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食品,尤其是夏天,給寶寶吃些苦味的食品益處多多。 1.可以促進食欲 苦味以其清新、爽口而能刺激舌頭的味蕾,激活味覺神經;刺激唾液腺,增進唾液分泌;刺激胃液和膽汁的分泌,加強消化功能。這一系列作用結合起來,便會增進小兒的食欲,對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有益。 2.可以清心健腦 苦味食品可去心中煩熱,具有清心作用,使頭腦清醒。 3.可以促進造血功能 苦味食品可使腸道內的細菌保持正常的平衡狀態。這種抑制有害菌、幫助有益菌的功能,有益于腸道功能的發揮,尤其對腸道和骨髓的造血功能有幫助,這樣可以改善兒童的貧血狀態。 4.可以泄熱、排毒 祖國醫學認為,苦味屬陰,有疏泄作用,可疏泄內熱過盛引發的煩躁不安,還可以通便,把體內毒素排出,使小兒不生瘡癤,少患疾病。 苦味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萵苣葉、
性早熟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家長在喂養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吃這些食物導致兒童性早熟 1、可入藥的大補類食品 包括冬蟲夏草、人參、桂圓干、荔枝干、黃芪、沙參等。中醫指出,越是大補類的藥膳,越易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造成其身心發展不平衡。 2、禽肉,特別是禽頸 現今市場上出售的家禽,絕大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長劑的飼料喂養的,禽肉中的“促熟劑”殘余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因此,吃雞、鴨、鵝的頸部,就成為“促早熟”的高危行為。 3、反季節蔬菜和水果 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紅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蘋果、橙和桃,幾乎都是在“促熟劑”的幫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給幼兒食用。 4、油炸類食品
牙齒不齊的現象卻越來越多了呢?口腔科專家介紹,人的各個器官,包括口腔、牙齒,正常行使功能才能促進形態的發育。現在有一個誤區,在兒童的撫養方面,以為把食物做得很精、很細,這樣利于孩子消化吸收。導致的結果,都不需要充分咀嚼就咽下去了,咀嚼系統根本得不到功能上的刺激,所以,孩子的頜骨、牙齒發育就會受影響。這就好比不經常鍛煉,那么肌肉、心肺功能就會弱,這是一個道理。你的咀嚼系統得不到功能的刺激,也會影響牙齒頜面這個部分正常的發育。 尤其在孩子換乳牙、長恒牙的階段嗎,必須給他一定的足夠的功能刺激,才會促進頜骨正常的發育。我們鼓勵孩子適當地吃一些粗纖維的東西,需要咀嚼的東西,而不是一味地就是很精細的食物給他吃。 為什么通常乳牙比較整齊,而恒牙就變得不齊了呢?專家解釋,因為乳牙比較小,一般來說,不齊的情況比較少見。換牙以后,恒牙都比較大,但是,隨著生長
營養過剩,經常吃油膩辛辣的食物,會導致脾陽虛衰。夏季,是自然進入調節人體食欲、減少多余脂肪的季節。因此,在飲食上,相應也應以清淡飲食為主,有利于減少油膩對口味的影響,防止患上夏季高發的胃腸道疾病。 所謂清淡飲食,就是平常說的“粗茶淡飯”。飯食要以五谷雜糧為主,菜食以豆類、蔬菜、水果、菌類為主。飲食清淡,并不代表完全素食。人體必需的蛋白質,不食用會造成營養不良,蛋、奶、魚蝦等低脂肪優質蛋白仍然需要適量補充,還應食用少量烹飪清淡的肉類。 “咸 苦 酸-甜”=食欲 夏季是人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的季節,在大量出汗后,可及時補充鹽分。例如,喝些鹽汽水,做咸肉冬瓜湯等,飲食比較清淡中補充些“咸味”,往往可以增進食欲。而無味的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既能緩解口渴、補充
牛初乳營養豐富,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很有益處,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給寶寶吃牛初乳的竅門。 食用竅門一:作為輔食與奶粉配合吃 市場上最常見的牛初乳產品是純初乳粉和初乳奶粉,成人小孩都可食用,且容易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作為輔食與普通奶粉配合,是牛初乳最合理的“角色定位”,能起到營養免疫物質疊加的效果,又能使牛初乳中活性成分的功效更容易發揮出來。因此,專家提醒家長,牛初乳不能直接被用作嬰兒主食,應與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粉添加食用。 食用竅門二:依說明食用 不同牛初乳產品成分含量不同,不同年齡的人適合服用牛初乳產品的量也不一樣。對于免疫力在成長完善中的嬰幼兒而言,牛初乳產品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不是越高越好,至于食用多少量,合格產品的包裝上已作詳細說明。食用者應該先仔細閱讀。
母乳喂養,可事到臨頭,自己怎么催也不下奶,看著餓的嗷嗷哭的小baby,那心情簡直無以言表。 母乳協會告訴咱們,每個女人都是一頭好奶牛。 那么,在試過無數催奶方法仍然失敗的時候,你怎么才能變成一頭好奶牛,源源不斷的產奶,一直到寶寶吃撐吃頂為止?唯一的秘訣就是:吸吮。 多吸才是王道! 有的媽媽會有疑問,已經沒有奶了,光吸吮有用嗎? 其實,這個吸吮不是指的簡單吸吮,而是要達到有效刺激噴乳反射的吸吮。 讓我們來看看乳汁分泌的原理: 當你生完寶寶后,體內的荷爾蒙濃度急劇下降,這個時候大腦中會分泌出大量的泌乳素,刺激乳腺管增生,使乳房開始分泌乳汁,滿滿的存在你的輸入管及輸入竇中。 當寶寶第一次吸吮乳房時,立即刺激產生噴乳反射,使乳汁排出,這是一種神經性的刺激。 引起噴乳反射的刺激包括:baby
母乳喂養,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信心,只要有信心,你就能完美的哺育好自己的小寶寶! 信心一:哺乳是個非常自然的過程 對于每一位母親來講,哺育寶寶是大自然賜予的偉大權利。自從女性的青春期起,就已經為這一時刻作準備了,在懷孕之后,乳房更是在為哺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乳腺中發生的各種導致乳汁生成的奇妙變化都是妊娠的自然結果。所以媽媽們不必擔心,因為這一切都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準備完畢。 信心二:母乳喂養好處多多 充分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非常有助于媽媽們樹立堅定的信心,無論是對寶寶生長還是對媽媽的健康,母乳喂養都是一個一舉兩得的選擇。 對媽媽來講: 1、可以增進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感情,讓寶寶有安全感; 2、母乳喂養會消耗過多的熱量,有助于媽媽恢復體型; 3、幫助子宮復原,減輕產后出血; 4、哺乳同時還可以
新生兒在夜間還需要母親喂奶,母親在半夢半醒之間給寶寶喂奶很容易發生意外,作為母親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讓孩子含著奶頭睡覺 有些媽媽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影響自己的休息,就讓孩子叼著奶頭睡覺,或者一聽見孩子哭就立即把奶頭塞到孩子的嘴里,這樣就會影響孩子的睡眠,也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吃奶習慣,而且還有可能在母親睡熟后,乳房壓住孩子的鼻孔,造成窒息死亡。 保持坐姿喂奶 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吃奶習慣,避免發生意外,在夜間給孩子喂奶時,也應像白天那樣坐起來抱著孩子喂奶。 延長喂奶間隔時間 如果孩子在夜間熟睡不醒,就要盡量少驚動他,把喂奶的間隔時間延長一下。一般說來,新生兒期的孩子,一夜喂兩次奶就可以了。
生長發育過程中,身高先于體重的增長,兒童是先長身高、后長體重,且肌肉含水分較多,含蛋白質和無機鹽很少,力量弱、易于疲勞。 3.倒立。盡管幼兒的眼壓調節功能較強,但如果經常進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時間過長,會損害眼睛對眼壓的調節。 4.玩滑板車。8歲以下兒童身體正處于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玩滑板車,會出現腿部肌肉過分發達,影響身體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身高發育。 5.扳手腕。兒童四肢各關節的關節囊比較松弛,堅固性較差,加之骨骼還沒有完全骨化,易在外界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下發生肢體變形。另外,憋氣是扳手腕時必然的現象,久之,會影響兒童心臟功能的正常發育。 6.兔跳。在做兔跳運動時,人體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當于自身體重的3倍,每跳一次膝蓋骨所承受的沖擊力相當于自身體重的三分之一,這樣對骨化過程尚未完成的兒童來講,很容易造成韌帶和膝關節半月板損
胎兒一經娩出,就不能再從母體的血液中攝取氧了。由于缺氧,促使新生兒為了生存而本能地開始了自己的呼吸,這就是第一聲啼哭。 也有的新生兒娩出之后不能立刻獨立呼吸,這種現象稱為新生兒窒息。按程度的不同分為輕度窒息和重度窒息。 在醫學臨床上廣泛采用Apgar氏命名的Apgar評分法對此進行判斷,包括以下五個項目: 1.皮膚顏色:評估新生兒肺部血氧交換的情況。全身皮膚呈粉紅色為2分,手腳末梢呈青紫色為1分,全身呈青紫色為0分。 2.心搏速率:評估新生兒心臟跳動的強度和節律性。心搏有力大于100次/分鐘為2分,心搏微弱小于100次/分鐘為1分,聽不到心音為0分。 3.呼吸:評估新生兒中樞和肺臟的成熟度。呼吸規律為2分,呼吸節律不齊(如淺而不規則或急促費力)為1分,沒有呼吸為0分。 4.肌張力及運動:評估新生兒中樞反射及
哺乳的好處 按需哺乳是有好處的,一方面,可以促進媽媽乳汁分泌的增加。通過嬰兒的頻繁吸吮乳頭,反射性地刺激催乳素的分泌增強,這樣還能使新生兒體重增長快,身高增長快。 另外,還可以增加母子感情。按需哺乳使媽媽在情緒上得到滿足,心靈上更能得到安慰,認為自己哺育下一代很自豪,同時也增強新生兒對母親的依賴和感情。 為什么按需哺乳存在這些好處呢,那是因為:母乳中含有很多消化酶。這些消化酶使得母乳消化快,易吸收,一般2-3小時就會從胃中排空了。此時寶寶就會想要吃奶,媽媽們在這個時候喂奶是最好的,符合寶寶的生理特點。只要寶寶需要,媽媽們隨時準備喂奶,每次喂奶的時間20-30分鐘最好,這個時候母乳中的脂肪含量開始增多,有利于嬰兒的成長。 按需哺乳能使媽媽的乳房及時排空。這樣有利于乳汁的再次生成,使媽媽和寶寶能很快地互相適應,這樣既能保證寶寶有充
用奶瓶喂養寶寶有幾個注意事項。奶粉要調制均勻,寶寶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和水分;寶寶喝奶的速度要合適。調制奶粉時,你可以一次調一瓶,也可以調制多瓶以備不時之需。 調制用品 所有的調制用品在使用前均要用開水沖洗干凈。 ·奶瓶 ·塑料小刀 ·奶粉盒自帶的量匙 ·奶嘴 ·蓋子 測量 將適量的涼開水裝入奶瓶。用自帶的量匙舀出適量的奶粉放入瓶中攪拌。塑料小刀可刮去多余的奶粉,不要用力將奶粉壓入量匙里。 攪拌 蓋上奶嘴和瓶蓋,然后用力搖晃奶瓶直到沒有殘余物為止。攪拌均勻后立刻放入冰箱,需要時再拿出來。攪拌時不再添加奶粉,防止奶水太
寶寶心理發展的需要 寶寶長到2~3個月時正處于口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很多寶寶喜歡含著媽媽的乳頭或是咬著小手睡覺。有個東西放在嘴里對他們來說會多些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讓他不安,并產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緒。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認為,在寶寶吃手的活動中還包含了人類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這里的性快感只是一種近似于成人快感的情緒,吃手可以消除寶寶的不安、煩躁、緊張,具有鎮靜作用。強制性的讓寶寶停止吃手,會使得寶寶產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陰影。據國外研究發現,在這個時期若寶寶的行為受到強制約束、口的敏感期沒有得到正確對待的話,當他長大后將更易形成具攻擊力的性格。男孩易具有暴力傾向,女孩則會更愛說閑話,諷刺挖苦人。 兩周歲以前的寶寶有吃手的行為,爸爸媽媽不用特別擔心,沒有必要去阻止它。吃手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正常的
人工喂養的嬰兒吸的是橡皮奶嘴,奶嘴后部小而皮薄,嬰兒嘴不易全部包住。 但要避免人工喂養的嬰兒吐奶,辦法還是有的: 1、嬰兒吸奶前將牛奶充滿奶嘴,不留空氣存留的空隙。 2、吸奶時奶瓶后部要略高于前部,使牛奶始終充滿奶瓶前部,不留進空氣的間隙。 3、喂奶時讓嬰兒專心吸奶,不要逗他笑或讓他隨意松開嘴。 4、喂奶后把嬰兒豎起抱一會兒,輕輕拍拍嬰兒的背部,使吸入腹中的空氣跑出來。嬰兒被豎起時,由于重力作用,腹中的奶液不會隨空氣往上溢出來。
生長發育是嬰幼兒及青少年期所特有的生理現象。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王敏介紹,常用的小兒生長發育指標有體重、身高、頭圍、胸圍。 一、體重:反映小兒生長發育的最重要也是最靈敏的指標,可反映孩子營養狀況。體重在出生頭3個月增長最快,一般為月增長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3~6個月一般月增長600~800克。6~12個月平均每個月增長300克。1歲后小兒生長速度明顯減慢,1~3歲小兒平均每個月體重增長150克。 二、身長:短期內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營養、疾病等)對身長影響不明顯,主要受遺傳、種族和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身長在出生后第一年增長最快,平均年增長25cm。第二年平均增長10cm,第三年平均增長4~7.5cm。 三、頭圍:頭圍是反映孩子腦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出生時頭圍平均34cm;1歲時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
胎兒大小的主要標志是胎兒體重和身長,特別是體重更是衡量胎兒發育情況的重要內容。足夠的胎兒體重和身長是胎兒發育成熟、生命力強的主要條件。測量胎兒體重的方法是較多的,有的則相當復雜,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是大略的估計,所以應以簡便為佳。 目前大致有兩種簡便方法: (1)胎兒先露部分(胎兒最下方的部分,胎頭或胎臀),尚未入骨盆時,可用下述公式:胎兒體重(克)=子宮底高度(厘米)一12×l55。 (2)胎兒先露部分已入骨盆時,用下述公式:胎兒體重(克)=子宮底高度(厘米)一11×155。 例如,孕婦妊娠40周,宮底高度為33厘米,用上述(2)公式計算得胎兒體重為3410克,說明胎兒發育良好。 胎兒身長的增長速度比較恒定、均勻。測算胎兒身長的方法是用孕婦的子宮底高
新加坡亞歷山大醫院飲食與營養部的研究人員調查了亞洲6個國家和地區的家庭,內容包括孩子是否吃早飯,他們大腦發育狀況和學習成績,結果發現,不吃早飯的學生,除了注意力比較差之外,反應也慢。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長期忽略早餐,孩子的腦袋會縮小,即使后來恢復健康飲食,營養充足,但是萎縮的頭腦已無法恢復成長,因此他們會變笨。” 而美國專家也對學生進行了一項研究,學生到學校后,一些人吃早飯,另外一些不吃,結果發現沒吃早飯的學生,對數字的反應能力較差,吃早飯的孩子,對數字的敏感度更高。 尤其在第一堂是數學課的時候,吃早飯的孩子表現比沒吃早飯的孩子好得多。研究人員指出,由老師向孩子傳達吃早飯的必要性最直接有效。 剩飯菜早餐 剩飯菜隔夜后,蔬菜可能產生亞硝酸(一種致癌物質),吃進去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因此,
奶瓶本是準備給小寶寶喝奶用的,但現在,不少孩子長大后,仍抱著它喝水喝飲料。但是用奶嘴時間久了,口腔發育可能要出問題了。 長期用奶瓶喝東西對孩子上下頜骨、牙齒發育都不利。口腔科門診中,大部分牙齒咬合不正都與長時間使用奶嘴有關。另外,長期使用奶嘴會因嘴部用力吸吮,使上顎和舌頭受到擠壓,牙齒發育時也會被擠向后方。而1歲后,是孩子牙齒發育和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仍沒戒掉奶瓶的話,就可能造成說話時的含混不清。因此,建議家長在孩子10個月后,就要慢慢訓練他用杯子喝東西的能力,直到戒掉奶瓶。 專家建議: 1、逐漸戒掉奶瓶。剛開始戒奶瓶時,可改用鴨嘴杯代替奶瓶,給孩子一個過渡階段,以免因突然戒掉奶瓶引起孩子情緒的極大波動,造成攝入困難、攝入量不足等問題。此時,不妨加些鼓勵的話,“你長大了,該用大點的水杯了&rdqu
神經發育的一種方法。 寶寶的小腳丫,可反映出很多神經系統的病癥。比如腦癱的孩子通常會腳尖發硬,腳跟不能著地,雙腿交叉呈剪刀狀。具體來說,可有以下幾個評判指標: 托著寶寶的腋下讓其光腳接觸平面,這時寶寶會做邁步動作,看上去很像行走。這種反射會在寶寶長到8周后消失。 當寶寶的腳背碰到桌面邊緣時,可能會做出像小貓一樣的蜷縮動作。這種反射也會在8周左右消失。 用手指由腳跟至腳尖輕劃寶寶的腳底外側。腳趾應該像扇形樣張開。6~9個月后,這種反射消失。此后,再觸劃其腳底時,腳趾就會朝里彎曲。 如果你的寶寶對多種測試都沒有反應,很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不良,應及時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人工喂養了,可是在人工喂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細節。 1、不同的寶寶每天需要牛奶的牛奶量不同的,這因人而異。一般按寶寶體重算每天需要加糖牛奶100-120ml/kg,媽媽們買了優質的奶粉后一定要按照說明書的濃度來沖調,過濃或過淡都會影響寶寶健康; 2、沖完一次奶粉后,請檢查一下是否將小匙正確放置,并每次用前都消毒。因為手的細菌可能粘在小匙上蒙奶粉罐里,污染奶粉使寶寶不明不白鬧肚子; 3、控制好奶的溫度。寶寶的奶粉適宜用50-60度的溫開水沖泡,太熱會破壞奶粉的營養成分或者所買奶粉表明的溫度; 4、每次吃剩下的奶一定要倒掉,不能留到下一餐再吃,因為牛奶很容易會造成細菌培養基,可導致寶寶腹瀉食物中毒; 5、奶瓶應洗凈煮沸消毒15分鐘,奶嘴煮沸5分鐘即可; 6、喂奶將奶瓶后部始終略高于前部,使奶水一直充滿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