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偏奶的原因是什么?寶媽知道為什么寶寶吃偏奶?很多寶媽非常好奇,寶寶最近只吃右側乳房,左側就是不吃,怎么辦? 答:如果喂奶間隔很近,比如1個半小時,寶寶會因為不夠餓而總是只吃一邊。這種情況如果延長喂奶間隔問題多數都會解決。如果寶寶還是不吃,就很有可能是媽媽哺乳姿勢的原因了。 寶寶吃“偏奶”的原因 在哺乳時,我們的姿勢會影響寶寶吃奶的“心情”。一般寶媽習慣喂哪側乳房,在那側哺乳時會把寶寶抱得很舒服,或讓寶寶的姿勢很舒服。換另一側時,就不一定能讓寶寶感覺被穩穩托住,姿勢會讓寶寶不舒服,寶寶容易感到緊張而拒絕吃這側乳房。這種情況媽媽可能會返回原側哺乳,久而久之,就習慣吃一邊了。 建議寶媽們先檢查自己的哺乳姿勢,是不是在哺乳某側時比另一側累,是否寶寶吃一側時更用力或有煩躁感,某側乳房哺乳完是否比哺乳另一側舒服。如果有的話,就說
身邊有很多的朋友都是這樣的,就是小時候明明很矮,突然一下就就長很高,這就是所以孩子的猛長期,那么一般孩子猛長期階段,身體會有什么信號?一起來看看吧! 父母還是比較關心孩子的身高,孩子的骨骺線沒有完全閉合的情況下,孩子還是都能長高。對于孩子而言,身高的增長屬于猛長期的階段。 孩子到猛長期階段,身體有什么信號: 2、睡眠的時間越來越長 睡眠可以促進兒童身高的增長,因為許多生長激素在睡眠期間分泌,因此可以很好促進身高的增長。如果發現孩子的睡眠時間突然變長,意味著孩子搗亂猛長期。此時,父母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盡量不可以打擾孩子的睡眠,使他們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2、經常喊腿痛 孩子從外面玩回來時,經常因為腿疼而哭。父母可能會認為他們磕碰到了。開始擔心孩子的身體,檢查孩子。如果沒有內傷或外傷
兩個月左右的嬰兒如何喂養?嬰兒喂養需要注意什么?一到兩個月的嬰兒的喂養讓很多媽媽們很頭痛,這個時候你需要掌握以下注意事項及規律來進行喂養,這樣更有利于寶寶的健康。 喂養母乳不要采用定時喂奶法,應該根據需量,也就是說不定時、不定量,多吸吮,兩次喂奶的時間的間隔也不要嚴格規定,只要寶寶要吃就應該滿足他的需求,每天的哺乳次數可達8--10次,甚至更多。這樣既能及時滿足嬰兒的營養需要,又使母親經常得到嬰兒吸吮乳頭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體內催乳素的產生,而增加乳汁的分泌。吸吮次數越多,越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當然有的媽媽存在奶水分泌不足的情況,這時候,配方奶粉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了,選擇適合你的寶寶的配方奶。 那么吃完母乳后,再添加多少配方奶比較合適? 混合喂養添加配方奶的原則是先從少量開始,如一次30 毫升,然后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寶寶
你家寶寶幾個月會爬了呢?你家寶寶何時學會爬行?寶寶1歲還不會爬是否是發育遲緩?接下來了解關于寶寶爬行的那些事兒。 人類在不斷的進化中從爬行進化到直立行走,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里程碑。雙手被解放出來,不僅視野開闊,大腦也更加靈活,人類更加文明。寶寶也不例外,有了爬行,也就是為后面的行走打基礎。 7個月的寶寶,可以經腹部的蠕動、四肢不規律的滑動來移動,這是其練習爬行的前提。8個月的寶寶,可通過四肢進行爬行了,最初通過膝蓋和雙手去爬,隨后使用手、腳去爬。當爬行時,表明寶寶的身體協調力在提升,寶寶很顯然是長大了。 寶寶爬行時,頭部和頸部抬起,胸腹離地,四肢把軀干支撐起來。其四肢、胸部、腹部、背部的肌肉就會得到強化而逐步發達,這給日后的行走和站立奠定基礎。寶寶學會爬行時,其視野擴大,也能去自己能達到的地方,各種感覺器官不斷的接受刺激,如視覺、觸覺、
黃金蒸飯團怎么做好吃?你家寶寶喜歡吃嗎?今天做的這道黃金蒸飯團,只要搭配一點湯,就是營養滿滿的一餐啦。營養搭配全面,做法超級簡單呢,這種作法特別適合帶娃緊張的寶媽學習哦。 先來認識一下這道菜吧 菜名:黃金蒸飯團 月齡:12M+寶寶 食材:雞蛋1個,淀粉2克,彩椒10克,米飯50克,胡蘿卜10克,浸泡好的黑木耳2朵 輔料:清水適量 工具:普通鍋 制作過程: 1、準備好需要的食材。 2、起鍋燒水,水開后加入西蘭花和木耳,燒水1分鐘。 3、甜椒、胡蘿卜、西蘭花和木耳切碎。 4、有蔬菜碎倒入米飯中。 5、蛋清蛋黃分離,蛋清倒入米飯中,蛋黃放置一旁留用。
雙色蝦丸滑蛋怎么做好吃?雙色蝦丸滑蛋還能幫助寶寶長高長壯,色彩漂亮的食物總是更能激發食欲,將心比心,寶寶也是如此。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顏值很高的輔食,相信寶寶肯定會喜歡。 先來認識一下這道菜吧 菜名:雙色蝦丸滑蛋 月齡:18 M+寶寶 食材:鮮蝦8只,綠葉菜適量、牛奶30g、玉米淀粉12g、雞蛋1個 輔料:清水適量 工具:普通鍋 制作過程: 1、鮮蝦去頭去尾,去皮去蝦線后,切成小塊 2、放入輔食機中,攪打成蝦泥,然后均分為2份 3、綠葉菜洗凈后放入沸水中焯熟,放入輔食機中,加適量水打碎 4、菜汁過濾,取濾汁10g加入其中一份蝦泥中,再倒入6g玉米淀粉 5、另一份蝦泥中加入10
維生素D要和維生素A組合吃嗎?很多人好奇為什么維生素D要和維生素A組合在一起使用?那么維生素D與維生素A有什么關系呢? 維生素AD 寶寶出生后不久需要常規補充維生素D,這個家長朋友們都知道了,也做的不錯。可是,有的家長就會發現醫院開的是維生素AD,不是單純的維生素D,為什么要把維生素A與維生素D放在一起服用呢? 這是為什么? 說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要說維生素D的功能,維生素D的一個重要功能是維持體內鈣的穩定促進骨骼生長,除此以外,維生素D在體內通過臟器上的靶受體(VDR)發揮生物效應,其生物效應與哮喘、肥胖、糖尿病有相關性。 那么,維生素D與維生素A有什么關系呢? 二者有什么關系呢? 維生素A在體內的成份包括視黃醇、視黃醛、視黃酸、視黃酯等。而視黃酸受體(RXR)是維生素D核受體形成異源二
放進冰箱保存的母乳,發生了什么變化?大家都知道,那么母乳是不是也一樣,多余的母乳儲存在冰箱,又該怎么復熱才能減少母乳營養的流失呢? 世界衛生聯合組織(WHO)建議媽媽純母乳哺育至少6個月,之后寶寶吃輔食之外,搭配喝母乳至小孩兩歲或更久;在推廣母乳方面,一歲以下寶寶少喝配方奶,讓媽媽們在寶寶出生前四到六個月,盡量以純母乳作為寶寶熱量來源。 各國家如此重視母乳的緣故,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母乳的營養價值遠遠高于配方奶;母乳的成分除了配方奶也可提供的營養素、礦物質及維生素之外,還含有各式免疫細胞、激素及酵素,對于提升寶寶的免疫力非常有幫助,寶寶比較不容易受到病菌感染,所以無論媽媽的奶量是否充足,都可以盡量讓寶寶吃母乳,多多少少會獲得一些免疫力。 那么放在冰箱的母乳呢?是否還像新鮮的母乳一樣對寶寶很好?讓我們看下去吧!
母乳喂養的媽媽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乳房有時不脹這是怎么回事呢?乳房不脹是因為少奶了嗎?下面總結了關于喂奶常見的10大誤區,一起來看看吧! 乳房不脹是因為少奶了? 在漫長的哺乳期內,有很多問題困擾著媽媽們,尤其是新媽媽,很多問題都是第一次碰到,而且關乎切身,不弄個明白,睡覺也踏實不了。前不久,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主管護師董莉,把新媽媽們產后可能遇到的誤區,進行了總結,下面一起來看看。 誤區1:上班之后的乳汁質量會變差 媽媽上班后的奶水營養成分不會有太大變化,但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會減少產奶量。但適應之后,產奶量會回升。 誤區2:因為奶不夠,所以要多留存奶 很多時候感覺奶水不足并不是沒有了,是奶水出不來,這時候可以嘗試手法按摩和中醫藥調理,促進乳汁分泌,畢竟新鮮的奶水比存奶更好一些。
寶寶頻繁吃奶,但又吃不飽,原來是它搞的鬼。寶寶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媽媽們的玻璃心。突然有一天寶寶不再好好吃奶?無緣無故的哇哇亂叫? 其實,寶寶突然出現這些癥狀,新媽媽也不用太過于著急,仔細觀察寶寶是不是處于 “猛長期”。 猛長期可能出現的時間點。 猛長期大約從第4天開始,通常會階段性的出現,如7-10天,2-3星期、3個月、4個月、6個月、9個月。一般持續2-3天,有時也會持續一周,每個寶寶時間都不相同。 猛長期的表現: 母嬰喂養的寶寶比平常更頻繁的吸奶,過一小會就要吃,每次吃不了幾口。 吃奶時不斷的含上,扯開乳頭,非常的煩躁。 夜醒次數增加。夜間不斷的醒來,哼哼的幾下、哇哇的大哭兩聲、要吃幾口奶水。 如果符合以上某些情況,說明你家寶寶正處在猛長期,當然猛漲期還有一些小變化,
寶寶在4到6個月是,就該添加輔食了。可到底應該4個月還是6個月添加呢?太早了,寶寶的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會消化不了;太晚添,寶寶營養又會跟不上。 其實,媽媽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決定添加輔食的時間。一般來說,當寶寶想要且能夠吃輔食時,會有以下的7大行為。 行為一:抓到東西往嘴送 在寶寶半歲大左右,抓到什么都往嘴里塞,所要這時你要把家里危險的東西和藥物都藏好,或者放在寶寶拿不到的高處。而且還要時常看著,防止他亂吃東西。 所以寶寶出現抓到東西就往嘴里送的情況時,爸爸媽媽就應該聯想到寶寶是想要加輔食了,這個時期更要防止寶寶誤吞有害的東西,例如藥物等。 行為二:對大人食物感興趣 在飯桌前,寶寶看著大人吃東西時的時候,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時,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輔食了。比如你觀察到寶寶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你看,流露出一種好想吃
牛奶紫薯包怎么做好吃?怎么為寶寶做一份松軟的奶味小包子?甜軟的包子餡大家都喜歡,接下來看看牛奶紫薯包的做法。 牛奶紫薯包 食材 中筋面粉100克、牛奶50克、紫薯1個、酵母1克 標簽 手指食物、不愛吃奶、不愛主食、中式面食、10m+ 難度 ★★★★ 1、面粉、牛奶、酵母混合均勻揉成團。 2、面團發酵至2倍大,按一下不會回縮不會塌陷即可。 3、紫薯洗凈蒸熟壓成泥,加少許牛奶攪拌均勻。 4、發酵好的面團排氣揉好后搓成長條狀。 5、切成小劑子,搟成面皮。 6、面皮中包入適量紫薯泥。 7、包成包子形狀。 8、收口朝下。 9、包好的面團再醒發20
寶寶有沒有厭奶期?寶寶是厭奶期的表現有哪些?寶寶總是不吃奶,怎么辦?媽媽們別著急,這或是厭奶期引起的。想要知道寶寶是不是處于厭奶期?趕緊往下看吧~ 怎么知曉寶寶是厭奶期 1、白天不吃奶,晚上頻繁醒來吃 寶寶厭奶期會出現不肯吃奶的現象,只有等到晚上睡迷糊了才吃,而且白天吃的很少,晚上會頻繁醒來吃奶。 2、食欲不振、消瘦 寶寶厭奶期會出現身體消瘦的現象,并且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有時候看見奶頭就會哭。 3、吃得少睡不好 如果寶寶出現吃得少睡不好,并且還出現活動能力差的現象,多半是病理性厭奶期引起的,需要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并且要盡早采取措施來改善寶寶的這種情況。 寶寶厭奶期會出現免疫力下降的問題,而且吃奶量會減少,有的時候甚至會不愿意吃奶,這個時候媽媽可以適當的給寶寶添加
初乳有什么營養?初乳顏色為什么黃黃的,你知道嗎?寶寶吃了初乳有什么好處?接下來看看初乳有什么特別的營養嗎? 初乳(Colostrum)是指媽媽產后大約三天內分泌的母乳,顏色比較黃、比較濃稠,因為含有比成熟乳(Mature milk;指的是寶寶出生后約10至14天的母乳)更高比例的蛋白質,以及對寶寶非常棒的免疫因子,而提升免疫力正是初乳最主要的功能,究竟初乳跟之后的母乳比較,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讓我們看下去吧! 乳鐵蛋白(Lactoferrin) 初乳當中,含有高量的初乳蛋白,之后隨著媽媽分泌的母乳越來越多,乳鐵蛋白會漸漸變少。乳鐵蛋白的用處在于,一般病菌生長需要鐵質的幫忙,而乳鐵蛋白具有強大螯合鐵質的能力,所以病菌沒辦法獲得鐵質,就不容易生長了。甚至也有研究指出,乳鐵蛋白會幫助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及溶菌酶(Lysosome
寶寶溢奶還是吐奶,你真的分得清楚嗎?下面我們繼續來重談一下這個話題,不懂如何區分的寶媽要耐心看下咯,寶寶溢奶和吐奶的處理方式也是不懂的呢,漲知識~ 溢奶≠吐奶,別傻傻分不清楚 這是很多人都會混淆的一個概念,只要看見寶寶把奶吐出來了,就說寶寶是吐奶了,其實這是不對。 溢奶一般是從嘴角邊溢出,較緩和,寶寶沒有痛苦的表情,生理性的溢奶一般是較新鮮的奶液。 而吐奶的量比平時溢奶多的多,一般是強而有力地從嘴巴吐出,甚至呈噴射狀,較劇烈,寶寶有痛苦的表情;病理性的吐奶一般帶有奶塊,或有酸臭味,有時可見黃綠色膽汁樣物,甚至吐出咖啡色液體。 寶寶溢奶怎么處理? 1.首先,發生溢奶的情況時,媽媽們要注意自己的喂奶量是否過量了。寶寶吃進肚子里的奶水量太多了,無法全盤吸收,所以才會漫出來。喂養時要適量,不要生怕寶寶會不夠吃而拼命地喂奶
寶寶吃母乳會過敏嗎?寶寶吃母乳會遇到什么問題,寶媽清楚嗎?寶寶不知道為什么身上一直濕疹不退。密密麻麻的小疹子,疹尖兒上泛著紅,寶寶似乎還很癢,總是想要去撓。按照濕疹的方式處理之后,也沒見濕疹消退。 并且有一次,媽媽在寶寶的大便里還發現了血絲。 媽媽一直很奇怪,寶寶只是吃母乳為什么會濕疹這么嚴重呢? 幾經檢查后,終于找到原因,原來寶寶是母乳過敏。 ◆ ◆ ◆ 母乳真的會過敏嗎? 臨床上發現,有部分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也會發生過敏, 雖然母乳喂養嬰兒發生過敏的概率很低,但是這種情況的確是有的,而且有一部分情況會很嚴重。 如果媽媽吃了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比如生魚片,雞蛋等,再進行母乳喂養,一些寶寶會出現過敏癥狀,在回避母乳喂養后,寶寶的過敏癥狀逐漸消退。 而且實驗中還發現,
說到孩子的飲食,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會有話說。有不少孩子一天到晚吃個沒停,寶媽們就會擔心孩子的身體。那么孩子一天到晚吃個不停的危害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媽媽群里聊天,每次聊到娃吃吃吃這件事,糯糯媽就有了吐不完的槽: 我閨女真是個小吃貨哦,從早到晚就沒停過嘴! 早上起來干完一杯奶、一個蛋、一碗粥,下樓玩還得順一盒酸奶邊走邊吃。路過面包店,又嚷嚷著買面包。溜了一圈也吃了一圈,回來又該吃午飯了…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見糯糯媽吐(xuan)槽(yao)了。2歲小糯糯的日常基本是醬紫的——睡了吃,吃了睡。簡直就是一臺“食物粉碎永動機”。 一眾媽媽(家有不愛吃飯的娃)紛紛點贊+羨慕:“你娃胃口真好”“這樣的娃太好養了”“我家娃要是這么能吃就好了”…… 可是最近體檢完,糯糯媽郁悶了——超重、貧血、蛀牙……我去,這
生完孩子后,寶媽們都會給寶寶進行母乳喂養。而想要奶水沖水,需要有開奶這么一個步驟。那么讓寶寶幫忙開奶該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母乳喂養的寶寶具有生長快、抵抗力相對較強、大便不易干燥等優勢。想要母乳喂養,最重要的是抓住分娩之后的寶貴時間。 寶寶的吸吮能幫助母乳分泌 寶寶的吸吮刺激是決定奶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通過寶寶吮吸乳房可刺激腦下垂體,受刺激的腦下垂體會分泌出荷爾蒙,產生母乳。母乳是在乳腺泡里產生的,母乳的主要原料是血液,血液被運送到媽咪的乳房;然后在15~20個左右的乳腺作用下形成乳汁。乳房就像是一個母乳制造工廠,腺泡在周圍細小肌肉的擠壓作用下,把乳汁擠到乳腺管里,這些小管會合成較大的導管,最終在乳頭集合。 如何讓寶寶幫助媽媽開奶 (1) 讓寶寶多吸吮 寶寶吸吮媽媽乳頭
寶寶6個月后就可以開始吃輔食了,那么6個月后寶寶飲食如何安排?8個月的寶寶輔食和奶的時間應該怎么安排才對啊? 答:寶寶添加輔食后,「每天寶寶吃什么?如何安排」, 這里整理了一篇來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關于寶寶1天飲食安排的權威指引,適合7個月至24個月大。如果你正好為此犯愁可以參考參考。特別說明一下,指引的目的是參照,不是完全套用哦。 7~9個月 寶寶6個月(180天)大后,7月齡至9月齡之間的寶寶每天需要母乳和/或配方奶喂4至6次,輔食喂養2次。 具體1天的喂養安排: ●早上7點:母乳和/或配方奶; ●早上10點:母乳和/或配方奶; ●中午12點:各種泥糊狀的輔食,比如嬰兒米粉,菜泥,水果泥,蛋黃,稠厚的肉沫粥; ●下午3點:母乳和/或配方奶; ●下午6點:各種泥糊狀的輔食,與中午12點類似,但最好吃不同種類的水果泥,菜泥,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