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面包:無包餡料佳 一般一人份的餐前面包約含有 1 - 2 份淀粉。沒有內餡的面包,可以沾取適量的橄欖油來吃。25 g 的面包約等于 1 份淀粉,但如果是有包餡料的或是油脂比較高的可頌面包,20 g 等于 1 份淀粉,醣量和油量都會比較多,糖友們在攝取時要多留意喔! 開胃小菜/前菜沙拉:煮物或醋醬 為主開胃菜建議選擇非油炸的食材,因為油脂會延緩血糖的下降速度,且增加額外的熱量攝取,建議以煮物或是烤物為主。烤蔬菜,沙拉的部分要特別留意醬料的選擇,千島醬是以油、糖、蛋製作,建議選用油醋醬,糖量與熱量都會比較少。 湯品:以清湯代替濃湯 如果湯品名稱中有「濃湯」兩字,表示湯頭可能有使用奶油或太白粉來增加湯的濃稠度。如南瓜濃湯、玉米濃湯。另外,南瓜和玉
陰虛燥熱型 這類的病患,最容易出現的癥狀有:口干舌燥、心悸、盜汗、煩躁、失眠,這些都是屬于「陰虛燥熱」的情況,體內津液不足,火氣又太旺所造成。且這類人的小便偏黃,也容易出現便秘情況。特別是在糖尿病初期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中藥材推薦:以「滋陰清熱」的藥材為主,如:玉女煎、甘露飲。 氣陰兩虛型 部分已經在糖尿病慢性期,目前是透過藥物控制,而病情較為穩定的患者,通常也容易出現口渴、容易飢餓、體力不佳易疲憊的情況,中醫上認為這最主要是「氣虛」所導致,同時「體內的津液也不足」,因此這類人會伴隨小便多的情況,代表體內的水分容易流失。 中藥材推薦:以「益氣養陰」的藥材為主,如:生脈散、玉泉丸或沙參麥門冬湯 腎虛型 而家中若有較年長,或是體質較虛弱的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腰膝痠
菜(肉)配飯,而不是飯配菜(肉) 很多老年人在年輕時務農,因需要大量體力,習慣每餐吃大量米飯,一餐沒吃到飯,還會感覺沒吃飽。大量吃米飯的習慣,就是讓血糖控制不佳的罪魁禍首。 我們要知道,即便是同樣的食物,一樣的熱量、一樣的組成,但吃的順序不同,對健康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糖尿病飲食更是如此。 發表在《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期刊的研究提到,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碳水化合物,比起先吃碳水化合物,飯后血糖及胰島素的濃度都明顯較低,有助改善胰島素抗性與控制血糖,對減重也有幫助,因為蔬菜升糖指數(GI值)低、熱量也低,同時富含纖維質,有助延緩飯后血糖的上升。 換句話說,就是把我們經常認知的「吃飯配菜」,改成「吃菜配飯」,讓蔬菜成為每一餐的主食,而不是米飯、面食或面包。 2018年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建議將高齡
綠色葉菜類 蔬菜的營養價值高、熱量低且富含膳食纖維,是很好的充饑食品。用餐時多吃些蔬菜,可增加飽足感,減少醣類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降低餐后高血糖和胰島素抗性。建議每天攝取4~5份蔬菜,但馬鈴薯、玉米、山藥、芋頭和豌豆與一般蔬菜不同,含有高量淀粉及熱量,營養成分與五谷雜糧類較為相似,因此需要多加留意。 番茄 大番茄糖分較低,屬蔬菜類。小番茄含糖量較高,屬于水果類,食用時要計算含醣量。糖友在選擇時。可多食用大番茄。無論是生番茄、番茄煳或是番茄醬都含有重要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與E、鐵等。 漿果(草莓類食物) 漿果隨著品種的不同,大大小小,各種尺寸都有,其結構與風味也不盡相同,但營養價值相似,無論是覆盆子、藍莓、草莓和蔓越莓等,都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可調入
烹調把握3低原則 低油 利用水煮、蒸、滷、燉、烤、燜、燻、紅燒、涼拌取代油炸、油煎、爆炒。 低糖 少制備需額外加糖的料理如:糖醋、茄汁、蜜汁、勾芡、醋熘的料理。 低鹽 利用白醋、胡椒、五香、八角、花椒、 蔥、蒜、姜、香菜、九層塔、辣椒、枸杞、當歸、人蔘等天然香料取代醬油、烏醋、蕃茄醬、辣醬油、胡椒鹽、花椒鹽、(素) 蠔油、(素)沙茶醬、豆瓣醬、辣椒醬、甜辣醬。 全谷根莖類 象征好彩頭的菜頭粿如果是廣式的本身已有餡料,建議用電鍋蒸煮后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傳統的只有蘿蔔絲的,建議蒸煮后可以沾上少許自制醬料(白醋+清醬油+蒜末),風味也是很好喔。象征年年高昇的年糕不管是甜年糕還是咸年糕都是用糯米制成,一個在制備中加了糖(糖份高),一個是爆香料(油脂高),所以都不宜吃過多,建議淺嘗
糖尿病每天吃多少水果合適 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的水果上限為2 份(1 份水果約女生拳頭大小)。 一份水果 = 15 克糖,熱量 60 大卡,以下為常見一份水果的份量: 水果 份量 圣女小番茄 23顆 柳丁 1顆 葡萄柚 3/4顆 土芭樂 1顆 葡萄 13顆 櫻桃 9顆 糖尿病適合吃水果的時間 吃水果的時間也要吃對時間,建議根據自己的血糖、腸胃功能、水果份量多寡來吃水果。 1. 一天 2 份的水果不要在同一餐吃,要分在 2 - 3 餐吃,一餐最多吃一份 2. 如果空腹血糖偏高,建議水果盡量在白天吃完 3. 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水果建議在飯前吃 4. 腸胃功能正常的人,飯前或飯后吃水果都可以。
糖尿病吃火鍋血糖會升高嗎 糖尿病患者如果吃火鍋的時候不加以節制的話是很有可能導致血糖升高的,因為大多數的火鍋湯底為肉湯,其嘌呤、飽和脂肪、膽固醇等含量都比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盡量選擇清淡的湯底,不僅可以減少過多油脂的攝取、還可以增加纖維的攝取與飽足感。若湯底煮過其他食材就儘量不喝湯。 糖尿病怎么吃火鍋 1、火鍋湯頭避免使用大骨熬煮,湯汁會富含高油脂,可以改用紅、白蘿卜大白菜、玉米、柴魚片一起熬煮,煮出來的湯汁清澈帶甜,可讓熱量減少不少。 2、小心火鍋料與丸子的熱量,市售蝦餃、魚餃、花枝餃,大約6-8個就有150大卡左右的熱量,此外火鍋餃的皮大多是淀粉,食用過多會影響血糖。大約2-3粒丸子也近100大卡熱量,若有包餡料熱量就更多了,這些火鍋料除了熱量不少外,油脂量也不容小覷,2粒貢丸就大約1大匙的油脂量。 3、多
先吃高纖蔬菜 糖尿病吃火鍋時,建議可以先從青菜開始吃,例如高麗菜、青江菜、生菜、玉米筍、金針菇、秀珍菇和黑木耳等,都是一般吃火鍋會常搭配的蔬菜種類,這些蔬菜不但富含膳食纖維,有助于延緩血糖上升,也可以增加飽足感。 全谷根莖類混合 搭除了常見的白飯、冬粉、烏龍面外,火鍋料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地瓜、芋頭、南瓜和玉米,他們是屬于淀粉類而非蔬菜。如果想吃白飯、冬粉、烏龍面等主食,其余淀粉的份量就要減少,如果糖友都想吃地瓜、南瓜與玉米,建議白飯吃半碗就好喔! 蛋豆魚肉類小心選 雖然蛋豆魚肉類的食物不會直接影響血糖的上升,但是過多油脂的攝取,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并延緩血糖下降的速度,所以,建議盡量選擇油脂含量較少的肉類,例如魚類、海鮮、雞肉等。 常見火鍋料的油脂含量: 嫩豆腐 < 魚 <
糖尿病吃蜂蜜血糖會升高嗎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醣類,喝太多蜂蜜仍會讓血糖增加。而且蜂蜜也是精制糖的一種,且單醣含量高,吸收快,會讓血糖快速升高,所以建議糖友適量的攝取蜂蜜,并非吃愈多愈好,避免造成身體過多的負擔。 有一項 2009 年的實驗,給予糖尿病患每天每公斤體重 1 - 2.5 克蜂蜜,連續飲用 8 週,雖然發現實驗組的糖尿病患體重降低、血脂狀況改善,但是 HbA1C 卻明顯增加,表示飲用蜂蜜對血糖控制仍有不良影響。另外也有研究指出,每天每公斤體重必須攝取到 1 公克的蜂蜜,才對人體有明顯的幫助,對于糖友來說,其實不建議吃這么多蜂蜜。 糖尿病吃蜂蜜注意事項 在血糖還沒穩定的情況下,建議糖友暫不飲用蜂蜜,等到瞭解如何做食物代換后,再使用蜂蜜取代塬本應攝取的醣量、并少量多次的分批食用,避免一次攝取大量的糖,造成血糖波
糖尿病人可以吃稀飯 糖尿病人可以適量吃一些稀飯,但盡量需均衡搭配其他類食物,而不要只配一點醬菜就當成一餐。因血糖反應是視消化速度而定,而每餐的食物組合、烹調方法和製備方式都會影響消化速度。以稀飯來說,它比干飯易消化,所以血糖提升的時間較快,因此需搭配其他蔬菜類及肉魚豆蛋類等食物,避免血糖快速升高。 糖尿病怎么選擇主食 1、多種淀粉混合食用營養更充足 五榖雜糧種類繁多,建議多種混合比單獨一種更可以獲得足夠的營養。以營養學之觀點:五榖類蛋白質含量較少,欠缺離胺酸(Lysine)營養素,而豆類較缺乏甲硫胺酸(Methionine)營養素,如果能將二者混合食用,會有截長補短的效果,并可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如黃豆糙米飯、黑豆五谷飯。 2、注意磷含量過高的淀粉 一般會建議一天中至少要有1/3的淀粉是來自未精致
糖尿病喝牛奶好嗎 糖尿病患者適量喝一些牛奶是非常有好處的,牛奶屬于低GI 值的食物,糖尿病患者服用也不容易引起較血糖的波動,雖然牛奶含有乳糖,不過乳糖消化速度并不快,加上牛乳蛋白能延緩消化的速度,所以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 若將牛奶和全榖雜糧類一起食用,能降低混合食物的血糖反應。舉例來說,燕麥片改用熱牛奶沖泡,將牛奶和谷物做搭配,有了蛋白質的輔助,餐后血糖上升的幅度會較低。不過提醒糖友,也要將燕麥算進一日的醣類份量裡,避免攝取過多的醣。 另外許多老年糖尿病患者都有骨質疏松的情況,造成骨折的情況也相當普遍,所有糖尿病患者喝牛奶還可以幫助補充鈣質。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鹽,每天喝兩瓶200毫升的牛奶,對鈣質的補充有很大的幫助。 糖尿病患者每天喝多少牛奶合適 若以糖尿病的成年人來說,牛奶一天的建議量原則為一杯
南瓜 南瓜其實是屬于全谷雜糧類,每 85g 等于 1 份醣,大約是半個碗的份量,同時也要注意南瓜是高 GI 指數的食物,尤其是煮爛的南瓜、變成煳狀的南瓜濃湯,升糖指數更高,所以食用南瓜時,建議帶皮一起吃,也可以吃下比較多膳食纖維。 玉米 玉米廣泛出現在日常的餐點中,例如玉米蛋餅、玉米濃湯、玉米炒蛋等,或是在自助餐、火鍋店或燒烤店中,也常常會吃到玉米,不過玉米也是屬于全谷雜糧類,所以無形之中,便會攝取過多的醣。每 85g 的玉米等于 1 份醣,相當于 2/3 根玉米,或四湯匙的玉米粒,目前玉米品種很多,主要有白玉米、糯米玉米、甜玉米,其中又以白玉米熱量和 GI 值最低,建議糖友在選擇玉米上,可以以白玉米為主。 地瓜 便利超商常見的烤地瓜和蒸地瓜,以及夜市常見的拔絲地瓜、地瓜球、蜜地瓜、地
減重 華盛頓GeorgeWashington大學的研究小組針對葷食者轉為素食者可以減少多少體重進行研究。這項研究已被刊登在《AcademyofNutritionandDietetics》期刊,指出在沒有監測受試者的卡路里攝取量以及增加運動量的狀態下,除去肉類飲食平均可以減少10磅(約4.5公斤)的重量。帶領這項研究的醫學系副教授NealBarnard說,「研究的關鍵訊息是不需要計算卡路里和增加規律運動量,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就能幫助減重。」 腸道細菌改變 西方有句諺語「Youarewhatyoueat」,意指你吃進什么食物就決定什么樣的身體。而食物最直接影響到消化系統,2014年一項研究發現,葷食、素食者、Vegan三種的腸道細菌是不同的,其中,葷食者和完全不接觸肉類飲食的Vegan者差異最大。另外,紐約市立大學的研究發現,Vegan者有
糖尿病吃素好嗎 糖尿病患者吃素對于穩定血糖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因為素食中的抗氧化物可以抑制葡萄糖吸收、刺激胰島素分泌;素食中的纖維質則可以 調控飯后血糖,同時改善血糖反應、胰島素訊號傳遞與胰島素敏感性 。 許多研究也探討了素食對血糖的影響,例如 2014 年的研究指出,持續吃素 24 週的的糖友,糖化血色素比沒有吃素的人低; 2006 年的研究也顯示吃素對于控制體重有明顯的幫助。 不過,無論有否患糖尿病,如果飲食配搭不當,素食者可能會缺乏某些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鈣質及鐵質。 其中維生素B12只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之中,所以素食者最易缺乏維生素B12。 糖尿病吃素注意事項 1. 避免攝取過度加工的食品:許多仿肉食品,像是:素肉干、素火腿、仿雞、仿魚等,大多利用大豆分離蛋白、麵筋、蒟
熱量攝取適當 一日總熱量需要考慮的因素有:身高、體重、年齡、性別、工作量、活動度與營養狀況,一般以維持理想體重為塬則。糖尿病腎病患者減重不宜過快,即便肥胖也不建議每公斤體重<25卡/天,以避免體蛋白分解。通常30~35卡/公斤/天。 正確的蛋白質限制 有些病人一聽到要限制蛋白質,就完全不吃富含蛋白質食物(蛋、奶、肉類),蛋白質攝取不足常造成營養不良,進而增加疾病的罹患率及免疫功能下降,必須追蹤血液白蛋白及輸鐵蛋白質值,若白蛋白(Albumin)<3.2毫克或有嚴重的腎病癥候群,不建議限制蛋白質。 事實上,適量蛋白質限制是必須的,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0.6~0.8克的蛋白質,其中必須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來自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肉、蛋類),如果患者已經洗腎,則建議攝取1.0~1.4克/公斤/天的蛋白質。
糖尿病熱量計算方法和三餐分配 糖尿病人應該根據自己的體重來估算每日所需總熱量,再將這些熱量分配到不同的營養素, 建議的營養素比率為: 碳水化合物50~60% 脂肪20~30% 蛋白質10~20% 每1克營養素的熱量: 碳水化合物 4卡 脂肪9卡 蛋白質4卡 卡路里需求(大卡) = 健康體重(kg) × RMR數值 × 活動強度指數 RMR怎么算 : 年齡在20歲以上公式如下 男生 RMR(kcal/kg/d)=25.44-0.01807×年齡(歲)-0.1448×體重(公斤)+0.03797×身高(公分) 女生 RMR(kcal/kg/d)=23.1811-0.01807×年齡(歲)-0.
糖尿病每天補充多少蛋白質合適 糖尿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特殊疾病時,所需要的蛋白質含量也不相同,一般糖尿病患者每日每公斤體重應攝入蛋白質1克; 病情控制不好或消瘦者,可增至1.2克-1.5克,按60公斤體重爲例,則每日需60克蛋白質或70-90克蛋白質,其中1/3最好來自優質蛋白,如乳、蛋、瘦肉、大豆等; 當糖尿病合并腎病、腎功能尚未衰竭時,可以多進蛋白質,每日量爲80-100克,最好食用動物蛋白。如伴有腎功能不全者,對于體重70公斤的患者每日可攝入21克的蛋白質,21克蛋白質能產生7克尿素氮從腎臟排出; 糖尿病腎病伴有氮質血癥患者,應估計患者每日所能接受的飲食蛋白質含量,要防止發生低蛋白血癥,也要注意避免加重氮質血癥,必要時可輸血漿、白蛋白及氨基酸; 有并發癥的患者,如并發胃腸消化吸收不良、結核病等,蛋白質的供應量應適當提高
連鎖早餐店 早餐店當中油脂含量較少的淀粉類,可以搭配低脂、非油炸的蛋白質食物。 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選擇 主食:吐司(如低脂少油的鮪魚、燻雞、蔬菜吐司)、蛋餅 飲品:無糖豆漿搭配吐司、無糖茶可搭配油脂較吐司高的蛋餅 NG的早餐選擇 主食:蘿卜糕、鐵板面、煎餃等高油脂高升糖食物 小貼士:湯種吐司、鮮奶吐司、法式吐司都是屬于油質含量較高的吐司,建議選擇一般的全麥土司就好。 便利超商 便利超商的食物都有營養標示,糖友可以依據營養標示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早餐。 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選擇 主食:三角御飯團、三明治或烤地瓜 副食:高纖生菜沙拉飲品:低脂鮮奶、無糖優酪乳、無糖豆漿或拿鐵 NG的早餐選擇 主食:油脂含量高的面包、大亨
糖尿病可以不吃早餐嗎 根據 2009 年 Diabetes Care 期刊發表的研究、針對第 2 型糖尿病患吃早餐行為調查發現,有吃早餐的糖友比起沒吃早餐的糖友,下一餐的飯后血糖上升幅度減少 95 %,顯示不吃早餐確實會會使午餐飯后血糖上升較多。不僅早餐后血糖表現會較不穩定,Diabetes Care 2015 的另一項研究也指出,沒吃早餐不僅會引響午餐餐后血糖,也會造成晚餐的餐后血糖上升較多,因為不吃早餐會影響促胰島素分泌的 GLP-1 濃度降低,胰島素反應變慢,因此造成血糖升高。兩項研究也都指出,不吃早餐會增加血液中「游離脂肪酸」的濃度,過多的游離脂肪酸會增加胰島素阻抗,對血糖管控帶來負面影響。 因此總的來說不吃早餐不僅會影響午餐飯后血糖,甚至也會造成晚餐飯后血糖上升較多,并增加胰島素阻抗,讓血糖管理不易。雖然目前的研究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淀粉類食物嗎 只要攝取份量合宜,糖尿病患者還是可以安心的攝取淀粉類食物。 白飯、面包、面條,是屬于精致過的五谷根莖類,膳食纖維含量較少,升糖指數較高,所以容易造成飯后血糖快速上升,如果想要穩定血糖的波動,以及增加飽足感,建議攝取未精致的五谷根莖類。未精致的五谷根莖類富含較多礦物質、維素與膳食纖維,營養更完整。 適合糖尿病患者的優質淀粉 1. 糙米 糙米是普遍大眾最能接受的優質淀粉,放入白米混合烹煮方便又健康。稻谷經脫去谷殼的加工后就是糙米。去殼后仍保留存些許外層組織,如皮層、糊粉層和胚芽。外層組織內含豐富的營養,比起白米更富有許多維他命、礦物質與膳食纖維。 2. 蔾麥 藜麥是在歐洲已經風行一陣子的超級食物,當作主食或是拌沙拉都十分健康美味,在印加人稱為谷物之母 ,含高
飲食常識
飲食調理
美食典故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