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糯米1000g、粽子葉40片、馬蓮40根、蜜棗40顆、紅豆適量、黑豆適量、綠豆適量、雙色豆適量、紫米適量、粘玉米碴適量、燕麥米適量、大黃米適量、麥芯米適量、薏仁米適量、花生適量、粘高粱米適量、黑米適量、葡萄干適量。
做法:
1、根據(jù)自己家人喜好選擇雜米種類。
2、準備的糯米和葡萄干。
3、我稱量了1000克糯米,搭配了400克的雜米,以黃米居多。
4、糯米用清水提前一天浸泡(最少4個小時)。
5、雜米混合在一起,沒有跟糯米放在一起。用水浸泡一宿。花生和黑米質(zhì)地比較硬,也可以煮熟后放入其中。
6、用清水沖洗兩遍控干水份。
7、把糯米和雜米混合在一起。
8、拌合在一起。
9、放入清洗干凈的葡萄干,攪拌均勻。
10、葉子和馬蓮提前一天浸泡,剪掉葉子的硬梗,葉子卷成漏斗狀。
11、放入適量雜米。
12、放入一個蜜棗。
13、覆蓋上雜米。
14、把上面的葉子壓在米上面,多余的葉子纏裹粽子。
15、用馬蓮纏繞緊實。
16、放入鍋中煮4小時。或用高壓鍋壓制1小時左右。
材料:糯米250克、紫糯米250克、粽葉適量。
做法:
1、黑糯米因為粘性不足,所以要加白糯米增加粘性,添加的量隨意,我用的白糯米與黑糯米約1:1的量。黑糯米洗凈,浸泡4小時。
2、白糯米洗凈浸泡4小時,將白糯米與黑糯米混合備用。
3、取3—4張?zhí)幚砗玫聂杖~,卷成漏斗狀,放上糯米,直到與漏斗邊緣齊平,包成粽子。
4、將粽子放入煮鍋中,放足量的冷水,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煮1.5小時即可,關火后不要急于拿出粽子,繼續(xù)燜1、2個小時更好。
材料:牛前腱子肉500g、糯米500g、精鹽適量、白酒適量、白糖適量、陳醋適量、老抽適量、白線繩適量、粽子葉15張、姜適量、蔥適量、蒜適量、花椒適量、大料適量、白芷適量、草果適量、肉蔻適量、丁香適量。
做法:
1、準備好醬料,蔥姜蒜切大塊。
2、找一張干凈的紗布,倒入醬料。
3、系好醬料包。
4、牛肉清洗干凈。
5、倒入冷水鍋中焯水。
6、撈出洗去表面浮沫。
7、把醬料包放入高壓鍋中。
8、放入牛肉。
9、倒入白酒。
10、根據(jù)個人喜好放入老抽、白糖、陳醋、精鹽調(diào)試好口味。高壓鍋壓制15分鐘。
11、在鍋中浸泡一宿味道更好。
12、切成需要的肉塊。
13、提前一天泡好糯米和粽子葉。
14、把葉子折疊成漏斗狀。
15、放入糯米。
16、放入肉塊。
17、再鋪上一層糯米,放入肉塊(肉和米的排列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
18、把上面的葉子壓下來,多余的葉子纏繞在粽子身上。
19、用繩子捆扎緊實。
20、逐個包好。500克的糯米我大概包了15個。
21、放入醬湯鍋中,壓制1小時候小火煮30分鐘。或是用小火煮3小時。
22、最好在醬汁中浸泡至冷卻。
23、可以用冷水沖涼食用,也可以熱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