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是一個二寶媽媽。大寶卡卡已經5歲,二寶可可9個月。對于大寶的喂養,雖已經過去幾個年頭了,但仍歷歷在目。 我的母乳喂養,并不像大多數人那樣水到渠成,經歷了無數的波折和痛苦,而大寶的母乳喂養,最終以失敗告終。大寶出生于2011年,那時,母乳喂養還沒有像現在這么盛行。一出生,就給他喂奶粉,每4小時一次。孩子餓啊,半夜哇哇地大哭。我很著急,想給他母乳喂養,但是也不懂怎么喂。到第二天,事情出現了變化。我的乳頭開始分泌一種帶血色的乳汁,越擠越紅,看著觸目驚心。我惶恐地請教婦幼的產科醫生,產科醫生也不敢判定,說需要到乳腺科請專業醫生診治。于是,先生用輪椅推著我,到婦幼乳腺科請當時最權威的醫生診治。 醫生的結論是,乳腺管破裂,考慮有其他病變,暫停母乳喂養,出月子后再進一步進行彩超檢查及醫院診治。我當時嚇呆了,真是不懂啊!完全沒考慮到隔行如隔山,乳腺科的醫生完全從疾病的角度出發,
冬季天氣寒冷,如何給寶寶洗個暖洪洪的泡泡浴?這成為了許多年輕爸爸媽媽們都非常關心的話題。很多爸媽擔心寶寶會害怕洗澡,其實只要水的溫度和時間適當,寶寶會很喜歡洗澡的。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洗澡有什么好處:能清潔皮膚、促進身陳代謝、有利于體溫調節。在洗澡過程中,寶寶皮膚與水的全面接觸,可改善皮膚的觸覺能力和對溫度、壓力的感知能力,對提高寶寶的環境適應能力很有益處。 洗澡的準備與操作 1、時間要求 寒冷的冬季如有條件,最好每天洗一次;若無條件最好也需每周洗一次,每天用溫水擦浴。每次洗澡的時間宜在兩次喂乳之間,避免寶寶喂奶前過度饑餓及奶后洗澡發生溢奶。對于睡眠不太好的寶寶可在晚上睡覺前洗,會使寶寶睡眠安穩。 2、浴室環境要求 適宜的浴室環境,對整個洗澡過程十分重要: Ø 避免對流風;
母乳喂養不論是對新生寶貝的成長發育,還是對于新媽咪的身體恢復都有好處,新媽咪也希望產后能夠用自己的乳汁哺喂寶貝。但在實際生活中仍然有許多媽咪遇到一些難題,怎樣成功進行母乳喂養,新媽咪既要有充足的信心,還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1. 分娩后盡早開奶 產后30分鐘即可能開奶,新生兒與媽咪同室同床,以便以不定時、不定量的哺乳原則按需喂養,使寶貝得到最珍貴的初乳。雖然新媽咪可能身心疲憊,乳房也不感到脹,但一定要及早讓寶貝吸吮乳房,以免失去最佳時機。 2. 保持心情舒暢 焦慮情緒所產生的荷爾蒙,會影響乳汁的正常分泌,造成惡性循環。所以,當出現母乳分泌問題時,家人要及時寬慰新媽咪,不要再施加心理壓力;媽咪自己也要學會調節心理,放松心情,著急只會使情況更糟。 3. 學會了解小寶貝 新媽咪因為沒有育兒經驗,往往寶貝一哭就手忙腳亂,總認為是餓了。其實寶貝哭,即便是
古代五谷沒有粗雜糧分別,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我國從口糧制度管理出發,將糧食人為分為主糧、雜糧,或稱細糧、粗糧。大米和小麥被稱為細糧,其它就成了粗糧或雜糧。也就是說米、面粉稱做細糧,玉米(面)、小米、高粱、蕎麥、薯類等稱做粗糧。 資料上說,嬰幼兒脾胃虛,容易感冒、身體瘦小,食欲減退、睡眠不安、腹瀉等。小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小米粥上的一層黏稠的“米油”營養極為豐富,對恢復胃腸消化功能很有幫助,比較適合脾胃虛熱有反胃的幼兒。看樣子,粗糧對于幼兒來講是有一定好處的。再比如玉米,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功能,多吃可提高小兒胃腸功能及智力開發;薏米,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作用,蛋白質含量遠比大米、白面高,而且易消化。 脾虛的孩子,可采取多種方法粗細糧混著吃,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類;做面食時在面粉中加些
由于小兒還不會說話,聽力有障礙時不容易早期發現。因此,家長最好了解一些聽力的測試方法,以便及早發現聽力異常,及時采取必要的對策。 小兒聽力發育VS語言發育的關系 小兒的語言發育與聽力發育密不可分,聽力是否正常,語言發育測試就是一塊“晴雨表”。一個人必須先有了聽力,再經過語言學習才會說話。一個正常的小兒(發音正常,決不是聲啞),如果出生后被放在一個不與任何人接觸的環境里,沒人教說話,就永遠也不會說話。一個聽力有障礙的小兒,即使生活在有人和他說話的環境里,但因聽不見也學不會說話,這就是所謂的“十聾九啞”的道理。 0-3歲小兒聽力發育過程 0-30天 ·在覺醒狀態下聽到聲音后轉動眼和頭去找聲源。 ·聽到突然的響聲后兩臂屈曲抱在胸前,四肢抖動并做出眨眼動作。 ·聽到友善或熟悉的聲音會停止哭泣,喜歡聽高音調和母親的聲音。 2
韻媽說:母乳不僅分為初乳、過渡乳、成熟乳和晚乳;還可根據每次哺乳過程可分為前奶和后奶。 很多次發現有些媽媽喜歡在喂奶前擠掉一些奶水,再給寶寶吸,原來是一直聽信老一輩的說前奶沒營養,后奶才有營養。其實這種說法大錯特錯。 前奶:在哺乳過程中,剛流出的乳汁就被稱作前奶。雖然外觀看起來比較清淡似水樣液體,但是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乳糖、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在4個月前一般都不需要額外補水。 后奶:在哺乳過程中,寶寶吸吮刺激下來的奶水會越吸越濃,最后變成白色,這就是后奶了,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營養素。因為含有較多的脂肪,故外觀較前奶白,脂肪使后奶能量充足,它提供的能量占乳汁總能量的50%以上。保證寶寶生長發育良好。 看到這里,大家都知道前奶和后奶各自的營養價值了。我們根本沒有比較的必要,它們對于寶寶的生長發育同等重
很多孩子幾個月以后都需要添加輔食,但是有些輔食寶寶是不能吃的,你知道是哪些嗎?寶寶一歲前不能吃的輔食總結!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子在6個月之前僅接受母乳喂養,大概到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添加輔食了。 食物添加原則:嬰兒米粉→菜泥/果泥→肉泥→蛋黃。 6個月初次添加輔食,應該先嘗試嬰兒米粉,接受米粉后,添加菜泥(包括綠葉和莖狀菜),再者就要考慮肉泥了,包括紅肉(豬肉、牛肉、羊肉)和白肉(雞肉、魚肉),再是蛋黃。 但是,食材的種類有很多,并非所有食物都能隨意上寶寶的餐桌。 不可吃粗糧 谷類、淀粉類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家長給寶寶添輔食時首選米粉、稀粥等谷類、淀粉類食物,這是正確的。 粗糧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平衡飲食,促進牙齒、咀嚼肌的發育,預防齲齒、便秘。至于何時添加取決于寶寶的消化吸
看著剛剛生下來的小寶寶,不少新手媽媽會有許多疑惑。寶寶的耳朵怎么有點招風?會不會是扁平足?腿怎么不直?我的寶寶是不是不正常?下面的一些介紹會使年輕的媽媽們寬心不少。 1.小嬰兒大便時會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音,全身都會變紅別擔心。 這是因為胎兒在子宮里沒有排泄大便的活動,他的腹部肌肉缺乏鍛煉,因此沒有足夠的力量。出生后的寶寶要非常用力才能排出大便。 2.小屁屁上的紅疹大多是由寶寶的大便造成的 新生兒的消化系統難以完全消化掉母乳或配方奶中的碳水化合物,那些未被消化的在大腸中發酵,產生氣體、酸性物質以及泡沫樣大便——這對寶寶柔嫩的小屁屁造成的刺激是極大的。一定要給寶寶勤換尿布,多擦護臀霜。 3.寶寶的腳指甲看起來好像是往肉里長這是正常的。 小嬰兒的指甲易折易彎,深深地置于甲床中。判斷寶寶的指甲是否有問題,只需輕輕地擠壓一
廣東省消協最近發出消費警示,警惕兒童玩具的安全隱患。除了劣質兒童玩具給兒童造成的導致身體傷害外,跌落、燙傷、氣道異物等,都是最常見的引起兒童意外傷害的原因。廣州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嚴建江說,家長對兒童意外傷比的預防和急救知識相當缺乏。 ★★跌落 有資料顯示,跌落是0-14歲兒童發生意外的第一原因,0-4歲的幼兒更易跌落,這是因為幼兒的頭蓋骨還沒有完全得發展好,并且人的重心點較高,所以比成人更容易跌落而導致頭部受傷。0-4幼兒的跌落,有超過80%是在家中發生的。許多跌落都是嬰幼兒從窗戶或陽臺上跌落而導致死亡或嚴重摔傷。 我們可以做的預防: (1)窗戶邊不能有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和沙發等家具。 (2)窗戶上裝一定高度的欄桿。 (3)陽臺的欄桿要足夠地高,不易孩子攀爬。 (4)陽臺欄桿間的寬度要不
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滿月剃胎毛的風俗。有不少媽媽都提出疑問:寶寶的胎毛是不是一定要剃,剃胎毛時又應該注意些什么等等。根據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整理了以下10個問題,希望媽媽們能更好地護理寶寶的胎毛。 1、寶寶滿月了,是不是要剃胎毛? 一些地方有這樣的習俗,嬰兒滿月要剃個“滿月頭”,把胎毛甚至眉毛全部剃光。認為這樣做,將來孩子的頭發、眉毛會長得又黑、又密、又漂亮。專家認為,“滿月剃胎發”毫無科學依據。頭發長得快與慢、細與粗、多與少與剃不剃胎毛并無關系,而是與孩子的生長發育、營養狀況及遺傳等有關。嬰兒皮膚薄、嫩、抵抗力弱,剃刮容易損傷皮膚,引起皮膚感染,如果細菌侵入頭發根部破壞了毛囊,不但頭發長得不好,反而會弄巧成拙,導致脫發。因此“滿月頭”還是不剃為好。 2、什么情
由于個人體質不同,每個孩子出牙的時間的也不一樣,但是每個孩子出牙前一般都會有明顯的癥狀,那么寶寶出牙前一般會有哪些癥狀呢?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的第一顆乳牙一般都會在6個月左右長出,稍晚一些的寶寶可能會延遲到8個月左右。出牙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給寶寶帶來一些困擾,因為寶寶不會說話,沒辦法語言溝通,只能通過哭來發泄自己的不舒服,如果是情緒暴躁+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發燒腹瀉……這些癥狀一起出現,想必媽媽們如同世界末日來臨,要崩潰了! 但是,排除這些疾病因素,只有一種原因是寶寶生長發育的一個正常過程。那就是—寶寶的出牙期。寶寶“出牙的征兆”一般會提前1個月。寶寶出牙的⑩大不適癥狀,媽媽們你又了解多少? 一. 暴躁 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二. 臉頰發紅 媽媽可能留意到
微量元素之一,它與體內200多種酶的活性有關,幾乎參與所有細胞的代謝。如果缺乏鋅元素,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和多種生理功能即會受影響,出現食欲減退、頑固性腹瀉、肝大、皮膚炎癥、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嚴重者形體消瘦、身材矮小、動作及語言發育遲緩。缺鋅還會降低機體的免疫能力,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抵抗力,使感染反復發作,進而又會引起小兒體質虛弱,加重多汗,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同時鋅營養狀況不良,也是兒童智力差、學習能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多汗的孩子應適當補鋅,以免影響其生長發育。 要點二:那些癥狀提示孩子缺鋅 1、生長發育遲緩 身高、體重、頭圍等發育指標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顯得矮小。 2、智力發育緩慢 動作及語言發育遲緩,智商低下。 3、行為異常 易發生精神不振、行為異常等癥。 4、消化功能異常 缺鋅使唾液中磷酸酶減少,味蕾功
為什么有些寶媽給寶寶沖的奶粉有泡泡呢?有些寶媽沖的沒有,給寶寶沖奶粉也需要講究方法的,一起來看看吧! 給寶寶沖泡奶粉時, 如果裡面有氣泡,寶媽們往往都會等其散開后再蓋上蓋子給寶寶喝, 因為怕吸入的氣體太多會讓寶寶吐奶或腹脹。 也有一些媽媽懷疑寶寶奶粉起泡泡是不是品質有問題。 一、傷不起?奶粉老是起泡泡 有些寶媽可能會覺得很郁悶, 為啥我明明買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主流好口碑進口奶粉, 沖的時候還是會有起泡現象呢?莫非買的不是正品? NONONO!其實, 奶粉有起泡, 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 至于起泡的原因, 主要有: 1、由于奶粉的溶液表面張力與粘度的緣故, 攪動或沖調時或多或少會產生泡沫。 2、奶粉中必不可缺的VIP營養成分——蛋白質, 這家伙有個特點, 它活性越強, 就越容易產生泡泡。 這跟現實中
寶寶幾個月斷奶好? 寶寶想斷奶時的信號 寶寶如何斷奶,斷奶的方法是什么? 如何為寶寶選擇斷奶食品? 寶寶斷奶了,媽媽怎么回奶? 給寶寶斷奶注意什么? 寶寶幾個月斷奶好?寶寶想斷奶時的信號寶寶如何斷奶,斷奶的方法是什么?如何為寶寶選擇斷奶食品?寶寶斷奶了,媽媽怎么回奶?給寶寶斷奶三注意 寶寶幾個月斷奶好? 什么時候給寶寶斷奶最合適呢?這個問題也困擾了一些媽媽,尤其現在的媽媽一恢復工作的時間通常比較早,因此,什么時候給寶寶斷奶,這要根據實際情況而決定。 這并不意味著什么時候給寶寶斷奶都無所謂。陸培華醫生告訴我們,寶寶斷奶的最佳時間是在8~10個月,完全斷奶的最佳時間是在10~12個月。最好是在春天或秋后的涼爽季節,因為這時氣候宜人,蔬菜水果又很豐富,寶寶比較容易適應。有的媽媽在寶寶只有4個月左右時
父母是最好的醫生 1. 父母能幫孩子改正一些習慣,如吮吸手指,但是這需要時間。 2. 在開始任何治療措施前,應排除會延長這個習慣的因素,如嚴重的情緒和壓力問題。 3. 要確保孩子自己愿意改掉吃手的習慣,能夠直接參與到并配合治療。 4. 一開始采用溫和的提醒,特別是在白天的時候要提醒他。有些人可能建議你使用安撫奶嘴,但沒有證據表明這是有效的,而且這只是用一個吮吸的習慣代替另一個而已。 厭惡療法 1. 如果安撫奶嘴這個措施不起作用,而孩子仍然很想改掉這個習慣,一些兒科醫生會推薦幾種“厭惡(令人不愉快的)療法”,但這因人而異的辦法。 2. 這種療法的目的是每次孩子開始吸手指的時候就會得到提醒,可能包括在手指上涂苦的東西,纏上繃帶或者“護指”(一種可以調節的塑料圓柱體,能包住拇指)。
勞心的媽媽,總是糾結寶寶的營養狀況是否達到了最理想的狀態!寶貝皮膚白了點,擔心是否缺鐵貧血;寶貝走路遲了點,擔心是否缺鈣影響發育;寶貝說話遲了點,擔心是否微量元素不夠影響智力... ...如果為這點小事情去麻煩醫生,大概是要被訓的。來學習一下,營養水平的簡易判斷方法吧! 鈣 功能: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必需元素 缺乏時可能會有的表現: 胃口不開,動不動就出汗; 身高低于平均身高; 容易生病;養育特別辛苦; 皮膚小傷口愈合能力差; 脾氣不好,夜晚容易醒,無緣由地哭鬧。 主要食物來源:母乳、牛奶、奶酪、雞蛋、豆制品、海帶、紫菜、蝦皮、芝麻、山楂、三文魚、蔬菜中的西蘭花等 每日攝取建議量:6個月到3周歲 每日500ML+牛奶 或1個雞蛋 鐵
香菇雞肉小方糕怎么做的?這款輔食深受寶寶喜愛,有肉有香菇,下面看看香菇雞肉小方糕的具體做法吧。 香菇雞肉小方糕 食材 雞小胸50克、鐵棍山藥30克、香菇1朵、雞蛋1個、玉米淀粉5克 標簽 手指食物、緩解便秘、感冒發燒、加餐零食、不愛吃肉、原料配料、8m+ 難度 ★★★★ 1、準備食材。 2、山藥去皮切段蒸熟。 3、雞胸肉洗凈去筋膜切小塊,放點檸檬片或者檸檬汁腌制5到10分鐘。 4、香菇去蒂切碎。 5、將山藥、香菇、雞肉、雞蛋和淀粉放入料理機,一起打成泥。 6、玻璃容器內抹一層無味的植物油。 7、將打好的泥倒入容器內,震幾下,使表面平整。 8、冷水入
問:沖奶粉,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 答:很多家長在給寶寶沖奶粉時,不知道是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正確的做法是:先加水,后加奶粉。 因為如果先加奶粉,當水到了規定的刻度時,奶粉的濃度相對來說就比較高了,這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使寶寶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表現,不利于孩子的發育。 如果長期喝濃度過高的的奶粉的話,還會影響寶寶體內血鈉、血鐵和血鈣等指標,使寶寶出現發育遲緩、個子矮小等情況。此外,過量的血鈉還會對寶寶的神經系統和腎臟等產生不良的影響。而“先加水后加奶”沖調的奶粉,濃度比較適宜,有利于寶寶的吸收。 給寶寶沖奶粉時,最好要用40~60攝氏度的溫開水為宜,這種溫度比較利于奶粉的溶解,還不會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那怎么判斷水溫是否合適呢?你可以用干凈的水溫計測下水溫,也可以將水滴在自己的手腕內側,如果感覺溫溫的,說明溫度合適。
寶寶補鐵? 我們一直所提倡的是,營養的補充最好通過飲食補給,食補是最為天然、安全的方法。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嬰兒每日鐵的供給量為10mg,而這些鐵元素最合理、安全的來源就是天然的食物。 1.食物選擇 盡可能選擇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精肉、魚、雞鴨血、鮮蘑(紅蘑或白蘑)、菠菜、蛋黃、黑木耳、大棗、乳類及豆制品等。 2.烹調選擇 最好使用鐵鍋鐵鏟,盡量避免煎烤,多采用燉、煮、炒等方法,多補充湯水,御寒同時,抵抗干燥。 補鐵誤區早知道 1.蛋黃鐵質足夠補給。雞蛋雖然含鐵,但其中某些蛋白質反而會抑制鐵的吸入,所以要適量進食,每天1—2只即可。 2.水果維C不利補鐵。其實果蔬里的有機酸會與鐵結合,更加有助于鐵質的吸收。 3.肉類影響補鐵,不易消化。不要怕寶寶對肉類消化不良,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