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的早產兒智力特點 7個月早產兒智力會正常嗎?7個月早產兒并不多見,但是7個月早產生可能會產生各種并發癥,而且他們的智力發育受到影響的概率大大增加,可能出現各種行為問題。 孕28周前出生的早產寶寶 在中國,雖然這么早出生的寶寶不足1%,但他們出現的并發癥最多。 大多數這個孕周出生的寶寶出生體重都非常低,一般不到1千克。幾乎所有這樣的寶寶都需要醫學干預,使用氧氣、表面活性劑,并借助輔助機械通氣來呼吸。 這些寶寶發育得太不成熟,不能同時吸吮、吞咽和呼吸。所以,在掌握這些技巧之前,必須通過靜脈輸注營養物質來保證喂養。 寶寶這個時候通常還不會哭,或者是因為他嗓子里插著管子,你聽不到他的哭聲。他們一天里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這些小寶寶幾乎沒什么肌肉張力,大多很少動。 在這個孕周前出生的寶寶看起來和足月寶寶非常不同,他的皮膚皺巴巴的,呈
兒童補鋅食譜:鮮茄煮牛肉 2款兒童補鋅的營養食譜 ◆材料◆牛肉300克、番茄200克。 ◆調料◆蔥、洋蔥、生抽、淀粉、鹽、高湯、味精、白糖、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牛肉洗凈,切片,放入生抽、淀粉拌勻,用油煸炒后上盤待用。 [2]番茄洗凈,切塊;蔥、洋蔥分別洗凈,切末。 [3]油鍋燒熱,爆香蔥末、洋蔥末,再放入番茄塊,加鹽、生抽、白糖和高湯煸炒,炒熟后起鍋,淋在牛肉上,撒上味精即可。 兒童營養食譜:糟香三絲 適用寶寶:2歲起 萵筍100克、土豆1個、胡蘿卜1根 高湯、植物油、鹽、糟鹵、白糖、水淀粉、香油各適量 將萵筍、土豆、胡蘿卜洗凈,削皮,切成均勻的細絲。 炒鍋倒油燒熱后放入三絲煸炒,加少許高湯、鹽、糟鹵和白糖,燒沸后用水淀粉勾芡,淋少許香油即可。 此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鋅及胡蘿卜素等,口味鮮香
兩款最適合寶寶的益智食譜,分別如下,新媽媽們開始用心學吧! 推薦:最適合寶寶的益智食譜 一:百合豬蹄 ◆材料◆凈豬蹄2只、百合200克。 ◆調料◆料酒、味精、鹽 、蔥段、姜片各適量。 做法: [1]百合洗凈;豬蹄洗凈,投入沸水中焯去血水。 [2]鍋置火上,放入百合、豬蹄及適量的清水燒沸,加入鹽 、料酒、蔥段和姜片,改用小火燉至肉爛,揀去姜片和蔥段,撒入味精調味即可。 二:芝麻香兔 ◆材料◆凈兔肉1只、熟黑芝麻60克。 ◆調料◆蔥段、姜片、鹵汁、鹽 、花椒、香油各適量。 做法: 鍋中放入兔肉、適量清水、蔥段、姜片、花椒,大火煮沸,轉小火燉至兔肉六成熟時撈出;鍋再置火上,放入兔肉,注入適量鹵汁,用小 火鹵到兔肉熟爛,撈出晾涼;把兔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塊,用黑芝麻、鹽和香油拌勻即可。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金針菇是寶寶的
在這里,營養專家為各位寶寶推薦一款創意寶寶食譜,小豬豆沙包,新媽媽們,一起動手跟著學吧! 創意寶寶食譜:小豬豆沙包 原料:發酵面團一份,紅豆沙餡一份。 制作方法: 1.面發好后搓長條,搟面皮,小豬豆沙包的個頭要略大一點,面皮也要搟的略大一些,包入紅豆沙餡,做出一個圓圓的豆沙包。 2.將小餅輕輕壓扁做小豬的臉,再取一小塊面揉圓做鼻子,在面團上抹一點水可以起到黏合的作用;再取兩塊小面團做耳朵;用筷子在眼睛的位置點兩下,然后填入兩顆紅豆粒;用小刀在鼻子上扎兩下,小豬造型的豆沙包就做好了。 3.把小豬豆沙包放入蒸鍋蒸15分鐘就可以吃了。 附:紅豆沙的食物相克 1、鯉魚與紅豆同煮,兩者均能利水消腫,在用于治療腎炎水腫的時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為利水功能太強,正常人不可服用。 2、紅豆與羊肝、羊肚同吃會引起中毒。
推薦適合6個月寶寶的磨牙食譜,分別如下: 適合6個月寶寶的磨牙食譜 一:磨牙面包條 材料 新鮮面包片4片、雞蛋1個。 做法 1。雞蛋打散,攪成蛋液。 2。將面包片切成細條狀,裹上蛋液,放入烤箱內烤熟即可。 二:魚肉泥 材料 鮮魚1條(選擇時令鮮魚)。 做法 1、將魚宰殺,去鱗、內臟,洗凈后,放入沸水焯燙,剝去魚皮。 2、起鍋,倒入適量水,放入魚,大火熬10分鐘至魚肉軟爛,剔除骨刺。 3、將魚肉搗爛成細小顆粒即可。
推薦給周歲寶寶兩款營養食譜,分別如下: 周歲寶寶的兩款營養食譜 魚泥餛飩 材料 魚泥50克、小餛飩皮6張、韭菜末(或白菜末)。 調料 香菜末、紫菜末、生抽各少許。 做法 1。將魚泥加韭菜末做成餛飩餡,包入小餛飩皮中,做成餛飩生坯。 2。鍋內加水,煮沸后放入生餛飩,煮沸后,倒少許生抽再煮一會兒,至餛飩浮在水上時,撒上香菜末、紫菜末即可。 生菜肉卷 周歲寶寶的兩款營養食譜 材料 生菜葉2片、牛肉50克、雞蛋1個。 做法 1。生菜葉洗凈后,放到沸水中焯過,瀝干水。 2。牛肉剁成肉泥;雞蛋磕入碗中,拌入牛肉泥調勻。 3。用生菜葉將調好的牛肉泥包好,做成生菜卷,上鍋蒸熟,切段即可。
來自WHO(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數據表明,我國0-4個月的嬰兒生長發育曲線走勢良好,甚至超過國際標準,但4個月以后相當一部分嬰兒的發育低于平均水平。這和中國家長對輔食添加的認識不足以及營養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關。 添加輔食要講究循序漸進 事實上,4個月以后的嬰兒,僅靠母乳或奶粉已不能滿足全部營養需要,應該重視輔食的添加了! 親親寶貝專家提醒:添加輔食一定要講究循序漸進! 1~4個月 從濃魚肝油到蛋黃 足月新生兒滿1個月,人工喂養兒15天,添加濃魚肝油滴劑1~2滴,到3個月時增至4滴,每天分2次給。2個月開始喂菜汁、果汁,先給1湯匙,以后逐漸增至2~3湯匙,上下午各喂一次 4~5個月,濃魚肝油滴劑從每天4滴漸增至6滴,分二次給。菜汁、果汁從3湯匙逐漸增至5湯匙分二次給。開始吃煮熟的蛋黃,從l/4只開始,將其壓碎放入米湯或奶中調勻后喂,等適應后逐漸
理論上,添加輔食應在寶寶4個月以上,可是真正在生活中媽媽要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而定。下面的一些信號可以表明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寶寶可以添加輔食有哪些信號? 對于需要添加輔食的寶寶,主要會發出以下一些信號: 1.寶寶的頸部開始有力,在有支撐的情況下能坐直,而且頭部可以穩定。 2.開始會咀嚼了。寶寶很喜歡把一些東西放到嘴里,或者可以通過上下頜的張合進行咀嚼活動等等。隨著寶貝吞咽能力的不斷提升,寶貝“口水不斷”的現象也減少了。 3.喝奶量大增。寶寶似乎很餓,即使每天吃8—10次母乳或配方奶,看起來仍然很餓,有時還會哭鬧,而且寶寶的小便次數也增多了!有時喝過奶沒過幾分鐘就尿一次。 4.寶寶對大人吃的東西開始感到好奇,喜歡盯著大人碗里的米飯看,也有可能會去抓,或者在大人把菜、面條等從盤子里夾到嘴里
正確添加輔食的6大原則,一一舉列如下: 正確添加輔食的6大原則 1.輔食的做法要由稀到稠。 比如添加米粉,剛開始調和時加水要多一些,使米粉糊比較稀薄,隨著寶寶逐漸長大,以后漸漸增加稠度。千萬不可一開始就把米粉糊弄得很稠,不然寶寶會很不喜歡。對于其他的輔食,可逐漸從泥糊狀過渡到顆粒狀、小塊狀等。 2.每次喂寶寶輔食的量要由少到多。 由于剛添加一種新的口味,寶寶有可能會不太適應,媽媽可從量上逐漸過渡。一開始不可喂太多,比如一兩勺,然后到三四勺等,慢慢地,再增加到小半碗,甚至更多。 3.添加輔食的種類要由一種到多種。 媽媽千萬不可一下就添加好幾種輔食,那樣會更容易引起不良反應的。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后,媽媽應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過敏狀況,3—5天內一切正常,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若有腹瀉、嘔吐、皮膚紅或出疹等癥狀,應立即停
夏天來了,天氣漸熱,大人的胃口都會變小,何況小寶寶呢,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夏天的適合寶寶食用的輔食吧! 分享:夏季最適合寶寶的6款輔食 牛奶粥 適合年齡:5—10月 制作過程:牛奶100克、大米50克、水400克。將大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1-2小時。先把水燒開,再下入泡好的大米,用小火煮30分鐘,加入牛奶再煮片刻即成。此粥味美可口,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和鈣、鐵等礦物質,營養豐富。 粥的4大優點: 寶寶到了4至6個月時,腸胃發育逐漸成熟,可以開始進食固體食物。雖然可選擇的固體食物種類很多,但粥是最適合寶寶進食的第一固體食物。因為粥給寶寶帶來的好處可圈可點。 ·粥引起寶寶腸胃敏感的機會最低; ·粥能滿足寶寶的飽足感; ·粥含有豐富的營養和糖分。大米中含有糖
營養專家提醒,孩子一周歲后,不管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都要給孩子斷奶,過渡到一日吃三餐,給寶寶吃的三餐應是嬰幼兒餐,如軟面條、軟米飯等。為了使寶寶攝入全面的營養,還要給寶寶吃豬肉、豬肝、禽肉、蛋、豆制品、各類蔬菜等。 必知:正確添加輔食的8個常識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正確添加輔食的8個必知常識: 1、一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如果隔4~6天沒有問題,再添下一種。 2、如果孩子將輔食吐出來,下次應再嘗試,有些新食物要試很多次才會被寶寶接受。 3、添加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比如米粉,開始只喂寶寶一小勺,第二天喂兩小勺。等寶寶食欲和大便都正常了,對新食物適應了,再慢慢加量。 4、不要只給寶寶吃米粉,不吃五谷雜糧。其實米粉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營養價值不高,還是要給寶寶添加蛋白質和五谷雜糧。 5、父母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最多的就是蛋黃。
相對于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寶寶更需要媽媽的耐心和細致。從奶粉選擇到沖調程序再到喂養時間和數量的把握,無不需要媽媽用心為之。如果某個細節處理不當,就會帶來不少煩惱,不是營養不良,就是消化不好,不是拉稀就是便秘,一不小心,還容易喂出個大胖子。 提醒:人工喂養請謹防過量 為了正確把握量,首先要學會觀察,寶寶是否真的餓了! 細心的媽媽如果注意觀察寶寶,就會發現寶寶會發出各種信息告訴媽媽肚子餓了。下面。我們看看寶寶餓了會有哪些表現。 ·大哭是寶寶饑餓時最直接的表達方式。 ·寶寶清醒時,如果餓了,便常常張著小嘴左右尋覓,或吸吮臨近口邊的被角、衣角、衣袖或手指等。 ·正在熟睡中的寶寶,將從深睡眠狀態轉入淺睡眠狀態,短暫地睜大閉合的雙眼,眼瞼不時地顫動。 ·睡眠中的寶寶可能還有吸吮和咀嚼動作。
人工喂養有哪些利與弊? 首先我們來看看,人工喂養的好處是: 1) 誰都可喂;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或其他看護人員,都可喂養。 2)靈活性強;人工喂養時,母親可以與嬰兒分離一段時間(如工作忙、出差等)而不用擔心嬰兒餓肚子。 再來看看,人工喂養的弊端是: 1) 缺乏抗體;配方奶中沒有母乳中所含的抗體。 2)費用高;配方奶與母乳相比價格昂貴(粉狀配方奶比液體配方奶便宜),在調制配方奶時,還要特別注意嬰兒是否攝入了足夠的營養素。 3)難以保證無菌;如果消毒不徹底或不注意衛生的話,奶瓶、奶嘴和配方奶都有可能傳染細菌。 4)配制時間較長;配方奶在喂嬰兒之前必須配制,因此有時溫度過高需要降溫,溫度過低需要加溫,比較費時。 5)可能會使嬰兒吸入氣體或引起便秘。 親親寶貝小編給出的小貼士: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1. 判斷嬰兒是否
專家提醒,在人工喂養過程中,不少媽媽會有喂養不當的做法,這些做法都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會導致結石。 請避免!3種不當的人工喂養方式 不當的人工喂養方式一 沖調出的奶汁過濃 按常識,奶粉不能沖太濃,應該按照說明上寫的份量沖調。可是不少媽媽擔心寶寶吃不飽,給寶寶喝的奶粉用量很大,所以沖出的奶,不僅濃度高而且太甜。蘇宜香說,喂給寶寶沖調濃度過高的奶粉,孩子喝了容易口渴,時間長了還容易因為營養過剩而偏胖。 更為嚴重的是,因為過濃的奶汁里的氯化鈉等礦物質也會加重孩子的腎臟負擔,要知道兩歲以下的孩子腎臟未發育完善,給孩子喂養沖調過濃的奶汁,也可能加重其負擔。 不當的人工喂養方式二 喝配方奶還要吃鈣片 “看到別的媽媽都給寶寶補鈣、補鋅的時候,我也著急了,上醫院問問醫生能不能給我家寶寶開點鈣片什么的補一補。”幾乎所有的媽媽都很關
對于人工喂養的寶寶來說,家長會更麻煩一些,首先涉及到奶瓶及奶粉的選擇,另外還有一系列突發狀況,本文就幫大家來解決,關于人工喂養過程中的3個實際問題。 實際問題一:新生兒能喂鮮牛奶嗎? 鮮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質,是很好的乳品,但鮮牛奶不適宜喂養新生兒。鮮牛奶中含有充足的蛋白質,比母乳高出約3倍,但鮮牛奶中的蛋白質,有80%是酪蛋白。酪蛋白在胃中遇到酸性胃液后,很容易結成較大的乳凝塊。新生兒消化吸收功能原本比較弱,因此很難消化鮮牛奶,容易溢乳。 解決:人工喂養中3個實際問題 親親寶貝小編幫大家問:那么怎樣才能預防并減少寶寶溢奶的情況呢? 首先,寶寶吃完奶后,不要馬上讓寶寶躺下,先把寶寶豎著抱起來,用手輕拍寶寶的后背,把喂奶時寶寶吸入的空氣排出,也就是聽見寶寶打嗝的聲音。 還有,就是寶寶睡下時把寶寶的上半身抬高,也可以減少溢奶的現象發生。 實際問題二:什
人工喂養的寶寶出現吐奶怎么辦?這是個令新媽媽非常頭痛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詳細的解決方案吧! 人工喂養的寶寶吐奶怎么辦? 人工喂養的嬰兒吸的是橡皮奶嘴,奶嘴后部小而且薄,嬰兒嘴不易全部包住,因此吸奶時更容易同時吸入空氣,隨后因身體動作而造成空氣往上跑,易將吸入的奶又推出喉部。但要避免人工喂養的嬰兒吐奶,辦法還是有的: 喂奶前將奶充滿奶嘴,不留空氣存留的空隙; 喂奶時奶瓶后部要略高于前部,使奶始終充滿奶瓶前部,不留進空氣的間隙; 喂奶時讓嬰兒專心吸奶,不要逗他笑或讓他隨意松開嘴; 喂奶后把嬰兒豎起抱一會兒,輕輕拍拍嬰兒的背部,使吸入腹中的空氣跑出來。 親親寶貝小編給出的小貼士:如何分清嬰兒的溢奶和吐奶! 看到新生兒嘔吐,家長總會感到不安,不知是什么原因,該如何對待。實際上,新生兒嘔吐有溢奶和吐奶兩種情況,在護理時應區別對待
準父母們都意識到母乳喂養的好處,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母乳喂養無法堅持到底,奶水不足和喂養方法不當就是重要原因。 怎樣做才會有充足的奶水,專家提醒,成功的母乳喂養從孕期開始! 提醒:成功的母乳喂養從孕期開始 孕期的營養儲備 孕母親營養不良會造成胎兒宮內發育不良,此外,還可能影響產后乳汁的分泌。在整個孕期和哺乳期,孕媽媽都需要攝入足夠的營養,多吃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類的食物,特別是豆制品,因為其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成分高,更重要的是異黃酮有調節雌激素的作用,有助母乳分泌,為產后泌乳做準備。此外要多吃水果蔬菜,保證營養并排毒。 提早護理乳房 乳房的護理嚴格地說應從青春期開始做起,女孩子乳房開始發育隆起時,不要穿過緊的胸罩和內衣,以免影響乳房的正常發育,造成乳頭凹陷,為將來母乳喂養造成困難。 不要趴著睡 女孩子在睡眠時應采取適宜睡姿,最
有關母乳喂養的6個常見疑問,下面我們開始一一解答: 解答:母乳喂養的6個常見疑問 母乳喂養的常見疑問1:媽媽患了乳腺炎還可以繼續喂母乳嗎? 過去一旦發生乳腺炎,就會立刻建議媽媽斷奶,但是現在,只要沒有化膿感染,都會鼓勵媽媽堅持母乳喂養。哺乳前應先熱敷和按摩乳房,阻塞的一側先哺乳,因饑餓的寶寶吸吮力強,有利于乳腺管通暢。哺乳次數宜多不宜少。如果炎癥很嚴重,有化膿感染現象,就必須治療,并暫停哺乳。可用吸奶器將乳汁吸出,以防吸吮次數減少而回奶,痊愈后可恢復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的常見疑問2:乳頭凹陷怎么給寶寶喂奶? 乳頭凹陷的媽媽,喂奶時可先用拇指和食指將乳頭提起,盡量將乳頭及乳暈一起送入嬰兒的口中,直到嬰兒吸住乳頭后再松手。也可用吸奶器將乳汁吸出,再用奶瓶喂給嬰兒,多次有效地吸吮及吸奶器負壓的吸引,就會將內陷的乳頭逐漸吸出,可以達到正常哺乳。 母乳喂養的
專家提醒,新媽媽在哺乳期,除了直接為寶寶哺乳,很多時候媽媽們還要學會一些擠奶的技巧,來更好的哺喂寶寶。 母乳喂養時必須掌握的擠奶技巧 媽媽何時需要擠奶: 1. 當乳房太脹影響嬰兒吸吮時,為了幫助嬰兒吸吮,一定要擠掉一些奶。 2. 乳頭疼痛暫時不能哺乳時,要將奶擠出來,這樣即可用擠出的奶喂養嬰兒,緩解了乳頭疼痛,還防止了由于嬰兒未吸吮而乳汁分泌的減少。 3. 嬰兒剛出生不久,吸吮力不是太強,如果母親的乳頭內陷,嬰兒一時還沒有學會吸吮這種乳頭,這時候要擠奶喂嬰兒和擠奶保持乳汁的分泌。 4. 嬰兒出生體重過輕或嬰兒生病吸吮力降低時,應擠奶喂養嬰兒。 5. 母親與嬰兒暫時分開時,要擠奶喂養嬰兒。 媽媽常用的擠奶方法: 1、手工擠奶法 擠奶應由母親自己做,因為別人擠可能引起疼痛,反而抑制了噴乳反射,如果用力過猛還會造成
首先教你掌握正確的擠奶方法: 方法是:先洗干凈雙手,并準備好消過毒的容器。用拇指放在乳暈上方,其它四指放在下面托住乳房,握成一個C型,然后做有規律的一擠一放的動作,擠放時手指不要滑動,以免磨損皮膚而紅腫,要繞著乳房周圍擠,使所有的奶都能擠出。一邊擠3~5分鐘,然后再換一邊擠3~5分鐘,如此交替。 母乳喂養:正確的擠奶步驟與方法 不要因為母乳在剛開始擠時比較少而灰心。掌握了技巧,很多人在15分鐘內能擠出數十毫升,而且每次擠出的量也未必都一樣。在產假結束前抓緊練習,只要把擠出的奶存放在冰箱的冷凍室,讓照顧寶寶的人來喂就可以了。 其次再來看看,正確的擠奶步驟: 擠乳步驟 1.準備哺乳工具 吸奶器(或者不用)、奶瓶、乳墊、奶瓶保溫盒、干凈紗布(清潔奶頭用)。 2.擠乳動作 徹底將手洗干凈,采用舒服的姿勢并放松身心,輕柔地按摩乳房或在乳房上敷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