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既能預防流感,又能緩解流感不適的食材——馬蹄(荸薺),剛好適合需要預防流感的寶寶,和已經中招的爸爸!但馬蹄的果肉比較硬,又屬于比較寒涼的食物,對寶寶來說生吃是不太適合的,所以今天,就來教大家做一道Q彈馬蹄鮮蝦糕,10個月以上的寶寶就能吃哦! 蝦仁 8-10只 / 馬蹄 2個 淀粉 適量 / 檸檬 1個 步 驟 1:將檸檬切片,放在洗凈的蝦仁上去腥; 步 驟 2:將蝦仁研磨成蝦泥; 步 驟 3:將馬蹄洗凈、削皮,切碎; 步 驟 4:將切碎的荸薺、蝦泥,還有適量淀粉混合,攪拌均勻; 步 驟 5:準備1個玻璃容器,在容器內壁刷油,然后將蝦糕泥倒進容器里,壓平整后,蓋上保鮮膜,扎幾個小洞,就可以上鍋蒸啦;
寶寶缺鈣怎么補?寶寶缺鈣是什么壞習慣造成的?我們總說,孩子沒那么容易缺鈣,只要每天正常喝奶、補充維生素D、飲食均衡,一般就不需要額外補鈣。 哪有那么多讓人省心的孩子,多的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果長期不注意改正的話, 也會讓寶寶越吃越缺鈣。 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些讓寶寶缺鈣的壞習慣,你們家有沒有在犯: ① 吃太咸:許多研究結果都表明,鹽吃多了,鈣質會隨著鈉一起從尿液流失; ② 不吃綠色蔬菜:別以為蔬菜只能補充維生素,其實有些蔬菜鈣含量也很高。比如:小白菜、菠菜、西藍花等; ③ 喝骨頭湯補鈣:湯里的鈣少的可憐還不溶于水,喝了也白喝; ④ 喝奶量不夠:斷母乳或斷奶粉≠不喝奶,1歲后牛奶還是要喝的; ⑤ 維D沒補夠:維D幫助鈣質吸收,沒有它,補再多鈣也白搭。 自己對照一下,有沒有踩了哪條的坑呢?為了娃的
我家寶寶吃母乳,需要補鈣和維D嗎? 我家寶寶配方奶喂養,需要補鈣和維D嗎? 我家寶寶只補鈣,還用補維D嗎? 我家寶寶只補維D,還用補鈣嗎? 媽媽們是不是被補維D和鈣搞得暈頭轉向呢? 鈣和維D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先讓我們搞清楚維D和鈣究竟是什么東西吧! 維生素D 維生素D能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其代謝活性物促進腎小管重吸收磷和鈣,提高人體血漿鈣和磷的濃度,或維持及調節血漿鈣、磷正常濃度。維生素D缺乏時使人對鈣、磷的吸收能力下降,鈣磷不能在骨組織內沉積,成骨作用受阻。在嬰兒和兒童,上述情況可使新形成的骨組織和軟骨基質不能進行礦化,從而引起骨生長障礙,即所謂佝僂病。 用于促進鈣吸收,預防維生素D缺乏癥。大家常聽說的佝僂病。 簡單一些說:維D就是促進鈣吸收的!
為什么有時奶水濃稠,有時卻稀稀的?寶寶一會兒就餓了?媽媽吃什么才能保證母乳的質量?媽媽一人吃,兩人補怎么辦? 媽媽攝取的營養會直接反映在奶水上,若飲食中的油脂、蛋白質較多,有正好是乳汁的制造原料,奶水會濃稠。相反,若媽媽飲食清淡,會發現即使每天喝很多湯湯水水,奶水仍稀,所以寶寶可能不到2小時就餓了。 也就是說,媽媽在補充湯水時,還是要多留意飲食的內容,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才能分泌出濃稠優質的奶水。 媽媽吃什么才能保證母乳的質量? 哺乳期媽媽膳食除了滿足自身需求外,還應滿足泌乳的營養素消耗的需要。媽媽哺乳期每天進食主食450克~500克,蛋類50克~100克,肉類100克~150克,豆制品100克,牛奶250克,蔬菜400克(綠葉菜應占50%)。烹調方法應多用燒、煮、燉,少用油炸,進餐時多喝湯。每日三餐外,可適當加餐2~3次,
現實生活中,很多媽媽堅持母乳喂養,都是因為母乳的營養價值對寶寶身體發育最好。在“學以致用”表中也提到,母乳所含的營養對嬰兒的早期大腦發育是最理想的。那么,母乳喂養到底有哪些好處?其科學依據是什么? 母乳喂養五大好處 保證脂肪和蛋白的平衡 母乳的脂肪含量高,蛋白質含量低。這種平衡以及母乳所含的獨特蛋白質和脂肪是神經系統最理想的營養。 保證營養的完整性 6個月前進行母乳喂養的媽媽一般不需要為寶寶添加其他食物。雖然說母乳中鐵的含量較低,但母乳中的鐵更加容易被吸收。 可確保健康發育 在最初的幾個月,母乳喂養的寶寶體重和身高增長的速度比奶粉喂養的寶寶稍微快一些,但到了一歲,奶粉喂養的寶寶就會趕上來。母乳喂養的寶寶一歲時稍瘦,其肌肉比重大于脂肪比重,這樣的生長模式可以預防以后體重超標和肥胖。
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已經慢慢到了可以添加輔食的時候了。那么問題來了,寶寶在能夠添加輔食后需要注意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提問 寶寶五個月,咳嗽流清鼻涕,要用什么藥呢?要怎么護理呢? 回答 單純上呼吸道感染,流鼻涕和輕微咳嗽,可以酌情用安爾寧顆粒,加多飲水和加濕器純凈水應用促進鼻腔分泌物排出,同時棉簽占取乳汁一天清理3次。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一定要含鐵! 劃重點:富含鐵! 小家伙從寶媽的肚子里帶出來的鐵,只能維持4~5個月,第6個月開始,鐵儲備告急。這時,如果未及時補充富含鐵的食物,就有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 所以寶寶的第一口輔食,一定要富含鐵!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蔬果泥、肉泥都是很好的選擇。 其中,強化鐵的嬰兒米粉易消化,還富含其他營養元素,所以更適合初添加輔食的寶寶。
寶寶的身體各器官都非常脆弱,有些食物的能力負擔不起。那么問題來了,不能太早給寶寶吃的食物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出生3天就喂輔食?? 我們都知道寶寶出生之后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了,而寶寶的純母乳喂養至少要4-6個月,可有一些家長卻仍然沒有做到正確喂養寶寶,前段時間女寶寶5個月大長滿結石的新聞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 家長的錯誤喂養,讓寶寶雙腎長滿了結石,寶寶的腸胃系統,免疫系統都尚未發育成熟,又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有些食物,真的不能吃太早,關于孩子的正確喂養,你知道多少呢?一起來學習吧! 輔食添加不宜過早! 寶寶在4個月前是需要純母乳喂養,并不適合吃輔食,因為母乳中的營養成分適合剛出生寶寶的腸道消化吸收,輔食不但不容易消化,還容易增加嗆食,食物過敏的風險,而且因為這些食物還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引起腎結石等問
寶寶能夠添加輔食后,為了能讓寶寶有胃口,很多寶爸寶媽都是變著法的給寶寶做輔食。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道輔食:芝士焗地瓜。 從營養角度來看,紅薯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豐富,美中不足的就是蛋白質和脂肪比較少,但這一不足完全可以通過和其他食物的搭配來進行彌補。我最喜歡用牛奶、芝士等配它,可以完美的營養互補,又有利于進食,豐富口感! 食材準備:紅薯一個、雞蛋一個、奶酪少許 紅薯清洗干凈一切為二。放在蒸鍋蒸20—25分鐘。 用勺子將地瓜的瓤挖出來放在碗里,地瓜皮上留薄薄一層肉作為支撐 壓成地瓜泥。 雞蛋一個抽打均勻,倒入地瓜泥里。 攪拌均勻。 將地瓜蛋泥用勺子倒回地瓜的“殼”里。 均勻的撒上奶酪絲。 烤箱上下火180度預熱5分鐘,烤15分鐘。烤的過程中奶酪會慢慢融化,
寶寶在能夠添加輔食后,很多寶爸寶媽發現,寶寶不愛吃蔬菜。那么問題來了,想要讓寶寶愛上蔬菜該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寶媽都發現大部分的寶寶都是不喜歡吃蔬菜的,這其實是比較正常的情況,但缺少蔬菜對寶寶的健康可是不利的。所以爸爸媽媽要善于利用各種方法,讓寶寶愛上吃蔬菜。 1、善用寶寶的味蕾敏感期,寶寶在6個月-1歲的時候,一定要把蔬菜每天都放在副食品中讓寶寶來嘗試。針對一些氣味比較重的蔬菜,可以熬煮久一點,這樣可以讓氣味有所淡化,一次一點慢慢給寶寶嘗試。在寶寶剛開始吃副食品的時候,最好一餐只添加一種蔬菜,這樣能夠減少負擔。 2、用鼓勵代替強制,當寶寶堅決不吃某類蔬菜的時候,爸爸媽媽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請以鼓勵的方式來代替責罵和放棄。雖然寶寶今天不吃這個菜,也許過兩天就吃了。另外誘導也是非常好的方式,以胡蘿卜為例,可以跟寶寶說:“如果
自己孩子都兩個月了,自己的奶量用吸奶器吸出來才50毫升,寶寶一頓就要吃90毫升奶粉,每天將近700毫升奶粉。自己的奶就好像是額外給寶寶加的水一樣。而且自己平時脾氣不好,容易著急,經常堵奶,催乳師看了以后說奶管比較細,容易堵奶等,問應該怎么解決。 看來這位媽媽把奶少的幾種情況都占了,到底應該怎么解決呢,應對奶量減少,我們都做了什么,又應該怎么做呢? 我們先來說說大部分媽媽是怎么做的: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自己的奶量是非常少的,只有幾滴甚至是全無(畢竟還沒有到下奶的時期)這個時候,家人就開始給寶寶添加奶粉了,等到第三天之后,奶水已經下來了,但是量非常少,寶寶這個時候的胃已經有點大了,吃這點奶水根本不夠墊底的,而且方式不一樣,寶寶不喜歡需要自己用力才能吃到的母乳,所以奶粉就占據了主要位置。(我們并非排斥奶粉,在寶媽不能正常哺乳時,可以使用奶粉
很多地方老一輩人受傳統思想影響認為初乳既然是半透明的,那肯定說明是臟的、沒有營養的,所以主張新媽媽在喂奶的時候要將初乳擠掉。其實不然,初乳非但不臟而且還富含營養,更有“液體黃金”的美譽。 什么是初乳? 所謂初乳,顧名思義就是新媽媽最初分泌的乳汁。受激素影響,產婦在分娩之后就會開始分泌乳汁,分泌乳汁的過程也是逐漸的量變加上質變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我們稱分娩之后4~5天的乳汁為初乳,6~10天的乳汁為過渡乳,產后11天到9個月的乳汁稱為成熟乳,到了10個月以后,就稱為晚乳。母乳的這一變化也順應了寶寶的成長規律以及營養需求。 初乳的顏色往往呈現半透明狀淡黃色,質地粘稠,跟一般印象里的母乳有點差別,但是營養可一點不少。初乳當中富含各種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生長因子、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等防止感染和增強免疫力的營養物質。 初乳也號稱是
寶寶三文魚輔食怎么做健康好吃有營養?寶媽知道茼蒿三文魚糊怎么做嗎?下面來看看用三文魚給寶寶做輔食,寶寶越吃越聰明! 娃的胃容量本來就小,當然得吃的好才劃算! 每天只給娃灌白粥米飯、不講究食材搭配的,寶寶肯定不愛吃。 咱們可以變著花樣來,想辦法讓輔食變的更鮮美、更營養! 菜名:茼蒿三文魚糊 月齡:8 月+ 食材:三文魚30g、鐵棍山藥50g、中筋面粉30g、茼蒿凈菜葉15g 輔料:清水適量 工具:普通鍋 制作過程: 1、三文魚切片后,蓋上檸檬片去腥30分鐘。 2、山藥去皮,切塊。 3、輔食機底層放山藥塊,上層放三文魚片,蒸20分鐘。 4、茼蒿去梗留葉,放入水中煮至熟透。
一歲多寶寶只喝牛奶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寶寶不愛吃輔食,是因為不好吃嗎?面對一歲多寶寶只喝牛奶,不愛吃輔食,該如何補充營養? 有位寶媽說:我家寶寶已經一歲一個月,到現在為止一點輔食都不愿意吃,之前還吃點米粉,戒母乳后就只喝牛奶,好不容易喂到嘴巴了,但是就不愿意吞,總是會吐出來,該怎么辦? 很多父母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都過于單一,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他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味道,而對不喜歡的就會拒絕,也就出現了偏食、厭食的情況。 在輔食添加的初期,單獨給寶寶添加輔食、吃輔食,是有好處的,可以防止寶寶過敏、培養他的味覺等。 等到確定寶寶可以吃一些食物后,可以將這些“安全”的食物合理搭配,分開或者混合喂養都可以,這樣可以讓寶寶在一餐中獲得均衡的營養,同時也可以讓孩子適應多種口味的搭配。 寶寶現在一歲多,正是自我意識比較增強的時
每一個寶寶順利出生都會得到家人特別的愛戴,從此家里又增添不少熱鬧的氣氛,老人家看著寶寶們一天天地長大心里特別地欣慰,父母也是有不一樣的感受體驗不再是幼稚的大人,而是十分地負責任。 在照顧娃兒上,新手寶媽都花費不少時間在里面,無論是打扮還是飲食生活上,都要給最好的他們,為求身體營養跟上就能強壯。那么在娃兒六個月后就有寶媽開始給輔食他們吃,但也有一些寶媽會選擇推遲給輔食。 因為有寶媽會覺得娃兒吃完輔食后免疫力會下降,常常會生病體質差,其實給娃兒吃輔食也是很有講究,看看各位寶媽有沒有踩到雷區吧。 一、過早地添加輔食 很多家長誤以為寶寶們應該早一點給他們吃輔食是最好,那么在早餐就已經會給娃兒吃輔食,覺得應該才會跟得上或者是最好吸收,但其實娃兒們年紀還小的時候腸胃都在發育,過早的吃輔食不但沒辦法吸收還會引起腹瀉和便秘。
骨齡監測每年都要嗎?骨齡到底有什么用?監測骨齡有什么好處?小文今年11.4歲,身高150cm,體重卻有60kg,是個別人眼中的“小胖紙”,帶孩子測骨齡有幫助嗎? 小文媽媽一直覺得,男孩子胖一點沒什么,以后反正要長高的。醫生建議去醫院測一下骨齡,最好之后能每年測一下,但小文媽媽在聽說骨齡是需要拍X光片后又心存顧忌,認為拍X光片有輻射,對孩子有副作用… 01 骨齡可以年年測嗎?當然可以。 一次骨齡照片的輻射量相當于坐2分鐘飛機、看44小時電視,吃21天飯,也就是說骨齡照片的輻射量微乎其微,對人體無損害。 依照目前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的推薦,一般人群輻射限值為每人每年不得超過5毫西弗(mSv)=(5000微西弗 (μSv))。而骨齡測試是通過腕部X光片觀察骨化中心的發育程度,其射線劑量非常小。一次骨齡照片,X光量少于0.00012毫西弗特。
孩子身高突然猛增是好事嗎?身高突然猛增是否正常?寶爸寶媽們常常被孩子生長狀況和新聞中“性早熟”恐嚇支配,一遇到孩子長得快,就會馬上對號入座,但其實長得快也有正常VS異常之分! 正常長得快vs異常長得快, 差別在:時機點 孩子的生長自有其規律,身高生長也是線性非勻速生長的,“長得快”有正常和異常之分。 總體來講,不同年齡的兒童有其身高的正常標準,其中嬰幼兒期(0-3歲)和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高增長最快的2個時期。 兒童出生后每年身高生長平均速度: ● 第一年:25-26cm ● 第二年:10-13cm ● 第三年:8-10cm ● 第四年至青春期:5-7cm 舉個栗子,男生9-14歲、女生8-13歲,第二性征開始發育,屬于青春期階段,這時長得快很正常。 但是
關于給寶寶添加輔食,我們都知道要六個月左右。那么問題來了,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對寶寶的影響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嬰兒一般滿6個月后就應該添加輔食了。不知道題目的意思是不是“過早添加輔食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有何不良影響”,過早添加輔食對寶寶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增加腸胃負擔,為后期腸道問題埋下隱患。寶寶消化食物中的淀粉的能力需要到4個月左右才較為完善,所以給很小的寶寶喂米糊、米湯等含有淀粉的食物,寶寶根本消化吸收不了,增加腸胃負擔,容易便秘、積食等。 2、影響寶寶喝奶量。寶寶的胃容量有限,奶是高營養密度比較高的食物,剛開始添加的米糊類碳水化合物的營養密度相對較低,而嬰幼兒是快速發育的階段,所需要的熱量比較高,過早添加輔食寶寶容易營養不足,各器官發育落后。 3、增加過敏的可能性。寶寶4-6個月之前腸道滲透性強,屏蔽作用
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很多營養。既然如此,那么在飲食上面就需要注意了。那么對孩子身高發育有利的食物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人認為孩子身高的高矮主要是由其父母身高的高矮決定的,但是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很高,但是孩子的身高卻很高,有些孩子則相反。這就說明孩子的身高的高矮除了跟父母的遺傳基因有關系之外,還與后天的飲食方面有很大的關系。這4種食物要舍得常給孩子吃,有利于孩子身高發育,特別是第三種。 第一種,牛奶。現在的父母每天早上都會給孩子準備一杯牛奶,這是因為牛奶當中含有許多的鈣質,而這種物質對于孩子的骨頭發育有著很大的作用。孩子骨頭生長的好,其身高自然就會很高。就連身高特別矮的日本人,現在的人身高都普遍比較高,這就要歸功于他們每天堅持喝牛奶。因此說建議父母每天都要堅持讓孩子飲用這種食物,這樣會有利于孩子的身高發育。雖說牛奶的價格相較于來說高一些,但是為了孩子的
什么東西寶寶不能補多了?寶寶能多補鈣嗎?最近在網上看到,關于這樣的東西補太多,對寶寶反而不利,已經有孩子患尿結石了。 寶寶出生以來,父母地疼愛已經超出了一般的疼愛,父母往往會力所能及地把世上所有最好的東西給他。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經歷一些“坎坷”,就比如說,某種元素攝入過多也會產生一些相關的疾病。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那也是很正常的,因為本身就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過多少也是要知道一些對孩子的健康不利的因素。 鈣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從小就給孩子吃各種含有鈣元素的食物。但是家長們只知道鈣元素的好處,又何曾明白這鈣元素如果攝入過多的話對孩子的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威脅的? 鈣元素攝入過多對于孩子來說,通常有這樣的情況,孩子的輸尿管下部會長出一個不小的結石,大家都知道結石對對人體是有危害的,鈣元素攝入過多,對會導致孩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