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3歲這個年齡的孩子每天飲食要平衡搭配,這樣才便于身體吸收利用。那么,怎么喂養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呢? 2歲半-3歲寶寶的喂養指南 這個年齡的孩子每天飲食要平衡搭配,這樣才便于身體吸收利用。每頓應以主要供熱量的糧食作為主食,也應當有足夠提供蛋白質的食物,作為孩子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物質。奶、蛋、肉類、魚和豆制品等都富含蛋白質,人體所需的20種氨基酸主要從這些食物中獲取。蔬菜和水果是提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來源,每頓飯都應有一定數量的蔬菜才能符合身體需要。早飯應有一片饅頭或餅干之類的淀粉供熱源用,使牛奶雞蛋的氨基酸能被生長利用。 2歲半-3歲寶寶該怎么喂養 喂養三歲孩童的重要建議: ·這個年齡的孩子有可能患上便秘,這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吃了太多的奶制品,而水果、蔬菜和水的攝入相對不足。如果學齡前的兒童排便的時候感覺疼痛,大便干結或有一到兩天的時間沒有排
家長在給孩子準備晚餐時,需精心安排,要做一些易于消化、熱量適中的食物,如豆制品、瘦肉、魚類、菌類、蔬菜類等。一周7天,不重樣的給孩子做晚餐,要怎么安排才最合理呢? 星期一 晚餐:饅頭(面粉150克)、百合蝦(蝦仁50克、胡蘿卜25克、柿子椒25克、植物油5克、百合、淀粉、味精、鹽適量)、牛肉菜湯(卷心菜50克、豆腐干50克、胡蘿卜50克、土豆50克、牛肉50克、植物油5克、番茄50克,味精、鹽適量)。 星期二 晚餐:金銀卷(面粉100克、玉米粉100克,麻醬、鹽適量)、清蒸鮮魚(各種鮮魚150克、植物油5克,蔥段、姜絲、鹽適量)、蒜茸茼蒿(茼蒿150克、植物油5克,大蒜、味精、鹽適量)、青菜蝦米湯(青菜50克、植物油5克、蝦米,味精、鹽適量)。 寶寶一周晚餐食譜推薦 星期三 晚餐:黑米粥(粳米40克、黑米10克)、饅頭(面粉150克)、炒豬肝、
寶寶四個月之后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對于輔食的選擇,是商場里賣的成品輔食好,還是爸爸媽媽自制的輔食好?選擇輔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買成品輔食好,還是自制輔食好? 是買成品輔食好,還是自制輔食好?她周圍的朋友有的認為,自己做輔食要花費不少時間,而且寶寶吃得少,如果一次多做些,久放冰箱會不新鮮,還是商場里賣的成品輔食好;有的家長則傾向于自制輔食,認為成品輔食的品種不全,不能隨心所欲地給寶寶補充各種營養素,而且不如自己做的輔食讓人放心。 輔食添加成品輔食還是自制輔食好 添加輔食要把握三個原則 對于這個問題,專家的觀點是,家長們的說法都有道理,至于該怎么給寶寶選擇輔食,要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不過,不論是買成品輔食,還是自制輔食,都要注意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新鮮,二是營養豐富,三是干凈衛生。 添加輔食的原則應是從少到多、從細到粗、從稀到稠、從一種到多種
Q1:如何判斷母乳不足? 一般情況下,當寶寶吸吮兩側乳房各5 分鐘時已吃到80% 的奶量,10 分鐘左右可吸出近90% 的奶量。吃飽后(約5 ~ 10 分鐘后)小家伙還會輕松地吸吮一段時間以自我安慰,一切需要都得到滿足后,孩子將松開乳頭,安靜入睡或玩耍,一般共需要15~20 分鐘。有些吃奶速度比較慢的寶寶每次吃奶需要30 分鐘左右,也屬正常現象。應對的方法就是讓他充分吸吮,以保證吃到足量的乳汁。另外,當寶寶已將一側乳房吃空時或吞咽聲消失后,應及時換另一側。 很多新媽媽都對自己的母乳是否充足心存疑惑。其實,調查顯示真正母乳不足的發生率約為5% 以下。乳汁不足,最客觀的指標有兩點:一是寶寶尿少且濃,每天少于6 次;二是每個月的體重增長不良,6 個月以內的寶寶每月增長不足500 克。 你可以基于以上兩點進行判斷。如果確實是母乳不足,則需要適當添加配方奶粉作為補充。
母乳是新生寶寶的全部營養來源,而產婦的飲食則會對母乳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那么母乳喂養不能吃什么呢?有人說不宜吃蔬菜,有人說不能吃水果,更不能喝冷水,也有人說不能吃酸的,也不能吃辣的。到底媽媽在哺乳期的飲食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請看介紹。 媽媽的營養供給,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熱能:乳母的熱能需要量較正常婦女約增加25%,婦女在授乳期應在原有基礎上增加800k的熱量。若營養不良可直接減少泌乳量。 2、蛋白質:乳母膳食中蛋白質供應不足將影響泌乳量,并使母體處于負氮平衡狀態。乳母應在正常蛋白質供給量的基礎上,每日增加蛋白質25g。 3、脂類:脂類與嬰兒腦發育有關,尤其類脂質對于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特別重要。必需脂肪酸有增加乳汁分泌的作用,所以媽媽應多食用一些人體必需脂肪酸含量多的植物油。 那么母乳喂養不能吃什么呢?下面的這些食物是哺乳期間要避免的。 抑制乳汁
寶寶身材的高與矮,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寶寶的營養,專家提醒,平衡營養才能促進寶寶增高,下面請看看詳細相關內容。 人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均來自食物,而不同的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各不相同。為了能夠適當地選擇食物,并合理搭配,獲得均衡的營養,營養學家根據我國情況,將各種食物歸納成五類,設計了一個平衡膳食的“金字塔”。塔共分五層,各層位置和面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 具體內容是: 第一層(底層) 以谷類為主。包括米、面、雜糧。 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它們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多種谷類摻著吃,要比單吃一樣好。每人每天要吃350~500克。 平衡營養才能促進寶寶增高 第二層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和胡蘿卜素。 蔬菜和水果各有特點,
想要寶寶聰明,寶寶大腦發育是關鍵,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推薦一款,增強寶寶大腦發育的雙色粥,以供媽媽們參考。 健康雙色粥 1人份 適用8個月以上 材料:米20克、水適量、蛋黃1/2個、包心菜20克 做法:1.米與水(1:10)煮沸后小火慢燉至爛熟。 增強寶寶大腦發育的雙色粥 2.蛋黃煮熟搗碎。 3.包心菜以水煮熟后搗爛成泥,與其它材料一起拌勻即可。 熱量(大卡) 123.8 蛋白質(克) 4.1 脂肪(克) 4.6 糖類(克) 16.5 營養小典 蛋黃中富含維生素B群,可預防嘴角開裂、舌尖。嘴唇疼痛,還能補鐵與增強寶寶大腦發育,往往被拿來當成寶寶的第一種輔食。媽咪在制作此餐點時,記得將包心菜與蛋黃搗成泥狀,以小口喂食,避免寶寶不慎噎到。
寶寶長高需要各類營養元素的支持,因此,在寶寶的日常飲食當中,一定要做到均衡營養,這樣才不會導致寶寶對某種營養元素的缺乏。 孩子到底能長多高?這和先天遺傳、內分泌調節,后天營養、環境,慢性疾病等不無關系。“遺傳決定身高的生長潛力,環境決定遺傳潛力的發揮。春天日照條件好,孩子戶外活動多,確實是一年中最適合長個的季節。” 如何讓孩子長高,該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劉俊凌建議:其一,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防止感冒,盡量不去公共場所,避免水痘、流腦、腮腺炎等傳染病,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避免疾病影響生長發育;其二,保證孩子擁有充足的營養、睡眠、運動和好心情,以更好地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均衡營養是寶寶長高的保證 “不過,無論是營養還是運動都要把握好度和量,一旦過度,反倒會造成身體損傷。”鄭大三附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劉安民
寶寶的生長發育少不了各類營養元素的支持,特別是鈣鐵鋅元素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很關鍵,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為寶寶推薦一款促進寶寶生長發育飲食,以供參考。 促進寶寶生長發育:魚泥燴爛面 原料:去骨魚肉20克、雞湯一碗、西紅柿半個、龍須面25克。 制法: 1、西紅柿去皮切小塊,魚肉加鹽搗爛; 促進寶寶生長發育:魚泥燴爛面 2、燒熱底油,炒西紅柿,然后加入雞湯,調味; 3、待湯滾后下入面條,再開后,調小火,下入魚泥,慢慢熬一熬,聞到鮮香味后關火。 營養小秘密: 魚肉不僅可以讓寶寶長高,還有利于他們的大腦發育,變得更聰明。尋常的燴面也能補充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能量、維生素和脂肪。
對于家長來說,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寶寶身材矮小,但如果寶寶真的比同齡寶寶身材矮小應該怎么辦呢?答案就是用食養,下面請看相關詳細內容。 一般來說,人到20~25歲就不再長高了,而在這段年齡之前,供給足夠的營養(指兒童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素),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高增長。需要注意如下幾方面。 (1) 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兒童生長發育的最佳“建筑材料”,成人每天約需蛋白質80克,兒童需要相對更高些,不僅要保證蛋白質的數量,還要講究蛋白質的質量。動物性食品如魚、肉、蛋、奶類,所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比較齊全,營養價值高,應保證其供給和需要。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花生、蔬菜與動物性食物的搭配,可以進一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取長補短,增強人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有報道,賴氨酸和核酸與身高有著密切關系,上述食物富含賴氨酸和核酸,宜經常給小兒食用。 身材矮小寶寶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廣大媽媽,想讓寶寶長高,日常飲食中的營養少不了,下面,小編就為寶寶們推薦5款,有助于寶寶長高的飲食,一起來看看吧。 蝦皮碎菜蛋羹 原料:蝦皮5克、小白菜50克、雞蛋1個、調味品等。 制法: 1、用溫水把蝦皮洗凈泡軟,然后切得極碎; 幫助寶寶長高的5款營養餐 2、小白菜洗凈略燙一下,也切得極碎; 3、將蝦皮、菜末與打散的雞蛋相混勻,少加水; 4、加少許調味品,上鍋蒸,或以微波加熱3~5分鐘。 營養小秘密: 蝦皮含有豐富的鈣和磷,是很好的食品,應該讓寶寶從小接受。小白菜經汆燙后可以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更有利于鈣質的吸收。雞蛋的好處自不必說。這樣一份蛋羹,至少能滿足6個月大的寶寶全天蛋白質需要量的30%,鈣質需要量的10%,為寶寶的骨骼發育添磚加瓦。 魚泥燴爛面 原料:去骨魚肉20克、雞湯一碗、西紅柿半
寶寶生長發育的好壞是每個家長都很關心的,那家長朋友們知道如何判斷寶寶生發育的好壞嗎?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告訴家長朋友們四個硬性指標,來有效的判斷寶寶生發育。 專家表示,常用的小兒生長發育指標有體重、身高、頭圍、胸圍。 一、體重: 反映小兒生長發育的最重要也是最靈敏的指標,可反映孩子營養狀況。體重在出生頭3個月增長最快,一般為月增長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個月一般月增長600~800克。6~12個月平均每個月增長300克。1歲后小兒生長速度明顯減慢,1~3歲小兒平均每個月體重增長150克。 寶寶生長發育請看4個指標 二、身長: 短期內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營養、疾病等)對身長影響不明顯,主要受遺傳、種族和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身長在出生后第一年增長最快,平均年增長25cm。第二年平均增長10cm,第三年平均增長4~7.5cm。
想要寶寶成長發育的好,飲食才是關鍵,因此家長朋友應該重視起寶寶的飲食搭配與選材,下面,親親寶貝小編就推薦一些有助于,有助寶寶成長發育的菜肴,以供家長朋友們的參考。 西紅柿魚 原料:凈魚肉100克,西紅柿70克,雞湯200克,精鹽適量。 做法:○1將收拾好的魚放大開水鍋內煮后,除去骨刺和皮; 有助寶寶成長發育的菜肴推薦 ○2西紅柿用開水燙一下,去皮,切成碎末; ○3將雞湯倒入鍋內,加入魚肉同煮,加入西紅柿末、精鹽,用小火煮成糊狀即成。 ★此菜色澤紅艷,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和維生素C、B1 、B2及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素。 豬肝泥 原料:豬肝100克,香油、醬油、精鹽各適量。 做法:○1豬肝洗凈,橫剖開,去掉筋膜和脂肪,放在菜板上,用刀輕輕剁成泥狀; ○2將肝泥放入碗中,加入香油、醬油及精鹽調勻,上籠蒸20-30分鐘即
寶寶身體發育是每個家長所關注的重點,因此,在日常的飲食中,家長都很看重如何才能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本篇資訊,我們就重點要講的就是促進寶寶身體發育的營養飲食指導。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促進兒童身體發育的營養食譜 兒童的生長發育迅速,語言動作能力增強,身體對營養素的需求增長很快,對熱能營養素的需要相對高于成年人。因此,必須有足夠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以供生長發育的需要。 促進寶寶身體發育的營養飲食 此時的膳食基本和成人接近,僅主食糧食類食物攝取量較成人低,其他各種食物據可選用,刺激性的食物盡量不食。食物的花色品種應該多樣化,注意葷素搭配,粗細糧交替,保證蛋白質、脂肪和糖類之間的比例。 主食: 軟米飯 原料:軟米飯80克,雞胸肉20克,胡蘿卜、將有、白糖各適量,植物油少許。 做法:將雞胸肉剁成泥。炒鍋上旺火,入植物油燒熱,再投入胡
0-3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是怎樣的呢?許多家長朋友都不太清楚,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整理出一套0-3個月寶寶生長發育里程表,以供家長朋友們的參考。 0-3個月寶寶生長發育里程 初生的小寶寶,是最鮮活的生命,他們一天天在長大,不斷地創造著“生命的奇跡”。他們是怎樣長起來的?以下是0-3歲寶寶在不同時期生長發育的指標,它們就好似一條生命的軌跡,生動地記錄下寶寶生命成長的里程—— 出生—1個月體格發育 *足月寶寶體重2000-4000克,平均3000克。 *出生時身長大約46-53厘米,一個月大約增長2.5厘米。 0-3個月寶寶生長發育里程 *頭圍約為33-38厘米。 *面部扁平、闊鼻、臉頰豐滿、下頜內縮、眼瞼略腫。 *肩和臀部較小、脖頸較短、腹部膨脹、胸闊飽滿,胸圍比頭圍小。
眾所周知,各種微量元素對我們寶寶的成長與發育非常的關鍵,因此媽媽們要時刻警惕寶寶對某類微量元素的缺乏,因此,定要檢查微量元素就顯得尤其關鍵了,那么寶寶應多久查一次微量元素呢?對于這個問題,專家對此給出了解答。 經過大量臨床案例統計,現實生活中人體較易缺乏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鐵、碘、鋅、銅、硒、鈣、鎂等。因此,許多家長總擔心孩子體內缺乏微量元素,經常給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查。但究竟多長時間查一次微量元素呢? 寶寶應多久查一次微量元素 一般情況下,寶寶長到3個月以后就可查微量元素了,如果微量元素是正常的,那就沒有關系。但以后多長時間查一次,這要根據兒保科醫生的診斷來判斷。如果醫生做保健檢查時告訴你孩子各方面發育都很正常,就不用查了。如果醫生告訴你孩子有消瘦、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就要。檢查時最好抽血查血清微量元素。 所有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家長莫盲目給孩
親親寶貝小編在此提醒廣大家長朋友,在給寶寶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前一定要確實寶寶是否真的缺這微量元素,因為有關研究表示,寶寶過量補微量元素易中毒,家長朋友們要引起重視了。 日前,一位兒童因過量服用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到醫院洗胃。專家指出,孩子確實需要補充大量營養素,以滿足生長發育需求。但微量元素的補充并非越多越好。 小心!寶寶過量補微量元素易中毒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主任劉兆秋指出,人體對微量元素的需求有量的要求,只有補充適宜,每一種微量元素才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如果攝入量不足,就會出現缺乏癥狀。相反,如果盲目補充,也會因過量引起中毒。 劉兆秋建議家長每年要給孩子進行兒童保健體檢和化驗。如果孩子各項指標正常,就不需要額外補充相關微量元素制劑,而是合理喂養,在食物中注意補充富含鈣鐵鋅的食物。如果存在缺乏某種微量元素的狀況,需要在醫生醫囑下補充相關微量元素。
寶寶需要豐富的鈣質以幫助成長發育,因此在設計副食品時,可添加一些配方奶粉,不只增添美味,還能增加餐點的營養價值。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推薦一款適合寶寶補鈣顧腎的食譜,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補鈣顧腎:三豆鮮奶酪 食材:牛奶350cc、花生30公克、紅豆30公克、黑豆20公克、去籽紅棗15公克、吉利丁30公克、細冰糖30公克、枸杞子10公克、水800cc 做法: 1 將花生、紅豆、黑豆、紅棗洗凈,再用水泡約4小時至軟備用。 寶寶補鈣顧腎的飲食推薦 2 取一湯鍋,加入作法1的所有材料及水,一起煮約40分鐘至軟后取出備用。 3 將牛奶加入上述材料中,接著用調理機將其攪打成汁,續加熱至90度備用。 4 另取一碗,放進吉利丁、冰糖后攪拌均勻備用。 5 將作法4的吉利丁及冰糖倒入作法3之鍋中,一起攪拌至吉利丁、冰糖完全融化后熄火,接著將它倒入杯中待
對于大部分寶寶來說,可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缺鈣,家長朋友們不用太擔心,適當的食補就可以了,對于寶寶缺鈣,也是有信號的,本篇資訊,我們重點要講的就是寶寶需要鈣元素的7大信號,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 1.兩歲以內的嬰幼兒:由于戶外活動少、接受日照時間短,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受到限制,不利于鈣的吸收而易造成缺鈣,因此,兩歲以內的孩子應注意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有利于寶寶健康生長; 2.早產兒、雙胞胎、生長過快或冬季出生的孩子: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加容易缺鈣,所以應注意提前預防; 寶寶需要鈣元素的7大信號 3.長牙、換牙期的孩子:孩子長牙、換牙階段注意補鈣有利于牙齒的健康生長,避免孩子出牙晚、牙齒生長稀疏、排列不齊、蛀牙等現象的發生; 4.營養條件過好,體重超常的兒童:這些孩子對鈣的需求比一般孩子要多; 5.挑食、厭食、消化不良、膳食營養不合理、不愛喝奶的孩子應注意
寶寶出牙期間,是寶寶最需要鈣元素的時候,因此,在這此階段,媽媽們應該注意給寶寶補鈣,當然食補才是最好的,下面,親親寶貝小編就推薦一款,寶寶出牙時的補鈣食譜,以供參考。 出牙時的補鈣輔食:油菜粥 原料:大米30克、油菜葉5片。 做法: 1. 大米洗凈加水煮至米熟爛。 寶寶出牙時的補鈣飲食推薦 2. 油菜葉洗凈,剁碎。 3. 油菜放入粥中,再煮5分鐘。 營養盤點:油菜中含有豐富的鈣、鐵和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油菜所含鈣量在綠葉蔬菜中是最高的。油菜里含有的草酸很少,可以放心讓寶寶多吃。 適合月齡:6個月以上的寶寶。 小帖士: 菠菜、莧菜、空心菜、茭白等蔬菜都可以給寶寶做成各式各樣的菜粥,但它們雖營養豐富,草酸含量卻也較高,易形成草酸鈣沉淀,影響鈣的吸收。所以給寶寶食用前最好用開水焯一遍。這些蔬菜也需要一種一種逐步添加。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