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解凍后還能再冷凍嗎 不建議將已經退冰后的肉品再一次放到冷凍庫冷凍,煺冰解凍后的肉直已經改變,時間讓品質有些許的變質惡化,冷凍過程已經容易使肌肉纖維破裂破壞肌理,解凍會讓肉汁流失反覆的煺冰解凍肉質風味都無法再回復所以不建議將已經解凍退冰過的肉再放回冷凍庫,或放在冷藏、室溫下貯藏,要盡快在煺冰解凍后趁新鮮時候烹煮完成。 冷凍肉解凍方法 肉品烹調前一天先要將牛排放置冷藏冰箱,以慢慢降溫解凍煺冰方式最正確,主要塬因是肉的膠原蛋白遇到劇烈的升溫會造成肉質緊縮導致肉汁的流失,不建議將冷凍牛排放置常溫、泡水或沖水煺退冰,常見的這3種錯誤解凍方式,都是容易讓溫度快速變化讓肉汁迅速流失的原因,當然肉品的甜味和營養也會在無形之中流失了。 解凍肉注意事項 不要讓肉有劇烈的溫度變化,肉汁容易大量流失。 ?不
牛肉熟成是什么意思 牛肉熟成(beef aging)是一種加工處理牛肉的過程,一般牛屠體在剛宰殺時還是軟的(溫體),再來會轉硬(僵),再來是會再軟(腐)。轉硬是因為當肌肉中肝醣分解完畢后,ATP(腺苷叁磷酸)不在產生,肌肉因失去了伸張的能量,于是肌動蛋白與肌凝蛋白結合成肌動凝蛋白,造成肌肉收縮,就會變成硬化。之后的再轉軟到腐敗前,就是今天的主題"熟成"。熟成需要一段時間,目的是打散肌肉內的結締組織,讓牛肉的風味更完美,就好像紅酒、乳酪需要一段時間靜置,使風味散發出來。牛肉熟成一般分為干式熟成(Dry Aging)和濕式熟成(Wet Aging)兩種。 什么是干式熟成 早期的北美居民狩獵野牛后,吃不完的肉塊就會掛置在自然環境中風干,剛好當地干冷的氣候適合保存肉類,過了一段時間再吃剩下的肉塊,發現牛肉的風味更佳,這種技術就流傳下來
肩胛部 運動量極大,肌肉發達,結締組織多,肉質結實,味道豐富。 整體來說,做成牛排,不管3、5、7分熟都會非常的難咀嚼。 所以,喜歡非常有嚼勁的牛排,可以選擇肩胛部。 如果喜歡軟嫩的話,選擇肋脊部、腰脊部比較軟嫩的部位,或是使用燉煮Stew、燜煮Braise,長時間的高溫烹調使結締組織軟化,讓整塊牛肉軟嫩多汁。 腰脊部 – 菲力 腰脊部中的菲力,完全沒有運動,整體都是瘦肉。 熟度1至3分能使肉保留塬本牛肉的風味和肉質軟嫩的口感,對于追求軟嫩口感的人來說,3分熟是菲力完美的熟度。 當菲力達5至7分熟時,瘦肉中的蛋白質變性,肉質趨向于干柴,牛肉原本的風味被梅納反應、烹調過程的味道所取代,這是討厭牛肉原本的風味、害怕血紅色的人,這就是你們完美的熟度,最后還能再搭配些醬汁使牛肉能濕潤
牛肉不同部位的吃法 菲力(Tenderloin)肋眼里脊 從腰脊部下側到臀部切下的整條里脊肉,這是最嫩、紋理最細緻多汁的牛肉,整條菲力呈長圓木狀,兩端由粗到細,重約2至2.5公斤,通常依需要來切成不同大小的牛排。從厚端切下的切塊為夏多布里昂牛排Chateaubriand,約800克;中段則切成圓柱形的珍珠牛排Tournedos,尾端則可切成迷你菲力Medallion。菲力適合快速料理(碳烤、B.B.Q.、香煎與碳烤),以三分至五熟的口感最佳。 沙朗(Cube Roll)肋眼肉卷 從第五至第十二根肋骨之間,脊骨附近切下的條肉,重約2.5至3公斤,再橫切成橢圓形的厚片牛排,嫩度高,有比菲力更豐富的紋理及大理石油花,風味香潤質地細嫩、帶有迷人的嚼勁,以「物超所值」名列最受歡迎的紐西蘭牛肉品項之一。適合切成牛排,以高溫快速料理(碳烤、B.B.Q
買回來的牛肉需要洗嗎 如果購買的是真空包裝、或預先分切密封成盒的牛肉是不需要清洗的,目前肉品的「冷鏈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不管是進口商或是分切加工單位,一定都是在專業溫控下進行,如果您是購買冷凍真空包裝或預先分切好成盒的牛肉,衛生不需多慮也不用清洗的,清洗容易破壞肉品組織,洗掉最珍貴的肉汁(不是血水),甚至會影響牛肉料理后的風味與營養。 即使是傳統市場公開切售的生牛肉,表面易有微生物附著,但專家表示,人體不太會因為肉品表面的雜菌而導致食物中毒;所以也不用清洗! 建議選擇來源安心且信譽良好商家賣的牛肉,烹調前就不用清洗,若對于肉表面上的細菌仍有疑慮,在煎、煮、炒、燉、滷的過程中,烹調過程就會殺死大部分細菌了。 與其在意表面清洗,消費者更應該注意肉品低溫保存的問題,從購買、保存、解凍過程都需注意,才可避免
骰子牛肉粒是什么部位 骰子牛肉粒實際上是沒有固定部位,任何肉只要可以切成方塊都是,骰子牛肉粒是指形狀切成2~3cm見方的牛肉塊,因為形狀像放大的骰子,所以大家都這么叫「它」。 骰子牛肉粒最常見是肩胛部,也有人切去骨牛小排、牛肋條等部位,市面上的骰子牛排價錢有高有低,取決于切成骰子牛的部位,骰子牛常用牛肉的頭尾部分去切,將塬本賣像差的頭尾切成方塊狀,讓不完整的牛排可以得到用另一種型式銷售,切成小塊方便料理與食用。 骰子牛肉粒怎么吃 骰子牛肉粒通常來自于運動量大的肩胛部,還是可以煎來吃,但是這個部位比較有筋比較有咬勁,如果是小朋友、長輩吃牛肉,可以選擇長時間燉煮的牛肉料理,像是咖哩肉、香辣牛肉干、羅宋湯、紅酒牛肉..等,大小剛好免切好料理。 牛肉選購竅門 1、色澤鮮紅, 外觀完整富彈性,
牛排用什么鍋煎最好吃 煎牛排一般推薦用鑄鐵鍋、或者鐵鍋。 使用鑄鐵鍋可以形成鍋底精華,實用性高,但加熱時間較長,要注意使用后保養清洗完畢后須將鍋子烘乾、上油,防止鑄鐵鍋生銹。 使用鐵鍋可以形成大量的鍋底精華,大火將鍋燒熱,一下鍋牛排即出現金黃色澤,加熱冷卻都很快,絕對是煎牛排鍋最佳選擇之一。 煎牛排不能用什么鍋 煎牛排不建議用有涂層的不粘鍋,不沾鍋有涂層上色效果極差,鍋底精華產生量極少,鍋子也容易因為大火加熱減短壽命,非常不建議。 煎牛排竅門 1.牛排下鍋前,先置于室溫環境,用鹽和胡椒或其他調味料腌制40分鐘左右; 2.油只需幾滴,鍋燒得足夠熱,微微冒白煙時便可下鍋; 3.牛排出鍋后,靜置10分鐘,使其充分吸收肉汁,再下刀切。
燉牛肉前將牛肉切塊浸泡 燉牛肉之前可以先切塊浸泡1~2小時,這步驟可以讓牛肉更加的軟嫩,不喜歡牛肉味道但又希望可以攝取牛肉營養的人,在這個步驟還可以加少量白醋、料酒,不但可以去除牛肉特有氣味,同時也可以讓燉牛肉成品更加軟嫩。 燉煮前炒一下 燉牛肉之前建議將牛肉下鍋翻炒一下,時間不用長約5分鐘左右時間,不僅可以炒出牛肉香氣形成鍋底精華,增添湯頭濃郁風味,還可以減少牛肉燉煮時間,肉塊成型口感軟嫩,最后燉煮出軟嫩具豐富香氣的牛肉。 燉牛肉要用熱水 炒好的牛肉已經有溫度,如果這時候下冷水燉煮,牛肉肉質會突然緊縮變得干柴,建議要開始燉牛肉時應該加的是熱水,熱水可以使牛肉表面蛋白質迅速凝固,防止肉中胺基酸流失,并在燉牛肉過程中保持肉味鮮美,水要一次加足,如果燉煮過程中發現水太少還是可以加水但要選擇加熱水。
肉的狀態 肉解凍不足、溫度過低的話會煎出外熟內冷的牛排,所以肉的溫度非常重要,冷凍肉前一天就要放到冷藏解凍,要煎的前半小時就可以拿出來升溫,肉的溫度會影響煎牛排的成果。還有就是肉的厚度,肉要煎多久?翻幾次面?不是看肉的重量而是看肉的厚度,厚度決定翻面次數與煎的時間,不要煎很久才翻面,這樣熟成時間不一致反而不好吃,例如: 每30秒翻面一次,可以讓兩面熟成時間相近,有些廚師會教大家煎牛排不要常常翻面,其實你可以試試看,兩邊熟成會不一致。 鍋具尺寸 煎牛排要使用聚熱性高的平底鍋,大肉大鍋小肉小鍋,肉不要擺滿平底鍋,要留一點空隙,肉擺太滿鍋子降溫太快,擺到沒有間隙則會讓蒸氣散不開,這樣會很難煎得酥脆,煎牛排的鍋子其實有很多,但基本上只要是可以耐高溫的鍋子都可以,但不要因為煎牛排需要高溫而損壞鍋子,像是不沾鍋就非常不建議拿來煎牛排,像是鐵鍋
菲力牛排 菲力牛排因為稀有所以珍貴,一頭牛大概7~800公斤,真的可吃的肉約有400公斤,而一頭牛的菲力卻只有4公斤,這樣的說明足以證明菲力牛排何其珍貴稀有,「地獄廚神」高登·拉姆齊 更美譽稱之是牛排界的「勞斯萊斯」,其特色是非常非常非常(說叁次)軟嫩,這部位沒有豐富的油脂卻非常軟嫩,主要是因為菲力牛排取自牛一生當中幾乎不會運動到的部位,也就是「腰內肉」,牛排香氣是來自于油脂,所以少油脂的菲力香氣會比較不明顯,料理時會建議使用香料、大蒜、奶油等增加風味,料理熟度是3分千萬不要超過5分,過熟菲力會變得乾柴,這樣就浪費了一塊珍貴的高級牛排,如果你沒吃過菲力,真的值得你到牛排餐廳點來吃看看,買牛排時選菲力的確成本較高,但如果可以練習料理菲力,那么肯定可以省下不少餐廳的費用,可以買更多的菲力牛排。 肋眼牛排 喜歡肉感重一點的朋友,買牛排時
牛肉一天吃多少克合適 牛肉中含有含鋅、B群、鎂、鉀、鐵、硒、磷等多種微量元素,而且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蛋白質是身體,包括毛發、指甲、皮膚、骨骼和肌肉必須營養物。醫生建議,一天最多吃叁盎司(約一副撲克牌的大小)牛肉,這個分量少于許多餐廳一份牛肉的分量。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牛肉屬于高蛋白食品,對腎功能不好者來說,不可多食牛肉,以免加重腎臟負擔,與氨茶鹼類藥物同用,也會使其療效下降。牛肉所含膽固醇和脂肪較高,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更不宜多吃。 牛肉不同部位的熱量 「肩胛部? 熱量:130kcal/100g 牛隻經常運動的部位,肌肉發達、筋多、肉質較堅實,適合燉煮。 「肋脊部? 熱量:300kcal/100g 我們平時比較愛吃的牛排部位牛小排,和俗稱的「沙朗」通常是指「肋眼」就是這部位,也是油花
致癌 牛肉與豬肉、羊肉一樣,都被歸類為「紅肉」,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紅肉列為2A級「可能致癌物」,不宜過量攝取;尤其是紅肉加工品,例如:培根、香腸、臘肉、熱狗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更大。 研究已證實,攝取過量會提高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需注意的是,吃牛肉除了要控量之外,也要小心烹調方式,牛肉中的蛋白質容易變性,高溫烹調會產生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質,因此吃牛肉建議盡量避免燒烤形式。 高血脂 紅肉富含飽和脂肪。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容易增加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依據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人每日飽和脂肪攝取量需小于一天總熱量的10%。 肥胖
種子堅果 瓜子、花生、開心果、腰果、核桃…的等種子堅果類,雖然是營養價值高的零嘴,但同時也富含許多油脂及熱量。 例如一個手掌分量(100公克)的瓜子就有570大卡,10顆花生也有45大卡,1~2顆核桃就是堅果種子類的每日建議食用量為一份啰! 以每日攝取一份堅果種子類來計算,約含脂肪5公克,換算成不同種類的堅果約7~10公克不等,因每類堅果大小及重量不同,但大約都是少少量的5~15顆,如果吃到停不下來,熱量可是很驚人的喔! 肉干、魷魚絲 牛肉干、豬肉干、豬肉片、豬肉紙等,制作過程中通常會加入大量的油脂、糖、鹽進行調味,所以熱量、含糖量及含鈉量都非常高。 例如一片約2/3手掌大的豬肉干,熱量就高達160大卡,鈉含量約有350~400毫克,將近鈉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六分之一啰! 其中最要小心的「香
大番茄和小番茄哪個適合減肥 在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大番茄平均含醣量較低,在食物分類屬于「蔬菜類」,一顆大番茄大約是一份蔬菜,熱量25大卡、醣份5g、膳食纖維1.2g。而小番茄因為含果糖屬于水果類,約15顆左右小番茄熱量約60大卡、醣份15g、膳食纖維2.5g,因此大番茄的減肥效果會更好一些。 大番茄一顆就是約一份蔬菜,晚餐吃1~2顆大番茄,可以生吃可以入菜,不僅能增加飽足感,還能滿足蔬菜攝取量的需求。 而小番茄因為是水果,可以在餐跟餐中間當點心吃,一次15顆左右大約是一份水果,建議「一天2份水果剛剛好」,尤其是想控制體重或血糖的人,不要太過量,以免果糖攝取太多而影響血糖,或容易在體內轉換成脂肪囤積。 番茄怎么吃減肥效果好 1.選擇:深紅色大番茄 適量吃番茄有助減肥,不過市面上的番茄,種類這么多,該如何
番茄怎么切不流汁 想要番茄切出來不流汁,建議下刀時先觀察番茄,找出番茄凹陷的低處,沿著這些凹陷的部分下刀,這是因為番茄的凹陷處,剛好是內部構造中,阻隔籽跟籽之間的一層果,從這個凹陷處下刀切到的會是果肉,籽被果肉包覆住,便不容易流汁。 下刀時,先用刀尖劃出一個縫隙,接著再慢慢用鋸開或劃開的刀法,放在番茄上的那隻手,不要有任何施力的動作,輕輕扶著番茄即可,就能切出漂亮的番茄片。 番茄怎么切丁 1、將番茄切成兩半的一面朝上放在切菜板上(當皮膚在底部時,切開蠟狀去皮的蔬菜要容易得多,因此刀的力可將切開的皮膚干凈利落地切開),然后再切成兩半。兩片都做完之后,番茄將變成四分之一。 2、如果您只希望將外表的肉均勻切塊(例如撒在盤子上作裝飾用),請用刀切下內部,以便僅保留番茄的“殼”。然后,您可以輕松地將外殼切成小方塊。
番茄去皮好還是不去皮好 番茄建議連皮一起吃會更好,去了皮的番茄雖然口感較佳,但卻浪費了豐富的番茄紅素。 番茄除了含維他命C、胡蘿卜素、鉀質等,還有豐富的番茄紅素。番茄紅素是抗氧化能力最強的天然物質之一,是維他命E的100倍,能提高免疫力、預防子宮頸癌、前列腺癌、乳癌及心血管疾病。在人體表皮內,還會形成一道屏障抵御幅射。番茄紅素甚至可保護身體免受農藥殺蟲劑引致的傷害,而這種番茄紅素在番茄皮中含量最多最集中。 番茄怎么去皮方便 1、用刀子在番茄底部劃上十字(底部蒂頭,可劃上「口」字),方便剝皮; 2、放入容器中(鐵鍋、陶瓷、玻璃等耐熱材質),用電熱水壺沖入熱水,浸泡3~5分鐘,取出沖冷水冷卻,即可輕松剝皮。 番茄怎么吃更營養
番茄炒蛋先放蛋還是番茄 番茄炒蛋一般建議先炒蛋再炒番茄,注意雞蛋也別炒過久,約七八成熟便可,之后回鑊,才不至過老,先炒蛋的好處是不用洗鍋子,如果先炒番茄,鍋底會殘留番茄汁液,沒辦法把雞蛋炒得很軟嫩均勻。 番茄炒蛋的做法推薦 食材:番茄500g、雞蛋4顆、番茄醬2.5大匙、水(高湯)75ml、蔥花少許、鹽少許 做法: 1.首先將番茄去皮切塊。 2.在鍋內放少許的油,將番茄下鍋拌炒。(茄紅素是油溶性的,用油炒過以后營養成分會更高,香味也會更好。) 3.將鍋中間騰空,把番茄醬下鍋炒香,并加入水(高湯)煮滾以后起鍋備用。(番茄的水份高達94%,所以需要利用番茄醬來加強這道菜的香氣。) 4.在干凈的鍋中加入少許的油,將雞蛋打散后下鍋,并攪拌至約5分熟。 5.再
加些溫開水 炒蛋看來是簡單的菜式,但要炒得夠嫩且滑,在蛋液內不妨加些許液體,例如是開水,最好用溫水,1只蛋加1湯匙溫水然后打散,蛋液便不會那么黏。有人喜歡加牛奶,分量不必太多,3只蛋約加入1湯匙牛奶。 打蛋液時不需太用力 其次,打蛋液時不需太用力!否則太多空氣被打進去,蛋液會失去水分和彈性。將筷子貼著盤底左右攪打,有時可撈起蛋液打,切斷蛋白,記得將蛋黃及蛋白攪拌均勻,否則會各自凝固,使炒蛋的顏色不夠美觀。 不要炒太久 然后,熱鍋用涼油,放了油即馬上倒入蛋液,先不要急著攪動,等蛋液稍為定型再以小火翻炒,待全部的蛋液凝固后馬上出鍋,就不會將蛋炒「老」,能保持香嫩之外,炒起的蛋量亦多,可口松軟。
老黃瓜的營養價值 老黃瓜的瓜皮為金黃色,呈圓柱形,瓜肉厚而結實,有瓤及種子,一般長約20至40厘米。 老黃瓜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葡萄糖、咖啡酸及游離氨基酸。當青瓜熟后不摘下來,讓它長至皺皮乾枯便形成老黃瓜。 老黃瓜的功效作用 老黃瓜性涼,具有清熱消暑、降火利水、解毒功效,非常適合夏天飲用,對脾虛濕盛、水腫人士很有幫助。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黃瓜性寒涼,不建議食用,日久累積,則會傷害脾胃功能,長遠形成陽虛體質,不利健康。 老黃瓜的做法推薦 老黃瓜雞腳湯 材料:老黃瓜1個、紅蘿卜1條、扁豆30克、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蜜棗2粒、陳皮1角、雞腳6-8只、豬腱適量、水5碗(以電磁爐煲湯為準;若用明火煲湯,水量或要多2-3倍) 做法: 1、洗凈
老黃瓜雞腳湯 材料:老黃瓜1個、紅蘿卜1條、扁豆30克、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蜜棗2粒、陳皮1角、雞腳6-8只、豬腱適量、水5碗(以電磁爐煲湯為準;若用明火煲湯,水量或要多2-3倍) 做法: 1、洗凈陳皮,浸約1小時后刮瓤。 2、雞腳洗凈(尤其洗凈腳趾間的污垢)及去腳甲。雞腳與豬腱一同汆水:煲滾水后放入雞腳與豬腱,汆水約5分鐘,以凍水過冷河備用。 3、扁豆、赤小豆、薏米、蜜棗洗凈后浸5分鐘。 4、老黃瓜洗凈及留皮,刮瓤及去籽,一開二備用。 5、紅蘿卜洗凈、去皮、切塊。 6、水滾后,放入所有材料(雞腳除外),水滾后調細火,煲約1小時后放入雞腳,再煲約1.5小時即成。 功效:此湯水適合于潮濕焗熱天氣時飲用,可清熱解暑、利水消腫。 老黃瓜赤小豆扁豆煲
飲食常識
飲食調理
美食典故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