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中提到了不要過早給寶寶喂輔食的問題,文章篇幅有限,沒有細說,這篇文咱們說一下。 在嬰兒添加輔食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其他奶類的選擇。 母乳仍是嬰兒的首選食品,建議6~12月齡的嬰兒繼續母乳喂養,母乳如不能滿足嬰兒需要時,可使用較大嬰兒配方奶予以補充。 奶類應是6~12月齡嬰兒營養需要的主要來源,7~12月齡嬰兒仍應維持乳量每日在800ml左右,幼兒則乳類攝入量至少每日500ml。 2、循序漸進的引入其他輔食。 嬰兒第一階段食物是半固體食物,為特別制作的嬰兒產品或家庭自制的富含營養素的、泥狀(茸狀)食物,多為植物性食物,包括強化鐵的米粉、水果泥、根莖類或瓜豆類的蔬菜泥。 強化鐵的谷類食物因可補充鐵營養、易于消化又不易過敏,多為引入的第一種食物。 8~12月
媽媽身高150, 爸爸身高168, 兒子身高180的奧秘是什么?雖說孩子的身高有70%遺傳自父母,但我兒子的身高,簡直讓人懷疑孩子是抱養來的。 大家更好奇我兒子身高180的奧秘是什么了。其實很簡單,就是明白自己的弱勢在哪里,精心給孩子拔高就行了。具體說來,主要是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的: 孕期就開始加強營養 我表姐說:“我父母雖然不高,但是我哥和我妹也不算矮啊。我感覺自己長得矮,都怪小時候上學時太節省,總是饑一頓飽一頓,營養跟不上,所以身材又瘦又小。 所以,我從孕期就開始加強營養,希望先給肚子里的寶寶一個好身體。”表姐孕期的時候,的確吃得很全面,只要是對胎兒好的東西她都吃。而且一向不愛吃肉的她,為了孩子以后身體健康、骨骼好,孕期她雞鴨魚肉沒少吃,排骨湯和老母雞湯也喝了不少。 還有水果蔬菜,每天必吃。
紅薯米粥怎么做?寶寶冬季喝什么暖胃?紅薯米粥適合冬季喝嗎?紅薯大米粥,營養又好喝,驅寒又暖胃,很適合這個季節。紅薯本身自帶甜味,給寶寶吃“健康”的甜真的是再好不過了。 先來認識一下這道菜吧 菜名:紅薯米粥 月齡:8 月+ 食材:紅薯半個、大米30克 輔料:清水適量 工具:普通鍋 制作過程: 1.大米洗凈,紅薯去皮切塊。 2.一起下鍋,大火燒開,小火熬熟至粘稠。 3.盛出稍涼一會即可喂食寶寶。 推薦理由: 紅薯本身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是粗纖維食物,有滑腸之功效,可以很好地幫助寶寶消化。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補充粗纖維,家長可以不時給寶寶吃點紅薯,有助于維護腸胃健康。
相信現在不少家長小時候都補過鈣,或者老一輩的思想根深蒂固,左看右看,總是覺得孩子有點“缺鈣”,所以有點小毛病或者自認為跟其他孩子比不上的,都與“缺鈣”扯上關系,經常都是一言不合就“補鈣”,各種補鈣的保健品、營養品五花八門,也被商家吹得天幻亂墜,讓人眼花繚亂…… 這些都與過去我國人民經濟、生活水平有關,食物種類不豐富,經常牛奶都喝不上,各種營養素缺乏、營養不良、佝僂病高發,那時候才有了全民補鈣的運動!似乎中華民族,永遠都是一個“缺鈣”的民族。給孩子補鈣,給中國一代又一代人落下了深深的烙印! 媽媽問:寶寶老不愛吃飯,抵抗力差,是不是缺鈣啊?可以給他喝鈣鐵鋅口服液嗎? 孩子個子矮,總比同齡人矮,是不是缺鈣?該怎么補鈣啊? 看到周圍的父母都在給孩子補鈣,我總想給孩子補鈣,才覺得舒服一點。 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
寶寶不愛吃輔食,寶媽該如何支招?寶寶不愛吃輔食斷奶管用嗎?最近有媽媽在群里咨詢:寶寶10個多月,不愛吃輔食,手指食物也不感興趣,食物送到嘴邊總是躲來躲去。只要有空就扎在媽媽懷里要奶吃。老人說這是戀奶,斷奶就好了。可寶寶還不到一歲,真是不忍心,怎么辦? 沒等我說話,就有媽媽現身說法了: 我家就是這樣,斷奶前不愛吃輔食,也不喝配方奶,斷奶后輔食能吃一大碗,配方奶也喝的特別香。 孩子都這樣,不斷奶就不好好吃輔食。 ...... 可是,寶寶不愛吃輔食,斷奶這招真的管用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說。 母乳不是輔食的天敵! 寶寶滿6月齡之后,為了更好的滿足營養和發育的需要,開始添加輔食。但這并不代表母乳沒有營養了。相反,母乳依然是7-24月齡重要的營養來源,包括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重要營養素,同時還提供各種
在給寶寶吃東西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不能讓寶寶過敏。那么給寶寶添加輔食時想要避免過敏該怎么辦?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所需的營養逐漸增加,6個月后,母乳已經不能完成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此時,媽媽該給寶寶添加輔食了。給寶寶添加輔食是有一定技巧的,若不能科學合理的添加輔食,則容易引起寶寶食物過敏。 通常來講,在寶寶6個月之前,應該避免給寶寶吃輔食,至少在4個月之前,務必避免喂輔食。如果你需要給寶寶喂輔食,應該使用小勺子,但寶寶天生有挺舌反射,在寶寶4個月之前,你用勺子勺輔食往他嘴里送時,他會本能地用舌頭向外推,讓你誤以為他拒絕輔食。 大多數寶寶在4個月之后,就不會再有挺舌反射,等寶寶的挺舌反射結束后,就可以開始給他喂輔食了。給寶寶添加輔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否則容易引起食物過敏。 當一個容
進行母乳喂養時,大部分媽媽想必都被寶寶咬過。那么問題來了,哺乳時寶寶咬人該怎么辦?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相關介紹吧。 我家5個月的寶寶近來口水特別多,而且頻頻喂奶時咬奶頭,脾氣煩躁,我該怎么辦? 多數孩子在7~8個月時牙齒開始萌出,但是也有4個月就開始出牙的。出牙前口水突然增多,常常浸濕了衣服。為了減輕牙床下長牙的壓力,寶寶有時會把小手伸到口腔內抓撓,或者啃咬東西,如咬自己的手、咬媽媽的乳頭、喜歡咬嚼冰冷的東西等,以減輕牙床的疼痛或不適感。 視頻: 張奶奶講更多關于寶寶出牙不適的知識 出牙過程中尤其是長第一顆牙或臼齒時,因為疼痛和不舒服,寶寶會變得煩躁、易怒,拒絕進食。為了減輕或緩解牙萌出的脹感和疼痛,有的寶寶出現拉、抓自己的耳朵或頻繁拍打自己臉頰的現象,這是牙床的疼痛沿著神經傳到耳朵及腭部所致。有的孩子還可能出現低熱。
寶寶的生長發育是有個一個過程的,每個階段吃的東西都不一樣,每個年齡段添加的輔食都很講究的,下面和大家分享下給1-3歲寶寶食譜添加需要遵循哪些原則?一起來了解下吧! 1.食譜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是什么? 1歲以后的寶寶,剛剛斷奶甚或沒完全斷奶,他們吃的食物可能已經和大人一樣了,但因為他們牙齒尚未發育完全,咀嚼固體食物(特別是肉類)的能力有限,就會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因此,1歲以上的寶寶,不一定能從固體食物中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上還應該注意攝取奶類,奶類食品仍是他們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美國權威兒科組織建議,奶類與固體食物的比例應為40∶60。按照這個比例計算,每天大約需要給寶寶提供奶類500毫升。 2.食物品種應該怎么選擇? 1歲后,寶寶身體生長發育仍然需要多種營養素,要保證足夠營養素的攝取,必須給寶寶提供多種多樣的食物。因此
自從有了寶寶后,寶寶的生長發育就一直是寶爸寶媽們所關心的。那么問題來了,怎么判斷寶寶的營養狀況?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兒營養缺乏癥已大大減少。但喂養不當或膳食搭配不合理,造成的營養素的不足仍不少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篇一眼判斷寶寶營養狀況的文章,憑肉眼判斷小兒的營養狀況,即簡單又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別忘記收藏哦! 營養素不足一般遵循以下規律 蛋白質不足:頭發無光澤、稀疏色淡、易脫落;皮下組織水腫; 維生素B2不足:面部鼻唇溝得脂溢性皮炎,陰囊、陰唇皮炎; 維生素A不足:皮膚干燥、毛囊角化;結膜干燥、角膜干燥; 維生素C不足:皮膚出血或瘀斑;牙齦海綿狀出血;骨觸痛; 鋅和必需脂肪酸不足:全身性皮炎; 鐵不足:匙狀指甲; 食量、熱
喂養寶寶的過程中, 很多寶爸寶媽都會用奶粉輔助。那么新手媽媽給寶寶喂奶粉時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 不少新手爸媽都會犯一些小錯誤。 尤其是在給寶寶喂奶粉的時候, 經常會出現一些喂養不當的方法。 在喂養寶寶喝配方奶的時候, 細節問題一定要留心, 如果媽媽能夠注意到這些小細節, 寶寶將會吃得更順利、更健康。 不要在寶寶平躺時喂奶 給寶寶喂奶的時候,應當盡量避免平躺時喂奶,因為這樣的姿勢不僅讓吃奶變得更加費力,而且寶寶吸吮力氣過大還會嗆著寶寶,引起寶寶溢奶現象。 奶瓶不要靠在枕頭或墊子上 有些媽媽在喂奶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長時間拿握奶瓶胳膊比較累,所以會將奶瓶放在寶寶身邊的墊子或者枕頭上,這種做法其實
紫薯小米涼糕怎么做好吃?小米被營養專家稱為“保健米”,富含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B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不僅養胃,容易消化吸收,還能促進寶寶智力發育,寶寶添加輔食1個月后,就可以適量吃一點小米啦~,今天我們就來做一道寶寶的營養甜品。 紫薯小米涼糕 因為紫薯屬于纖維較粗的粗糧 所以這道輔食最好等到 寶寶8、9個月以后再吃哦~ 小米:補充營養,養胃益脾 小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淀粉,是一種有效補充能量的食物。其中還含有鈣、鐵、鉀等微量元素,不僅能促進寶寶生長發育,幫助腸胃消化。維生素B族及不飽和脂肪酸還對寶寶大腦發育非常有益處。 紫薯:促進消化,預防便秘 紫薯的纖維素含量非常高,可有效預防便秘,保持大便暢通,改善消化道環境,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生,但是不適合剛添加輔食的
有些孩子平常吃的不少。但是寶寶體重就是不增長,那么孩子體重不增長的原因是什么?家長在給寶寶喂養時需注意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根據寶寶發育的一般規律,寶寶月增體重值的最低值限是:0~6月正常增長值≥600克/月;6~12月正常增長值≥300克/月。說簡單點可以理解為一般寶寶6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1歲時為3倍,2歲時為4倍,3歲時為4.6倍。 其次我們在判斷寶寶體重是否正常應該是以寶寶出生時的基礎體重為標準,而不是盲目的和隔壁家的小孩作比較。 寶寶體重不增長是什么原因? 一、寶寶體重不增長或體重增長緩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喂養不當是常見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添加輔食之前的寶寶我們要判斷寶寶奶量是否正常:母乳喂養的寶寶是否每次喂養后能夠持續2-3個小時寶寶精神狀態良好或睡眠踏實;人工喂養的寶寶每天奶量是否達到喂養頻次,大小
帶寶寶最難熬的時候就是每天晚上要起來喂奶,特別是在冬天,一點都不想起來,那么冬季晚上哺乳怎么做才會更輕松呢?一起來看看吧! 冬天寶媽們為了避免受涼,都做了各式各樣的保暖措施,讓自己和寶寶的身體保持溫暖。在這里要提醒各位寶媽,在冬天給寶寶喂奶時一定要注意。那么,冬季哺乳寶媽要重點注意那些事情呢?以下幾點注意事項,寶媽一定要知道: 第一點:注意著裝 大冬天哺乳,對于母乳寶媽來說,最重要的是著裝。冬季寒冷,不少媽媽都會穿上厚厚的高領毛衣,但其實這是一大障礙,哺乳的時候不得不把衣服一層層掀起來,把肚子露出來哺乳,這樣是非常容易感冒的。 面對這種情況,寶媽們可以選擇冬季哺乳衣,這種哺乳衣在胸部開了一個小口,哺乳的時候只需要將小口打開,然后外面再穿一件厚外套,哺乳的時候把寶寶裹在外套里面,這樣既不凍不著寶媽們也凍不著寶寶,豈不是一舉兩
有些孩子生下來頭發就有一頭烏黑的頭發,有些寶寶生下來快一歲了頭發還是很稀少,那么寶寶寶寶頭發稀少的原因是什么?寶寶頭發稀少,是營養不好嗎?一起來看看醫生怎么說的。 寶寶頭發稀少,是營養不好嗎? 答:寶寶頭發的多少,與孕期媽媽的飲食、父母的遺傳等因素都有關。寶寶的后腦勺和兩側頭發稀少且生長緩慢,通常首先考慮寶寶因睡覺時出汗或濕疹等原因而經常搖晃腦袋摩擦床面。 隨著寶寶大運動的發育,寶寶能趴或者能坐之后,頭部與床面接觸摩擦的機會會逐漸減少,通常在寶寶12個月左右,寶寶后腦勺和兩側的頭發增長的速度會相對快些,頭發稀少的情況會自然消失。 醫生認為,大多數情況下,寶寶的頭發出現生長緩慢、發量稀疏的情況都是正常的。寶寶的頭皮細胞是處于不斷發育過程中的,通常情況下,大約在寶寶3歲左右時才會發育成熟。給寶寶剪頭發時,千萬不可以剃光,可以剪
寶寶降生后, 為什么要報出“幾斤幾兩”? 看完后你就知道了!在產房里生孩子的時候,護士會先報時辰,然后會報出小寶寶的體重。 出生時辰,關系著孩子的生辰八字,辨別男女,就是讓你知道生了個女兒還是兒子。那么,寶寶降生后,為什么要報出“幾斤幾兩”?看完后你就知道了! 分娩時,為什么要報寶寶“體重”?關于這2個作用,媽媽要牢記! 1、辨別胎兒是否健康寶寶出生之后,醫生給寶寶做一下簡單的處理,就會給小寶寶上稱稱體重。其實這個體重不僅是說給媽媽聽的,更是說給產科醫生聽的。因為醫生會根據小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來辨別寶寶是否健康。一般情況下,如若寶寶的體重控制在5-8斤左右,那么說明寶寶發育非常健康,如若體重在5斤以下,或者是在8斤以上,都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一些不利影響。 如果寶寶不足5斤,那么小寶寶身體非常的嬌弱,很可能會造成后天發育遲緩。
寶寶吃的食物需要非常注意,尤其是在寶寶可以吃輔食的時候,你知道寶寶輔食可以吃些什么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這款輔食! 山藥的蛋白質含量比一般根莖食物要高,熱量卻比較低。它含多種益于寶寶健康的營養成分,比如淀粉酶可促進消化,黏蛋白可保護細胞壁,膽堿能增強腦神經傳遞功能。蒸熟的蘋果山藥泥具有收斂作用,可用于止瀉。 關于這道輔食 菜名:蘋果山藥米粉 月齡:適合7M+寶寶 食材:鐵棍山藥70g、蘋果50g、嬰兒米粉15g 工具:菜刀、菜板、輔食機、蒸鍋、碗、勺子、研磨碗 制作步驟 1、山藥、蘋果洗凈,去皮后切成小丁,如果隔水蒸15分鐘 2、將熟山藥塊倒入料理機,加150ml溫開水打成糊狀
給寶寶喂養奶粉時,寶媽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給寶寶喂養奶粉容易犯的9個誤區,一起來看看吧! 父母是全世界重要的職業,可是我們基本都沒經過什么培訓,就倉促上崗了! “愛家寶貝”致力為人父母者,提供孩子“生、 養、教”與夫妻互助互愛的知識技能,從精神到營養、健康上撫育新時代慶陽人!誰讀誰受益。 在給寶寶喂奶粉過程中,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媽媽們一定要認清奶粉喂養的誤區,不要讓自己對寶寶的關愛變成對寶寶的傷害。 一、什么東西都是越新鮮的越好,所以給嬰兒喝鮮牛奶比喝配方奶粉好。 解誤:嬰兒斷掉母乳后,有些媽咪直接開始給嬰兒喝鮮牛奶,這樣其實對嬰兒的健康非常不利: 1、嬰幼兒的胃腸道、腎臟等系統發育尚不成熟,給嬰兒喝鮮奶會產生很多危害,首先,鮮奶中的鈣磷比例不合適,含量較高的磷會影響鈣的吸收,而高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