活血散瘀、祛風除濕,平時人們出現跌打損傷或者風濕骨痛時,都能用牛茄子進行治療。 3.消腫 牛茄子可以切段后用高度白酒浸泡,用得到的藥酒涂抹患處,也可以把新鮮的牛茄子研成泥狀后直接外敷,都能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 牛茄子食用禁忌 顛茄里面的致命毒素,如果吸入足夠的劑量,將嚴重影響影
淮山牛尾湯 材料:牛尾骨,淮山,枸杞,生姜,鹽 1、花椒加水煮沸,下牛骨淖水; 2、洗凈后放入湯煲,加幾片生姜; 3、大火煮沸后轉小火3-4小時至湯呈奶白色; 4、加入淮山和枸杞再煮10-15分鐘,調入鹽。 胡蘿卜牛尾湯 材料:牛尾一條、胡蘿卜一根、無花果5顆、杏仁一小把、姜3片 做法: 1、牛尾切段; 2、把所有材料洗凈備用,胡蘿卜切成小塊; 3、鍋里放入清水煮沸后,把牛尾放進焯去血水后撈起放沙鍋里; 4、把其他材料也一同放進沙鍋里,加入清水大火燒開20分鐘后,轉小火慢慢燉1.5-2小時,熄火前加入鹽調味即可。 清燉牛尾湯 材料:牛尾、姜、蔥、鹽、料酒、胡椒粉。
牛尾湯怎么熬得白白的 1、煲制時間要夠 想要熬出濃白的牛尾湯煲的時間一定要夠,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頭一天晚上就開始熬湯,一直熬到第二天早上。 2、加些牛奶 牛尾湯想要熬得白白的也可以選擇加些牛奶,讓它真的變成“奶湯”!加牛奶增色,不僅不會影響牛尾湯的味道,反而提鮮增香去腥味兒,更與牛尾的味道相得益彰。 牛尾湯的做法推薦 番茄牛尾湯 材料:牛尾1根、西紅柿3個、洋蔥1個、蔥適、姜適量、鹽適量、料酒少許、番茄沙司約300克、香葉少許、植物油適量 做法: 1、牛尾斬段洗凈后,倒入清水,浸泡1個小時,再下入鍋中加料酒、姜片焯水,去除牛尾的腥味和血水; 2、將牛尾和水(水要多些,一次加夠),以及香葉、長蔥段和姜片一起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燉2個小時;
芹菜炒牛血 材料:芹菜250 克,熟牛血100 克,花生油50 克,蔥絲、蒜瓣、辣椒未少許,米醋、細鹽適量。 做法: 1.將芹菜去根去葉,只留葉柄,洗凈后切成2 厘米長盼段待用。 2.將熟牛血用開水燙一下,除去上面的臟東西,切成寬厚0.5 厘米、長3 厘米的細條。 3.將炒鍋坐火上,加花生油煉熟,放人蔥絲、蒜瓣、辣椒未,烹出香味,加入芹菜急炒,炒半熟時加入牛血拌勻,臨炒熟時,加上米醋、細鹽即可食用。 桃仁牛血湯 材料:桃仁10克~12克,鮮牛血(血已凝固)200克,食鹽少許 做法: 1、將牛血切塊,與桃仁加清水適量煲湯,食時加食鹽少許調味。 2、具有破瘀行血,理血通經,美膚益顏功效。 3、適用于閉經、血燥、便秘等癥。
牛血的營養價值 牛血由80.9%的水、17。3%的蛋白 質、O.23%的脂肪、0.07%的碳水化合物秘以及0.62%的礦物質組成)。其中鐵含量“是肉的10倍。 黃牛的新鮮牛血漿含90%的水和10%固體物質,后者含蛋白質80%,無機物10%,有機物10%。血漿的蛋白質主要有三種,即白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及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血清與血漿成分的差別,在于血清中無纖維蛋白原。全血約含35%-40%的有形物,其中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紅細胞中含有一種重要的蛋白質,即血紅蛋白(ferrohemoglobin),是一種含鐵(約0.4%)的復合蛋白質,其蛋白質部分是珠蛋白,其他部分是羥基血紅素(hydroxyferroprotoporphyrin),后者脫去鐵則成原卟啉(protoporphyrin)。 非蛋白質
爆炒豬天梯 材料:豬天梯300克、線椒(或青椒)1把、姜蒜適量、蠔油1大匙、生抽1大匙、料酒1大匙、鹽半茶匙、蔥適量 做法: 1、把豬天梯表面的一層膜撕掉,然后沖洗干凈; 2、鍋內放入適量水,倒入豬天梯,水開后再煮2分鐘,直到豬天梯變卷曲; 3、煮好后撈起瀝水,切成小塊; 4、線椒切成小段備用; 5、鍋內放入適量油,放入姜蒜和蔥白炒香; 6、倒入豬天梯翻炒1分鐘左右; 7、放入蠔油、生抽、鹽和料酒翻炒均勻; 8、最后放入線椒翻炒,知道線椒斷生即可。 酸筍炒豬天梯 材料:豬天梯、酸筍、色拉油、鹽、淀粉、姜、蒜、豆鼓、酒、糖、生抽、蠔油、酸辣椒 做法: 1、豬天梯(上牙堂),酸筍和酸辣椒; 2、豬
豬天梯是什么部位 豬天梯實際上是指豬上顎,就是豬頭的口腔內上顎連接牙齦的那塊肉,其實是一塊軟骨,豬天梯的名字完全是因它的外形特別像梯子,故此被稱為“豬天梯”,有的地方也叫豬天堂,豬巧舌,豬牙梗,豬上牙膛,豬天板等。. 豬天梯的口感吃起來脆嫩爽口,沒有肉質纖維的脂肪,反而有一些像我們平時吃到的脆骨一樣是軟骨組織,早起來越嚼越香。這整塊肉是一個薄薄的長條狀,因為每一個豬的口腔里邊也只有一塊上顎軟骨重量大概是一兩特別輕,所以一頭豬里頭也只能拿出來一兩這種豬天梯,要想湊齊一斤豬天梯的話,還必須要10只豬才可以。 比較適合做燒烤或涮火鍋;而且它的吃法很多,常吃的方法是爆炒,加上辣椒爆炒,脆爽可口,非常好吃;還有人把它涼拌著吃,把豬天梯放開水焯水,然后加入調料涼拌。 豬天梯的做法推薦 材料:豬天梯 300克、線椒(或青椒
維生素C — 防胃癌 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營養素,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可以幫助身體對抗環境傷害、幫助傷口復塬,還能預防胃癌。 食物推薦:新鮮蔬果,如青椒、芥菜、水蜜桃、柑橘等。 維生素B2 — 防食道癌 研究證實,缺乏維生素B2,可導致亞硝胺的代謝改變,促使食道上皮增生,導致食道癌的發生。如果有口臭、失眠、手心、腳心發熱都可能是維生素B2缺乏的表現。 食物推薦:動物肝臟、雞肉、牛奶、大豆、黑木耳、香菇、海帶等。 維生素B6 — 防肺癌 有項研究表示,血液中維生素B6高的吸煙者,其罹患肺癌的機率較低。維生素B6可降低吸煙者的肺癌罹患風險約60%。但也指出無論是否吸煙者,維他命B6和蛋氨酸含量與降低肺癌危險都有明顯關聯,但戒煙仍是防肺癌的最佳方法。
手術后的飲食原則 口腔癌患者通常手術后因為傷口的關系,食物、口水容易從嘴角漏出來,食物可能會跑到鼻腔等,所以在進食的時候,要注意以流質食物為主,但主要是減輕患者需要咬碎、嚼動的負擔,如果不太會嗆到的話,還是可以喝水、或是吃水分高的食物。 而食物最好以高蛋白、高熱量為優先,可以在稀飯中加入切細的肉、菜末,補充熱量跟營養,或是吃蒸蛋、豆腐等高優質蛋白的食物。 另外,也要注意吃多樣化的食物,增加多元的營養素攝取來源,同時也避免患者每天吃同樣食物而食慾更加不振的狀況。但千萬要避免堅果、粗纖維的食物,避免太硬而刮傷傷口或是因為難以嚼碎而鯁住。 化療后的飲食原則 化療后因為免疫力會下降,所以要避免容易感染的生食,包含果汁、生菜,水果最好都是洗凈削皮后再吃;不過如果有口腔潰瘍的情形,可以吃室溫或是稍涼的食物,讓味覺改善、減少疼痛。
谷雜糧類 除了飯、稀飯(粥)之外,所有的五谷類、面粉或淀粉製品都屬此類,包括綠豆、玉米、燕麥、餅乾、冬粉、蘿卜糕;以及根莖類的南瓜、地瓜、芋頭、山藥、馬鈴薯、蓮藕、栗子…等,主要含有的營養素為醣類與纖維質,是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素,為體力的來源。 豆魚蛋肉類 包括各種肉類,如:豬、牛、羊、雞、魚、蝦及花枝等海產,以及各種蛋類與黃豆、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其富含蛋白質,為人體建造及修補組織所必須,癌癥病人需要增加補充,可做為免疫細胞的塬料并協助減少肌肉流失。 乳品類 包括牛奶、優格、起士等乳製品,低脂或全脂肪各有好處。主要富含蛋白質、醣類和鈣質與維生素B,可做為癌癥病人很好的營養補充來源。 蔬菜類 包括葉菜類、瓜果類,以及木耳、海帶與菇類,此類食物富含纖維質、
避免身體脫水 接受化學治療的癌癥患者,身體脫水是很常見的,不過當身體脫水時,你可能會感到口干舌燥、吞咽困難、疲勞、暈眩、虛弱或便祕(Constipation)。這些癥狀會導致你進食困難,同時影響你的胃口。因此,你每天至少必須喝兩公升液體,包括:水、果汁,甚至碎冰塊。這樣對癌癥患者而言,才能有效讓身體保有水分。 攝取足夠蛋白質 研究結果顯示,在進行癌癥治療前后,癌癥患者必須攝取足夠蛋白質,才能讓身體有充足體力,足以承受嚴峻的治療過程。如果癌癥患者要直接吃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魚或蛋,可能不太容易,因此可以改成食用其他東西,如:冰淇淋、奶昔,或蛋白質含量豐富的卡達起司(Cottage cheese)、優格。 食用清淡的固體食物 對癌癥患者而言,吃清淡的固體食物,如:干燥谷類食品、土司、蘇打餅干,
惡心、嘔吐 避免太甜、太油膩或刺激性的食物。 避免會造成惡心的食物。 選擇較清淡的食物(如吐司、軟質蔬果、清流質食物)。 選擇冰涼飲料或酸味食物(如酸梅、無花果)。 少量多餐,避免空腹。 細嚼慢咽,吃正餐時勿喝大量液體,以免因飽脹感造成噁心。 勿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進食。 化療前兩小時避免進食。 起床或運動前吃較干硬的食物。 飯后一小時內避免激烈運動。 飯后兩小時內避免平躺休息,以助消化。 遠離不舒服的氣味。 穿寬松的衣服。 腹瀉 選擇清淡飲食。 避免油膩、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茶和咖啡。 避免乳制品,因為會造成暫時乳糖不耐癥。 多吃高鉀食
精制、低纖食物 精制食物比較容易咀嚼和吞咽,包括白飯、白吐司、白面條、水煮馬鈴薯、低脂原味優格、布丁、餅乾等,秘訣在挑低脂、含鈉、無特殊味道的食物。反之,辛辣、氣味強烈,或含大量脂肪的食物容易引起噁心。另外,請避免食用甜甜圈、蛋糕、點心、煎餅、松餅等含糖量過高的食物。 富含蛋白質食物 在食用肉類、魚類、綜合沙拉等富含蛋白質食物前,可先放入冰箱冷卻再吃,或于接近室溫的溫度食用。這是因為比起熱食,低溫或冷藏過的食物更不易刺激消化道,也比較不會引起反胃。所以,建議也一併避開油炸物和高脂肪肉類,像是香腸、培根、煎蛋等。 原型或水煮蔬果 您喜歡吃蔬果嗎?若是,那這是好消息,因為很多蔬菜和水果對防止頭暈、噁心、嘔吐,以及提升食慾非常有效,例如:姜、辣椒、馬鈴薯、蘋果、檸檬、香蕉等。其他要避免的還包含氣味強烈、
糖尿病要補充哪些維生素 1、生物素 生物素(Biotin)又稱維生素 B7,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它能與人體內的胰島素產生協同效應,并單獨增加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的活性。葡萄糖激酶主要作用于葡萄糖利用過程的前期,是非常重要的物質。葡萄糖激酶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可能濃度極低,而補充生物素對于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患者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患者來說,對控制血糖值可能都有明顯的效果。 2、肉堿 肉堿(Carnitine)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物質,可以幫助身體利用體內脂肪產生能量,它源自親水性胺基酸(Hydrophilic amino acids),是種天然物質。研究指出,肉堿可能可以幫助改善空腹血糖,和具有降血脂的效果。糖尿病患者補充肉堿,可能有助快速降低血液
餐盤法 餐盤法的重點,在于增加蔬菜量,美國糖尿病協會(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制定了一個簡單的五個步驟: 餐盤的一半要裝非淀粉類蔬菜,如:胡蘿卜,菠菜和番茄 再用蛋白質填滿 1/4 的餐盤,如鮪魚或雞胸肉或豬瘦肉等 剩余的 1/4 放入全谷類食物,如糙米;或淀粉類蔬菜,如:碗豆 添加少量的優質油脂,如:堅果、酪梨 一份水果或乳制品,加上一杯水或不加糖的茶或咖啡 計算碳水化合物 對血糖值的影響最大的營養素就是碳水化合物,因為它們會分解為葡萄糖,如控制不好,容易導致血糖過度波動。為了幫助控制您的血糖水平,請試著每天都吃固定數量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正在服用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的病友更要小心,營養師會協助你學習如何測量食物分量,特別要注意食物
糖尿病可以吃甜食嗎 罹患糖尿病(Diabetes),并不代表你這一輩子都不能吃糖了,只要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患者想吃少量的甜食,是可以允許的,并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多數人認為,吃糖是導致糖尿病的元兇,實際上,吃糖和罹患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并沒有直接關聯,至于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除了家族容易遺傳外,重要的致病因子是肥胖和體重過重,攝取過量的糖分是導致體重增加的其中一個潛在因素,因此我們不能直接說吃糖導致糖尿病,但兩者確實有相對的關係,如果常不忌口、吃下甜食后驟升的血糖,會導致胰島素逐漸出現敏感度下降,產生胰島素阻抗,更提升罹患糖尿病的機率。 建議糖尿病患者只在特殊日子,享用少量的甜食,如出去玩、參加喜宴,和過年過節時,并時時注意食物中隱藏的糖份,這些場合會有的食
少量多餐可以控制血糖嗎 正確的少量多餐進食方式的確可以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少量多餐是在控制全天熱量攝入的基礎上,把全天的熱量合理分配到4-5餐中。這樣做是為了防止一餐攝入熱量過多而使餐后血糖過高。同時,也可避免因兩餐間隔時間過長而發生低血糖。少量多餐的好處就是能避免血糖忽高忽低血糖忽高忽低波動大更易引發糖尿病并發癥。 不過在沒有營養師協助設計正餐與點心分量的情況下,少量多餐很容易使一天的總攝取過量;兩次進食時間過短,也較難運用配對血糖監測的方式,調整藥物、食物與血糖間的平衡。若進食點心或宵夜的習慣一時難以改變,就要慎選食物且不過量攝食,以免影響血糖與體重。合適的點心分量約只有正餐的 1/3 或 1/4,如果選擇以泡面當宵夜,就幾乎是吃了一份正餐,「點到為止」是取用點心的最佳原則。 糖尿病飲食原則 1、糖尿病患者不宜飲酒
糖尿病怎么吃淀粉類 雖然醣類食物種類對血糖的影響不同,升糖指數高低,指的就是食物的相對比較程度,醣類食物的攝取分量仍是血糖增幅的最主要關鍵,學習醣類分量的調整,是每位糖友的必修課。相較于發病前的飲食,糖尿病患者幾乎都需要減少醣量的攝取,所有藥物治療也是建立在減醣的基礎上。 在減醣的調整上,到底要減到剩下多少才算低醣飲食,醫學界并沒有經過大量研究與試驗得到共識與定義,過去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 ADA)曾建議一日糖量 130 公克(約九份醣,一份醣=含糖 15 公克),但近十年來,已經不特別建議醣類的具體數量與百分比。所以低醣不難,就從低于一日九份醣開始,例如平均一餐控制米飯分量約五到七分滿(熟飯 80~100 公克),只要注意水果不過量,就已經邁入低醣飲食的初級班。
糖尿病可以喝酒嗎 糖尿病患者適量喝一些酒對血糖的影響并不大,酒精本身不會讓血糖上升,但有些酒裡面可能含有糖分,例如甜酒或調味酒裡面可能添加了一些糖,喝了酒同時也會喝下很多糖;若不是這類含糖的酒,在喝酒的隔天若觀察到血糖增加,往往是下酒的食物含有醣類,才造成血糖升高。 酒精本身其實會使血糖些許下降。酒精是由肝臟代謝,肝臟本身有將其它養分轉變成糖分的功能,稱作「糖質新生」,就是肝臟製造糖的過程。酒精會抑制肝臟糖質新生的作用,所以當喝很多酒的時候,糖質新生作用會受到抑制,這時若發生低血糖是很危險的,病患可能沒有辦法分辨自己是不是低血糖。通常低血糖時,身體會出現一些警示,例如頭暈、冒冷汗等,如果酒醉加低血糖,自己沒辦法處理,別人又沒有發現,就非常危險,有可能會導致昏迷不醒。 空腹飲酒可導致低血糖 糖尿病可以飲酒,但絕對不可空腹飲酒
飲食常識
飲食調理
美食典故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