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汁土豆 原料: 土豆50克、白豆50克、青刀豆50克、雞毛菜少許、檸檬半只、調味品少許。 做法: ①土豆、白豆入鍋煮,開鍋后再煮30分鐘,直到酥爛為止,取出瀝干備用。 ②青刀豆去筋、切段、焯水、撈出瀝干。 ③將雞毛菜用焯刀豆的水燙一下即可。 ④待以上4種原料冷卻、淋上檸檬汁,加糖鹽和一點兒雞精,略拌一下,再加上少許冰塊,就可以端上桌了。 特別留意: ①燙刀豆的水要放鹽,這樣燙出來的刀豆色青,否則會泛黃。 ②此菜漬半小時,味道更好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孩子長得更高。 雖然身高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并且人的聰明才智、學識成就與身材相貌也沒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在可能的范圍內,更多的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到他們心目中理想的高度,或者更高一點兒。那么,孩子的身高能否如意呢?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長得更高一些? 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身高? 一個人的最終身高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遺傳決定了身高的生長潛力,而后天的環境因素(如營養、疾病、運動和合理的生活制度等)則決定了生長的潛力是否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一般在良好生活環境下成長的兒童,其成年后所到達的最終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身高。通常情況下,父母個高,子女也高,父母矮子女也矮。而且孩子身高的生長潛力與其父母的平均身高有密切的關系:如果父親與母親的身高相近,則孩子的身高與父母的平均身高十分接近;但是如果父母雙方中有一個
寶寶大運動發育有什么規律?寶寶的大運動發育表我們將用一個圖片的形式為大家呈現出來,下面還會寶寶大運動發展的規律,記得看完文章哦。 小貼士: 大運動即神經對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動,大的動作、粗的動作全身姿勢以及平衡協調運動和運動技能。例如:俯臥、抬頭、挺胸、爬、坐、站立、行走、跑、跳、翻滾等。 寶寶大運動的發展規律是什么 1、從上到下: 最早發展的動作是頭部的動作,其次是軀干,再次是四肢,最后是手和腳。任何一個嬰兒在身體動作發展過程中,總是先學會抬頭,然后是翻身和坐,接著是使用手臂,最后學會使用手和足部運動,直到能夠直立行走。一個不會抬頭的孩子,就一定不會走。從上到下的發展順序是基于生物基礎的。(頸屈、胸屈、腰屈) 2、從近到遠: 由近到遠是指以身體中部為起點,越接近軀干的部位,動作發展越早
1歲后的寶寶,三餐要怎么吃比較好?這兩方面寶媽要多注意!對各種營養素的要求相對較高,同時,寶寶的身體的各項生理功能也在逐步發育完善。 但是對外界不良刺激的防御功能仍然比較弱,因此他們的一日三餐還不能吃的完全與成人相同,還需要特別關照。 那么一歲后的寶寶要怎么吃比較好呢? 媽媽在給寶寶安排輔食時候,要特別注意這兩方面: 堅持少食多餐原則,給寶寶腸胃足夠時間消化和吸收。 一歲多寶寶的胃容量不大,為了寶寶能夠正常的消化吸收攝入的營養物質,應該堅持少量多餐原則。每天應該吃5-6餐,午餐和晚餐可以主要以軟飯或者面為主,配上蔬菜和肉類;上午下午的點心盡量選擇水果、饅頭、餅干等健康食物;早餐可以考慮配方奶或母乳、雞蛋等食物,配方奶或者母乳做睡前點心。 另外需要注意:1歲多的寶寶要逐漸地從母乳或者配方奶為主喂養方式
奶粉段數吃錯會有影響嗎 奶粉段數吃錯不會給寶寶帶來特別大的影響,主要只是造成腸胃吸收不好。小寶寶吃了大寶貝的段數,會發生腹瀉,那么就可以直接換回一段奶粉,到了六個多月在過度二段奶粉。 不過有的寶寶身體發育較好,可以提前吃二段奶粉,大寶貝那就更可以倒著吃了 奶粉段數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身體所需的營養,而設立,一般段數越低營養成分越高,脂肪含量越高,配料也好吸收。1段奶粉更適于新生兒,營養價值高,可以單純靠奶粉來獲取營養,腸胃更易吸收 當寶寶發育比較好,寶寶可以吃輔食了,不完全靠奶粉提供營養了,就可以選擇2段奶粉了。 不過不管哪段營養成分高,適合才是最好的,嬰兒也不是越胖越好,還是選擇適合寶寶年齡段的奶粉好。 避免奶粉段數吃錯 小編建議; 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未發育成熟,所以腸胃適應能
嬰幼兒由于其器官、組織功能發育不完全,抵抗力比較弱,其飲食結構顯然應該與成人的飲食不同。在這一階段攝入某些食物可能會導致過敏或其它不良后果。某些食物攝入后雖然不會引起急性中毒或不良反應,但可能會引起智力發育不良反應或影響寶寶生長發育等,也需要父母注意。那么,到底哪些食物不能吃呢? (1)含鉛食品 鉛是細胞的一大“殺手”。當血鉛濃度達到15微/100毫升時,就會引起兒童發育遲緩和智力減退,而且年齡越小神經受損越重。含鉛食品主要有爆米花、皮蛋、缸裝食品或飲料等。 當前兒童鉛中毒情況增多,中毒癥狀有動作過多,興奮,睡眠差,食欲不振,尿頻遺尿,脾氣急躁,喜怒無常,精神不易集中,聽覺和語言表達差,學習能力欠佳等。 (2)含鋁食品 油條、粉絲、涼粉、油餅等食品中的鋁含量很高,如果經常吃就會造成鋁攝入過多,
榮升新手媽媽,你是否對喂養寶寶全知曉了呢?興許有些錯誤你也會犯哦!下面就為媽媽們詳解新生兒母乳喂養的9不當做法。 1.我的奶沒下來,還是讓寶寶先吃奶粉吧 嬰兒出生半小時即可進行哺乳,每次可持續半小時,即使沒有乳汁也應哺乳。產后宜母嬰同室,多讓寶寶吸吮乳頭,這不僅可增進感情,也會因寶寶的吸吮而促進乳汁分泌。 乳汁的分泌受多種因素影響。多食用一些稀汁類,如雞湯、魚湯、排骨湯等,有一定增乳作用。同時,母親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情緒穩定,精神愉快,切忌憂思惱怒,還要有勝任哺乳嬰兒的信心和熱情,因情緒不良可導致泌乳減少,甚至乳汁不下,帶來更多的麻煩。 2.剛分泌的乳汁看上去好臟,還是擠出去吧! 初乳是產婦分娩后一周內分泌的乳汁,顏色淡黃、黏稠(其實不是臟),量很少,非常珍貴。初乳營養豐富,能增加寶寶的抗病能力,能保護嬰兒健康成長。初乳還能幫助寶寶排出體內的胎糞、清潔
20個月寶寶的體重正常均值為10.69-11.24公斤,身長正常均值為82.2-83.46厘米,出牙12-20顆。 20個月的寶寶應該會跑了,盡管跑得還不太穩。有的寶寶也會自己上樓梯了,但下樓時一般還需要大人的幫扶,否則不太敢自己往下走。寶寶現在也能比較自如地把球用小腳踢出去。大多數寶寶還不會雙腳離地跳起,也不太會雙手過肩拋球,但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寶寶這方面的能力了。 這時寶寶對父母或經常照料自己的親人會產生更多的依戀,如果寶寶對你非常依戀,那么你和寶寶的分別會讓他(她)感到難過和不安。事先應告訴寶寶你
學齡前的幼兒適當攝取鈣質,對于促進骨骼發展及強化骨骼,是有幫助的,因此家長應讓孩子從飲食中均衡攝取各項鈣質食物,如牛奶、乳酪、魚、篙苣菜等食物,適度避免攝取汽水、可樂等蘇打水,以減少或阻礙鈣質吸收。在骨骼的結構中,成人有206塊骨骼,小嬰兒有350塊骨骼,而增強寶寶骨骼必須的營養素為鈣。但寶寶到底需要多少的鈣質呢? 年齡大的嬰兒對鈣質的需求量比初生兒來得高;而學步中的孩童對于鈣質的攝取也要加強,以促進及強化骨骼的發展。骨骼正常與否對于寶寶及成人都有重大的影響,若鈣質缺乏可能會造成:低鈣血癥(造成心血管及神經系統失常、身高不足、軟齒癥(造成牙齒鈣質不足)、佝僂病(造成骨骼異常變位)、肌肉強直性收縮(造成肌肉收縮失控)、骨質疏松癥(造成骨骼空洞化)等疾病。 鈣的來源以奶制品主,如:牛奶或乳制品、乳酪,其他如豆類食品、篙苣等綠葉蔬菜。維
胎兒在腹中的發育是否正常是準媽媽們最關心的事情。醫生通常會根據胎兒的大小和媽媽懷孕的周數來判斷胎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那么哪些因素會影響胎兒的大小呢? 依靠現在的科學手段,判斷胎兒的大小并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一般來說醫生主要是通過超音波檢查測量和計算出胎兒的大小的。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決定了胎兒的大小呢?媽媽的因素多一些?還是爸爸的因素多一些?來看看下面的問答,是否能幫助你解決疑問? 1、是否與媽媽或爸爸的身體狀況有關?媽媽個高,胎兒就比較大嗎? 答:胎兒的個頭大小當然是受媽媽和爸爸體格影響的,這是遺傳的作用。如果媽媽或爸爸身材高大,生出來的寶寶個頭就很可能比較大。但如果媽媽身材矮小而爸爸身材高大,就難說了。 2、準媽媽的生活習慣,如飲酒、吸煙,會對胎兒有什么影響呢? 答:媽媽飲酒,酒精也會通過臍帶輸送給胎兒,子宮內環
寶寶的健康問題,一直是父母們關注的焦點。不少寶爸寶媽還會在輔食在下功夫。那么你知道嗎?寶寶常喝玉米粥會有很多好處哦。一起來看看吧。 據《經濟雜志》報道,美國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多年研究顯示,三歲前的孩子早餐喝玉米粥,長大以后的成績明顯比其他孩子要好。 進行該項研究的機構包括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機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明德學院等。 研究人員讓孩子們早餐吃玉米粥,并且混合了脫脂奶粉和糖,其他一些孩子則喝傳統的英國燕麥粥。從學校的考試成績中收集信息。結果顯示,那些兒童期喝玉米粥的孩子們,在閱讀理解和非語言認知測試中獲得的分數更高。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除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外,還含有核黃素等。相比稻米和小麥等主食,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是稻米、小麥的5~10倍,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鈣,幾乎與乳制品中所含的
蜜汁南瓜泥 1、食材:南瓜100克、蜂蜜1小勺。 2、做法: (1)南瓜洗凈,去皮,去瓤除籽,切成片。 (2)用勺子把蒸熟的南瓜片壓成泥。 (3)用手輕輕將南瓜泥攢成一個大球,再攢幾個小球放在四周。 (4)食用前淋上蜂蜜即可。 3、功效:南瓜富含胡蘿卜素,能保護人的眼睛,讓人擁有明亮雙眼,還能全面提高人體免疫力。 蛋黃粥 1、食材:米適量,肉湯(或魚湯、菜湯)適量,蛋黃1個。 2、做法: (1)把適量的湯隔去渣,如魚湯要特別小心以防有魚骨。 (2)除去湯面的油。炒熟雞蛋。 (3)當煮大人飯時,放了米及水在煲內,用湯匙在中心挖一洞,使中心的米多些水,煮成飯后,中心的米便成軟飯,把適量的軟飯搓成糊狀。 (4)
枸杞酒釀蛋給你好臉色 枸杞+酒釀+鵪鶉蛋 很多人喜歡吃酒釀雞蛋,但這里推薦的枸杞酒釀蛋用的是鵪鶉蛋。這是因為鵪鶉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E等,與酒釀一起煮,它還會產生有利于女性皮膚的酶類與活性物質。每天一碗,讓你的皮膚細嫩有光澤。 枸杞子則是滋補肝腎的佳品,也是美容藥膳中常用的原料之一,維生素A的含量也特別豐富。這些食物加在一起后,更能促進營養成分的吸收,女性食用后的臉色更加滋潤動人。 煲枸杞酒釀蛋時,先將200克酒釀煮開,然后依次加入5克枸杞、適量冰糖和50克攪拌均勻的鵪鶉蛋蛋液,最后大火煮開即可。 溫馨提示 鵪鶉蛋的滋補作用要強于雞蛋,但也可以使用雞蛋。一定要記得把蛋黃吃了,其效用比蛋白更好,特別是其中的膽固醇對乳房發育也十分有利。產后新媽媽每天堅持食用,不但保證擁有優質的乳
早產兒根據未成熟的程度,一般具有以下體形特征: 一般早產兒的身體長度僅有47厘米,身體比例失調,頭大身體小,其比例為1:3。 早產兒的皮膚彈性差,布滿皺紋,顏色有些發紅,全身幾乎沒有脂肪,整個身體都被胎毛覆蓋。 早產兒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哭不出聲來,也沒有吸吮母乳的能力。 早產兒消瘦,以致成皮包骨頭狀,特別是肋骨和臀部,四肢瘦得像小棍兒一樣。呼吸不均勻,動作總是一驚一詐的。由于軟骨發育不全而使耳廓很軟,腳趾有時包括手指上薄薄的指甲,未長到指尖處。無眉毛,足底皮膚皺襞微弱。早產兒的頭顱骨也呈不完整狀態。早產兒的前囟門更大。 早產兒中女寶寶的小陰唇未被大陰唇覆蓋,大陰唇僅向前隆起;男寶寶的陰囊很小,且無皺紋,睪丸還未下降到陰囊,而是留在腹腔或腹股溝管中。
在母乳喂養時,媽媽不僅是在為寶寶喂食,而且還進行著感情的交流,如果此時肩部、背部或腰部的疼痛一陣陣襲向媽媽,無疑會促使媽媽早點結束這段“身心”交流,對寶寶來說,也很不公平。 這些不合時宜的疼痛從何而來?專家表示:疼痛是由于母親哺乳姿勢不當造成的,例如:一側抱孩子時間過長而造成單側肩下垂、背部彎曲,含胸,重心后移,半坐在軟床上等,最容易是酸痛刺激媽媽的肌肉。 專家介紹哺乳的正確姿勢 1、坐在較高的椅子上,與哺乳乳房同側的腳踩在一張矮凳上,使一側膝部抬高,背部挺直,雙側交替; 2、平躺在床上,背部和頭部用枕頭和靠墊墊高,肘部也應有靠墊支撐; 3、如要必需坐在床上哺乳,應將兩腳垂在地上,建議不要經常坐在床上哺乳。 專家推薦五種運動防治法 適當運動可以改變妊娠期及分娩時的生理變化,防止體內脂肪堆積(肥胖癥)和乳房松垂,同時增加肺活
在成長階段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爬行寶寶的體能訓練》~關于腹部肌肉 寶寶過了睡眠期,來到了出生約4~5個月的時候,小嬰兒就會開始學翻身。 從俯仰的狀態開始到想要拼命地將腳抬起并扭轉身體的模樣,看了都會不自覺的嘴角上揚呢! 翻身可以鍛鍊腹部肌肉的力量或身體的平衡感,因此對小嬰兒來說,是最早開始的運動。 小嬰兒因為沒有腹部的肌肉,因此即使想便便肚子也無法用力,所以才需要輕輕按摩肚子。 要是可以加強腹部肌肉的話,對于便秘的改善也會很有幫助。 另外適度的運動也可以改善心情的穩定度或是睡眠品質。(筆記) 要是哭個不停或晚上哭鬧,導致無法熟睡的話,記得不要立刻把孩子叫醒,而是在一旁守護著他努力的模樣,幫他加油吧! 在成長階段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爬行寶寶的體能訓練》~關于背部肌肉 出生后5個月左右
這周寶寶正在繼續努力適應這個新的環境,對他來說,外面的世界與媽媽的子宮相比,又喧鬧又明亮,有些不習慣。但是你會發現寶寶每天都在進步,他的適應能力是相當強的。 出生第一周時寶寶體重大多數會暫時下降,這是因為寶寶這時吃奶少,加上胎便和尿液的排出以及皮膚出汗和呼吸使一部份身體水分損失,在出生后2至4天會出現暫時性體重下降的現象,醫學上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下降不超過300克。隨著吃奶量的增加,寶寶的體重從第4、5天開始回升,這一周即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你會發現寶寶的四肢運動是不自主的、無意識的條件反
鈣質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孩童時期,如果缺鈣可能會阻礙孩子的生長發育,因此給孩子補鈣是必須的,那么,該如何給孩子補鈣呢?外國人是如何給孩子補鈣的呢? 外國2-3歲寶寶補鈣吃什么? 在海外,醫生提倡鈣的來源要盡量從平常的飲食上補充。 以長壽著稱的日本人牛奶的攝取量并不如西方人多,但日本孩子仍舊能獲得足夠的鈣質,這歸功于海藻與小魚類食物,吻仔魚、金鉤蝦、條仔魚、小魚干、或魚罐頭中的沙丁魚,營養與鈣質盡在其中。日本的味噌湯可謂是“長壽湯”,因為湯中的豆腐、小魚干與海帶都含有豐富的鈣質。 美國孩子補鈣多數吃牛奶、奶酪、酸奶、餅干、海魚。到處可見給小孩吃的含鈣的咀嚼片,造型可愛,深受小朋友的歡迎。 牛奶篇:美國兒科協會(AAP)建議,一歲之后就可以象大人一樣喝牛奶了,也就是全脂牛奶,二歲之后,應該給孩子脂肪占牛奶重量2%或1%的降脂牛奶
寶寶豬肝粉怎么做?寶寶補血吃什么最好?今天來給寶寶們推薦一道補血的輔食佐料——豬肝粉,我們都知道豬肝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和較多的維生素A、B1、B2、C,煙酸等,是給寶寶們補血的首選食材。 可是很多寶媽們都會有這樣苦惱,明知道豬肝對寶寶好處多多,可是豬肝的味道苦澀,寶寶不喜歡吃,只能干著急~ 那寶媽們不妨試試,今天小心肝推薦的這種方法,不僅簡單易操作,而且方便儲存,可以隨時在寶寶的輔食里添加一些,再也不怕寶寶不吃豬肝啦~ 心肝小貼士? 市面上的豬肝,有粉肝、面肝、麻肝、石肝、病死豬肝、灌水豬肝之分。 粉肝、面肝:質均軟且嫩,手指稍用力就可以插入切開的地方,做熟后味鮮、柔嫩。 麻肝:反面有明顯的白色絡網,手摸切開處不如粉肝、面肝嫩軟,做熟嚼不爛。 石肝:顏色暗
容易引起過敏的常見水果是芒果、菠蘿、柑橘類水果。可以從添加蘋果、香蕉、梨、西瓜之類的常見水果開始,逐步給寶寶增加新品種,最好給寶寶吃新鮮的時令水果。水果要洗凈、去皮、去核后,再做成果汁或果泥給寶寶吃。 月齡 添加量 1~4 果汁30~50ml 5~6 果汁50~80ml,果泥15~20g 7~8 果汁100ml,果泥25g 9~11 適當捻碎切塊的水果30~40g 12~15 水果40~50g 容易引起過敏的常見水果是芒果、菠蘿、柑橘類水果。可以從添加蘋果、香蕉、梨、西瓜之類的常見水果開始,逐步給寶寶增加新品種,最好給寶寶吃新鮮的時令水果。水果要洗凈、去皮、去核后,再做成果汁或果泥給寶寶吃。 添加果汁或果泥,和添加其他輔食的原則一樣,可以一周只添加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