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么樣的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就將會形成相應的性格。 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為證實3歲在一個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別具一格的試驗觀察。 研究者以當地1000名3歲幼兒為研究對象,先是經過一番調查分析,然后將他們分為5種類型:充滿自信型、良好適應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約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當這些3歲孩子都長成了26歲的成人時,卡斯比教授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并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走訪。 這些3歲幼童的言行竟然準確預示了他們成年后的性格,讓卡斯比教授十分驚訝。他對自己的試驗結果進行總結,并在2005年發表了報告演說,這一報告在國際育兒學術界引起了
1. 雞肉 污垢:經過對484只肉用仔雞的研究后發現,有42%的被彎曲桿菌感染,12%的被沙門氏菌感染。而最新調查發現,美國每人每年食用70磅(35公斤)的雞肉,比食用的牛肉、豬肉和土雞都多。 超市避免方式:選擇那些自由放養場養的雞。這些雞棲息的場所更大,一次屠宰的數量也少,所以安全性較高。 家用避免方式:為了避免食品中毒,在將生肉買回之后,先用清水泡一下,而不是直接將其放在烤碟里。這個捷徑可以避免雞肉和其他食物帶來的感染。在切肉的時候,記得清洗刀子和案板。 2. 碎牛肉 污垢:對漢堡包中的肉的調查后發現,其含有53%的產氣莢膜梭菌,30%的葡萄狀球菌,12%的李氏桿菌。 超市避免方式:在超市的時候選擇那些經過輻射處理的碎牛肉,一般包裝上會印有經過輻射處理的標志。 家用避免方式:在牛肉中加入新鮮的牛至油可
秋風起,天氣也漸漸轉涼了,抵抗力還比較差的寶寶對氣候的變化尤其敏感。他們可能會鼻腔干燥,喉部發癢,甚至出現咳嗽過敏上火等癥狀,媽媽們不要急,在秋季上市的新鮮果蔬中,很多都能緩解和預防寶寶對秋季的不適應,以下這些食物,要記得讓他們經常出現在寶寶的餐桌上。 TOP10:抗病前鋒 菜花菜花質地細嫩,易消化吸收,適宜于寶寶和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強者食用。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菜花能刺激細胞制造對機體有益的保護酶—Ⅱ型酶,它能使小腸粘膜中活性提高30 倍,從而使體細胞中的微粒體多功能氧化酶系統,有能力分解進入人體內的致癌物和其他有害化合物,以使人體長期處于良性循環狀態。 菜花的維生素C 含量極高,不但有利于寶寶的生長發育,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體質,增加抗病能力。 推薦吃
處于哺乳期的劉女士最近幾乎沒有一件事順心:丈夫的生意不太好,她跟著心急;沒想到邊帶孩子邊炒股、一路頗有斬獲的她最近手氣也不佳,剛換的幾只股全都被套;更令她郁悶的是,4個月大的寶寶最近一喝完奶也變得很煩躁,經常莫名其妙地啼哭。 她發現自己的奶水似乎比前兩個月少了,而且顏色也似乎不對勁,這一連串的變化搞得她手忙腳亂,不知所然。鄰居的老太太說,寶寶很可能是喝了“熱奶”,而這種奶的產生,就是由于劉女士的情緒波動太大,自身的氣血受到影響,使得奶水的質量也發生了變化。 乳汁乃由血氣轉化而成 專家稱,我國祖先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育兒經驗。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早就指出:“凡乳母者,其血氣為乳汁也。五情善惡,悉血氣所生。其乳兒者,皆須性情和善。” 通俗地說,乳母的乳汁是由其血氣轉化而成的。五情善惡,都與血氣化生有關。乳母如
近年來,有關嬰兒潛能開發的研究,已成為世界性的前沿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科學成果。它突破了以往人們看待嬰兒的習慣眼光和傳統觀念,使早期教育的概念不斷更新。人們發現,每個正常的新生兒都具有我們意想不到的潛能。 新生兒具有神奇的五大本領 模仿能力: 出生8小時,他就會模仿母親吐舌頭。 聲音定向: 在覺醒狀態下,用一個小塑料盒內裝少量玉米粒或黃豆,在距離新生兒耳旁10~15cm處輕輕搖動,發出很柔和的格格聲,他會轉動眼或轉動頭往發出聲音的方向。新生兒喜歡聽高調的聲音,喜歡聽人說話,當母親叫他時,他會轉過頭來。如果出生后每天都聽讀圖書,寶寶就會建立對其一生都產生影響的閱讀興趣與習慣。他的專注力、語言能力的發展會驚人地超前。 注視與追視: 新生兒喜歡看東西,特別是圖書,有鮮艷顏色的東西,如紅球或黑白分明的靶心圖、條
年齡段:幼兒與學齡前兒童(1~5歲) 悉心呵護 培養飲食習慣 膳食原則: 1.每日飲奶 2.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1~2歲的幼兒需要特別呵護。孩子的身體發育迅速,需要吸取許多營養物質,但是他們的胃腸還不夠成熟,消化力也不強,例如胃的容量只有250毫升左右,牙齒也正在長,咀嚼能力有限,故應增加餐次,供給富有營養的食物,食物的加工要細又不占太多空間。 每日供給奶或相應的奶制品不少于350毫升,也注意供給蛋和蛋制品、半肥瘦的禽畜肉、肝類、加工好的豆類以及切細的蔬菜類。有條件的地方,可每周給孩子吃一些動物血和海產品類食物。要引導和教育孩子自己進食,每日4~5餐,但進餐要有規律。吃飯時應培養孩子集中精神進食,暫停其他活動。應讓孩子每日有一定的戶外活動。 3~5歲的孩子有的進入幼兒園,他們活動量增多,除了
寶寶初到這個世界,每天的主要活動就是睡覺和吃奶。別看他們還小,似乎什么也不知道,但其實他們也挺有個性的,對飲食的環境還挺挑剔呢。什么樣的環境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會影響他們的食欲?媽媽們如果稍稍了解一下寶寶的“飲食文化”,就能讓哺乳也變成一種樂趣,寶寶也吃得更好,成長得更茁壯! 光線影響寶寶情緒 嬰兒的大腦和眼睛還未發育完善,不能耐受外界光線的刺激,明亮的或過于黑暗的環境,都可能影響寶寶的情緒,進而影響他們的食欲。所以哺乳時應該在光線柔和、亮度適當的環境里進行。 噪音易讓寶寶分心 寶寶對聲音非常敏感,噪音很容易讓他們分心,難以集中精力吸吮乳汁。另外,嘈雜的環境也容易使母親的情緒波動,影響乳汁的分泌。所以,安靜的環境可是寶寶們的最愛。 冷空氣能導致消化不良 寶寶的皮膚很薄,體溫的調節能力差,所以外面環境的冷熱對他們的影響很大。溫度太
在孩子常吃的食品中,包括某些我們認為“多吃無害”的食品,可能隱藏著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利的因素。 巧克力 兒童用巧克力過多,會使中樞神經處于異常興奮狀態,容易產生焦慮不安,心跳加快,食欲下降等不良反應。 桔子 桔子中葉紅素含量很高,吃的過多容易產生“葉紅素皮膚病”,可出現嘔吐、惡心、食欲下降、腹痛,腹瀉,甚至引起骨骼疼痛,吃桔子一天最好不要超過中等大小的4個。 爆米花 爆米花含鉛量很高,兒童對鉛解毒能力差,常吃,多吃,很容易發生慢性鉛中毒,并造成食欲減退,腹瀉,煩躁及生長發育不良等嚴重后果。 可樂和酸梅粉 可樂中含有咖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兒童抵抗能力和解毒能力較弱,可導致多動癥。長期食用酸梅粉,則會使其胃酸含量增高,胃黏膜被腐蝕,發生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人在通過食物攝取辛甘苦酸咸五種味道時,大致是平衡的。但現在少兒攝取的咸、甜之味過多,并已引發許多疾病,造成幼兒體質不佳,抵抗力下降。為了改變五味失衡狀況,應給孩子吃些苦味食品。 一、苦味可促進食欲。苦味以其清新、爽口而能刺激舌頭的味蕾,激活味覺神經,也能刺激唾液腺,增進唾液分泌;還能刺激胃液和膽汁的分泌。這一系列作用結合起來,便會增進食欲、促進消化,對增強體質、提高史疫力有益。 二、苦味可清心健腦。苦吵食品泄去心中煩熱,具有清心作用,使頭腦清醒,使大腦更好地發揮功能。 三、苦味可促進造血功能。苦味食品可使腸道內的細菌保持正常的平衡狀態。這種抑制有害菌,幫助有益菌的功能,有助于腸道發揮功能,尤其是腸道和骨髓的造血功能,改善少兒的貧血狀態。 四、苦味可泄熱、排毒。祖國醫學認為,苦味屬陰,有疏泄作用,對于由內熱過盛引發的煩躁不安有泄熱寧神之作用。泄熱、通便不僅可以退燒
蔬菜、果汁、甜點……面對種類繁多的食品,究竟給孩子吃哪種更有益健康呢?如何讓挑剔寶寶喜歡上這些最有營養的食物呢?你不妨參考一下營養專家推薦的適合寶寶的十佳營養食物,然后試試我們總結的小妙招,讓你的寶寶愛上它們吧。 1、最好的主食:全麥食品 全麥食品含有鐵、維生素、鎂、鋅和粗纖維素等多種寶寶所需的營養成分。在西方的國家里,全麥面粉被稱作最棒的主食原料,很多家庭把烤全麥面包作為寶寶的主食,如果在上面抹一些寶寶專用的奶酪,營養就更豐富了。雖然各國的飲食習慣不同,但營養是無國界的。我們可以把粗糧和面粉混合制作主食(比如發糕),同樣能給寶寶帶來豐富的營養。 給挑剔的小朋友:用巧克力醬和全麥面包做一個可愛的三明治,再擺一個有創意的甲殼蟲造型,當他的興趣被可愛的造型吸引時,就不會在意面包怎么不是白色的了。 2
對于嬰兒的輔食添加你知道哪些喂養錯誤做法嗎?每種沒有吃過的食物,對于寶寶來說都是新鮮的、好奇的,他們并不會天生就對某種食物有什么成見。所以這就取決于媽媽給孩子吃什么?怎么吃?新媽媽不要喂養嬰兒的時候犯錯誤哦。 寶寶的味覺、嗅覺,在6個月至1歲這一階段最靈敏,因此,這個時期是添加輔助食品的最佳時機。通過給寶寶品嘗各種食物,讓他體驗從流食、半流食到固體食物的適應過程,可促進他的味覺、嗅覺及口感的發育。 1.錯過了寶寶的味覺敏感期 及時添加輔食的寶寶到1歲左右就能很輕松地接受多種口味、口感的食物,斷奶也會比較順利。在給寶寶添加輔助食品的過程中,如果媽媽一看到寶寶不愿吃或稍有不適,就馬上心疼地停止喂養,甚至根本就沒有給他添加輔助食品,那就會使寶寶錯過味覺、嗅覺及口感的最佳形成和發育期。不僅導致寶寶將來斷奶困難,還有可能讓他日后患上典型的
從寶寶來到這個世界起,他的每一步成長都牽動著媽媽的目光。寶寶會抬頭了,寶寶翻身了,寶寶會爬了,寶寶學會走路了,有太多的進步令媽媽驚喜。 1 抬頭 寶寶出生后幾天就能俯臥,但能夠俯臥后抬頭一般要在寶寶2個月后。其實,俯臥抬頭練習不僅能鍛煉寶寶的頸部、背部的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對寶寶較早正面面對世界,接受較多的外部刺激也是非常有利的。 抬頭訓練 俯臥抬頭:從寶寶半個月以后在兩次喂奶期間進行練習。每天讓寶寶俯臥一會兒,并用玩具逗引他抬頭,注意床面要硬一些,時間不要太長,以免孩子太累。 豎抱抬頭:兩個左右的寶寶豎抱讓他練習抬頭。家長用兩只手分別托住寶寶的背部和臀部,把寶寶豎抱起來,帶到室內或室外看看周圍。這樣可以幫助寶寶認識自己周圍的環境,培養寶寶的視覺能力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在豎抱時可用手輕輕撫摸寶寶背部,放松背部肌肉,讓
還不會說話走路的小寶寶們做做健身操能使寶寶健康成長,同時媽媽的撫觸還能促進孩子情感和智力的發展。但0到6個月的寶寶自主活動能力有限,這套寶寶健身操需要媽媽幫助完成。 0到3個月寶寶的健康操 一、打水操 1.讓寶寶平躺,握住寶寶雙腿腳踝。 2.先將寶寶的左腳上下搖一次,再將寶寶的右腳上下搖一次,如同雙腳打水狀。 3.也可以在寶寶的腳腕處施力,先彎曲、伸直寶寶的左腳,再彎曲、伸直寶寶的右腳,如此反復10次。 二、打鼓操 1.讓寶寶平躺,握住寶寶雙手各自向左右兩邊撐開伸平。 2.將左手向胸部合攏,在胸口輕敲一下后再伸平。 3.以同樣的動作,右手也做一次。 4.左、右兩手一同向胸口敲一次。 三、扭扭操 1.讓寶寶平躺,握住寶寶雙腳。 2.將左腳抬起,交疊于右腳上(此時寶寶的腰部
寶寶厭奶是大多數媽媽都會遇見的頭疼問題,那究竟為什么寶寶會厭奶呢?如果遇見寶寶厭奶時媽媽有什么妙招呢?小編推薦12個小妙招對付厭奶的小寶寶。 寶寶為什么不喜歡吃奶粉 先要了解一下寶寶不吃奶粉的原因,可能能拿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1、母乳寶寶不喜歡吃奶嘴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而且大多數的母乳寶寶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在我們滿足地喂著寶寶的同時,往往沒有料到讓他接受奶嘴是這么困難的一件事情。 2、不喜歡奶粉的味道 寶寶雖小,也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的口味,他可能不喜歡這個奶粉的味道。 3、厭奶期 到4個月左右,寶寶逐漸成熟,一方面,他可能添加了輔食,比較喜歡新口味的食品,而對奶粉暫時失去了興趣。4-6個月,寶寶的體內乳糖酵素開始減少,舌頭的味覺也開始產生變化,胃口開始改變。另一方面,他的聽覺視覺有了突破性的
會說話了,會爬了,會走了……所有這些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里程碑”,無疑都會讓家長們激動萬分。然而,一旦該出現的沒出現,家長的焦急之情也是可想而知的。其實,這樣的驚慌倒也沒必要,要知道,有許多因素都可能造成這種延遲。 美國兒科學會最近就列舉了2歲以下寶寶最值得關注的十大標志性事件,家長們可以作為一個簡單參照。 1、眼神交流 這是你能關注到的第一個標志性事件,它證明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正常,并且已經有了交流能力。一般來說,眼神交流出現在6~8周。 當然,兒童成長有快有慢,而有時候,嬰兒對眼神交流沒反應,也可能是父母選的時間不對。 因為嬰兒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作出反應。需要提醒的是,如果3個月了,還沒學會用眼神交流,最好查一下是否有眼病。 2、社交性的微笑 社
十種不好的零食 1.果凍 吃果凍不僅不能補充營養,甚至會訪礙某些營養素的吸收。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果凍基三成份是一種不能為人體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卡拉膠,并基本不含果汁,其甜味來自精制糖,而香味則來自人工香精。不過,果凍中沒有脂肪,并含在一些“水溶性膳食纖維“,少量吃些并沒有壞處,也不會讓你發胖,但是,你不要指望用它來“增加營養“。 2. 薯片 薯片的營養價值很低,還含有大量脂肪和能量,多吃破壞食欲,容易導致肥胖,還是皮膚健美的大敵。 3.爆米花 營養價值尚可,但是是其中含有比較多的鉛,這種有害重金屬可以影響兒童的智力和體格發育,損害成年人的神經功能。 4.水果糖、棒棒糖 只有糖分,和水果沒有任何關系,其水果味來自香精、色素等添加劑。多吃容易導致齲齒和肥
孩子不能喝牛奶,不要煩惱,他可以從別的食品中得到充足的鈣質。以下是12種提高孩子飲食中鈣含量的有效且健康的方法。 1、巧克力和草莓牛奶。 如果孩子不愿意喝白色的純牛奶,你可以給他添加了其它味道的牛奶,雖然這些牛奶比一般牛奶多了一些卡路里,但是它們鈣的含量是相同的。 2、酸奶。 有很多味道和種類可供選擇,有盛在杯子里的酸奶,也有包裝在軟管里可以吸吮的酸奶;這里面總有一種是你的孩子會喜歡的。 3、奶酪。 所有種類的奶酪都富含鈣質,選擇那些含2%脂肪或低脂肪的種類以減少全脂肪和飽和脂肪的攝入。 4、松軟干酪。 可以單獨吃也可以混在孩子最喜歡的水果中一起吃。 5、含鈣橙汁。 8盎司(約226克)橙汁所含的鈣(300毫克)相當于一杯牛奶中鈣的含量。 6、椰菜和深綠色有葉蔬菜。
每個年輕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小寶寶聰明、健康地成長,為了如愿達到這個目標,媽媽們一定要注意科學喂養寶寶,不讓寶寶產生營養性疾患。對于寶寶來說,飲食要特別注意以下十二點: 一、寶寶飲食要多樣化 寶寶對單調食物容易發生厭倦。為了增進寶寶的食欲和避免偏食,保持充分合理的營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使食物品種豐富多樣,色、香、味俱全,主食粗細交替,輔食葷素搭配,每天加1-2次點心。 對寶寶不喜歡的食物,可在烹調上下功夫,如寶寶不吃胡蘿卜,可把胡蘿卜摻在他喜歡的肉內,做成丸子或做成餃子餡,逐漸讓寶寶適應。這樣,既可以增進寶寶的食欲,又可達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二、寶寶飲食切忌硬、粗、生 嬰幼兒咀嚼和消化機能尚未發育完善,消化能力較弱,不能充分消化吸收營養,所以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消化程度選擇食物,供給的輔食或飲食需做到細、軟、熟
添加的輔食必須與寶寶的月齡相適應。過早添加輔食,寶寶會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現嘔吐和腹瀉,消化功能發生紊亂;過晚添加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甚至會因此拒吃非乳類的流質食品。 3-6個月 足月新生兒滿1個月,人工喂養兒15天,添加濃魚肝油滴劑1—2滴,到3個月時增至4滴,每天分2次給。 2個月開始喂菜汁、果汁,先給1湯匙,以后逐漸增至2—3湯匙,上下午各喂一次 4—5個月 濃魚肝油滴劑從每天4滴漸增至6滴,分二次給。菜汁、果汁從3湯匙逐漸增至5湯匙分二次給。 4-5個月,開始吃煮熟的蛋黃。從l/4只開始,將其壓碎放入米湯或奶中調勻后喂,等適應后逐漸增至1/2只。 從4個半月起給煮得很爛的無米粒稀粥,每天1湯匙,消化情況好再從5個月起每天2—3湯匙,粥里可加半匙菜泥
很多媽媽都會問“有沒有什么食物能有效地讓身體長得更高?”如果真的有這種食物,那世界上就沒有個矮的人了。但是均衡攝取五種營養物質,不挑食,按時吃飯是長個最有效的方法。 有助于成長的食物 雖然沒有針對身高的特效食物,但是有些食物確實對成長有幫助。我們周圍有很多營養豐富、有助于成長的食物。 ◎牛奶 牛奶中富含制造骨骼的營養物質——鈣,而且容易被處于成長期的孩子吸收。雖然喝牛奶不能保證一定會長高,但是身體缺乏鈣質肯定是長不高的。所以多喝牛奶是不會有壞處的。 每天喝3 杯牛奶就可以攝取到成長期必需的鈣質。 * 不喜歡牛奶→酸奶,奶酪 ◎雞蛋 雞蛋是最容易購買到的高蛋白食物。很多孩子都喜歡吃雞蛋,特別是蛋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有些媽媽擔心蛋黃中含有的膽固醇對孩子不好,但是處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