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以后就到了坐月子的階段,那么你知道產后什么時候會來月經嗎?來月經以后還能哺乳嗎?
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身邊周圍生過娃的親朋好友,還是產后媽媽們都會關心的一個話題:生完娃了,月經什么時候來?因為自己也剛生完寶寶,同樣面對這樣的問題。為了給大家一個更合理的解釋,現把產后月經相關問題總結如下,供媽媽們參考。
01產后什么時候來月經?因人而異!
月經一般會在產后6周左右恢復。其中約2.4%新媽媽在產后6周內月經復潮,61.1%在產后12周內復潮,36.5%在產后24周內復潮。
經研究調查:對于什么時候來月經這個問題,與個人體質、生產方式(順產還是剖宮產)、是否哺乳以及哺乳時間的長短等因素有關系。
對于順產的媽媽,一般會在產后一個月就會恢復月經,但是身體素質差、伴有并發癥的媽媽,月經復潮會晚一些。在影響月經復潮的幾個因素中,哺乳及時間長短對月經恢復的影響最大。
因為哺乳期間,血液中較高的泌乳素水平可以抑制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這樣分泌的雌孕激素就會減少,形成暫時的閉經。純哺乳的媽媽,月經復潮和排卵均會推遲,有的在產后幾個月會來月經,有的甚至要在產后一年才來月經。
看一項國內的相關研究:
就產后月經復潮時間的問題,研究作者對90位不同喂養方式的媽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產后月經平均恢復的時間為(5.14±3.50)個月,其中非母乳喂養的媽媽平均月經復潮時間最短,為(2.50±1.74)個月,純母乳喂養的媽媽月經復潮時間最長,為(5.86±3.65)個月。
而對于不哺乳的媽媽,一般會在產后2個月會來月經。所以每個媽媽生完寶寶后來月經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 Tips:
如果哺乳的媽媽在產后一年,或者停止哺乳后的三個月如果尚未來月經就需要警惕了。一方面是很有可能懷孕了,另一方面可能存在問題,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去醫院就診。
02來月經了,還可以哺乳嗎?當然可以!
身邊有的媽媽經常會詢問:來月經了還可以給寶寶哺乳嗎?甚至有的媽媽懷疑奶水的質量而終止哺乳,其實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
一般情況下,媽媽在產后6個月內乳汁的質量是最好的,超過6個月質量會稍有下降,因此會建議寶寶6個月后添加輔食。
大姨媽駕到后,有部分媽媽的可能會發生些變化,如:乳頭變硬、乳汁質量稍微減少、味道改變,但是這些都是暫時性的,大姨媽過后會恢復正常。
大姨媽來后乳汁質量會發生改變: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加,因此有部分寶寶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但是媽媽不要緊張,也不要暫停哺乳,因為這只是暫時的。
當哺乳遇上大姨媽,建議月經期間媽媽增加營養,可以多吃一些瘦肉、多喝一些湯湯水水:魚湯、牛奶等。
03產后不一樣的大姨媽,有這三種!
■ 痛經or不痛經
痛經不痛了,生產對產前痛經的女性有益,不論何種分娩方式,均有超過20%的女性產后痛經消失或減輕。
所以,有部分媽媽在生孩子之前有痛經,甚至很嚴重,疼痛難忍,但是生完孩子后痛經就好了,這是原發性痛經,多數沒有器質性的病變,生完孩子后血液通暢了,痛經就好了。而另有些媽媽痛經仍在,甚至會加劇,這部分媽媽診斷為繼發性閉經,往往會伴有些生殖器官的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剖宮產子宮切口憩室等。
■ 月經推遲or提前
正常月經周期是28天左右,前后相差不會相差一周。有的媽媽生孩子前大姨媽每個月如約而至,而生完孩子后大姨媽會經常推遲。如果產后月經連著幾次與產前相比較相差時間超過一個星期就可以認為月經異常了。大姨媽推遲了,媽媽們還要注意是不是又有喜了,買個試紙測一下就知道了!
■ 月經量增加or減少
相比陰道分娩,剖宮產對產后月經有較大影響。剖宮產后經期延長、經間期出血與產后子宮內膜炎及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憩室有關,經量減少考慮與剖宮產引起的炎性反應致子宮下段切口部位缺血缺氧,酸中毒以及炎性介質的釋放影響子宮修復及剖宮產中反復擦拭宮腔可能損傷子宮內膜基底層有關。
對于有以上問題的媽媽們,要盡早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04
產后若想要大姨媽正常:做到五點!
增加營養:產后適當的增加營養,不僅有利于身體恢復,還可以增加乳汁的質量和產量。
補充微量元素:包括鈣、鐵等。因為無論是順產的媽媽還是剖宮產的媽媽,在生娃的時候會多多少少失血,無論是對于媽媽還是寶寶,補充微量元素是有必要的!
適當鍛煉:產后可以進行適當運動,增加血液循環。如室外散步、練瑜伽、產后恢復操等,在身體尚未恢復之前,盡量不要做劇烈的運動。
心情愉快:產后很多媽媽會在情緒和情感上發生改變,甚至會患上產后抑郁癥,這對于身體的恢復、大姨媽的到來是非常不利的。建議媽媽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情,防止情緒的低落,另外家人也要參與進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
保證睡眠:產后媽媽會有嗜睡的現象,要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