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歲半的滔滔家住楊家坪,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先后被調到上海工作,滔滔只得由婆婆爺爺撫養。滔滔的發育似乎比同齡人慢很多,兩歲了還不會走路。養育了3個子女的婆婆認為“男娃兒就是要比女娃兒長得慢”,同時以為滔滔缺鈣,自己在外買了很多魚肝油之類的兒童補鈣保健品天天給滔滔吃,卻沒有效果。直到今年10月,滔滔父母從上海返家探親后,看到兒子還不會走路覺得不正常,立即送到重醫兒童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滔滔竟然是腦癱。 今年5月起,市衛生局、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對我市40個區縣0至6歲的18萬兒童進行了調查,顯示腦癱患兒的患病率為2.57%。,全市大概有兩萬多腦癱患兒,腦癱患兒正在逐年增多。 多數嬰兒10個月的成長過程 2個月 抬頭 4個月 翻身 6個月 會坐 8個月 會爬 10個月時 大運動:會拉住欄桿起身或可扶住欄桿短時行走
有一次被我媽知道了,她指責了我這種不以為意的態度。 她說:“小孩子是不會撒謊的,疼就是疼,不疼就是不疼,你去醫院檢查下看是不是扯條兒呢?”。 我就咨詢我那些醫生朋友,才知道原來還真不是孩子說謊,而是一種叫做“生長痛”的東西在作怪! 什么是生長痛? 生長痛最常見的是腿疼和肚子疼。 腿疼:多發于3-13歲猛增高期的兒童,痛點多為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大都在夜間,且為下肢肌肉疼痛。 肚子疼:主要是腸胃生長痛,是由于腸胃在生長過程中,因機體血液供給相對不足,導致的胃腸痙攣現象,多為陣發性疼痛。 為什么會出現生長痛? 1、 兒童活動量相對較大,肌肉產生疲勞、酸痛; 2、 長骨生長較快與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長發育不協調所致,是生理性疼痛。 如何緩解生長痛?
不時會有新生寶寶的媽媽說寶寶因為吃了奶瓶不愿吃母乳了,怎么辦。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乳頭混淆”。 什么是乳頭混淆?為何會發生? 乳頭混淆,是指新生兒在吸吮母親乳頭之前先吸吮了奶瓶,或因各種原因頻繁地給寶寶使用奶瓶喂養,致使寶寶不會吸吮或不愿吸吮母乳的現象。混合喂養的媽媽如果每次喂奶時乳頭都會很痛,很可能是寶寶已經出現乳頭混淆(也叫乳頭錯覺)了。乳頭混淆是導致母乳喂養失敗的一項很重要的原因。 乳頭錯覺的其中一種情況是奶流速錯覺,在此也需要特別說明一下。所謂奶流速錯覺,就是指寶寶使用奶瓶喝奶時可以毫不費力地持續喝到奶,會與得到母乳的速度、節奏很不一樣,從而導致寶寶不愿意吮吸媽媽的乳房。奶流速錯覺與奶嘴的出奶速度,瓶喂的方式都有關系,加以注意也是可以避免的。 如何矯正乳頭混淆? 媽媽的心態很重要 “不能親喂寶寶,在自己懷
有些年輕父母為了安撫睡前的孩子,喜歡讓孩子含著一個奶瓶入睡,不過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對孩子的牙齒是有害無益的。 小新是個4歲的胖寶寶,又聰明又可愛,可只要他一張口就把別人嚇一跳。這個小家伙一口齙牙,再仔細一看,滿嘴都是蛀牙。原來小新出生后,媽媽的奶水不夠,于是就給他吃奶瓶,每天晚上小新都是含著奶瓶才能入睡。到了兩歲,這個習慣還沒改掉,不知不覺小新的牙齒就長成這樣了。 省兒童醫院兒保科副主任邵潔醫師介紹,孩子含著奶瓶入睡,不利于孩子的口腔衛生,很容易患上“奶瓶牙”。而當爛牙齒形成時,寶寶還會出現流口水等現象。另外,“奶瓶牙”一旦形成,會帶來牙齒表面的空洞化,使牙齒表面粗糙,成為日后容易蛀牙的因素。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在喂完奶以后用裝開水的奶瓶繼續喂食,這樣可以達到清潔功效。在寶寶睡著后,一定要記著把奶瓶從寶寶嘴中取出,千萬不能讓寶寶養成噙著
一、預防為主,早下手,從孩子剛學會吃東西時起,就要給孩子吃青菜。 二、平時盡量少給孩子吃零食,并且多讓孩子參加體育鍛煉,讓他在吃飯前有“饑餓感”。 三、做菜時要講究烹調技術和方法,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應把菜切得碎些、燉得爛一點兒,并且要注意變換花樣和色彩搭配,以求引起孩子的食欲。 四、孩子進餐時,可以先上青菜,稍后再上肉、蛋和其他主食。 五、把青菜和肉蛋摻在一起做成餡兒,包成餃子、包子、丸子等,這樣說不定會受到孩子的歡迎。 六、有些父母本人就有不愛吃青菜,但是為了糾正孩子的偏食行為,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帶頭吃或與孩子比著吃。 七、對于較大的、初懂人事的孩子,父母應該耐心地向他們講道理,告訴孩子青菜也是人體必需的食物,含有多種重要的營養素,吃它們有很多好處,孩子想快點長大、長得結實和頭腦變得聰明,都離不開它們
嬰兒剛滿1歲時,體重已經達到出生時的3倍,身高達到出生時的1倍半,其間寶寶大腦的早期發育也最快,應該多給寶寶添加富含優質蛋白、油酸及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及DHA的嬰幼兒輔食,讓寶寶更加健康和聰明。 優質蛋白主要存在于豬肉、牛肉、雞肉、魚肉等動物肉中,其中以三文魚、金槍魚等魚類含量最高,優質蛋白會讓寶寶更強壯;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動物骨髓、松仁、核桃仁、蝦等食品中,它是寶寶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所必需的脂肪酸,有益于寶寶健康成長;而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稱"腦黃金")則主要存在于魚腦中,是寶寶神經和腦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素,攝入足夠量的腦黃金可提高腦神經細胞的活力,促進寶寶智力的發育。 日本曾在90年代立法,要求人們在日常食
2歲寶寶身高體重的標準是多少?小編接下來要分享的是2歲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2018,快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達標? 寶寶的身高、體重,是成長的重要指標,家長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大致判斷寶寶的成長情況。 一般而言,寶寶的身高增長是有規律的。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cm,出生后第一年大約增長25cm,一歲時大約是75cm,以后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cm,因此2~12歲的小兒身長(cm)=年齡*5+75。身高上下浮動在標準范圍內的10%則視為正常。 而寶寶體重則可按以下標準來進行計算: 1~6月齡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 7~12月齡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下面附上寶寶在各個年齡段身高和體重的標準范圍:
哪個父母都希望寶寶健康成長,寶寶的身高真的可以后天影響嗎?下面告訴你4個寶寶長高的小秘密,讓你在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做個無遺憾的父母。 秘密1:春天是寶寶長高的季節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報告兒童的生長速度在四季并不相同,生長最快的是五月份,平均達7.3毫米,十月份長得最慢,平均只有3.3毫米。因此,每年四五月份是寶寶長高的最佳時間。 秘密2:身高增長有規律 寶寶身高的增長有一定規律,剛出生的新生兒身長平均約為50厘米,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長最快,約為25厘米;第二年身高增長速度減慢,一年約增加10厘米;兩歲以后身高增長速度趨于平穩,平均每年增長5-7厘米。 秘密3:骨骼發育優劣決定寶寶高矮 身高是反映兒童骨骼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寶寶的高矮是由骨骼發育優劣決定的,與身高相關的骨骼有頭顱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長骨三部分。各部分的增長速度是不一致的,出生后第一年頭
如果在新生兒期或嬰兒早期及時發現聽力障礙,進行干預,可使語言發育不受或少受損害。新生寶寶給爸媽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可是很快爸媽發現自己的寶寶有些與眾不同,他對聲音的反應一點也不敏感,甚至無動于衷。到底出了什么事?寶寶聽力出問題了嗎?快進行篩查吧! 寶寶正常的聽感知發育 寶寶剛出生時:鼓室無空氣,聽力差。 3~7 日:聽覺已相當良好。 1 個月:在覺醒狀態下聽到聲音后轉動眼和頭去找聲源。聽到突然的響聲后兩臂屈曲抱在胸前,四肢抖動并做出眨眼動作。聽到友善或熟悉的聲音會停止哭泣,喜歡聽高音調和母親的聲音。 2~3 個月:大人用語言引逗時能夠聽到,并做應答式的回答,如“哦”“啊”“
蜂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蛋白質、酶、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它對所有人——無論是健康人或是患者都是可口良藥,服用簡單,基本上無副作用和劑量限制,是最佳的預防性藥物,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蜂蜜外用具有解毒、抗菌、消炎、滋潤、防腐、保護創面、促進細胞再生和滲液吸收等諸多功能。蜂蜜療法的熱衷者幾乎用蜂蜜來治療從皮膚到內分泌類的所有病。 對有炎癥及有分泌物的凍傷,用熟蜂蜜與黃凡士林等量調成軟膏,薄薄地涂于無菌紗布上,敷蓋于創面,每次2~3層,一般用藥3次后疼痛及炎癥漸趨消失,再敷數次可望痊愈。對于凍瘡,先用溫水洗凈患處,然后涂蜜包扎,隔日換一次,若未破潰,可不用包扎,僅涂蜂蜜即可。用蜂蜜涂于燒燙傷創面
3歲孩子的主動幻覺生活會幫助他探索并理解關愛和對獨立的渴望、抗議以及恐懼等許多復雜的情感。 他不僅賦予自己不同的身份,而且經常也給無生命的物體賦予生命特性和情感,例如樹木、鐘表、卡車和月亮。例如如果你問他為什么月亮在夜間出來,他可能會說“它為了和我說晚安。”有時,學齡前孩子會將你介紹給他一位想像中的朋友。有些孩子在長達6個月時間內一直保持同一位虛構伙伴;有些孩子每天更換虛構的伙伴,另外還有孩子根本沒有伙伴,而喜歡以動物代替。不用擔憂,這些虛構的朋友偶爾可能代表孤獨或情感波動,虛構實際上是孩子對不同的活動、會談、行為和情感進行樣本分析的創造性方法。 你也會注意到,孩子整天在幻想與真實之間自由地跳動。有時孩子會深深沉浸于他虛構的影像中,而不能區別什么時候虛幻結束和真實開始回歸。他的玩耍體驗甚至也可以進入真實的生活,有時晚上吃飯時他會認為自己是超人
一碗好粥,其中包含的決不僅是美味和營養,里面更有越煮越濃的愛意,在粥香四溢中,領略女人的愛,妻子的愛,媽媽的愛。 好粥調教有方: ●用純凈水。雖然含有礦物和微量元素的自來水對身體很好,但如果你無法確認水質,那么選擇純凈水無疑是最穩妥的辦法。 ●米要先泡半小時。煮粥前先用冷水將米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有三 :熬起粥來節省時間 ;攪動時會順著一個方向轉 ;熬出的粥酥、口感好。注意泡米的水一同入鍋熬粥,里面有米粒浸泡出來的營養物質。 ●溫水下鍋。溫水?是的!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溫水下米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它比冷水
在3歲時孩子的詞匯應該超過300個,能夠以5~6個單詞的句子交談,并可以模仿成人發出的大部分聲音。 有時孩子會不停地嘮叨——雖然會使你感到厭煩,但對于孩子學習新詞并利用這些詞匯思考是必要的。孩子可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他說話和理解詞匯的能力越高級,他掌握思考、創造和與你交談的工具就越多。 你也許可以看到孩子如何使用語言來幫助自己來理解并參與發生在他周圍的事情。例如,他可以說出大部分熟悉物件的名稱,在他不能命名物件的名稱時,就隨心所欲地問“這是什么?”你可以通過告訴他沒有理解的詞匯來擴展他的詞匯量。例如,他指著一輛汽車并且說“大汽車”,你可以回答他“是的,這是一輛大的灰汽車,看它的表面是多么明亮。”或者在孩子幫你選擇花時,描述他所選擇的每一種:“這是美麗的黃白色雛菊,那是粉紅色的天竺葵。”你也可以幫助孩子利用詞匯描述他看不見的事物和思想。例如
風熱咳嗽特點是咳嗽,痰黃黏稠,鼻流濁涕,咽紅口干等。治宜疏風清熱,化痰止咳.下面推薦8種食療—— (1)二汁飲:鮮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2)蘿卜冰糖汁:白蘿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適量隔水燉化,睡前1次飲完,連用3~5 次。 (3)蔥白梨汁:蔥白連須7根,梨1個,冰糖適量,水煎服。 (4)絲瓜花蜜飲:潔凈絲瓜花10克,放入瓷杯內,以沸水沖泡,蓋蓋燜浸10分鐘,再調入蜂蜜適量,趁熱服。 (5)橄欖蘿卜飲:橄欖400克,蘿卜500~1000克,煎湯代茶飲。 (6)蜂蜜蘿卜汁:白皮蘿卜1個,洗凈,挖空中心,將蜂蜜100克裝入,置大碗內,加水蒸熟服。 (7)紅皮蘿卜洗凈(不去皮
可以吃,但是最好少吃的好,畢竟這個沒營養。 8個月寶寶如何喂養 從孩子8個月起,母乳量開始減少,有些母親的奶量雖然沒有減少,但質量已經下降。所以,必須給孩子增加輔食,以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孩子8個月時,消化蛋白質的胃液已經充分發揮作用了,所以,可適當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腐,奶制品,魚,瘦肉等。孩子吃的肉末,必須是新鮮瘦肉,可剁碎后加佐料蒸熟吃。 1、8個月的寶寶可以吃固體食物。 有的寶寶已經出了幾顆牙了,有的寶寶只出了一、兩顆牙,甚至有的寶寶出牙晚,這個時候也還沒有完成長出來,但是,不管寶寶出牙的情況怎么樣,都要吃一些固體食物了,比如烤面包片、饅頭片、磨牙棒等。爸爸媽媽不用擔心寶寶吃不了固體食物,寶寶會用他的小牙床來咀嚼食物的,很好地咽下去,并且,這些固體食物對寶寶出牙也是有幫助的。 2、主食
進入夏季,許多其他季節不容易吃到的水果(水果食品)紛紛上市,其中荔枝、桃和杏這三種水果,是非常適合初夏嘗鮮的,但是吃的時候要控制好量。 桃:營養特點是含鐵(鐵食品)量較高,另外含有蛋白質(蛋白質食品)、糖、鈣(鈣食品)、果膠等,特別適合貧血的人吃。而桃中所含的果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所以有預防便秘(便秘食品)的作用。 提示:桃雖好吃,但不可多食,多吃會引起腹瀉等急性腸胃疾病。 杏:杏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可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維生素食品)A,對于保護視力有好處。而杏仁則含蛋白質、粗脂肪、磷、鐵、鉀等多種營養,而且還有潤肺化痰、清熱解毒等作用。 提示:屬于溫熱水果,不能多吃,容易上火。另外杏仁也不能多吃,多吃易導致呼吸麻痹,甚至死亡。食用杏及杏仁時一定不能
等到寶寶到了十個月以上時,在輔食上大部分東西都能吃了。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一道適合十個寶寶的輔食:南瓜山藥糕。 南瓜補鋅,山藥健脾,兩者搭配做成糕點,香甜綿滑,口感似蛋糕,非常好吃!而且做法特別簡單,零失敗!唯一注意的是:剛起鍋比較粘,要等放涼了再切小塊就成型啦~讓寶寶抓著吃,可以鍛煉寶寶抓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呢。1歲以內寶寶建議只取蛋黃哦。 用料:南瓜塊,山藥塊,雞蛋,低筋面粉或玉米淀粉,油適量,芝麻醬適量 做法: 準備食材:南瓜塊50g,山藥塊50g,雞蛋1個,低筋面粉或玉米淀粉2勺,油適量,芝麻醬適量(可選) 南瓜、山藥加一顆雞蛋攪打成泥(大寶可以加點糖) 打好的泥中加入兩勺低筋面粉或玉米淀粉攪打一下 準備模具每一面都刷上油,底部鋪上油紙
喜愛吃甜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對寶寶的健康并沒有太多好處。所以在提供點心之余,也要減少零食的食用,尤其是太甜或油炸類食物。家長若不節制,各種零食或是高熱量的速食餐點吃太多,可能會影響正餐的食量,還會影響對其他營養成分的攝取。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維生素、礦物質的缺乏,出現身體肥胖、蛀牙、偏食等問題,影響身體健康。 零食吃太多,除了會影響了正餐食欲而飲食攝取不均衡,導致某些營養素失衡,還可能造成孩子鐵、鈣、鋅等營養的缺乏。長期下來,就會引發孩子缺鐵性貧血、躁動、注意力不足、過動或是行動遲緩等問題。 以下提供可能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食物,是家長在準備點心時,應該首先避免選擇這些種類。 1.糖類 精致類食品及甜品,例如甜甜圈、奶油蛋糕、糖果、巧克力、飲料(汽水、可樂、奶茶)等。 2.脂肪類 空熱量食物,例如炸薯條、洋芋片、炸臭豆
寶寶是可以吃紅薯葉的,不過較小的寶寶消化功能還不夠完善,周歲以后再吃比較好。 紅薯葉與常見的蔬菜比較,礦物質與維生素的含量均屬上乘,胡蘿卜素含量甚至高過胡蘿卜,所以寶寶適當吃一些紅薯葉有助于提高寶寶免疫力。 番薯葉中含有膳食纖維,吃番薯葉,可促進腸胃加快蠕動力,這對寶寶的消化有很好的效果。 寶寶吃紅薯葉注意事項: 紅薯葉里面草酸含量比較多,如果寶寶有缺鈣或是腸胃不好的情況就要少一點。 在給寶寶吃的時候用開水燙燙,可以去一些草酸的。 紅薯葉中有較多的粗纖維,在給寶寶吃的時候一定要切細煮爛寶才吞的得下,發育中的寶寶,需要豐富均衡的營養,才能健康成長.地瓜葉的營養單一,不能滿足寶寶的成長需要。 如果是給一周歲的寶寶吃紅薯葉的的話盡量寶紅薯葉混在米粉中給孩子喂養,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多種味道食物分別刺
人體的體液呈微堿性,有利于身體對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小兒體內缺少堿性物質,會影響激素的分泌和神經活動,這種兒童智商偏低。可以改善孩子的飲食結構,多食一些堿性食物可以提高學習成績。 一般說,綠色蔬菜、堅果、水果、低脂牛奶、各種菌菇、豆及豆制品、海帶等都屬于堿性食物。 豬牛羊雞鴨等肉類、魚類、面粉、大米、花生等經人體代謝后產生酸性物質,故屬于酸性物質。 一些食品如核桃、哈士蟆、珍珠、動物的腦、紅棗等可以增進智力發育。含有維生素C高的食品也對提高智商有利。用含有維生素C較高的橘子汁連續18個月供給受試的兒童飲用,他們的智商比起不用者平均上升3.6。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