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孩子吃什么能更聰明 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是每個父母的心愿。想要孩子智力發育的好,就要多給孩子吃一些讓孩子聰明的食物。孩子吃什么更聰明呢?讓孩子聰明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孩子的智力通常取決于大腦神經突觸的多少和交聯復雜程度,神經突觸主要由DHA、乙酰膽堿、蛋白質、卵磷脂等構成,所以要多吃富含這些營養素的健腦食物:一是必要的結構脂肪,二是葷素的合理搭配,三是堿性食物,四是含乙酰膽堿和核糖核酸的食物。 總的說來,想讓孩子更聰明可以嘗試讓孩子做到: 多吃魚、蛋黃、蝦皮、紫菜、海帶、瘦肉。 每周吃一次動物內臟,比如豬肝、動物腦等。 每天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蘋果等。 每天吃些核桃等果仁和豆制品。 每周吃蘑菇1~2次。 多吃香蕉、紅蘿卜、菠菜。 多
水是生命之源,給寶寶補水是每天不可少的工作,但是白開水對寶寶吸引力不大,寶寶都喜歡有顏色有味道的果汁。下面為你介紹4種即能補充營養又有利于寶寶腸胃的果汁 準備吃飯了,父母不應讓孩子再飲果汁,否則會影響食欲,尤其是在夏天,一般每天以不超過300毫升的果汁攝入量為宜。果蔬汁與水果蔬菜相比,其最大不足恰恰在于它的纖維素的嚴重缺乏。不能用果汁代替蔬菜。喝鮮榨果汁益處多多。 一、火龍果汁 火龍果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外,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于清除寶寶體內有害物質,改善寶寶的新陳代謝,防止寶寶便秘。如果寶寶不愿意喝果汁可以用湯匙刮成泥狀給寶寶吃。 二、奇異果汁 奇異果除了富含維生素外,提高寶寶機體免疫力,少生病,健康成長。多吃奇異果可以預防鉛含量過高——現在城市的空氣污染太大了,因此這一點很重要哦。 三、蘋果汁
汁多清甜的西瓜是人們在盛夏每天必吃的水果。然而,西瓜不是每個人都可吃的,即使是可吃的人也要講究科學的吃法。有一些病人,或是在某些情況下,最好不要吃。 一、糖尿病人 西瓜約含糖類5%,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部分果糖,也就是說吃西瓜后會致血糖增高。正常人由于會及時分泌胰島素,可使血糖、尿糖維持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人則不同,在短時間內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會升高,病情較重的還可能因出現代謝紊亂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糖類)的量是需要嚴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么應相應
對于新手寶媽來說,想要喂養寶寶需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前奶和后奶?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產后媽媽在產后幾小時就要開奶,讓寶寶開始喝奶。不過,很多新手媽媽都不知道什么是前奶?什么是后奶?這兩種奶水的營養成分是不一樣的。 在哺乳過程中,母親剛剛流出來的乳汁就叫前乳,這是一種比較清淡、像是水一樣的液體,里面的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的含量都很豐富,但水的成分是較多的。 前乳之后流出的就是“后乳”,外觀較黏稠,顏色較白,與前乳相比,脂肪含量較高。后乳主要提供更多熱能,讓寶寶產生飽腹感,幫助寶寶增加體重。 所以,母乳喂養的寶寶吃得多而長得瘦,是因為寶寶沒有得到足夠的高脂肪后乳。稀薄、水樣的前乳能給他足夠的液體,但成長需要的脂肪則不夠。也就是說,當他需要全脂乳時,卻只得到脫脂乳。 而造成寶寶
原標題:孩子添加輔食,媽媽需牢記“四不要”,降低傷害稚嫩的脾胃! 每一個寶寶順利出生都會得到家人特別的喜愛,從此家里又增添不少熱鬧的氣氛,老人家看著寶寶們一天天地長大心里特別地欣慰,父母也是有不一樣的感受體驗不再是幼稚的大人,而是十分地負責任。 在照顧娃兒上,新手寶媽都花費不少時間在里面,無論是打扮還是飲食生活上,都要給最好的他們,為求身體營養跟上就能強壯。那么在娃兒六個月后就有寶媽開始給輔食他們吃,但也有一些寶媽會選擇推遲給輔食。 因為有寶媽會覺得娃兒吃完輔食后免疫力會下降,常常會生病體質差,其實給娃兒吃輔食也是很有講究,看看各位寶媽有沒有踩到雷區吧。 一、過早地添加輔食 很多家長誤以為寶寶們應該早一點給他們吃輔食是最好,那么在早餐就已經會給娃兒吃輔食,覺得應該才會跟得上或者是最好吸收,但其實娃兒們年紀還
母乳含有嬰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盡管科學家與營養學家不遺余力地改良乳制品,使其營養價值盡量接近母乳,但始終無法取代母乳的地位。母乳所含的成分有: 1、 蛋白質 人乳和牛乳中乳白蛋白與酪蛋白的比率不同。人乳中乳白蛋白占總蛋白的70%以上,與酪蛋白的比例為2:1。牛乳的比例為1:4.5。乳白蛋白可促進糖的合成,在胃中遇酸后形成的凝塊小,利于消化。而牛奶中大部分是酪蛋白,在嬰兒胃中容易結成硬塊,不易消化,且可使大便干燥。 2、 氨基酸 人乳中含牛磺酸較牛乳為多。牛磺酸與膽汁酸結合,在消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可維持細胞的穩定性。 3、 乳糖 母乳中所含乳糖比牛羊奶含量高,對嬰兒腦發育有促進作用。母乳中所含的乙型乳糖有間接抑制大腸桿菌生長的作用。而牛乳中是甲型乳糖,能間接促進大腸桿菌的生長。另外,乙型乳糖還有助
當寶寶大一點后,就不再局限于母乳了,家長會慢慢添加一些其它奶制品,比如牛奶,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要提醒的是,寶寶輔食添加牛奶時需謹慎,不然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在給寶寶補鈣的時候需注意的是應從膳食中補充,膳食中奶制品堪稱補鈣的老大。是鈣的最好來源,如配方奶粉、新鮮牛奶、酸奶、全脂奶粉等均是營養成分較完善的食品,除了能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的脂肪、多種維生素更是鈣的最好來源。 有的母乳喂養的寶寶長到一定時候,需要的母乳也越來越多,當母乳不夠的時候,有的家長就會給寶寶添加牛奶,而在給小寶寶添加牛奶的時候有些細節是要注意的。 寶寶輔食添加牛奶時需謹慎 母乳逐漸不足了,這時可以先添一次牛奶,如果每天需要添加150毫升以上,那就添下去,同時不妨礙添加果汁、菜汁和蛋黃。如果添加的牛奶一天還不足150毫升,就說明母乳還能夠供給寶寶所需的熱量,就不必每天按時添加牛奶了
魚類 古人有“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之說。魚類中富含的球蛋白、白蛋白、含磷的核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鐵、維生素B12等成分,都是幼兒腦部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有專家認為淡水魚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沒有海魚高,而且今天中國的淡水魚養殖水域污染較嚴重,因此建議,孩子食用淡水魚和海水魚的比例最好為1∶2。 ●核桃仁 核桃仁能益血補髓、強腎補腦,是強化記憶力和理解力的佳品。核桃最適合腦力工作者,尤其是白領女性和小孩子吃,因為這部分人往往用腦過度,很耗傷心血,常吃核桃能夠補腦,改善腦循環,增強腦力。父母可以燉核桃粥給孩子吃,也可以將搗碎的核桃仁與黑芝麻攪拌后,做成餡餅或包子給孩子吃。核桃仁含油脂較多,不易消化,一般3~6歲的幼兒每天吃3~4顆大核桃仁就夠了。 ●杏仁 杏仁不僅是一種營養素密集型堅果,含
一、生長發育 孩子在兩歲之前,一般都長得胖胖的,到了3~4歲以后,漸漸變瘦。在兒科門診,常常看到一些家長帶著3~4歲或者5~6歲的孩子,以“瘦”為主訴,要求醫生全面檢查。檢查后,當醫生說孩子沒什么病時,家長往往帶著疑惑的神情,繼續追問:“沒什么病,為什么這么瘦呢?”孩子長不胖,原因多種多樣,除了與體質、營養、飲食、睡眠、疾病、運動量、遺傳等因素有關外,這個年齡的孩子普遍比小時候瘦。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體發育速度比嬰幼兒期要緩慢得多。 3~6歲的孩子,平均每年身高增長5~6厘米,而他們的體重每年只增加1.5~2公斤。此外,這個年齡的孩子腦功能發育越來越完善,活動量越來越大,除了吃飯、睡覺外,幾乎沒有多少閑著的時候,體內的熱量消耗相對增多,所以身體開始變瘦,皮下脂肪減少。由此可見,這個年齡的孩子不會象小時候那么胖,一般是正常的,只要生長發育正常,就不必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防曬是夏季不變的主題,大人防曬自不必說,寶寶的防曬工作更不能少! 寶寶的身體處于快速成長期,經常曬太陽有助于骨骼生長、防止發生佝僂病。但18歲前如過度曝曬在陽光下,在戶外活動的時間越長,成年后臉部生成雀斑、黑斑的幾率就越高。 研究資料表明,一個人18歲前受到的紫外線傷害占一生中的80%,一次起泡性的曬傷就可使以后患皮膚癌的危險增加一倍。 寶寶曬太陽有講究 曬太陽有助于促進寶寶鈣吸收,增強免疫力。但夏季紫外線強烈,對寶寶的傷害也是極大的。因此,夏季合理曬太陽才是關鍵。 1、寶寶防曬也分年齡段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滿6月齡的嬰兒不要在太陽下直曬,推薦用物理方法防曬,如穿著防護性衣物,寬邊遮陽帽擋住臉部和脖子,使用可以遮陽的推車或有防曬指數的背帶等。6個月以上的寶寶,使用基礎防曬裝備,穿著防護性的衣物,戴上有帽檐的帽子,戴
“天天睡覺前總是要哭一場,有時候我猜想他可能是餓了,想吃奶,就喂他,可是他并不吃,似乎自己要哭累了才能睡著。” “蒙蒙睡著后總是亂翻身,翻來覆去地動,我問了別的媽媽,別人的寶寶很少有這樣的,他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呀?可是他太小了,還不能表達。” “蕭蕭才3個半月,最近一陣子總愛夜間驚醒,昨天一晚上竟然醒了3次,而且每次醒來都像是受了驚嚇一樣哇哇大哭,哭得可傷心了,小臉蛋也紅撲撲的。” 睡前睡后,當寶寶出現種種讓人擔心的表現時,許多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這是正常的嗎?別的孩子是什么樣兒?” 寶寶睡覺的正常狀態應該是安靜的,呼吸均勻、神情舒適。除此以外的任何表現,都應該是事出有因。 那么,寶寶睡前睡后的種種反常
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就該為他們添加輔食了。但是很多媽媽對怎樣添加輔食,哪個年齡段該添加什么輔食都非常的迷茫,因為一個不小心,可能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本文介紹了不同時段添加輔食的情況以及添加輔食的注意事項,媽媽們不要錯過。 一、最早添加的輔食應是蛋黃,6個月左右可改食蛋黃粥,7、8個月時可吃蒸蛋(包括蛋清)了。 奶粉里不要加米粉! 嬰兒奶粉要用40~ 50℃的溫白開水沖調。嬰兒配方奶粉有其專門的配方,最好是用白開水泡,若加入其他飲料,湯汁、包括米粉米湯,都會改變其配方,降低其營養成分。比如你雖然每天給寶寶的奶量看起來有800毫升,但每頓都加了米粉,奶量就打了折扣,等于每天都沒吃到規定的奶量。若要添加其他食物,可在奶之外單獨添加。 而且長期的把米粉沖稀了用奶瓶吮吸,不利
原標題:它是“天然益智菜”,三天兩頭做給孩子吃,比喝牛奶都要好! 有了孩子后,沒有一個媽媽不關心自己的孩子,關心孩子的成長,關心孩子的身體,還關心孩子的智力發育,媽媽們都想出各種方法來幫助孩子變得更好,那今天小編在給各位媽媽們推薦一道很不錯的益智菜。大家都知道,想讓孩子很好的生長發育,就需要在飲食上多下功夫,從食物中獲取營養成分,這樣做可以促進身體發育,促進大腦發育。 天冷了,常給孩子吃這菜,增強免疫力,益智補腦,媽媽要懂得多做給孩子吃,這菜就是魚肉,前幾天我給孩子做的時候,用魚肉搭配了金針菇來做,沒想到孩子吃得特別開心,剛一上桌,孩子就拿起筷子夾著吃,沒一會兒,這菜就被孩子一個人吃完了,看著她吃得香的樣子,我就知道我做這道菜做對了,本身孩子很喜歡吃金針菇,還喜歡吃魚肉,這兩樣搭配在一起,對孩子來說是絕配,而且我就簡單的蒸一蒸,清淡美味,魚肉鮮香
此品有助消化,幫助吸收養分,加速新陳代謝和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可利大便,治便秘,提供身體熱能。適宜3歲以下兒童食用。原料:白薯500克,白糖250克,食油15克,枸杞子10克,葡萄干100克。制作:1、將白薯洗凈,切成滾刀塊,入油鍋中炸成金黃色。2、炒鍋燒熱入油少許,加入白糖溶化,熬成金黃色,用筷子頭蘸點糖試試能拔絲時,立即將剛炸好的白薯倒入糖鍋內,同時倒入枸杞子(蒸熟)、葡萄干翻動,立即出鍋上盤,并立即食用。炸完白薯距下入糖鍋的時間不可太長,以免薯塊過涼,影響拔絲和口味。如同時兩鍋分頭進行更好。特點:拔絲可達兩根筷子長,薯塊外焦里嫩,食之滿口甜味。
每個寶寶都需要進行輔食的添加,因此媽媽們最好是盡早的掌握一些與輔食添加有關的知識,以便輔食添加科學的進行,本文主要講的就是有關輔食添加的一些重要知識,希望媽媽們能牢記在心。 添加輔助食品必須根據嬰幼兒的月齡﹑消化能力及營養需求循序漸進。 兒童魚肝油:秋、冬季節出生的新生兒,接觸陽光少,從出生2周起,就可以開始添加兒童魚肝油,每天3~5滴,直接滴入口中,以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 果汁:嬰兒出生后1~2個月,可添加新鮮果汁,如橙汁﹑番茄汁﹑西瓜汁﹑葡萄汁等以補充維生素C。尤其是人工喂養的嬰兒更是需要維生素C的攝入,每日喂1~2次,每次喂1~2湯匙,果汁可用溫開水稀釋后再喂給寶寶喝。 嬰兒輔食添加的全攻略 泥糊狀食物:3~4個月的嬰兒,唾液腺分泌增加,可添如乳兒糕、米粉等,調成糊狀,用小匙喂,使嬰兒適應和養成用調羹進食的習慣,同時鍛煉寶寶吞咽較稠食物的能力。這
這么做一份好吃的番茄土豆牛尾湯?番茄土豆牛尾湯香濃好味道,寶媽會做嗎?番茄土豆牛尾湯超滋補,接下來看看具體做法吧。 番茄土豆牛尾湯 食材牛尾3小段、番茄100克、土豆65克 標簽補鋅開胃、湯羹米糊、18m+難度★★★ 1、準備好食材。 2、牛尾三小塊加姜片冷水入鍋焯水,去血水。 3、番茄切塊備用。 4、土豆切塊備用。 5、BB煲中,先倒290克熱水,然后放入洗凈的牛尾和姜,開始燉湯模式。 6、燉好前30-40分鐘放入土豆和番茄,結束后就可以吃了。 小貼士 1、食材用量自己把握,只要倒入燉鍋不要滿出來就可以了。 2、燉牛尾的水千萬記得用熱水,
河南鄭州的23歲青年小黃如果帶著4個外甥上街,那場面一定很壯觀:23歲的他和12歲的大外甥成成相差不過半個頭;大外甥牽著小黃6歲的二外甥金金,仿佛帶著個2歲的娃娃;如果再拖著兩個年齡二三歲、身高卻仿佛1歲娃娃的“毛毛頭”,簡直讓人誤以為他們剛剛來自“小人國”。 沒錯,這是一個“小矮人”家族。 小黃身高135.5厘米;成成身高119.5厘米,金金身高85厘米。而兩個“毛毛頭”,一個2歲、一個3歲,身高都在70厘米左右。 與正常人相比,他們全都是小矮人。但這一家5個小矮人,卻懷揣著長高的夢想,來往于杭州與鄭州間,希望找到良醫能幫自己與正常人比肩而立。 昨天,記者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見到了小矮人家族
1、飲食應定時定量,除每日規定就餐外,不要隨意給孩子吃糖果和零食,吃飯時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 2 、培養小兒吃多樣化食物的習慣,避免偏食或挑食。孩子稍懂事時,每給孩子吃一種新食物時,應說明吃這種食物的好處。 3、鈣片、鈣粉應單獨喂服,不能調入牛奶或奶糕中喂小兒。因為牛奶含有脂肪酸,與鈣混合便會變成不溶的鈣皂,妨礙鈣的吸收。奶糕雖不直接與鈣發生作用,但制作奶糕時酸堿度不合適,也會影響鈣的吸收。另外菜湯中含有單酸、籽酸,能妨礙鈣的吸收,故服鈣片不要與菜湯同服。
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么樣的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就將會形成相應的性格。 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為證實3歲在一個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別具一格的試驗觀察。 研究者以當地1000名3歲幼兒為研究對象,先是經過一番調查分析,然后將他們分為5種類型:充滿自信型、良好適應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約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當這些3歲孩子都長成了26歲的成人時,卡斯比教授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并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走訪。 這些3歲幼童的言行竟然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后的性格,讓卡斯比教授十分驚訝。他對自己的試驗結果進行總結,并在2005年發表了報告演說,這一報告在國際育兒學術界引起了
很多媽媽都會問“有沒有什么食物能有效地讓身體長得更高?”如果真的有這種食物,那世界上就沒有個矮的人了。但是均衡攝取五種營養物質,不挑食,按時吃飯是長個最有效的方法。 有助于成長的食物 雖然沒有針對身高的特效食物,但是有些食物確實對成長有幫助。我們周圍有很多營養豐富、有助于成長的食物。 ◎牛奶 牛奶中富含制造骨骼的營養物質——鈣,而且容易被處于成長期的孩子吸收。雖然喝牛奶不能保證一定會長高,但是身體缺乏鈣質肯定是長不高的。所以多喝牛奶是不會有壞處的。 每天喝3 杯牛奶就可以攝取到成長期必需的鈣質。 * 不喜歡牛奶→酸奶,奶酪 ◎雞蛋 雞蛋是最容易購買到的高蛋白食物。很多孩子都喜歡吃雞蛋,特別是蛋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有些媽媽擔心蛋黃中含有的膽固醇對孩子不好,但是處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