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適宜
一般來說,室溫最好保持在26-28度之間,以人體舒適為最佳,常開窗通風換氣,外出時,增加一些擋風的衣服即可。
適當補充水分和鹽分
出虛汗后水分和鹽分丟失很多,一定要及時補充,必要時還應補鈣,以免造成體內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保持清潔
保持自身衣物的潔凈、被褥的干燥等,洗澡、洗頭、刷牙,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貼身衣物要勤換洗,保持潔凈,避免細菌入侵身體。
適度運動
產后因為身體虛弱,需要休息,有的寶媽會一直賴在床上很少運動,可在室內慢走、做產后操等簡單的運動。注意出汗后及時擦干,換上干爽的衣物。
有個好心情
要注意休息,合理飲食,調整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還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樣也助于好轉。
病理性虛汗是中醫的一種月子病,需要好好調理??梢酝ㄟ^使用一些降火潤燥、滋陰補益、生津止渴的食物來輔助調理。
1、大棗北芪湯
食材:大棗5枚,北芪6克。
做法:將大棗、北芪洗干凈,放入燉盅中,加1碗水,隔水燉1小時,溫熱服用。一天兩次。
小提示:北芪可以連用2次,如已經有產后失血過多,虛脫、盜汗,可以把北芪換成西洋參,人參量可以加至15-30克。
功效:補中益氣,養血安神,適用于產婦失血、氣短乏力、盜汗、心悸失眠等癥。
2、小麥粥
食材:小麥仁30克,糯米10克。
做法:小麥仁淘洗干凈,曬干,炒香后研成細粉.糯米淘洗干凈;將糯米放進鍋內,加入清水,置火上煮,待米爛后下小麥粉,煮至粥汁黏稠時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收斂汗液。凡是有氣虛自汗癥狀的新媽媽均可食用。
1、足底部反射區
按摩部位:頭部(大腦)、腦垂體、小腦及腦干、甲狀旁腺、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盲腸(闌尾)、回盲瓣、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小腸、肛門、生殖腺。
常用手法:拇指指端點法、食指指間關節點法、拇指關節刮法、按法、食指關節刮法、雙指關節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擊法等。
2、足內側反射區
按摩部位:胸椎、腰椎、骶骨、子宮。
常用手法:食指外側緣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擊法等。
3、足外側反射區
按摩部位:生殖腺。
常用手法:食指外側緣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擊法等。
相關推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