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媽媽認為乳頭直接與衣服接觸,而且還會自動溢出一些乳汁,會滋生一些細菌在乳頭和文胸上面,認為寶寶吃下去不好,所以在喂奶前會先擠掉幾滴,或者用消毒濕巾擦拭乳頭之后再讓給寶寶喂奶。
其實完全不用這樣的。在乳頭上會存在兩種菌類,一種是乳頭上的需氧菌,另一種是乳管里的厭氧菌。而這兩種菌隨著寶寶吸吮,加上寶寶吞咽時連同空氣一起進入寶寶腸道,從而讓寶寶在腸道內建立起例如雙歧桿菌等腸道菌群,而這些菌群不僅有利于母乳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夠促進免疫系統成熟,預防過敏發生,對寶寶一生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首先要確定喂奶姿勢及寶寶含乳房的姿勢是否正確。通常,只要寶寶含得好,就比較不痛,可以正常持續喂奶。
另外,可以試著由比較不痛那一側開始喂奶,也可以更換喂奶的姿勢,讓寶寶含乳房的部位不一樣,比較不會痛。
重要的是喂奶后要保持患處通風避免與內衣摩擦,因此乳頭保護罩或乳暈敷墊的目的也在此。而媽媽每次用母乳哺喂寶寶前后,都應保持乳頭的干凈與舒爽,這樣不但有助于預防乳頭發炎及減少肌膚敏感的機會,更是為寶寶的健康作好防護工作。
徹底將手洗干凈,采用舒服的姿勢并放松身心,輕柔地按摩乳房或在乳房上敷一條溫熱的毛巾,均有助于輸乳管內乳汁的流出。正確的擠乳姿勢乳房不會有疼痛,如果會痛,表示動作有誤,需要重新調整大拇指與食指的位置。
a、將容器靠近乳房,拇指在上,其余4指在下面托住乳房,握成一個C型。將拇指和食指及中指放在乳頭后方約2.5~4厘米處。擠壓的區域是以乳頭為中心,半徑約3厘米的區域。
b、做有規律的一擠一放的動作,指腹向乳頭方向滾動,同時將手指的壓力從中指移動到食指,將乳汁推擠出來。擠壓時避免太深或太用力,以免阻塞輸乳管。不要擠壓乳頭,因為擠壓或拉乳頭就像嬰兒只吸吮乳頭一般,并不會促使奶水流出。
c、將手指放在正確的位置,并有節奏性地重復按壓、推擠的動作。隔一段時間,轉換位置擠壓。避免用摩擦或滑動的方式,以免皮膚被擠壓造成紅腫。剛開始不會有奶水流出,但擠壓幾次后,奶水會慢慢滴出。當催產素反射漸漸開始活躍,乳汁就會似泉水涌出。如果使用吸奶器,則按照使用說明上操作即可。
相關推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